俄羅斯和美國擁有先進的海上戰略核力量,關鍵王牌是潛射彈道飛彈。今年最先進的代表是俄羅斯的R-30「布拉瓦」飛彈和美國的三叉戟II D-5/UGM-133A飛彈,這兩種飛彈差別很大,但對兩國國防價值是相同的。此外,其他三個常任理事國也各自擁有水下核反擊力量,英國比較丟人,直接使用美制三叉戟飛彈。法國自行研製潛射戰略飛彈,最新的M51潛射飛彈到2018年才部署完畢。中國則有現役的巨浪-2潛射飛彈,另外剛剛還發展了更先進的巨浪-3飛彈。
1970年代初,美國三叉戟II D-5/UGM-133A飛彈就開始了研製工作,直到1980年代末該飛彈才完成測試工作,並於1990年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服役於美國海軍,其次為英國。「三叉戟II」(D5)為三級固體推進洲際彈道飛彈,長13.5米、直徑2.1米,發射重量超過59噸,戰鬥部重2.8噸。它分導多彈頭可以攜帶8枚47.5萬噸TNT當量的W88核彈頭,或者14枚10萬噸TNT當量的W76核彈頭。在2019年,美國翻新投產了新的W76-2核彈頭,功率不超過5-7千噸TNT當量。「三叉戟II」飛彈的射程為7800公裡,最大射程為11300公裡,命中精度90--120米。
俄羅斯的R-30「布拉瓦」飛彈研究工作始於90年代末,2004年進行首次試驗。2010年量產,但到2018年6月才服役。"布拉瓦"是俄羅斯最新海基三級固體燃料潛射飛彈,攜帶分導式子母彈頭,具備反導突破能力。R-30飛彈長12.1米,直徑2米,發射重量36.8噸,戰鬥部重1.1-1.2噸。資料顯示,「布拉瓦」可以攜帶6-10枚核彈頭,功率為10-10.5萬噸TNT當量,有報導稱正在開發具有彈道機動能力的核彈頭。其最大射程達到9300公裡,命中精度90-100米。
R-30「布拉瓦」飛彈是俄羅斯第一種使用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潛射飛彈,由於採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布拉瓦飛彈可靠性不太令人放心,特喜歡布朗運動,從2003年至今,布拉瓦飛彈共發射28次,其中10次失敗。直到2018年5月,俄羅斯「多爾戈魯基號」核潛艇,連射四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這是布拉瓦飛彈正式裝備前的最後一次試射,檢驗核潛艇連續發射飛彈的能力,隨後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進入戰鬥值班狀態。這比中國094核潛艇的戰備值班時間還晚了四年。
美國海上核戰略部隊為14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過去有18艘,但有4艘改裝為發射巡航飛彈。最古老的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於1984年服役,最年輕的一艘於1997年服役。每艘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安裝24枚「三叉戟II」飛彈,所以美海軍可同時發射336枚「三叉戟II」飛彈,核彈頭數量為2688-4704。但現有條款限制不允許部署超過1500枚核彈頭。美國的主要盟友英國在1993-1999年間推出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每艘潛艇安裝16枚「三叉戟II」飛彈,共64枚,同樣對核彈頭的數量有嚴格的限制。
R-30「布拉瓦」飛彈主要裝備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每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可部署16枚R-30「布拉瓦」飛彈,目前俄海軍有3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可同時發射48枚「布拉瓦」飛彈,攜帶288-480個核彈頭。將來俄海軍將接受新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但數量有限。但不要小看俄海軍的戰略核力量,儘管「北風之神」數量不足,還有老兵667BDRM型「海豚」級戰略飛彈潛艇和667BDR型「魷魚」戰略核潛艇把守。另外還有6艘其他戰略核潛艇,每艘可攜帶你16枚R-29RM潛射彈道飛彈。隨著「北風之神」的更新,俄海軍將逐步淘汰過時的戰略飛彈潛艇。
這兩種飛彈對抗會怎麼樣呢?就最大射程和戰鬥部重量這倆關鍵指標而言,美國的「三叉戟II」飛彈明顯處於領先地位,但它在攜帶2.8噸重的戰鬥部時,無法實現最大射程11300公裡。俄羅斯的R-30「布拉瓦」指數平和得多,命中精度不相上下,近距離打擊效果更佳。「布拉瓦」飛彈可攜帶10枚核彈頭,功率10-10.5萬噸TNT當量,加上精準命中率,足以擊敗其他國家典型的潛射彈道飛彈。「布拉瓦」最重要的特點是反導突防能力,增加核彈頭成功擊中目標的概率。「三叉戟II」飛彈的最大優勢在於部署數量之多。以及逆天的可靠性,三叉戟IID5是當之無愧的潛射飛彈之王。在今年年初,美國戰略司令部通過俄亥俄級內布拉斯加號戰略核潛艇連射了四枚「三叉戟IID5」洲際彈道飛彈,飛彈均成功發射,並準確命中目標。這是自八十年代末三叉戟II型彈道飛彈服役以來,第177次連續成功試射,無一失敗。這枚性能和可靠性逆天的飛彈,在未來的三四十年內都沒有對手。
「三叉戟II」飛彈的戰術技術需求形成於40年前,1990年服役,那時候政治軍事形勢有所改變,舊的威脅消失,新的威脅出現。為了滿足軍隊的新需求,有必要對「三叉戟II」飛彈進行現代化改造,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布拉瓦」飛彈是後來建造的,結合了當代的威脅、戰術需求和合同限制等,所以它更符合海上戰略核力量的需求。不排除「布拉瓦」飛彈受到一定技術限制的影響。就戰術技術特點而言,俄美的潛射彈道飛彈有很大的不同,「三叉戟II」飛彈在參數上佔優勢,在其他方面「布拉瓦」飛彈表現更佳,「三叉戟II」飛彈和布拉瓦」已投入使用,雖然經過現代化改造但沒有被取代,這說明它們都符合國家要求和現代戰略,這比參數更重要!
中國的巨浪-2飛彈是第二代潛射彈道飛彈,主要裝備於094型戰略核潛艇。飛彈射程8000公裡,可以裝3-4枚25萬噸TNT當量核彈頭。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安全的第一島鏈,甚至是渤海灣內,進行戰略核反擊。目前,巨浪-3潛射洲際飛彈也呼之欲出了。在不久前發布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上,列有「水下發射大型固體運載火箭」,按照慣例,這就是指戰略核潛艇發射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因為在1988年,中國首次核潛艇水下發射潛射飛彈,就被稱為「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
由於「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是2020年4月開始徵集推薦的,獲獎要求是在三年內取得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突破,才有資格獲獎。所以可排除早已裝備的巨浪-2飛彈,因為巨浪2飛彈早在2012年就在渤海完成最後一次試射並定型,在2014年就正式由094型戰略核潛艇帶彈進行戰備值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