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導 高江虹,侯悅嬋
導讀
廣深港高鐵的開通,大幅度提高了三地的交通便利性,對促進三地基於自身獨特優勢的專業化分工和功能集聚,從而形成一個世界級的超大都市功能群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入境事務處網站數據顯示,9月23日和24日兩天,高鐵九龍西管制站入境61775人,出境60432人。這個香港最新設立的出入境口岸,是專門為香港高鐵成立的,9月23日上午剛剛啟用。
這兩日的數據亦顯示,香港高鐵在啟用頭兩天旅客發送量就超過了12萬人。
香港高鐵即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是國家高鐵網絡向南延伸的最新站點,即使只有短短26公裡,卻對接上了全國2.5萬公裡的高鐵網。正因如此,「如今高鐵通車,使香港無縫接上內地密集高鐵網絡,給我們未來開闢了更多高鐵旅行的市場空間。」永安旅遊行政總裁梁港蘭笑道。
當天,作為香港高鐵的始發站西九龍站第一天啟用,各地旅行團蜂擁而至,爭相搶食高鐵旅行市場。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常務總監金澤培表示,將在未來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合作,共同挖掘高鐵市場。
在這趟高鐵開通之前,香港與內地之間還有一條百年老鐵路在使用,即大家熟知的廣九鐵路。據廣鐵集團統計,香港回歸祖國21年多來,連接粵港兩地的鐵路運客突破10億人。如今雙線合作,加之港珠澳大橋的啟用,「可使香港經濟腹地延伸至全國各地,對香港和內地來說都大有裨益。」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鄭天祥認為。
融入內地高鐵網
「高鐵終於通到香港了。」9月23日G5711抵達西九龍站後,兩位從深圳北站趕乘首班高鐵抵達香港的內地遊客按捺不住興奮,出站出關路上一路暢聊,期許我國高鐵網能不斷延伸到更遠的地方。
G5711是內地發往香港的首班高鐵,從深圳北站始發,全程19分鐘。「今天首班車幾乎爆滿。」同在這趟列車上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客運部主任黃欣介紹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車上看到,或是因為時值中秋小長假,首班車上的遊客多為家庭組團赴港遊玩,且多為深圳當地居民。遊客羅皚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此前她去香港多選擇從皇崗口岸坐大巴車過去,到尖沙咀耗時一個多小時,車費三十多元。而選擇坐高鐵,其所購的二等座車資75元,雖然路程花費翻了一倍,但只需要十幾分鐘。
乘坐高鐵減少的不僅僅是路上的時間,就連兩邊口岸的過關通道也因特別安排而大大縮減時間。
根據全國人大批准的《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在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設立口岸實施「一地兩檢」的合作安排》,旅客只需在香港西九龍車站採用「一地兩檢」方式辦理出入境,整個辦理過程大約只需幾分鐘,較以往「兩地兩檢」的方式大大便利了旅客的出行。
這種方式對於深圳以外城市的居民更為友好。廣州市民謝小英記得此前坐大巴去香港,途中要下車過兩地的海關,由於口岸人數眾多,不僅過檢大排長龍,重新上車也是要排隊,等到了香港市中心,全程至少需要三個半小時。若是乘坐廣九直通車,也需要兩個小時左右。但若是坐高鐵去香港,從廣州南站出發僅僅需要47分鐘。
香港商家對此亦極為歡迎,據港鐵工作人員透露,23日當天是西九龍站啟用第一天,很多媒體和市民清晨五點就趕過來參觀新高鐵站。當天除了嘗首班車「頭啖湯」的市民,還有眾多旅行團參與,整個候車大廳熱鬧不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儀式上表示,高鐵香港段的開通標誌著香港正式加入國家2.5萬公裡高鐵網絡,踏入高鐵新時代。
「高鐵開通後,將直達內地44個站點。」金澤培表示,香港和內地市民從西九龍站可通達北京、上海、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杭州、南昌、福州、廈門、汕頭、昆明等38個城市,將大大拉近香港與內地城市間的時空距離。
其中,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至深圳福田站的列車最短運行時間14分鐘,至廣州南站的列車最短運行時間47分鐘,至上海虹橋站的列車運行時間為8小時17分鐘,至北京西站的列車運行時間為8小時56分鐘。
香港旅遊新方式
廣深港高鐵畢竟是國內第一條跨境高鐵,其運營模式如何?黃欣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解釋,這條高鐵採取的是協議模式,無論是運營管理、財務清算,包括運行圖的調整和市場營銷模式,還有應急體系和調度體系等,都將由中鐵總與港鐵方面共同協商確定。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搜查了一下票價信息,西九龍站至各個短途站點的二等座票價,至福田68元(人民幣,下同),至廣州南為215元。而西九龍站至京廣客運專線、杭福深客運專線、滬昆客運專線和貴廣客運專線上的長途站點的直達列車二等座票價,最高票價分別為北京1077元、福州349元、上海1008元及貴陽538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西九龍站還有專門購買內地鐵路客票的人工售票櫃檯和自助售票機,不少帶著大包小包行李的乘客正在排隊購票。其中一位打算回昆明的周女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原本她想乘飛機回去,機票價格2000多元,適逢高鐵開通,她聽說可以直通昆明,立即過來買票,其所購二等車票才750.5元,比機票便宜了三分之二,耗時7個半小時。「飛機雖然只飛三個小時,前後路程加過安檢過海關等時間,加起來也要六個小時了,其實差不多,高鐵挺合適,中午出發晚上就到了。」周女士道。
像周女士一樣有如此考慮的乘客不在少數,尤其是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遊客發現坐高鐵與坐飛機時間差不太多,但是在節假日高鐵的價格卻是很有競爭力。
梁港蘭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在香港融入全國高鐵網後,對該公司開闢高鐵旅遊市場大有裨益。該公司此前已開闢了南寧、湖南、江西等地往返香港的高鐵遊,如今可以將業務範圍延伸至更遠。她估計今後該公司每個月至少有150-200個旅行團用高鐵方式出行,「新旅行方式也會對香港旅遊業的增長帶來新高點。」
香港腹地延至全國
在廣深港高鐵之前,香港連接祖國內地的鐵路大動脈始於廣九鐵路。這條鐵路於1911年10月建成通車,在省港大罷工後期和日本侵華期間數度停運。1979年4月,廣九直通車重新開行,當時每日僅1對。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時,廣九直通車每日開行6對,到目前增至每日開行12對。據廣鐵集團統計,39年多來,廣九直通車共運客8000萬人次。
這條鐵路大動脈雖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香港與內地經貿往來需求的增加,其已遠遠不能滿足相關需求,因此急需開闢第二條鐵路通道。
2011年12月26日,廣深港高鐵廣深段通車運營。香港段的開通,意味著這條粵港新一代「超級直通車」全線完工通車,將使香港與內地聯繫日益緊密。鐵路部門預測,到2020年左右,廣深港高鐵年均客流量將達8000萬人次,相當於把高鐵沿線廣州、東莞、深圳和香港四大城市常住人口移動兩次。
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使得粵港城市間「內循環」大大加速,也改寫了粵港地區人們出行版圖,跨區域「同城時代」即將到來。這無疑也讓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實現。
華南師範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殷寧宇認為,廣深港高鐵的開通,大幅度提高了三地的交通便利性,對促進三地基於自身獨特優勢的專業化分工和功能集聚,從而形成一個世界級的超大都市功能群具有重要意義。「這一都市群所具有的創新和服務功能會對廣東省經濟發展產生巨大驅動,並對國內外,特別是泛珠江三角洲和東南亞地區發揮顯著的輔射作用。」
鄭天祥認為,38城不是終點,下一階段通達全國所有省會城市或將是香港高鐵的目標,而這也將使香港深度融入全國高鐵網,藉由高鐵的便利性,將香港的腹地經濟從泛珠三角延伸至全國各地,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各種生產要素都可藉由高鐵與港珠澳大橋通達香港,對香港經濟尤其是金融業來說意義重大。
(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