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看看這詩,其中10字非一般朋友寫得出來

2020-12-25 騰訊網

說起「詩仙」李白,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都是「狂傲」。確實,李白展示在世人面前的總是他狂傲自負的一面,初出茅廬面對當時的名士李邕他便敢放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而上九萬裡」;被皇帝召見做了供奉翰林後,他更是敢讓「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他自己也曾用「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樣的狂言定義過自己。

不過我們後世之人對於李白的這一印象,都是從他的詩詞和史料中揣測的,難免有失公允。即便是唐代人,除了真的和李白有很深交往之人,其他人對於李白的認識也是帶著「謫仙人」這層濾鏡的。所以想要了解到真實的李白,還需要從和他有過深入接觸的人著手。而杜甫便是這麼一個人。

公元743年,42歲的李白做了一年多的供奉翰林,便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的他便開始了浪跡天涯。次年,他在東都洛陽遇到比自己小11歲的杜甫,兩人很是投緣,於是便一同遊歷了一段時間。杜甫更是曾在詩中寫道兩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可以說關係十分親厚。那麼杜甫對李白好到什麼程度?

公元761年,此時距離李杜一同遊歷已然過去了十餘年。在此期間杜甫雖然再沒和李白見過面,但也能時常聽聞李白的消息。不過最近卻好久未曾聽到李白的消息,這也不由引起了他對於李白的懷念,於是他便提筆寫下了下面這首詩來懷念李白,句句大白話卻也令人動容。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這首詩起首比較突兀,沒有什麼鋪墊便直接是「不見李生久」,但這樣恰恰表明了詩人對李白的思念之深,渴望再見到李白之切,詩人內心積聚了15年的思念之情奔湧而出。緊接著一句則是對於李白的理解和同情,世人皆以為李白「狂傲」,但他的狂傲只是他佯裝出來的而已,只是為了逃避令人不滿的現實而已。李白其實就像唐伯虎寫得「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而杜甫便是那個能夠看穿他的人。這起首簡單10字遠非一般朋友寫得出來!

三、四兩句用一個對比表現出了詩人對於李白的無限哀憐。「世人皆欲殺」,說的應該是當時李白受到永王李璘案的牽連,別有用心者叫囂著要處死李白。但是以詩人對於李白的了解,這些強加於他身上的罪名,其實都是構陷,對於李白遭受這樣的冤情他有著無限的同情和哀憐。當然詩人憐的不僅是李白蒙冤,也憐他卓越的才華難以得以施展。

五、六兩句其實是對李白一生的總結。杜甫在《飲中八仙歌》裡便曾寫道「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而李白的一生就是千餘首經典的詩篇,但是卻顛沛流離,飄零一生,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只有杯中酒陪伴著他,慰藉著他的憂愁。這兩句其實也是在寫李白的不幸際遇。

最後兩句則是詩人對李白的殷切呼喚。古人都講究落葉歸根,現在的李白也一把年紀了,杜甫也希望他能夠早點回到蜀中家鄉。而且此時的杜甫也是在蜀中落腳,倘若李白回來,他們便又能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秉燭夜談,攜手日遊。字句間表達出了對於李白的深深擔憂和無限情意。

不得不說,杜甫對於李白的了解是很深刻的,他並沒有像世人一樣,只看到李白狂傲的外表,他也看到了李白渴望一展抱負,黯然憂愁的內心。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李白一樣,身邊的人大多看到的是你外表的堅強,卻很少有人能夠透過堅強的外表看到脆弱的內心。但李白是幸運的,因為他有杜甫這樣能夠看穿他偽裝的知己。也願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們,也能遇到這樣看穿你偽裝的知己。

相關焦點

  • 李白在酒宴上寫的趣詩,有水平更有膽量,其中5個字虧他寫得出來
    讀了很多唐詩後,筆者不得不承認,李白的詩在格律工整度上,確實算不上是最牛的。論七絕的工整度,他與七絕聖手王昌齡是有一點差距的;論七律,他也是敵不過杜甫的。但讀完這些文壇名匠的作品後,大家就會發現,有些詩在唐代也就他李白寫得出來。
  • 杜甫給李白寫了12首詩,李白只給杜甫回了兩首
    」(聞一多《唐詩雜論》)兩個偉大的詩人有了交集,按照咱詩詞圈的慣例,得互相贈詩,於是,人們發現,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寫給杜甫的,可確定只有兩首,這個,就有點尷尬了。起碼杜甫對李白不是。回顧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兩人聚了三次,晚上睡覺蓋一條被子,白天手牽手出去玩。三次會面,讓杜甫回憶了一生。隱娘總結了杜甫寫給李白12首詩,縱觀杜甫寫給李白的這12首詩,足見杜甫對李白的深情。
  •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寫下的這首詩證明二人的關係真的這麼鐵
    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有多鐵?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杜甫對李白自然是沒得說,一生為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給杜甫只寫了3首,倒是沒少給孟浩然寫。於是不少人斷言,李杜二人的關係是偶像和小迷弟之間的關係,其實這是不對的。
  • 李白非常孤獨的兩首詩,寫得很是唯美,把孤獨描寫的淋漓盡致!
    李白可以說唐朝與眾不同一位詩人,放蕩不羈,從不拘泥於小節,他一輩子給人印象,那就是到處遊山玩水,然後累了就坐下來寫詩,而且還寫得那麼好,真是令人羨慕不已。而且他杜甫還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對於李白的評價,」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憑什麼,杜甫給他寫了20多首詩,比給李白的還多
    在浩如煙雲的中國歷史名人當中,李白和杜甫也屬於佼佼者,是耳熟能詳的大詩人,這兩個人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成為燦爛文明皇冠上的明珠。這兩個人差不多生活同時期的人,而且交往密切,並稱李杜,不管在文學史還是日常認知當中都是被拉到一起,而且杜甫還給李白寫了十多首詩,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他們兩個組了CP,但是我們讀杜甫詩的話,就能發現,也許李白和杜甫並不是cp,因為我們發現還有另外一個人,杜甫竟然給他寫二十多首,這個人到底是誰?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相信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年少時,以為汪倫是對李白用情最深之人,長大後讀了很多書才曉得非也,是杜甫。「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白詩也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我們熟悉的這些詩句,全是杜甫寫給李白的。
  • 李白最短的一首樂府詩,只用了30字,春的兩種含義都寫出來了
    詩盛行於唐朝,格律詩成於杜甫。而和杜甫並稱的李白,寫的詩多為樂府詩,如《蜀道難》、《長幹行》、《將進酒》等等,李白寫的樂府詩都是相對較長的。今天小編和大家講解的也是李白的樂府詩,這首樂府詩和別的樂府詩不一樣,主要是因為這首樂府詩只有30個字,是李白最短的一首樂府詩了。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李白的這首送別詩寫得如此壯美雄健,它是送別的誰
    我們欣賞唐詩宋詞,其中就有很多送別的詩。送別的詩一般都有主人和客人,或者還有餞行、祝酒之類的。但是我們讀李白的這首詩題目裡有送別二字,但是詩裡卻沒看到一個人,這算不算是送別詩,如果是,那到底是誰送誰呢?這首詩就是《渡荊門送別》。詩人從四川出發,到外地漫遊。
  • 兩大詩人牽手伴遊、同床共枕,杜甫與李白的關係好到什麼程度
    尤其是杜甫對李白的傾慕之心更是表露無遺,寫了十幾首詩向他表達濃濃情意,但李白回給杜甫的詩卻寥寥無幾。究竟詩仙與詩聖之間,有怎樣的愛恨糾葛呢?隔年秋天兩人相約在兗州(今山東、河南省交界)同遊,他們一起去找了隱居在附近的範隱士,杜甫將這段旅程寫成了詩,裡面提到自己和李白手牽手走在一起,晚上還蓋同一條被子睡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感情不是普通的好。但奇怪的是,李白也將「兗州行」寫成了詩,但裡面卻沒有一句都沒提到與他同遊的杜甫。可是這趟旅程似乎也是他們人生最後一次見面,此後杜甫寫了非常多首詩懷念李白。
  • 杜甫名句「星垂平野闊」水平是否能碾壓李白詩?明清文人爭論不休
    不過文學的東西本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再者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所以要在文學成就上強行將兩人分個高下,不僅沒有太大意義,而且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不過杜甫曾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仿寫李白的詩句,單從這兩首詩我們倒是可以看一看,到底是李白技高一籌還是杜甫超越了李白的原詩句。一、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 杜甫唐詩句句誇李白,三四句10個字連用2個典故,無愧詩聖之名
    杜甫和李白兩個人的友誼是非常動人的。尤其是杜甫寫給李白的那些唐詩,幾乎都是在表達傾慕之心。在杜甫看來,李白寫詩清新無比,瀟灑俊逸,大多語出自然,自帶豪情。而這也是杜甫所渴望達到的境界。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杜甫寫給李白的最後一首詩,其中10字,是對李白一生最好的概括
    他們這一生就見了三次面,可是杜甫卻用一生來追憶這個老大哥。據統計,杜甫這一生給李白寫了15首詩。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為何是最後一首呢?因為李白在杜甫寫完這首詩的第二年便去世了,所以這成了杜甫懷念李白的絕響。
  • 白居易說李白詩十首沒一首上乘,韓愈寫詩怒懟,開篇10個字霸氣了
    公元761年,39歲的杜甫實在受不當時一些人對初唐四傑的指指點點,寫了一首很解氣的詩力挺四傑。詩中最後兩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大概是杜甫一生最狠的話之一了。後來事實也正如詩聖所言,四傑的詩風對後來的唐詩影響巨大,美名也傳了1000多年。
  • 杜甫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其中10字輕鬆秒殺李白,詩聖筆力已入化境
    杜甫在世時,唐代詩壇還是謫仙人李白、狀元郎王維等人的天下,哪怕是一身布衣的孟浩然,也比他的名氣大得多。他死後,白居易、韓愈、元稹等人開始推崇他,從此這股迷杜風一刮就是千年。沒了李白的浪漫,沒有王維的空靈,杜甫詩到底高明在哪裡?
  • 杜甫寫「春日懷李白」,李白卻說:吾愛孟夫子...
    春天變暖了,冬天變涼了,似乎每時每刻杜甫都會想起李白,想起他們在一起遊玩的美好回憶,於是在高興時、悲傷時甚至做夢時,都要寫一首詩向李白表達一下自己的真摯感情,比之後世的戀人們表達愛意也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李白也沒讓杜甫單相思,也寫過兩首想杜甫的詩:《沙丘城下寄杜甫》、《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 李白此詩水平一般,憑什麼成故宮博物院的國寶?你看看上面的印章
    若是要問詩仙存世的千首詩中,大家最喜歡哪一首,相信會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將就酒》喜歡的人肯定不少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除了李白誰還能囂張得如此有味道;《蜀道難》欣賞的人肯定也挺多,「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詩仙寫得洋洋灑灑,我們讀得過癮;除此之外《俠客行》、《月下獨酌》喜歡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
  • 16年不見,杜甫給李白寫了這首詩,其中10字是對詩仙一生最美概括
    關於詩聖和詩仙,文壇一直有一個流行的說法:杜甫是李白的頭號粉絲。這句話說得不對!如果二人僅僅是粉絲和偶像的關係,那杜甫欣賞的或許就如同現在不少人追星一樣,欣賞的是李白那白衣飄飄、浪漫灑脫的人設,但現實卻並非如此。
  • 杜甫也追星:一生給李白寫了幾十首詩
    杜甫甚至寫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樣的詩句,從杜甫的作品可以看出來,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早已經超越了普通朋友。此後,杜甫所寫的詩詞中,除了那些經典名作以外,很多作品都在展現著他對於李白的「痴情」。畢竟他所存的詩詞一共有1440多首,其中專門懷念李白的詩有10首,和李白相關的詩詞達到了20首,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詩,雖然沒有提李白的名,但是從句中含義可知,仍然是為李白而作。
  • 杜甫詩中常提李白,李白詩中絕少提杜甫,是李白對朋友絕情嗎?
    杜甫對李白的敬佩之情真的是很不一般,杜甫不僅僅在寫詩這方面敬佩李白,就連在政治上杜甫也向李白看齊,李白跟誰不對付杜甫就去攻擊誰,而且他們寫的詩詞也有許多的主題差不多,而且最開始的杜甫是寫五言律的,自從遇見了李白之後,不僅僅開始寫上了七言律,就連寫詩的風格都是比原來開朗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