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國外水族網站時,看到了很多老外的美圖,突然覺得我靠!老外跟國內養魚人的理念真的不大一樣啊,具體哪裡不同,看完帖子估計大家就琢磨過來了,帖子裡的魚不分野生人工,七彩魚祖宗都一樣,看到好看的就發來給大家看了。這次每張圖都評價幾句,說得對不對的,大家就當看個熱鬧。
下圖就是七彩魚的發源地地圖,紅色區域就是主要的一些七彩魚的發源地。但一些尼羅河的黑格爾並不在這個紅色區域內,不過一般都在拉。
在原生地,光照效果顯得水不那麼透徹,其實亞馬遜流域的水質是含大量有機質的軟水,跟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水質狀況差距很大,水至清則無魚,但一些玩家矯枉過正的使用了純軟水(RO水),ro純水一般稱呼純淨水,基本不保留水中的礦物質,PH值在6-7之間,為弱酸性,但魚兒的生長對有機質(礦物質)是有需求的,我們對自來水又愛又恨,愛它包含的礦物質,恨它水質過硬,甚至部分地區水質很差,所以自來水兌RO水也是個解決辦法,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自來水是可以直接拿來養魚的,自己不放心,買點監測設備監測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吧。
下面這個圖很經典啊。腐葉加上樹根,就像大家常見的沉木魚缸配點欖人葉,看到這個圖我也明白了再牛逼的魚缸也比不過野外的環境。
哇哦。好美,水面寧靜,水流和緩,大量的植物和石頭表現附著了大量的硝化細菌,24小時不間斷的大水量恆溫換水,魚生活的環境還真是好啊。。。。
下圖就是真正的野外採集七彩神仙魚的方法了,在靠近河邊5-10米處,水流緩和,用四個木樁搭好4個支架,然後4個支架之間用大量的帶葉樹葉填充滿,形成一個枝葉環繞的小環境,這個小環境裡面昏暗幽閉,水流基本停滯,易於躲避天敵侵擾,再布置完這個環境後,基本上半個月後就可以來收貨了,七彩神仙魚會成群的躲進這個小環境中,這樣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七彩魚喜歡什麼樣的環境,說了這麼多,我就不用描述七彩魚喜歡什麼環境了吧。
野外採集完基本上到了漁場就是這個樣子啦。。。。真夠多哈。看樣子應該是一個流域的,樣子都差不多在當地這魚不那麼值錢,來到地球另一端,價格就要翻上10倍左右了。
先來一張圖,我也不確定這個圖是不是國外玩家的,一層薄沙,一塊綁了水草的沉木,搭配一些燈魚,很經典的七彩魚缸,黑色背景顯得魚缸的深邃,白色底沙為了讓魚顯色。魚缸的黑膠邊應該是國外最愛用的魚缸粘結方式。
接下來這張圖代表了現在流行的一個趨勢,倒掛的沉木、淺沙、還有就是背景牆,背景牆的材料也有很多,最常見的有PU的,還有聽說有什麼碳纖維的,市場相對混亂,價格殘次不齊,便宜的幾十塊錢一塊,貴的可以上萬,個人推薦市面上百元左右的即可。魚缸裡搭配了荷蘭鳳凰和寶蓮燈魚。讓魚缸顯得生機盎然,又不搶了七彩的風頭,沉木在左,缸底小石頭在右,比例搭配和諧。景色讓人心悅。
下圖這個魚缸中因魚太過顯眼,魚也明顯比之前圖中的魚高了一個檔次,所以魚的主人用了非常簡單的魚缸搭配方式,看似雜亂的沉木擺放,模擬現實環境中破敗的樹木,一些紅背埃及點綴其中,又搭配了幾條隨時可能喪命的紅綠燈,讓我們不禁為這個魚缸主人的大膽喝彩請大家注意,魚缸仍舊鋪沙。不過話說回來,魚的檔次只是人們按照自己喜好進行了區分,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分檔次的,我最看重魚的狀態和魚缸景色的搭配。其他無感。
發現自己今天還真是文思泉湧啊 ,啊哈哈~~繼續繼續!下圖就是另外一個流派啦,純粹的模擬野生環境流派,幾個瓦數不大的小射燈分布在魚缸幾處,魚缸裡雜亂的沉木樹枝,底部薄沙上面一些小石塊,欖人葉,碎樹枝,這種布景會犧牲掉一些我們對魚的感官要求,只能若隱若現中看到魚的花紋,但如果有人來到這個魚缸前,我想大家聽到的肯定是:好美!!!
下圖中魚就有點雜了。有埃及、七彩、鳳凰、一眉、燈魚,感覺稍微多了一點,讓人不是那麼舒服。不過魚缸布景倒是值得一提,因為這種方式也是常見的一個流派,採用沉木前後造景,魚缸背景黑色,魚缸後半部放滿樹枝,構造成一個看似雜亂的背景,然後魚缸前半部分空置,鋪沙,給魚留下活動空間,讓魚在魚缸前半部分活動覓食,既可以看到造景,也不影響觀賞魚的活動。也給了一些弱小魚種躲避空間,構思還蠻巧妙。
下圖這個缸鋪的沙跟上面的就不大一樣了,有點海沙的感覺,很細,相信會給過濾系統帶來不小的壓力。魚缸尺寸應該在1.2m-1.5m之間,配了大概7-8條七彩,然後搭配了類似企鵝燈的魚,讓七彩去促使燈魚群友,但其實等大家都熟悉了,做了好夥伴,就不會再去群遊啦!沒有水草搭配,純粹的沉木缸,適合觀賞,沉木中間形成一個空隙,讓魚正好在魚缸中間活動,方便欣賞。不過這個缸我總覺得非常難打理。
這個缸我就不那麼想去表揚一下了。魚缸偏小,沉木佔據了過大的缸內體積,讓魚沒太多的活動空間,可能也是因為魚缸過小,就沒有採用全缸布景的方式,不過這缸也蘊含著魚缸主人大量的心思心血,不過照相不把紅蟲籃去掉,差評!
果然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樣的背景牆,這種布置就跟之前那個用背景牆的感覺完全不同了。樹樁背景,綁了水草,混養了異性,黑色的底沙,讓魚體色偏黑,透漏出另外一種美。魚不多養,3-4隻足以。這種風格國內也常見,感覺不賴。
繼續繼續!我們繼續欣賞美圖美景吧。下圖這個缸就屬於國內可以見到的一種搭配風格了,雙樹結構,水面上搭配一個浮萍類的水草,營造一個樹冠的感覺,布局依舊側重倆端,中間留空,缸裡看得到的有6條綠彩,搭配一些小魚,底部淺沙,意境真美。
看了這帖子之前捕撈圖片介紹的朋友應該了解了七彩最愛的生活環境是什麼,4木樁中間塞滿樹枝應該就是下圖這個魚缸類似的結構,甚至更密,七彩圓餅的體型代表的只是喜歡靜水,不代表喜歡寬闊的水域 七彩更喜歡雜亂多隱蔽、陽光微弱、水流和緩的區域。下面這個缸的過濾一定達不到國內推崇的一小時6-10次的標準,如果保持水質呢?就是大量的換水,一周一次?那你真OUT了,一天一次每次20%我都覺得你懶了。文章最後我會總結國外到底怎麼玩七彩的,看看跟我們常見的方式方法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們先看美圖,然後最後在說說方法吧。
下面這缸特點就有點明顯了,沉木集中在中間,周圍放空,周圍放空的原因是方便欣賞中間景色,七彩在本能驅使下不會去魚缸角落,會選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那麼魚就會穿插在沉木中間,此缸欣賞的就是穿梭在沉木中若隱若現的魚兒了。我們也可以看到魚基本都在沉木中間躲避。國內常見的是魚缸中間擺放一個小體積的沉木,因體積不夠大,達不到圖中的效果,魚不會鑽進去。
看到下面這張圖,腦子裡浮現出一句話:你們城裡人真會玩!這張圖算是對我胃口的一張圖了,這種布景對沉木要求不高,不需一木成景,只對沉木尺寸有一定要求,搭配了背景板,鋪了相對淺顏色的底沙,魚有充足的空間進行躲避,弱勢魚也不用被打的不要不要的,適合魚配對產卵劃分領域,觀賞相對方便,可以清楚的看到魚的情況,圖中魚為什麼跑到一邊去了呢?我估計那是餵食位大家順便欣賞下圖中的一眉道人,不錯哦!又大又肥發色還好。南美風造景還得是大缸啊!
哇哦!猛地一看有沒有海缸的趕腳!這種風格還真是相當不多見,中間用各種
石頭和沉木堆成一座小山,縫隙種草,魚缸水體其實並不多了。白色的海水沙。如果中間的各種石頭和底沙不那麼硬水的話,景色還是值得一看的。大葉水草彌補了過多石頭產生的生硬感覺,打分的話,我只能勉強給個及格。
下面這張圖乍一看好震撼,仔細去看,更加震撼,缸主太會搭配啦!一木成形的沉木真的非常難找,深邃的黑色背景,白色底沙,小魚點綴其間,主體七彩魚全部一個品種一個體色,隱藏過濾方式,沉木用石頭固定,出現了一些鼠魚作為搭配也顯得萌萌噠!這種構景比例在國內經常看到,確實是一個萬金油的構景方式。
更完這張圖休息一會。都碼字碼了2小時了說草缸養彩估計要挨罵了吧,不過這個方式確實也是存在的,我還看到了魚缸右邊有一個二氧化碳檢測器,那麼這個缸確實是打了二氧化碳的,當然,魚的狀態慘不忍睹,搜索了很多草缸養彩的關鍵字,也確實沒有找到一個能拿得出來的魚缸,但把圖片拿出來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要能接受其他意見,當然,對那些譁眾取寵的觀點我們是摒棄的。我一直也幻想能有一個草缸去養彩,但想到草缸水溫要求,還有水草對二氧化碳的需求,讓我覺得這種草缸還是更適合養一些燈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