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名詞
1.什麼是現房?
本知識點所說的現房,並非僅完成建築工程,而是對現售房屋的簡稱。
【現房】:是指通過竣工驗收,交付使用,並取得不動產權證的房屋。開發商完成房屋全部建築工程、配套工程,使房 屋具備正常使用功能,還要通過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劃竣工驗收、環衛環保驗收、消防驗收。取得新建築交付使用許 可證,才能到房地產管理部門進行初始登記。購入現房籤訂的是房屋買賣合同,客戶方可以立即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取得產證.
2.什麼是期房?
【期房】:是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不動產權證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稱為期房,消費者在這一階 段購入商品房時應籤預售合同。從工程的角度來說,期房則是從開發商拿地,做好項目擴初設計方案以後一直到工程施工完 成主體建築之前,都屬於期房。
3.什麼是尾房?
【尾房】:又稱掃尾房。它是房地產業進入散戶零售時代的產物,是空置房中的一種。通常情況下,當商品住宅的銷售量達 到 80%以後,就進入房地產項目的清盤銷售階段,此時所銷售的房產稱為尾房。
4.什麼是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又稱公共維修基金,是指住宅樓房的公共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基金。
5.什麼是得房率?影響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
【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套內使用面積與房屋建築面積的比率
一般影響得房率的五個因素:建築形式、建築結構、地區溫差、牆體材料、套內建築面積
6.什麼是進深?
【進深】:是指以房屋採光為方向,一間獨立的房屋從前一牆面到後一牆面之間的實際長度。若一個房屋內,相鄰兩牆均可 採光,則以主採光牆面計算進深。因為是就陽光進入到房屋的深度而言,故稱為進深。
7.什麼是開間?
【開間】:與進深相垂直(特殊戶型除外),即:一間房屋內一面牆面到另一面牆面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自然間的寬度 而言,故稱為開間。
8.什麼是層高?
【層高】:是指下層地板表面或樓板表面到上層樓板表面之間的距離。
9.什麼是淨高?
【淨高】:是指下層地板表面到上層樓板底面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淨高=層高-樓板厚度。
10.什麼是容積率?
【容積率】:是指一定地塊內,總建築面積(地上)與建設用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是衡量建設用地使用強度的一項標。容積率=地上總建築面積/建設用地面積。
註:容積率越高,則意味著單位建築面積越大,單位土地成本越低,房屋成本越低。同時也意味著人均佔有綠地面積減小,居住環境質量下降;容積率關係到居住的舒適程度,容積率越低,舒適度相對越高。
11.什麼是建築密度(建築覆蓋率)?
【建築密度】:是指一定地塊內所有建築物的基底總面積佔用地面積的百分比。建築密度是反映建設用地經濟性的主要指標 之一。
12.什麼是單元梯戶比?什麼是梯戶比?有什麼不同及優缺點?
【單元梯戶比】建築學所說的單元梯戶比,其實是指一個交通內的房屋數量,與幾部電梯無關; 高層建築的垂直交通系統包括:樓梯、電動扶梯、電梯、小升降機以及建築中所有的豎向輸送設施; 一個出入口為一個交通核,其能夠體現同一平層內的空間使用情況。這個比例越大,棟樓就越擁擠,舒適度就越低
【梯戶比】所謂的梯戶比是現代建築的衍生詞彙,其實梯戶比就是:電梯數(樓梯數不計算)和每層樓住戶數的比例; 簡單的說,一層樓若有 2 部電梯,4 戶家庭,那麼它的梯戶比為 2∶4
2012 年 8 月 1 日的新版《住宅設計規範》,要求層數為 7 層及以上的住宅,均應設置電梯,總層數在 12 層及以上的住 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於 2 部;這個比例除了能夠說明同層空間使用情況外,還能夠說明電梯的使用率及出入使用 的舒適度,比較舉例:
1) 比如一梯二戶 30 層,與一梯三戶 12 層做比較;
2) 就單元梯戶比來說,一梯二戶比一梯三戶要好,同層空間使用更舒適;
3) 就梯戶比來說,一梯二戶對應 58 戶,一梯三戶對應 33 戶,電梯使用人數影響等待的時間。
13.什麼是樓間距?
【樓間距】:是指兩相鄰樓的外牆面距離。關係到居民房屋的採光問題。
14.什麼是日照間距?
【日照間距】:是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 2 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 距離。(兩樓間距不小於前樓高度的 1.7 倍)是決定最小樓間距的主要指標。
好了,以上便是房地產基礎及專業名詞的詳解了,明天為大家講解房屋結構相關的專業性的名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喜歡我的就關注我吧,你們的支持是我對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