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女民兵故鄉建漁家七彩村 鋼筋磚瓦竟然用「空運」

2020-12-16 圖釋世界

中國東部的海島上,一個建在海灣山坡上的漁家村落特別吸引外地遊客。遊客發現漁村的牆壁上五顏六色。當地人向外地遊客介紹說,這是漁家七彩村。圖片提供:周建仕《圖釋世界》原創圖文 禁止轉載

這個漁家七彩村,是一排排建在海島山坡上的漁家樓房組成,而這個海島卻是來頭不小,是海島女民兵的故鄉。這個七彩村,全名叫七彩洞頭村,就在洞頭島。講述海島女民兵故事的電影《海霞》就發生在這個位於溫州的洞頭島。

「大海邊,沙灘上,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麼織漁網……」30多年前關於海島女民兵的電影《海霞》,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其中電影插曲《漁家姑娘在海島》紅遍大江南北。這首漁歌,至今傳唱不衰,讓人回味無窮。

幾十年過去了,海島女民兵的後代開始從單一的出海打漁,開始發展旅遊,挖掘漁港文化、旅遊資源。現在家家戶戶的牆壁上塗上了七彩,遠遠望去色彩斑斕。

電影《海霞》海島女民兵的故鄉洞頭,是全國14個海島縣之一,整個縣常住人口才八萬左右,但就是在這個「百島縣」,因為海島女民兵海霞,讓全國人民耳熟能詳。進入七彩漁村,錯落在山坡上的一排排漁家樓房緊緊在一起,大部分漁家甚至連門都不鎖,樸實民風撲面而來。

有一個細節特別引起遊客注意,那就是因為七彩漁村建在山坡上,路非常小,無法從小路上搬運建築材料。當地人就用鋼管搭起了一個「空中走廊軌道交通」,把鋼筋水泥、石頭磚瓦等通過這個「空中軌道」運過去。漁家七彩村,就在這樣一點點「空運」建成的。圖片提供:周建仕《圖釋世界》原創圖文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海上花園·海霞故鄉  邀您一起感受「海霞紅、海島藍」,共品「漁村趣」
    她說,洞頭作為海上花園,海霞故鄉,海霞文化深厚。今年 6 月,洞頭成功舉辦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60周年活動,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海霞精神,推廣海島旅遊系列產品,展示紅色文化和海島風情,宣傳溫州旅遊特色,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洞頭區人民政府在杭州舉辦本次文旅推介活動,以進一步提升「海上花園·百島洞頭」的品牌知名度,全力打造海島公園、文旅融合的「洞頭樣板」。
  • 歲末海南三亞遊,西島偶遇當年女民兵
    女主人十分熱情,邀請我們就座,交談中,得知女主人叫陳開桃,是西島第二代八姐妹炮兵二班班長,也是上島後偶遇的西島女民兵之一,她主動邀請和峰和我一起合影留念。老人和我們敘說西島女民兵的往事:第二代八姐妹炮兵班,成立於1968年5月4日,有十六人組成,共兩個班,每個班編有班長、副班長(兼瞄準手),編配六名炮手。提起西島女民兵,如今的中、老年人並不陌生。
  • 「不愛紅裝愛武裝」三亞西島女民兵精神薪火相傳
    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85加農炮昂首「怒吼」,炮彈像長著眼睛似的朝著靶標飛去,幾個英姿颯爽的女民兵全神貫注地站在火炮旁……這個瞬間永遠地刻在了昔日三亞西島「八姐妹炮班」成員之一陳香蘭的心裡。提起西島女民兵,如今的中老年人並不陌生。20世紀70年代,一部由小說《海島女民兵》改編的電影《海霞》聞名全國,作為電影人物原型的三亞西島女民兵也因此名揚大江南北。
  • 西島漁村,深藏於三亞海上的百年村莊,曾因海島女民兵廣為人知
    關於三亞的西島,很多人只知道三亞西島旅遊區,這是三亞海島旅遊當中最早為人所知的,其實在西島上,還有一個很獨特的地方,那就這個島上的漁村,叫西島漁村。西島漁村原居民有4000多人,曾經都以打漁為生,如今只有一少部分人從事。
  • 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60周年
    仲夏的曙光,勾勒出海島綺麗的海岸線。「海霞」,從這裡走向全國。60年前的6月,北沙女子民兵連在洞頭成立;1978年9月,連隊被命名為「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並一直沿用至今。以首任連長汪月霞為原型,女民兵守島戍邊的故事被演繹成電影《海霞》。海霞,由此成為隊員們共同的名字。一支連隊,成為傳奇。
  • 去西島尋找60年前的女民兵
    這個「八姐妹炮班」便是最早的三亞西島女民兵。處於南海國防前哨的西島更是戒備森嚴,用當時提出的口號講那就是「不放過天上飛來的一隻鳥,不放過海裡飄來的一棵草」。每天清晨6時,當駐島官兵晨練的號角吹響,炮班女民兵也迅速起床集合,開始了一天的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刻苦訓練下,女民兵各個槍炮打得好,舟船開得順,還配合駐島官兵,日夜捍衛著祖國海防。
  • 這個海島景美人少,由女民兵守護
    編輯:小Q同學有一個美麗的海島,面積不到3平方公裡,它遠離城市,景美人少,有柔和的沙灘,清澈的海水,是世界公認的潛水聖地之一。它遠離城市,景美人少,有柔和的沙灘,清澈的海水~這個島上的駐島官兵中,有8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
  • 體驗滿滿的海島漁家風情!
    今天,老記帶大家去南澳島一日遊,體驗一下海島的漁家風情。我們早上8點從市區出發,取道東海岸大道,一路藍天白雲風光無限,還沒進入海島,心早已飛翔。 廣場名為啟航,其標誌就是一個船錨,就讓我們一起拔錨啟航,開啟真正的海島風情遊吧。
  • 廈門灣百年南炮臺女民兵的「巾幗夢」(組圖)
    廈門灣百年南炮臺女民兵的「巾幗夢」(組圖)女民兵進行日常出操訓練。 王東明 攝女民兵在炮臺巡防,意氣風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網漳州11月24日電 題:廈門灣百年南炮臺女民兵的「巾幗夢」  作者 張羽 薛志旺  在美麗的廈門灣南岸,擁有百餘年歷史的南炮臺雄踞於臨海懸崖上,與廈門胡裡山炮臺南北對峙,互為犄角,共同扼守廈門灣。  這個素有「天南鎖鑰」之稱的炮臺旁,有一個68米高的海防民兵哨所,因裝備有現代觀察科技設備,被稱為「中國民兵第一哨」。
  • 海南最大的原住民旅遊海島——三亞西島
    西島周邊海域為國家級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公認潛水聖地之一;這裡擁有澄澈的海水、鬆軟的沙灘、婆娑的椰林、峭立的礁石海岸、多彩的海底世界;有動感刺激的海上運動,時尚奇幻的海底觀光,逍遙自得的沙灘娛樂,原始的海島風光和古樸的漁家風情
  • 海南最大的原住民旅遊海島——三亞西島
    西島西島,坐落在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三亞,位於三亞灣的中心位置,是海南最大的原住民旅遊海島,全島面積2.8平方公裡。西島周邊海域為國家級珊瑚礁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公認潛水聖地之一;這裡擁有澄澈的海水、鬆軟的沙灘、婆娑的椰林、峭立的礁石海岸、多彩的海底世界;有動感刺激的海上運動,時尚奇幻的海底觀光,逍遙自得的沙灘娛樂,原始的海島風光和古樸的漁家風情,被譽為「海上桃源,動感天堂」。
  • 淘書2萬多冊,圓島民讀書夢他在海島打造「漁家書房」
    走出海島在樂創業有成的葉建東,多年來收集了2萬多冊書,在老家洞頭建了個「漁家書房」,現在仍在四處收集各種書籍充實「漁家書房」,方便海島上的孩子們閱讀。他希望「漁家書房」能成為村民的精神驛站。愛文化愛故鄉葉建東老家在洞頭元覺島一隅。
  • 你在長島見過這樣的漁家樂苑?漁家主人自有蜂場,蜂蜜是真的甜
    遠離城市的喧囂,告別鋼筋混凝土的沉重,背上背包,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空自己。蔚藍的藍天,這裡有一望無盡美不勝收的藍天。新鮮的空氣,是時候給自己的肺做一個有氧運動了。漁家樂苑的飯菜口味一直倍受遊客稱讚,精湛的廚藝,烹飪的美味漁家海鮮大餐讓您回味悠長!品嘗一下海邊人燜海魚的神秘味道,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廚藝,一品海島民風。
  • 下午3點,直播帶你逛吃溫嶺七彩小箬村!網紅民宿...
    下午3點,直播帶你逛吃溫嶺七彩小箬村
  • 國內竟然藏著一座七彩小島,從遠處望去全是馬卡龍色系,你見過嗎
    國內竟然藏著一座七彩小島,從遠處望去全是馬卡龍色系,你見過彩虹色的海島嗎?整個村子的房屋都像是被打翻的調色板一樣。你不需要漂洋過海去義大利的五漁村,你可以來到浙江台州溫嶺的一個小鎮上,也能找到一片可以滿足對色彩幻想的地方,他就是傳說中的小箬村。
  • 探訪漳州南炮臺邊防哨所女民兵
    探訪漳州南炮臺邊防哨所女民兵駐紮在哨所的是十名女民兵,最小的僅17歲,最大的不過24歲,她們身著青綠軍裝,日夜守衛著廈門灣南岸這條海防線。放哨、清掃、講解、買菜、做飯……每天起床之後,女兵們按照輪流值班制度,開始各自的工作,雖然每月僅有不到兩千塊錢的工資補貼,但是她們卻有著共同的夢想、共同的職責。看似簡單,卻不簡單。  1840年,閩浙總督鄧廷楨為配合林則徐禁菸御海備戰,修建南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