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場民粹測試:「荷蘭川普」衝刺大選

2020-12-24 第一財經

去過荷蘭的人,或許知道離首都阿姆斯特丹幾公裡之遙的一個叫做福倫丹(Volendam)的地方。木漁船、木底鞋、奶酪店……福倫丹讓人想到的,就是古老荷蘭小漁村的美好生活。但最近,就在荷蘭大選的當口,這裡卻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蜂擁而至的地方。

因為在上一次的議會選舉中,贏得全國17%支持率的極右翼政黨自由黨(PVV)的領袖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竟在福倫丹獲得了50%的選民青睞。

而即將於3月15日舉行的荷蘭議會大選中,這位如今被稱為「荷蘭川普」的極右翼民粹政客,很有可能成為最大贏家。

威爾德斯是誰?

在福倫丹管理一座小博物館的退休政客、82歲的凱澤(Keizer)常常搞一些集會,和村民們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他告訴到訪的記者們,這些人中有很多會在3月15日的大選日投威爾德斯一票。

這些年,凱澤目睹了福倫丹漁業的衰敗,特別是鰻魚生產,因受到歐盟各種法規監管而難以生存。「這裡的人不上街遊行,他們將自己的意願通過選票來表達。」他說,「人們對現有制度非常生氣,都覺得只有威爾德斯聆聽民眾的呼聲。」

「威爾德斯到底是惡魔還是救世主?大概介於兩者之間吧。」61歲的漁民阿佩爾(Appel)說,他不支持極右派反對歐盟的言論,但就移民問題,則完全站在威爾德斯一邊。因為過去的20年中,阿佩爾一直抱怨有太多的穆斯林來到荷蘭和歐洲。

福倫丹,只是荷蘭很多右翼小鎮的縮影。移民危機、歐盟官僚、多元文化融合失敗,讓很多荷蘭人將未來押注到了一個反穆斯林、反移民、反歐盟的極右翼民粹主義者身上。

今年53歲的威爾德斯,出生在荷蘭靠近德國邊境的東南部城市芬洛(Venlo)的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家庭。家中四個孩子中,他排行最末。他的教育背景包括健康保險,此後從荷蘭開放大學獲得過法律相關學業證書。

威爾德斯最初對政治的興趣,來自早期為自由民主人民黨人撰寫演講稿。後來擔任該黨領導人博肯斯坦(Frits Bolkestein)議會助理一職,才正式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這一時期,他主要負責與外交政策相關的事務,也正是這個階段,他遍訪了中東國家,包括伊朗、埃及、敘利亞、以色列。而博肯斯坦是荷蘭第一位公開關注外來移民問題的政客,特別是嚴厲批評大量的穆斯林移民。在荷蘭政壇,人們普遍認為,威爾德斯受博肯斯坦影響頗深,連口無遮攔直言不諱的風格,也繼承於他。

威爾德斯一直以來都以譴責穆斯林的言論引人注目。在2002年擔任自由民主人民黨發言人期間,由於其極右言論,成為黨內最右翼分子,並於兩年之後被開除出黨。同年9月,他組建了現在的自由黨。

在最近一次接受星空電視的採訪中,威爾德斯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大加讚賞,並堅決表示如果取得大選勝利,一定追隨梅的脫歐行動。談到人們將他比作「荷蘭川普」時,他則表態稱,自己不是對川普所有的作為都表示贊同,而關於難民,他持同川普一樣的觀點:應該給他們提供庇護所,但不是在美國,也不是在歐洲,而是幫助他們「就地安置」,比如在沙烏地阿拉伯。

人身安全長期受到威脅

2月23日,就在競選宣傳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之際,威爾德斯競選安保團隊內部爆出保密信息洩露事件,自由黨的宣傳活動和威爾德斯所有公開露面活動立刻全部暫停。

事實上,由於威爾德斯的極端右翼言論,他的個人安全一直受到威脅。

最早的一起謀殺未遂事件,發生在2004年11月10日,兩名持有3顆手榴彈企圖謀害威爾德斯和另一位議員的嫌疑人被警方控制。經調查,兩人同屬一個主要以北非裔為主的年輕荷蘭人組成的恐怖集團。此次事件之後,威爾德斯一直處於24小時警察安全保衛之下。

有報導稱,他的保安人員包括6名便衣警察,他的住宅有防彈保護外牆和玻璃,並有警察全副武裝站崗巡邏,家中甚至特別設有一個「緊急房間」以防不測。還有報導稱,他在議會的辦公室是在大樓一處隱秘的角落,只有一個單通道的走廊進出,這是為了在受到恐怖分子攻擊時,便於安全防衛人員予以反擊。

另據荷蘭媒體報導,經過一個多星期處理內部安全保障而暫停競選的威爾德斯,在上周三重新出現在人群中,這一次,團團護衛他的已不是保安警察,而是一隊由國防部特別安全任務部門組成的精兵強將。

最新民調顯示,威爾德斯及其自由黨的支持率在過去兩周有所下降,從此前的150個議席中可能獲得32席,下降到了26席。有分析稱,這可能與宣傳暫停有一定關係,也有可能與川普上臺後的一系列行動引起荷蘭選民重新思考有關,更有分析認為,是現任政府為選情所迫,政策言論開始出現更右傾向所致。

即使成為最大黨,組建政府可能性依然渺茫

荷蘭議會共有150個議席,也就意味著要組建一個多數黨政府需要76個或更多的席位。歷史上從未有任何政黨達到過如此目標。因此,一百多年來,荷蘭都是多黨聯合執政。

每一個政黨必須至少獲得0.67%的全國支持率,才能保證一個議席。過去幾十年,傳統意義上的左翼和中右翼三個主要黨派(基督教民主黨、工黨和自由民主人民黨)的共同支持率持續下降,從上世紀80年代的80%,下降到了目前的40%。

此次荷蘭大選,一共有28個政黨參與其中,其中不乏新建的政黨。最新民調顯示,威爾德斯的自由黨比現任總理馬克·呂特(Mark Rutte)所在的中右翼自由民主人民黨的席位數稍有領先。

英國歐洲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蘭姆·考特維基(Rem Korteweg)在其關於荷蘭大選的報告中指出,即使近期自由黨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仍有可能在荷蘭下議院獲得最多席位。如果威爾德斯真的能夠贏得32席,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支持率在20%,這會讓人們看到議會席位歸屬更加分散化的情景。

從威爾德斯只有一頁紙長的競選綱領來看,內容包括脫歐、關閉清真寺和伊斯蘭學校、停止接納尋求庇護的難民、增加國防投資,提高養老金以及減免收入稅。他的這些政策獲得了傳統保守右派和左派的擁護,雖然事實上這些政策如何真正實施並沒有清晰的路線圖。

現在來看,如果威爾德斯領導的自由黨如願成為第一大黨,威爾德斯就有可能首先被賦予聯合其他政黨組建新政府的權力。然而,威爾德斯在議會內的盟友相當稀缺,目前沒有一個政黨願意和其聯合執政。因此,考特維基認為,在威爾德斯本人也認為實施理想政見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他可能會選擇做最大的反對黨。

「在政府之外,他不需要妥協他的政治理念,可以繼續重重地擊打他的『民粹鼓』,一方面在社會複雜困境中尋找『簡單答案』,同時還能對荷蘭政壇的話語權有所把控。因為作為議會第一大黨領導人,他的意見會有很大權重。」考特維基在報告中分析說,威爾德斯一直以來一再譴責政府、議會和司法機構的「偽善」,指責荷蘭政治制度不再反映民意。作為在野黨領袖,他便可以不斷強化這些批評,進一步贏得民心。

長期隱患更甚

在考特維基看來,如果自由黨成為最大黨,而聯合組建政府失敗,或許會讓歐盟擁護者暫時舒一口氣,但事實上,其長期負面影響可能更加深遠。

「面對一個不穩定的、脆弱的、匯集了眾多傳統主流黨派的聯合政府,威爾德斯的民粹主義言論,很有可能成為荷蘭唯一的反對聲。當這個排除了自由黨的新政府不能長期保持穩定,威爾德斯爭取到更多席位且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到那個時候,再排除他獲得執政地位,就會變得更加困難。」考特維基說。

當然,在全球反建制民粹主義風起雲湧之時,精英們還是期待最糟糕的不會發生。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多倫(Ed Dolan)撰文稱,目前荷蘭經濟狀況相對良好,會對威爾德斯起到牽製作用,因為在經濟向好時,人們不想改變現狀。

「幸運的是,荷蘭在相對較好的經濟形態下進入選舉周期。預計2017年經濟增長、經常帳戶、通脹、失業率、政府債務和預算赤字6個關鍵經濟指標將超過歐元區的平均水平。2015年GDP增長率已經達到2%,預計到2021年將保持在3%或更高,而歐元區經濟增長平均值在同一時期,甚至連2%都達不到。而強勁的經濟表現,一般來說,對於新的政治力量的崛起是負面因素。」多倫說。

相關焦點

  • 林濁水預言美國大選結局:起也民粹,敗也民粹
    前民進黨大佬、「立委」林濁水近日表示,川普在和對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纏鬥8個多月,川普在民調上呈現崩跌走勢,甚至有民調顯示已輸17%,他分析發現,川普和今年初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韓國瑜,都是政治明星,藉「民粹」起勢。
  • 美國大選民調詭異,林濁水:川普正在展現「民粹」破壞力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拜登與川普兩位候選人在經過辯論之後,選情仍未有定數。近來更因為傳出川普確診新冠肺炎,造成美國輿論大為動蕩。對此,有「臺獨」大佬之稱的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在臉書上表示,川普在這次大選中造成的「選情怪象」,正在逐步展現「民粹」的破壞力!
  • 林濁水預言美國大選結局:起也民粹,敗也民粹
    民進黨大佬、「立委」林濁水近日表示,川普在和對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纏鬥8個多月,川普在民調上呈現崩跌走勢,甚至有民調顯示已輸17%,他分析發現,川普和今年初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韓國瑜,都是政治明星,藉「民粹
  • 林濁水預言美國大選結局:起也民粹,敗也民粹
    前民進黨大佬、「立委」林濁水近日表示,川普在和對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纏鬥8個多月,川普在民調上呈現崩跌走勢,甚至有民調顯示已輸17%,他分析發現,川普和今年初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韓國瑜,都是政治明星,藉「民粹」起勢。
  • 美國大選民調詭異,林濁水:川普正在展現「民粹」破壞力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拜登與川普兩位候選人在經過辯論之後,選情仍未有定數。近來更因為傳出川普確診新冠肺炎,造成美國輿論大為動蕩。對此,有「臺獨」大佬之稱的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在臉書上表示,川普在這次大選中造成的「選情怪象」,正在逐步展現「民粹」的破壞力!
  • 候選人首次正面對決 六大議題將引激烈對撞 美大選辯論中開啟衝刺
    不過,2016年大選中希拉蕊在辯論環節勝出,最後卻敗選的先例,讓美輿論對辯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大選結果持謹慎態度。隨著競選進入衝刺階段,外界更關注是否會出現「十月驚奇」。在首場辯論開始前,《紐約時報》拋出有關川普納稅的「重磅炸彈」會成為「驚奇」之一嗎?雖然美媒仍在大量追蹤報導和評論,但就連爆出猛料的《紐約時報》也認為,這能否拉倒川普還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 全世界的焦點:美國大選首場總統辯論最後倒計時!市場風聲鶴唳:美元...
    今天,全球投資者焦點將是美國大選的首場總統辯論,有望引發市場暴動!除此之外,英國與歐盟之間「最後的」脫歐談判今天也將開始,最新的消息有可能引發英鎊,歐元等劇烈波動!  市場風聲鶴唳!美元提前遭遇拋售 黃金、白銀都「破位」……  周二歐市盤中,在全球市場靜候美國大選首場總統辯論之際,全球市場情緒整體偏謹慎,歐美股市回落,歐洲股市主要股指悉數下跌,歐洲斯託克600指數下跌0.3%。  匯市方面,美元遭遇持續拋售,一度跌破94關口,最低93.99;歐元、英鎊等G10貨幣趁機反彈。
  • 美國大選首場總統辯論來襲 黃金支撐點在哪裡?
    除此之外,美國時間周二,美國的首場總統辯論將會強勢來襲,這是川普和拜登兩者首次正面對決,看點十足,市場需要留意。   消息面  美首場總統辯論強勢來襲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將於美國東部時間9月29日晚上9點(北京時間9月30日早上9點)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舉行。現任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將展開交鋒。
  • 美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拜登撿到槍 魔術數字"750"
    美國總統大選的首場辯論將於臺灣時間今天(30日)上午9時登場,預料美國幾千萬選民將緊盯這場辯論,無論誰輸誰贏,都將是選戰的另一個新起點。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堪稱史上變量最多的選舉,先是有新冠肺炎疫情來攪局,接著發生種族抗爭,隨後又有郵寄投票的爭議,而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川普拒絕承諾在敗選後讓政權和平轉移,自由派大法官金斯柏在選前45天去世又引發大法官遞補風波,現在這場選舉有
  • 島內首場「大選」電視政見會,韓國瑜上臺便劍指蔡英文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2020年臺灣「總統大選」首場電視政見發表會18日晚7時在華視登場,3組候選人包括蔡英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以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首度同臺完整呈現各自政見。18日,韓國瑜閉關進行最後衝刺,以經濟為主軸挑戰對手,針砭現行施政的缺失。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總發言人王淺秋透露,韓國瑜非常重視政見發表會,已準備很多天,他以經濟議題作為重要論述,以臺灣發展、能源、農業、社會福利等為重點。據了解,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此前已公布涵蓋「國防」「外交」、兩岸和經濟等26項政見。
  • 民粹狂潮中的一股清流:範德貝倫當選奧地利總統
    範德貝倫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的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範德貝倫就以50.3%的微弱優勢擊敗了霍費爾(49.7%),但霍費爾以投票期間部分選區出現異常情況為由要求重新投票。奧地利憲法法院在7月判決該輪投票「不算數」,才有了最近的這場重新投票。
  • 「荷蘭川普」的崛起之路
    世 界 說王 磬發自 荷蘭 海牙3月15日即將舉行的荷蘭大選,被認為是極右翼政黨在歐洲大選年的第一次試水。在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的背景下,荷蘭的結果或將對接下來的法德大選及歐盟未來產生「黑天鵝效應」。關於威爾德斯是否能最終上位,目前仍有多種猜測。
  • 富豪民粹考驗美國政治
    他們仍然沒有意識到(也許是出於各種原因拒絕承認),川普入主白宮是美國最高行政權力首次被民粹領袖掌握,而他的所作所為幾乎完全符合全球化時代最流行的民粹模式——富豪民粹。大選獲勝之後,他迅速組成了所謂億萬富翁團隊,其內閣級官員的個人財富總和達到43億美元,遠超以往歷屆政府。其執政首年力推的兩項重大立法,無論是醫保改革還是減稅法案,最大的獲益者都是美國的極富人群。反觀與川普聯手的民粹群體,則會發現若干可疑之處。
  • 泰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英拉方與巴育各顯神通,而他不容忽視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12月10日,距離泰國明年二月份的大選越來越近,根據泰國總理巴育召開的五河會議的表態,12月11日國會議員選舉法生效之後,關於各黨派的所有禁令都會被取消,也就是說明天開始,各黨派就不需要再裝深沉了
  • 泰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英拉方與巴育各顯神通,而他不容忽視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12月10日,距離泰國明年二月份的大選越來越近,根據泰國總理巴育召開的五河會議的表態,12月11日國會議員選舉法生效之後,關於各黨派的所有禁令都會被取消,也就是說明天開始,各黨派就不需要再裝深沉了,而巴育為大選設置的最後一道關卡也會被放開,這也標誌著泰國大選要進入到最後衝刺階段
  • 臺灣大選衝刺之夜:三黨造勢晚會
    臺灣大選衝刺之夜:三黨造勢晚會
  • 臺灣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韓國瑜優勢逐漸明顯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臨近,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候選人們的動向也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選情至今還未定局,此前一度被打壓,遭黑的韓國瑜在最後關頭聲勢逐漸壯大,外界對他的看好度也普遍有了提升。日前高雄舉行了挺韓大遊行,場面聲勢浩盡顯「主場優勢」,實際上韓國瑜當初當選高雄市長的民調成績就不好,但是在最終的投票階段卻成功實現逆轉,有了之前的經驗,對於這次臺灣領導人大選韓國瑜同樣充滿信心。
  • 臺灣大選衝刺之夜:三黨造勢晚會
    臺灣大選衝刺之夜
  • 臺灣地區2020「大選」首場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
    臺灣地區2020大選首場政見發表會今晚登場 韓蔡宋將正面交鋒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入最後階段,第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將於今晚(18日)7點在臺灣華視播出。
  • 非理性的「民粹」臺灣選民,會如何影響臺灣政壇的下一步運作?
    於是,在這一群「川普飯圈」的輿論造勢下,臺灣人對美國大選的關切程度甚至堪比自家「大選」的關注程度。更有相關人士因而調侃:這好像把臺灣弄成美國「第51州」、又好像臺灣人擁有美國的投票權一樣,實在令人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