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三首:李白是怎樣誇讚楊貴妃的?

2020-12-15 芸窗月影

這三首詩是李白任翰林供奉時所作,我是聽蒙曼老師講解之後,感到很喜歡,所以寫出以下感悟。

據說有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去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面對眼前美景,唐玄宗忽然覺得,名花美人當前,舊詞舊曲有些不適宜,就命人去寫新詞奉上。

宮廷樂師李龜年趕緊跑去找李白,說皇上搖頭寫詩。

結果李白頭天酒喝多了,宿醉未醒。這可怎麼辦呢?

皇命下來了,你不醒也得醒啊!李龜年就把李白搖醒,說了這事。

李白迷迷糊糊,既沒見到牡丹花,也沒看到當時的場景,更沒見到當日在場的人。

按說這可怎麼寫啊,可別忘了,這是詩仙哪,那是鬥酒詩百篇的神人啊,肯定難不倒他!

於是,稍微調整了一下,就有了這三首相當於高考命題作文的詩作《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依欄杆。

反覆讀這三首詩,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氣高貴,很配君王貴妃的氣場和風韻。

第一首,是以白牡丹比喻楊貴妃的。

人們看見潔白的雲朵就想起了你的衣裳,看見了嬌豔的花兒就想起了你的容顏。(多美的人啊!)

朵朵帶露珠的牡丹花在春風吹拂下,多麼華貴,香氣又是多麼濃鬱啊!(一語雙關:喻楊貴妃在皇上的寵愛下如春風中的花兒一樣綻放青春的美好!)

你啊,就像超凡脫俗的神女一樣,不是在群玉山頭一展風姿,就是在瑤臺的月光下翩翩起舞。(美若天仙啊!)

第二首,是以紅牡丹比喻楊貴妃的。

據說楊貴妃愛出汗(胖嘛),而且她的汗比較有特點,錦帕一擦,汗跡是桃花一樣的紅色。李白可能想起了這個趣聞吧,所以大筆一揮「一枝紅豔露凝香」,紅牡丹,帶著露珠,透著幽香,形象不?

「雲雨巫山」是典故,是說楚襄王在夢中與巫山神女相會的故事,李白用在這裡的意思是,巫山雲雨只是夢一場,醒來後只有悲涼悵惘,哪裡比得上唐玄宗和楊貴妃一樣真實地相依相伴?(皇上貴妃能不高興嗎?)

接下來,李白又拿漢宮飛燕和楊貴妃相比,唐代人看起來對漢代情有獨鍾啊!

飛燕美不美?太美了!據說以腰細出名,竟然能在人的掌心跳舞(這麼誇張),但是飛燕再美,也只能在換上新衣裳化好妝之後,才敢和楊貴妃比美。你說這楊貴妃美到何種程度了?

有人說,這裡是李白在諷刺楊貴妃的胖呢!其實,據蒙曼老師說,唐朝人根本就不以胖瘦為審美標準,沒這個概念呢,怎麼就有了譏諷意?

第三首,寫到了唐玄宗,然後又概括了全景,寫出了一眾人的沉醉。

有名花伴著,有美人陪著,名花美人互相映襯,這樣的美好常常令君王笑顏相對。

春風無限啊,釋放了多少憂愁和煩惱,沉醉其中的人啊,倚靠著沉香亭北的欄杆,好一幅貴妃醉酒圖啊!

反覆誦讀這三首詩,眼前似乎浮現出了大唐盛世的氣象萬千,李楊二人沉醉在春色旖旎中的場景也似乎呼之欲出了 ,李白真不簡單啊!

在他筆下,楊貴妃真是高貴典雅,氣度非凡,又美若天仙哪,難怪唐玄宗為之痴迷,忘乎一切了!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李白的《清平調》怎麼來的嗎
    子羽學寫字這是李白清平調的其中一首,李白清平調總共有三首。這三首都是讚美楊貴妃的。在周敦頤的《愛蓮說》裡說到:自李唐以來,世人盛愛牡丹。在牡丹盛開的時候帶著楊貴妃去賞花,看到花景很美,於是便叫宮裡的樂師表演助興。不過他們彈奏的都是老歌,唐玄宗都聽膩了,說了一句著名的句子「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辭為」。在《松窗錄》裡記載。在宮廷樂師裡邊有一個領班的叫李龜年說「李白能寫出新歌」於是唐玄宗命令李龜年拿著金花箋到翰林院裡請李白填詞。
  • 李白《清平調》三首中的大唐風華
    墨醬私心會選擇兩個人物:一個是李白,一個是楊貴妃。這二人曾經有過短暫的交集,由此產生了一組了不起的作品。——親眼目睹了風華絕代的貴妃之後,李白在唐玄宗的倡議下當場寫下了《清平調》三首。這三首詩都是七言絕句,內容如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李白如何寫楊貴妃的美貌?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格浪漫,非常受人們的喜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寫的詩涉及多個方面,有豪邁的,有婉約的,有山水的,更有鄉愁的。除了這些以外,風雅韻致之詩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首李白寫的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誇讚楊貴妃的。這開篇的前兩句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事情發生在公元743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
  • 李白這首雲雨詞僅僅就是給楊貴妃寫的嗎?還竟改變了自己人生軌跡
    於是非常著名的《清平調》便由此誕生了,還不止一首,一下子都是三首,令我們不得不佩服李白的才情,果然詩仙的名號不是白叫的。這三首裡其中的這首雲雨詞,還運用了楚襄王與女神「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有人問,李白是豪放不畏權貴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為何會寫下吹捧楊玉環美貌的《清平調》呢?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解讀一下《清平調》的三首詩便知道了。
  • 清平調 三首(李白)
    清平調·其一[ 唐 ] 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清平調·其二[ 唐 ] 李白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要說我們貴妃娘娘,那就好比一枝紅豔的牡丹。受到君王寵幸,那就像牡丹得了雨露,不僅美不勝收,而且香氣四溢。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圖片來源於網絡:古代四大美女李白為楊貴妃寫的這三首《清平調》,一點也不清平,絕美的華麗辭藻,七言樂府詩體,句句華美引人入勝,楊貴妃的美麗容顏恍若眼前。《清平調》總共有三首,每一首都有四句七言,每首都從不同角度來描述楊貴妃,直到現在依然讓世人讚嘆,還被改成了流行樂曲,鄧麗君、王菲等著名歌星都翻唱過。李白寫《清平調》的時候還有一個故事,李白雖然才名在外,但是仕途的發展卻沒那麼順利,因為唐朝還是很看重出身門第的,得不到一個有身份的人引薦,是很難入朝為官的。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而李白當時在皇宮中的任務十分簡單,就是每天寫寫詩歌哄唐玄宗開心,不過李白也曾為楊貴妃寫過不少讚美她的詩句。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當屬《清平調》了,這也是李白為楊貴妃寫過的所有詩歌當中,流傳度最廣並且影響力最深的一首詩。那麼《清平調》到底都寫了什麼?為什麼說這是李白寫給楊貴妃的一首肉麻「情詩」呢?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中國歷史2000多年,出現過無數首經典的詩詞,辭賦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而詩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李白。李白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甚至是今天,我們還能受到他的影響。李白這樣的"仙才",2000多年的歷史只出現了三個,由此可見他在文學上的地位登峰造極。
  • 李白 清平調 三首
    李白 清平調 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 舞劇《李白》中的《清平調》,反映出盛唐時期一派繁榮的風格面貌
    一、《清平調》的文化背景選段先是以文字簡介表明該舞蹈片段所要表達的內容,即貴妃在眾宮女的簇擁下悅舞一曲。李白奉詔作《清平調》,他的詩才再次得到皇帝賞識,但更惹大臣嫉恨於心,引群臣爭相來鬥酒,醉酒後的李白盛氣凌人。
  • 詩仙李白淪為記者?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別說李白刻意拍唐玄宗的馬屁,但誇讚唐玄宗的語義,那是無論如何都逃不了嫌疑的。誰叫我是一個被安排的候選人物呢?此後,唐宮一有活動,李白就作為「記者」,每次都報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活動,以及他們的愛情豔事。那年,一代詩仙大才子李白可謂盡職盡責:唐玄宗和楊貴妃遊宜春苑,他報導了《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暮春,唐玄宗與楊貴妃於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玄宗想要聽新詞入曲的演唱,李白不但作了《清平調》的詞,還同樣寫了新聞的報導;入夏,玄宗泛舟白蓮池,李白又報導了《白蓮花開序》;緊接著是《春日行》
  • 李白給楊貴妃寫詩,成為千古絕唱,網友:這也太肉麻了
    李白是一個逍遙灑脫而又滿腹才情的男子,但是關於他的緋聞卻很少,他從不會跟誰糾纏不清。然後當時他卻寫了一首詩,詩裡面他赤裸裸地稱讚楊貴妃的美貌,讓很多人不禁浮想聯翩。那麼他到底寫了什麼呢?大詩人李白是怎麼稱讚美女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 李白寫了3首詩讚美楊貴妃,其中2個字讓楊貴妃惱羞成怒
    李白當了官,依舊放浪形骸,「白猶與飲徒醉於市」,經常呼朋引類,在街頭酒館喝得酩酊大醉。天寶二年的一個春日,皇宮內苑中百花吐蕊,群芳爭豔,紅紫繽紛。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沉香亭中飲酒賞花,面對如此良辰美景,一時興致盎然,急忙讓人去把李翰林李白找來,想讓他當場賦詩助興。
  • 李白不愧為詩仙,誇人誇出新高度,最後兩句女人最受用,傳頌千年
    剛開始李白還興致勃勃地,但時間久了玄宗也沒有重用他的意思,李白越來越心灰意冷了。時不時地喝酒解悶。有一次李白喝醉酒,聽到緊急的傳喚,醉眼朦朧地來到沉香亭,看到皇帝和楊貴妃正在賞牡丹。原來皇帝讓李白吟詩助興,貴妃也有雅興。李白用水澆面,稍微清醒一些,就提筆寫下三首詩。李白明知道皇帝是想讓他讚美貴妃,誇人的話還不好寫嗎?別看李白喝醉酒,絲毫不影響他寫詩,反而喝醉酒更能發揮出詩人的天賦。
  • 李白故意放棄了對楊貴妃的正面敘寫,卻沒人能夠超越
    這種迷醉的感覺,被李白用《清平調詞三首》完全記錄下來。清平調詞三首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但在我看來,李白故意放棄了對楊貴妃的正面敘寫。他寫了雲、月、花這三種自然中最美的事物,群玉山、瑤池、巫山這三個傳說中最著名的女神居所,以及「以漢喻唐」慣例中的趙飛燕,甚至對玄宗都有直接的描寫,貴妃本身卻被隱匿了。具體只能能描述有限之美,隱匿則是唯一適合描述無限之美的方法,就像上帝的面容隱匿在世界背後。李白用這種隱匿終結了對楊貴妃的敘寫,再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 李白「奉命」賦詩詠牡丹,借花喻貴妃寫出絕美盛唐詩歌意境
    唐朝開元中,長安皇宮內慶興池東沉香亭前牡丹盛開,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乘夜遊賞,招來翰林學士李白賦詩助興,風華正茂,雄心勃勃的李白借花喻人,以牡丹喻楊貴妃,寫下了千古名作《清平調》辭三章。李白奉旨所填的《清平調》辭三章堪為卓絕古今的此中翹楚。關於這三首詠牡丹詩的成詩過程,古書中的記載大致相同,《唐詩紀事》中的記載似乎更符合李白「詩仙」的天才稟賦:「明皇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筆成文,婉轉精切無留思。」
  • 能為貴妃寫詩的人,意境最美的非李白莫屬,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
    在每個勇猛武將心目中都對這些美人愛慕不已,更別說那些各路的文人墨客,其中光李白為楊玉環寫的詩詞就多達十餘篇,在這十餘篇作品中,有一首詩詞是最經典的那就是《清平調》,這首詩詞通篇都在誇讚楊貴妃,其中有一句已經成為千古名句。
  • 李白肉麻的一首詩,光明正大地吹捧楊貴妃,其中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比如說然而在這許多的文化瑰寶中,唐詩又是其中最為奪目最為光彩照人的一顆明珠,而談及唐詩有一位詩人的名字便不得不提,他就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李白的一生中,創作了太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而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寫過的一首很肉麻的詩。
  • 李白為追捧楊貴妃,寫下28字肉麻情詩,開篇兩句話被人廣為傳誦
    唐代的詩人有很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白了。他的詩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在宮中和朝廷上也被人熟知。杜甫曾誇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稱臣是酒中仙」。但就是這樣一個不為權貴屈服的人,竟為一個美女寫下28字肉麻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