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了3首詩讚美楊貴妃,其中2個字讓楊貴妃惱羞成怒

2020-12-13 百家號

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詩才飄逸奔放,超凡脫俗,故有「謫仙」之稱,人們形容他是天上被貶到塵世間的仙人。這與他的灑脫豪爽的個性不無關係,他的很多詩句中,都鮮明體現出這一點,「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超然物外之心胸、不為人間物慾羈絆的豁達,千百年後仍然讓人心嚮往之。

然而李白畢竟不是真的活神仙,他也和凡夫俗子一樣,必得先填飽肚子,有個安身立命之所,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後,才可能繼續他的詩歌創作。所以現實中的李白,完全不像他詩中所寫那樣清高自傲,不食人煙煙火。恰恰相反,李白為了能解決生計問題,可謂費盡心機,奔走於帝王貴族之間,希望能獲得他們的賞識,得到一官半職。

李白先後主動拜會過唐玄宗、大將哥舒翰、永王李璘、中丞宋若思等人,但由於種種原因,都未能混出個眉目,最終都稀裡糊塗地丟了飯碗,一生未能在仕途生涯中有所突破進展。李白的文學才華,和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形成極大反差。他的文採爐火純青,精湛之極,但為人處世卻總顯得青澀生疏,書生意氣至死不改,一點也不圓滑老到。結果屢屢因此吃虧。他給楊貴妃獻詩之事就是最好的範例。

《新唐書》記載,天寶元年,四十一歲的李白漂泊半生,來到唐都長安。在這裡他遇見了他生命中的「貴人」賀知章。賀知章是武則天時期證聖元年的頭名狀元,不僅文採非凡,更兼官運亨通,一身經歷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歷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太常少卿等職。他對李白的詩才敬服不已,李白的「謫仙」大名就是拜他所賜。賀知章見李白人到中年仍年落魄江湖,大有憐才之意。於是經他舉薦,「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李白終於得到了拜謁唐玄宗的機會。

如果李白把握住這次機會,取得皇帝歡心,就此飛黃騰達只在旦夕之間。唐玄宗當場「面試」李白,「論當世事」,李白胸有成竹,當場提筆「奏頌一篇」。唐玄宗看了之後大為欣賞,當場賜御宴款待李白,並且席間「親為調羹」,讓李白在翰林院就職,從此成為唐玄宗身邊的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當了官,依舊放浪形骸,「白猶與飲徒醉於市」,經常呼朋引類,在街頭酒館喝得酩酊大醉。

天寶二年的一個春日,皇宮內苑中百花吐蕊,群芳爭豔,紅紫繽紛。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沉香亭中飲酒賞花,面對如此良辰美景,一時興致盎然,急忙讓人去把李翰林李白找來,想讓他當場賦詩助興。《新唐書》記載,「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李白已經醉的一塌糊塗,內侍們把涼水灑到他臉上他才清醒過來。雖然已經喝醉,但李白寫詩大概就和武松打虎一樣,「喝了十分酒,便有十分力氣」,當即提筆賦詩,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清平調》三首。

李白寫詩的角度很奇巧,他沒有平鋪直敘單純描繪繁花似錦的春色,而是把美景與美人楊貴妃結合起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唐玄宗看後大加讚賞,「愛其才,數宴見」。

然而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李白得寵後,到底是書生本色,不大懂得搞關係,無意中得罪了大宦官高力士。高力士雖是宦官卻深得唐玄宗歡心,王侯將相無不競相奉承討好他。但李白愣是沒看出來,只是把高力士當成個伺候人的普通宦官,不把他放在眼裡,招來高力士的嫉恨。《新唐書》記載,高力士「摘其詩以激楊貴妃」,從李白的詩句中挑出了不是,告訴了楊貴妃。

《李翰林別集序》記載,高力士對楊貴妃說:「以飛燕指妃子,賤之甚矣」。楊貴妃「頗深然之」,登時惱羞成怒,以為李白在故意譏諷她。原來李白詩中的「飛燕」二字,指的是西漢時著名的美女、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她雖然以姿容絕代、豔冠群芳著稱,但出身卑賤,且品行不端,穢亂宮闈,民間野史中流傳許多她的醜聞,簡直不堪聞問。楊貴妃學問不深,聽高力士如此這般一說,認為李白在故意譏諷她,從此懷恨在心。《新唐書》記載,「帝欲官白,妃輒沮止」,每當唐玄宗想加封李白官職,都會遭到楊貴妃阻止和詆毀。李白也因此漸漸失去皇帝歡心,於天寶三年黯然辭官,離開了長安。

李白的詩才自然是無可挑剔,但他用趙飛燕比喻楊貴妃,確實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也許他的本心只是想以此讚美楊貴妃的絕世容顏,但他所用的趙飛燕偏偏是個有汙點的歷史人物,結果被別人鑽了空子,抓住把柄,吃了大虧。

相關焦點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一來楊貴妃地位特殊,當時受到唐玄宗的專寵,很多詩人為了巴結權貴,就寫了很多詩作來讚美楊貴妃;二來楊貴妃是真的美,就連李白看到了她,也一連寫了三首詩作來讚美她。圖片:楊貴妃畫像劇照這時唐玄宗想到了李白,趕緊讓人去請李白過來,考驗這位才子的時候來了。李白到了之後,唐玄宗就和他說:來,你現在做首詩誇誇我的楊貴妃吧。這個時候的李白剛剛從一場酒會中被抓過來,比唐玄宗更醉,意識不清醒,可是卻也明白了唐玄宗的意思。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有人問,李白是豪放不畏權貴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為何會寫下吹捧楊玉環美貌的《清平調》呢?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解讀一下《清平調》的三首詩便知道了。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
  • 李白肉麻的一首詩,光明正大地吹捧楊貴妃,其中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比如說然而在這許多的文化瑰寶中,唐詩又是其中最為奪目最為光彩照人的一顆明珠,而談及唐詩有一位詩人的名字便不得不提,他就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李白的一生中,創作了太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寫過的一首很肉麻的詩。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中國歷史2000多年,出現過無數首經典的詩詞,辭賦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而詩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李白。李白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甚至是今天,我們還能受到他的影響。李白這樣的"仙才",2000多年的歷史只出現了三個,由此可見他在文學上的地位登峰造極。
  • 李白給楊貴妃寫詩,成為千古絕唱,網友:這也太肉麻了
    唐代的詩人也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應該要數李白了吧,他的一生寫了很多很多的詩,被人們尊稱為「詩仙」。李白的詩不僅在古代就被人追捧,到了現在我們依然能夠在教科書裡看到他的詩。李白的才情是讓人非常敬佩的,他在我們很多人的心裡就是一個敢愛敢恨、敢說敢做的瀟灑哥。開心時,他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不得意時,他又敢說敢做,不受世俗的約束。
  • 李白為吹捧楊貴妃,寫下28字肉麻情詩,現在卻成千古名句
    膽子也太大了吧,在李白的筆下這首28字肉麻情詩,到現在也成為了千古名句,到底是那首詩?其實大家都很熟悉《清平調·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其中的意思就是講:雲彩想變作楊貴妃的衣裳,花朵想變為楊貴妃的容貌,楊貴妃的美猶如沉香亭畔,春風拂煦下的帶著露珠的牡丹嬌豔欲滴。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見到的飄飄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 李白如何寫楊貴妃的美貌?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格浪漫,非常受人們的喜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寫的詩涉及多個方面,有豪邁的,有婉約的,有山水的,更有鄉愁的。除了這些以外,風雅韻致之詩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首李白寫的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誇讚楊貴妃的。這開篇的前兩句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事情發生在公元743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
  • 為什麼說,李白用「雲想衣裳花想容」寫楊貴妃,有絕高智慧
    「雲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為楊貴妃寫的三首《清平樂》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這句話來形容楊貴妃,可以說體現了李白極高的智慧。為什麼這麼說呢?(楊貴妃)楊貴妃是唐玄宗的寵妃。寫詩讚美女人不好寫,寫詩讚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難上加難。為什麼說寫詩讚美女人不好寫呢?
  • 《清平調》三首:李白是怎樣誇讚楊貴妃的?
    這三首詩是李白任翰林供奉時所作,我是聽蒙曼老師講解之後,感到很喜歡,所以寫出以下感悟。據說有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去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面對眼前美景,唐玄宗忽然覺得,名花美人當前,舊詞舊曲有些不適宜,就命人去寫新詞奉上。宮廷樂師李龜年趕緊跑去找李白,說皇上搖頭寫詩。
  • 「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是不是愛上了楊貴妃
    這期間,李白的詩句情意綿綿,這跟楊貴妃的近距離接觸,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李白是否愛過楊貴妃,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情感糾紛呢? 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楊貴妃生於公元719年,他們之間年齡相差18歲。年齡相差如此之大,只能說他們之間是相互仰慕的,關係雖有曖昧,但並無愛情可言。楊玉環最初是李隆基的兒媳婦,她是愛著李隆基的,可她對先前丈夫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
  • 李白這首雲雨詞僅僅就是給楊貴妃寫的嗎?還竟改變了自己人生軌跡
    於是非常著名的《清平調》便由此誕生了,還不止一首,一下子都是三首,令我們不得不佩服李白的才情,果然詩仙的名號不是白叫的。這三首裡其中的這首雲雨詞,還運用了楚襄王與女神「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詩仙李白淪為記者?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01:詩仙李白,無法撼動的「詩道」泰鬥李白在我國詩歌史上,可謂是無法撼動的泰鬥。據記載,在唐天寶元年八月,早就慕名李白的唐玄宗親自下詔,邀請李白進京一敘。當時,作為「江湖野人」的李白,可謂是受寵若驚。自古以來,皇帝親自來信邀請一敘的文人,板著指頭也就那麼幾個。而李白就是其中之一。
  • 李白故意放棄了對楊貴妃的正面敘寫,卻沒人能夠超越
    這首詩同樣是奉詔之作,描繪一個年輕宮女的美貌。李白說她「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用山花、石竹指代女子之美。這是一般的寫作傳統,就像《陌上桑》中寫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或《洛神賦》中用「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比喻洛神之美。
  • 李白這兩首詩為「不同的女人」而寫,為什麼總是想到趙飛燕?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了不少女性題材的詩歌,在太白的心中,有一個女人總是出現在他的筆下,那就是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在李白的詩中,不管寫得寵的妃嬪,還是寫失寵的妃嬪,總是喜歡拿趙飛燕來作對比。李白奉唐玄宗之命為為楊貴妃寫歌辭,頃刻間,就寫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調》,《清平調》是組詩,共有3首,這是其中的第2首。這首詩將楊貴妃比作是嬌豔欲滴的紅牡丹,就算是天上的巫山神女看見了,也要枉自斷腸。如果要問在漢宮之中,有誰能跟貴妃比較一下,就算是美麗異常的趙飛燕也要靠化妝才行。將楊貴妃的美貌說得天上沒有,地上絕無僅有。
  • 雲想衣裳花想容,楊貴妃的命運,李白早已經透露
    在為唐明皇作詩時,他以不畏權貴,不阿諛奉承的詩骨為大家所傳頌,在《貓妖傳》中,李白所作的《清平調》大家都以為是在讚揚楊貴妃,詩詞的表面大意思也是如此。在劇中李白寫詩時有三個前提和特點,才促就了這首詩,一是這首詩不是李白主動寫的,而是宦官為了討好楊貴妃向李白求的詩句,二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連貴妃的面都沒見過,三是李白寫完這首詩後哭了。
  • 李白寫的這首詩,短短二十八字,字字都是經典!
    這首佳人歌青史留名的同時,也讓人對那北方的佳人心生嚮往。《碩人》裡有言: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是對女子容貌的直接描寫,從字面上就能看出這位齊侯女兒的美麗。漢有李延年,唐有李太白。今天雜貨鋪分享給大家的就是李白所作《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寫給楊貴妃的詩,最著名的一句就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能為貴妃寫詩的人,意境最美的非李白莫屬,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
    在每個勇猛武將心目中都對這些美人愛慕不已,更別說那些各路的文人墨客,其中光李白為楊玉環寫的詩詞就多達十餘篇,在這十餘篇作品中,有一首詩詞是最經典的那就是《清平調》,這首詩詞通篇都在誇讚楊貴妃,其中有一句已經成為千古名句。
  • 楊貴妃:不愛「妖貓」 愛「妖猿」
    梅妃因此寫了一首《樓東賦》,其中不無哀怨之句:「奈何嫉色庸庸,妒氣衝衝。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楊貴妃聽說了,找玄宗打小報告,說梅妃「以諛詞宣言怨望」,應該把她賜死,好在玄宗舊情未忘,用沉默表示了反對。
  • 楊貴妃為什麼在日本會被當成神?
    日本人相信,楊貴妃並沒有死,在中國馬嵬坡被賜死的只是楊貴妃的一個丫鬟,而楊貴妃卻被人護送著到了日本,並在日本有了後代。日本作家渡邊龍策就寫過一本書《楊貴妃復活秘史》,把楊貴妃逃亡經過和在日本的定居情況寫的有模有樣。讀到這裡,想必大家會有兩個疑問:為什麼楊貴妃會在日本這麼有名呢?楊貴妃難道真的沒有死,而是去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