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很多唐詩後,筆者不得不承認,李白的詩在格律工整度上,確實算不上是最牛的。論七絕的工整度,他與七絕聖手王昌齡是有一點差距的;論七律,他也是敵不過杜甫的。但讀完這些文壇名匠的作品後,大家就會發現,有些詩在唐代也就他李白寫得出來。
這些其他唐代名匠寫不出的詩作中,包括《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等豪情,唐代哪個文人能有;也包括近300字的《蜀道難》,用「之乎者也」來寫長詩,上一個能寫出這樣水準的是寫《離騷》的屈原。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另一首李白的詩作,個人覺得這也是一首其它唐代詩人寫不了的作品,詩名叫《嘲王歷陽不肯飲酒》。這是一首五言古詩,作於一場酒宴上。當時李白遊訪到安徽的歷陽縣,縣丞姓王。或許是崇拜李白的文採,他便擺下宴席,招待李白。有酒喝,對李白來說自然是件開心的事,但讓他鬱悶的是這王縣丞自己卻不肯喝。這可愁壞了咱們的詩仙,他當場寫下了這首勸酒詩: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說實話,筆者讀完這首詩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若是現在誰還敢在酒席上這樣說話,很有可能會被人打。為何?我們先理解一下詩的意思。
詩的首句由這寫景入手,喝酒時大雪紛飛,說地白風寒,是沒問題的。但「雪花大如手」這5個字的比喻,當真是虧他寫得出來。李白一向善於用誇張句,這一點我們都知道,「飛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都是極有個性的誇張,但這些誇張的只是數量詞本身,很多文人都會用。可這一句用手掌的大小來比你雪花,唐詩中也就他這麼寫了。
接下來的6句,就是他得罪人的6句話了。這位縣丞想來也是位挺風雅的文人,從李白詩的描述來看,他頭戴陶淵明式的頭巾。陶淵明因在宅前種了5棵柳樹,被稱為五柳先生,王縣丞也就跟著種了五株柳樹。除此之外,他還愛撫琴來附庸風雅。可惜,他學了陶淵明這麼多樣,唯獨沒學會陶淵明飲酒的本事。陶淵明曾寫了一組《飲酒二十首》,備受後世推崇。
李白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來勸酒的。他說王縣丞不肯飲酒的事,要笑殺陶淵明,那琴彈了也是白彈,柳樹種了也是白種,就連頭巾都白戴了。大家想想,面對一個陶淵明的真愛粉,李白這樣說話,是不是很得罪人? 這要放到現在,誰敢對哪位明星的真愛粉說這樣的話,真的是極有可能被打的。
縱觀這首詩,當真是有水平更有膽量的。說它有水平,是因為文中的數個比喻很有趣,而且每一句都抓住了重點。說它寫得很有膽量,是因為當時李白只是一介布衣,好歹人家王縣丞也有官職在身,他確實是很敢說。
這樣的詩作,平日時習慣了一本正經的詩聖杜甫是寫不出來的,淡泊的王維也是寫不出來的,也就李白會這樣信手拈來,這或許就是他和其他詩人不一樣的地方吧。這樣的詩作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