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粉絲,分為三種:殭屍粉、泛粉、精準粉。
1、殭屍粉:什麼是殭屍粉:跟殭屍一樣躺在那一動不動,也就是註冊在那,他天生的使命就是哪裡需要它就去哪裡。公眾號需要吸粉,好,來一波殭屍粉。微博需要吸粉,好,給你一波殭屍粉。什麼?那裡做微商的需要加粉?好,來一波。
有那麼一些人為了滿足市場上很多微商小白求快掙錢的心理,批量註冊了一大把這樣的號。這樣的號,朋友圈基本啥都沒有,要麼是一些亂七八糟的連結,看起來就不是一個真實的帳號。你加過來,除了讓你朋友圈的人看起來多了一點而已,沒有任何價值,甚至還有負面價值。因為你加了很多這樣的粉,不管你再怎麼發圈,都沒人買。因為這些號是死的。
劃重點:這樣的粉不值錢,之前某寶有賣,十塊錢能買上萬粉。公眾號火的時候,某寶有很多這樣的業務。很多人買這樣的粉,讓公眾號後臺粉絲更多一些,這樣數據更好看,也更好掙錢。同理,那些宣稱幾百塊錢給你帶來多少精準貨源的人,基本是這個套路。你給他錢了,沒多久就來了好多人加你。看著通訊錄顯示的新加好友,內心一片竊喜。開開心心的通過以後發現,沒有任何作用。當你發現以後你還要一個個刪,又麻煩又浪費時間。
2、泛粉:什麼泛粉:就是普通人的真實的帳號,但是對你的產品沒有需求,不是目標用戶。舉例子:你是賣護膚品的,你的目標用戶是年輕女性。結果你加來一大堆中年大媽,你覺的有用嗎?特點:這個粉你看他朋友圈,就是普通人的圈,真實的帳號,很好辨認。所以肯定也會比殭屍粉貴,但其實對於結果來說,沒有多大意義。
有人就問,精準粉怎麼就能確定對你有需求有信任有購買力呢?這是問題,問的很好,怎麼解決?一個個看:第一:我得先知道粉絲的需求,我才能知道他要什麼,才知道如何滿足他的需求;第二:我得知道如何滿足信任,我才能讓他信任;第三:我得分析平臺的屬性,我才大概知道平臺粉絲的購買力符不符合我的產品要求。我直接舉例子:我是賣高端護膚品的,我的目標用戶是年輕的有錢的白領。我的粉絲需求是什麼?護膚的需求,變美的需求。我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怎麼滿足?通過輸出內容滿足。如何讓他們信任我?在內容裡提供價值,提供乾貨,讓他們認可我,比如寫一篇護膚的乾貨文章,價值能夠產生信任。這樣一群有購買力的目標用戶在哪呢?知乎有,小紅書也有。所以我可以去這些平臺找。
需求信任購買力,只要這三點我滿足,我加來的粉絲就是精準粉,就能很快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