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創作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的信息傳播的一種網絡藝術活動。國外學者提出:「信息技術對藝術世界的影響甚至更具革命性。」國內學者提出:「網絡藝術主要是指利用網絡化的計算機系統以及計算機網絡體系協助數據傳送以創作或展示或傳播藝術作品的藝術形態。」正是網際網路的開放性、交互性和實時性滿足和契合了街頭豫劇傳播的需求,被豫劇戲迷運用DV拍攝製作而在播客、貼吧等網絡廣泛地傳播,使個性化街頭豫劇獲得極大的發展機遇,為豫劇網上創作戲迷進行信息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和平臺。
街頭豫劇文化的特質與網上創作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街頭豫劇的特性被中國藝術人群,特別是公共藝術人群所熟知。豫劇街頭表演活動是文化歷史和傳統的一種延續,宋代勾欄瓦肆的相關記載可以說明這種延續性的歷史淵源。街頭豫劇形成自身的文化特徵:演出活動中,表演者和參與者各自的存在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隨意性和非約定性特徵。流動性、隨意性和非約定性表現在各個方面,特別是表演者和參與者的關係,其他還包括參與人群的數量、雙向交流的方式、內容和形式的選擇及表演活動中商業行為的發生等。
網上創作是藉助於數位技術、播存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創作、存儲、傳播和再創造的藝術形態。現代技術和文化現象的一次世紀性融合聯姻,形成了人類文化發展的新景觀。網上創作的主體大多是網民中的戲迷,他們傳播自己創作的作品,從而成為受到眾多網民密切關注的網絡藝術主體。河南豫劇戲迷擁有個人的戲曲空間,方便的唱段管理,自由上傳唱段,相互評論,也可宣傳自己的唱段來提高人氣。
豫劇網上創作顯現了獨有的特點:一是為展示創作者個性、張揚創作者自我提供舞臺。創作者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法在個人計算機上對數位化的網絡內容進行處理,發表展示戲迷個人的豫劇作品。如在博客和個人生活日誌中發表創編的豫劇小劇本,自唱的豫劇唱段,自唱的個人表演錄像、照片等作品。網上創作突出綜合性,將語句演唱藝術與各種現代電腦網路技術融為一體,呈現文本、圖形、音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的綜合體。
如戲迷網上的豫劇作品《常香玉豫劇大師風採》,把中央電視臺的訪談、劇目唱段和演出錄像製作等編輯在一起。豫劇戲迷對豫劇表演藝術家小香玉的網絡創作,綜合性地把有關小香玉的豫劇藝術生涯分為幾個系列整理製作出來,非常完整。2009年,筆者到北京對小香玉進行訪談,談到此事,她感到十分驚訝和好奇。由此可見,街頭豫劇表演和影視舞臺表演的豫劇,在現代網絡中傳播得相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