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與沿海四大清真古寺

2021-02-12 中國宗教雜誌

明代田汝成輯撰的《西湖遊覽志》第十八卷中寫道:「真教寺,在文錦坊南。元延祐間,回回大師阿老丁所建。先是宋室徙蹕,西域夷人,安插中原者,多從駕而南。元時內附者,又往往編管江、浙、閩、廣之間,而杭州尤夥,號色目種。隆準深眸,不啖豕肉,婚姻喪葬,不與中國相通。誦經持齋,歸於清淨。推其酋長統之,號曰滿剌。經皆番書,面壁膜拜,不立佛像,第以法號祝讚神祗而已。寺基高五六尺,扁鋦森固,罕得闌入者,俗稱禮拜寺。」這一段文字記載了明朝人對伊斯蘭教的基本認識,也說明了杭州的清真寺至少是元朝舊物。

鳳凰寺位於現在杭州市區舊城內,舊有五層塔樓式大門,現為臨街店鋪,中央設大門,為普通二層民房,門上題額「鳳凰寺」。入門為1953年新改建大殿五間,正面設單扇屏風式門廳,向前略突出,中間開一高大的火炎形拱門券,其內設門,兩側各開拱形大窗二孔。

窯殿共三間,居中一間較大,正方形平面,西側設開闊的拱券形門洞一座,並以連接體與大殿相連。兩側開較小之門洞,各兩券,四內角於高處始有菱角牙磚砌出牆角,其上再砌一層皮條磚,如此重複疊砌十三層,而每層均砌成圓弧形,至第十四層即可交圈構成一個完整的大圓圈式基座。

為避免單薄感,每砌一層菱角牙磚及皮條磚,其上即砌半球形穹隆頂。利用菱角牙磚尺寸小、易轉動,最下層只一塊, 砌在牆內角,出一挑,第二層用兩塊,略有彎折,再出一挑,如此隨著高度的增加菱角牙磚塊數也增加,彎曲度也增加,用迭澀環折的方法,巧妙成功地解決了天圓地方方圓結合的問題,這是磚石結構上的新成就。

鳳凰寺的內部裝飾十分考究,比如保存在中央明間西壁上的凹壁,上面刻滿了經文和對真主的讚詞,又稱經版,也稱天經一函,飾以纏枝花紋,朱漆貼金,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之物,是少見的木刻珍品。前殿內懸「天方古教」「認主獨一」「普今獨後」等歷代匾額,凸顯了鳳凰寺的歷史地位。

今天,沿海四大清真古寺已經成為最好的考古佐證,為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伊斯蘭教的關係提供了可靠的線索。它們也見證著中國和伊斯蘭國家友好交往的歷史,成為中國伊斯蘭文化形成和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相關焦點

  • 海上絲綢之路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是由當時東西海洋間一系列港口網點組成的國際貿易網。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形成主因是中國南方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地方諸侯也需海外資源交易以維持統治,東南沿海可以藉助夏冬季風助航更增加了海路的方便性,因此古代中國沿海很多地方都有此項交流。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
  • 山界清真古寺,隆回回族發祥地!
    清真古寺位處隆回縣山界回族鄉老屋村,建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是隆回縣歷史最早、時間最長的禮拜寺,也是隆回縣回族最早的古文物建築。清真古寺正面航拍圖明洪武元年(1368年),邵陽馬氏始祖馬成、始祖婆蘇氏和五個兒子
  • 六勝塔,宋代古塔見證了古今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作為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石湖港早在唐代時便已開闢通航番國的「林鑾渡」,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自唐代開始,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南方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
  • 這座清真寺是黑龍江四大清真古寺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最早的清真寺
    哈爾濱西部解放西大街南段清真小區內,矗立著一座雄渾古樸、恢弘壯麗的古典式建築:阿城清真寺,被譽為「金代故都」。在東北地區,阿城清真寺是一座頗有聲望的建築,是黑龍江四大清真古寺之一。從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起,阿城清真寺就開始了長達240年的歷史,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清真寺。
  • 泉州旅遊景點推薦,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
    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畔(泉州臺商投資區即原來的惠安縣百崎村一帶),又名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是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主題公園,也是全世界首座以「海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公園整體布局為「一脈兩湖三區五灣八景」一脈:為公園內一條聯繫東西方向的生態景觀脈。
  • 山東半島與古代北方海上絲綢之路
    編者按:北方沿海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通道,自先秦時期就有成熟的海上航線,徐福東渡即循此而行,後來中外民眾頻繁來往於此,形成了著名的北方海上絲綢之路,密切了中國同朝鮮、日本等地的聯繫。  秦漢時期,是自山東沿海經遼東沿海,再沿朝鮮西海岸南下,渡過對馬海峽到日本九州,再沿瀨戶內海進入日本腹地的這條北方海上絲綢之路正式形成時期。其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事件。
  • 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印記
    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美麗中國—2015年絲綢之路旅遊年」即將正式啟動,而近日取材於7省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圖片展」也走進了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件件文物照片不僅在世人面前展示著中國商貿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曾經的繁榮,也勾勒出一個個古代港口城市的歷史變遷。如今,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這些港口城市也在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城市名片,吸引著八方遊客。
  • 福船,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
    福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統稱,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為上」而著稱於世。
  • 六勝塔,宋代古塔見證了古今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作為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石湖港早在唐代時便已開闢通航番國的「林鑾渡」,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自唐代開始,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南方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
  • 山界清真古寺,隆回回族發祥地!
    清真古寺位處隆回縣山界回族鄉老屋村,建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是隆回縣歷史最早、時間最長的禮拜寺,也是隆回縣回族最早的古文物建築。清真古寺正面航拍圖明洪武元年(1368年),邵陽馬氏始祖馬成、始祖婆蘇氏和五個兒子(長子、次子都從軍),因明朝徵調用兵,舉家從南京遷至寶慶府城西關外(今邵陽市)。
  • 這座宋代古塔,見證了古今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作為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石湖港早在唐代時便已開闢通航番國的「林鑾渡」,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自唐代開始,即為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時期,泉州港躍居南方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馳譽世界,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
  •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西北絲綢之路沿線文化融合的典範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西北絲綢之路沿線文化融合的典範Study On Xining Dongguan Mosque——Monument To The通過對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建設過程與建築形制的分析,闡述文化融合在絲綢之路沿線宗教建築上的表現。
  • 80年代,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80年代,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2020-08-02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海: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天下第一灘」
    地理位置北海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是全國14個沿海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最美的海濱城市之一;其既是中國西南地區同時擁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的城市,也是中國大西南連接東協的最便捷的出海口。
  • 爾冬強:一個人的海上絲綢之路
    2015年,爾冬強又駕駛無動力帆船從上海出發,總航路11549海哩,計劃海上航行109天,岸上採訪96天,最終在歐洲完成他繞地球半程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視覺文獻計劃。從1983年起我放棄了沙龍的拍法,覺得要把一個事情追根尋源、講清楚,需要多種側面和把握,特別是面對海上絲綢之路這樣歷史久遠的大選題。」
  • 河姆渡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者
    河姆渡場景復原圖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槳  甬上文物故事———海上絲路尋珍{1}  海上絲綢之路,也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葉之路,還是白銀之路。可以說,河姆渡文化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萌芽。  據史料記載,百越先民「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風,去則難從」。七千年前,地處東南沿海的河姆渡先民已經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  獨木舟、有段石錛 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器  在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完整的陶舟和六支木槳,以及一件獨木舟殘骸。
  • 泉州旅遊景點推薦,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
    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畔(泉州臺商投資區即原來的惠安縣百崎村一帶),又名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是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主題公園,也是全世界首座以「海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公園。公園整體布局為「一脈兩湖三區五灣八景」一脈:為公園內一條聯繫東西方向的生態景觀脈。
  • 深圳赤灣曾是海上絲綢之路重埠 打造新絲路還有多遠?
    原標題:深圳赤灣曾是海上絲綢之路重埠 打造新絲路還有多遠? 絲路新航  深圳打造新海上絲綢之路樞紐城市  時鐘回撥千年,那是中國東南沿海一段絲綢般的時光。  一幅「梯航萬國」的長卷,從東南沿海大大小小的城市,鋪向大洋彼端。千餘年來,東海和南海上千帆疊影,沿途城內市聲如沸,「海上絲綢之路」成為古老中國連接歐亞的「大動脈」。  鬥轉星移,曾經輝煌的「海上絲綢之路」沉寂下來,一條條亙穿東海、南海的古航線,猶如一場場沉睡的舊夢。  如今,舊夢重醒,輝煌即將再現。
  •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 曾經世界第一大港
    泉州海岸線泉州先民充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宜海條件,在沿海地帶長期進行造港運動,形成了「三灣」(泉州灣、圍頭灣、深滬灣)及兩江(晉江、洛陽江)範圍內由眾多碼頭構成的集群港,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進行頻繁的海上貿易活動,孕育出了「海上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古代的「刺桐港」。
  • 湛江在廣東沿海的一座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
    湛江在廣東沿海的一座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地理坐標在這裡。湛江人文歷史非常的深厚,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