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桃新開人空怨
冷宮的漫漫長夜,依舊孤寂無聲。憔悴的陳阿嬌獨自坐在破敗的春廊下,春風淡淡地吹拂著她零亂的青絲和半舊的衣裙。深院中的古井旁,那株無憂無慮的桃樹,竟然一夜花開灼灼。望著那滿樹的桃花,阿嬌又想起了舊年的往事。那也是一個桃花爛漫的時節,在那次熱鬧的宮宴上,身為長公主的母親問那時候還只有七歲的小男孩:「徹兒,你長大了可願意迎娶我家阿嬌啊?」小男孩劉徹很清脆地回答:「願意!」母親又問他:「那你要怎樣待我家阿嬌呢?「「我要給阿嬌姐姐造一幢好大好大的金屋子住。」
那個天真無邪的小男孩如今已經成為了大漢天子,而她卻成了被他棄如敝履的廢后。縱然千金能買相如賦,也買不回來當年那個愛自己的人的一片初心。我想此夜的阿嬌皇后不會想到,時光流轉到了盛唐,有一位大文人會為她的故事寫下一首經典小詩。那個人就是著名的邊塞詩人,人稱七絕聖手的王昌齡。
春宮曲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花月不知人心事
昨夜裡的春風吹開了井欄邊的桃花,亦如得寵的少女般花開明豔。桃花怎知人心事,詩人用桃花在春風裡的爛漫開放,來反襯陳皇后失寵後的孤寂愁悶情緒。未央宮大殿前的月亮顯得格外高遠明亮,那裡住著春風得意的帝王和他新近得寵的美人。詩人為什麼說未央宮的月亮格外高呢?得意之人宮殿前的月亮,也似乎是高不可及。
歌女新寵未央宮
平陽歌舞,據說平陽公主的府邸裡,精心教養著許多擅長歌舞的民間女子。那一日脫穎而出的妙齡美人,名叫衛子夫。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心思玲瓏。衛子夫的弟弟,就是後來天下聞名的大將軍衛青。在平陽公主的授意之下,衛子夫使出渾身解數,終於俘獲了年輕帝王的心。她一夜成了未央宮中最得寵的女子,帝王對這個新美人更是格外疼愛嬌縱,亦如當年寵愛著明媚高貴的阿嬌。繡簾外已經春風浮動桃花盛開,帝王竟然怕春寒料峭凍著美人,親賜給美人一件錦繡外袍。舊人在春夜中孤寂望月,新人在春殿裡御賜錦袍,詩人筆下暗含了多麼強烈的諷刺意味。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君王的驕奢寡情和身為後宮嬪妃的薄命悲哀。但是詩人並沒有直白寫出,而是用含蓄手法讓讀者自己從中體會。
王昌齡的這首七絕短短28個字,小詩中至始至終都並沒有出現一個怨字,卻把失寵紅顏的深深幽怨表達得淋漓盡致。帝王的喜新厭舊,讓多少困鎖深宮的佳麗愁腸百轉,夜夜嘆息。詩中失寵人和得寵人的鮮明對比,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宮人們的無限幽怨和悲涼。君王身側只聽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奈何宮廷深深,舊人們也只能枉自斷腸,寂寞白頭。我們知道王昌齡是以邊塞詩而著名,比如他的「秦時明月漢時關,」比如他的「不破樓蘭終不還。」然而他的宮怨詩也寫得十分幽婉悱惻,打動人心。真不愧是盛唐的七絕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