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絕.韻步王昌齡《武岡十景》
作者:楚南老蟲
景一: 雲山清曉
谷幽壑澗古來潺,原始秦人雀戀山。
橋備仙人朝夕踱,岫峰晴曉水雲間。
景二: 法相洞天
翡翠華冠凝碧雲,巉巖突兀鑿騷文。
襟懷若谷虛心納,居士緣由法相聞。
景三: 武陵春色
廟祭龍王豔色春,冰清玉潔藻花新。
桃林灼灼嬌人面,古井粼粼澈透津。
景四: 渠渡晴嵐
天尊翠碧雪峰函,壑塹溪幽漱玉藍。
渠渡淺涓無泊處,廟鍾悠逸裡仁嵐。
景五: 古山瀑布
九霄懸瀑射魚淵,銀漢星河浩渺天。
水色湍湍零碎月,山光綽綽影開騫。
景六: 濟川迴舟
瘦月如鉤子夜寒,漁歌唱晚慰神安。
濟川粼續煙雲幻,意境風流玉翠瀾。
景七: 宣風雪霽
宣風雪霽戌邊橫,晚宋欣榮固小城。
雨潤煙霞揮壯麗,巍峨樓殿遠軒迎。
景八: 楓門落照
丹楓霜透醉銷魂,紅勝春花豔映門。
若火燃情迎遠客,山光水色愜猩猿。
景九: 龍潭夜雨
寒蟬聲竭啞榆田,秋瑟雲涼雨透天。
欲渡龍潭深闊處,輕舟薄被裹難眠。
景十: 橫江晚渡
灘涂水闊興波狂,柳岸炊煙籠翠長。
漁火冷凝萍聚客,酒旗獵獵醉生忙。
附:
王昌齡所賦《武岡十景》詩,將武岡十景的地點和景色特點記載在清康熙年間所編《武岡州志》中:
景一:雲山清曉
蒼深以淺瀑崢潺,豈謂逃秦始愛山。
一炬鹹陽秦冢赤,紫霄巍立曉雲間。
景二:法相洞天
擘絮飛英一塢雲,雲根盡溼老苔文。
此中傾洞原無物,風鐸何曾惑眾聞。
景三:武陵春色
紅綻夭桃綴小春,清深甘井豔浮新。
東風閱盡嬌花面,不見漁人更問津。
景四:渠渡晴嵐
盈盈曉氣溼林函,谷轉溪回窅蔚藍。
欲向渠流尋渡口,靈鍾嫋嫋指晴嵐。
景五:古山瀑布
驚崖噴壑落淵淵,浚洗星文淡遠天。
容與浮玄閒夜月,山川影裡見張騫。
景六:濟川迥舟
脈脈溶溶夜色寒,伊人停楫月魂安。
素波泛後無消息,迴薄悽清萬頃瀾。
景七:宣風雪霽
危樓振立朔風橫,四面寒光冷雉城。
升旭欲移丹闕影,玉山未倒翠先迎。
景八:楓門落照
何年羽化老楓魂,林立斜陽似擁門。
引接啼霜宿水客,五溪三峽聽號猿。
景九:龍潭夜雨
寒聲殊足渥桑田,耐可中宵小洞天。
縱使巖霖無用處,老龍未肯偃鱗眠。
景十:橫江晚渡
後來前往共江狂,逼晚寒煙絮絮長。
只有醉鄉茅店客,招招望子為誰忙。
注:
王昌齡所賦《武岡十景》詩,其中景八在今城步縣楓木嶺,因道路崎嶇、山勢險嶺。景九在今洞口縣黃橋鎮龍潭鋪,曾建有「夜雨亭」與「龍潭寺」。景十在今隆回縣紫陽河,旁有摩崖石刻「橫江」二字碑,昔為寶慶至武岡交通要道。
景一即雲山。景二為法相巖。景三為武陵井,與長沙白沙井、洞庭湖君山柳毅井齊名。景四位於天尊山下裡仁村,其渠水婉蜒進入城區,穿城而過,故有「五龍不出城」之說。景五位於雲山南麓。景六位於梯雲橋下遊,曾是武岡的水運碼頭。景七位於武岡城老南門,宋理宗親筆題寫「宣風雪霽」。
王詩人通過武岡美麗山水寄託了無限美好依戀與情懷,淡淡的月色、幽幽的離愁,也透露出詩人對故人的深深情意。
說明: 以上注釋引自漢唐先生的《王昌齡與武岡》一文。
來源:楚南老蟲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