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2021-01-12 澎湃新聞
80年代,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2020-08-02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老照片裡的成都

多的是熟悉而陌生的景象

老街舊巷、公園、商場、地標建築

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X張80年代城市壓箱底的舊照

你可曾記得?

80年代

圖為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成都市區共有5座清真寺:

成都皇城清真寺、成都鼓樓清真寺、

成都土橋清真上寺、成都土橋清真下寺、

成都鳳凰山清真寺

各郊區市縣還有8座清真寺

(陳道洋/攝影)

80年代的成都高考考場

高中生趕赴高考考場的青春影像

(夏宏君/攝影)

80年代的青年路

青年路前身

是前清時就存在的九龍巷

這裡毗鄰春熙路,長不過300餘米

是成都的商業發祥地之一

那個年代成都潮人都不逛荷花池

而是逛青年路

(周勇良/攝影)

1981年

當年遭遇特大洪水的九眼橋

(夏宏君/攝影)

1982年

錦江賓館

中國西南地區首家五星級酒店

建成後與當時的錦江大橋、錦江大禮堂一起

常常出現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

各項畫冊、報紙、郵票以及糧票上

(夏宏君/攝影)

1983年

望江樓

始建於1886年

是望江樓公園內最宏麗的建築

在不少老成都的記憶裡:

「望江樓就是成都,成都就是望江樓」

(秦昌平/攝影)

1983年

三河場,成都北郊的一座老鎮

古時成都被稱為「錦官城」

故三河場被稱為「錦門」

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

牛在路上走的畫面,現在很難見到了

(秦昌平/攝影)

1983年的新繁鎮

龍燈隊進縣城

(雷忠昭/攝影)

1985年

春熙北路口「彩擴一條街」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春熙路主要銷售

電器,電視機、收音機、洗衣機……都是進口貨

春熙北路口那截兒

被稱作成都的「彩擴一條街」

80年代末,彩擴開始興起

滿滿當當各種接件衝洗彩色照片的店

一個接一個,蔚為壯觀

(秦昌平/攝影)

1985年

成都火車站

新中國成立之初最早的一批火車站

1984年10月1日投入運營

候車規模當時僅次於北京站

(張西南/攝影)

1985年5月

成都火車站

新候車大樓剛建成一年多

氣派得很~

(張西南/攝影)

1985年

青年路蚊帳店

上世紀80年代成都人結婚

都要專門跑到青年路買一頂蚊帳

百萬蚊帳商店的老闆姓楊,人稱「楊百萬」

它家的新型尼龍蚊帳實現了傳統蚊帳的改變

成了當年的「搶手貨」

據說早上沒開門就排起了隊

有人回憶道,「當年真是『賣瘋』了!」

(聶從建/攝影)

1985年

東幹道上的人民商場

作為鹽市口商圈第一批老牌商場

算得上是購物的首選地

這張照片還拍到了當年無軌電車的場景

(周勇良/攝影)

80年代的龍泉鎮

還未撤遷改造的街道兩邊

大多都是吊腳樓

(金士廉/攝影)

1985年

龍泉鎮中街

改革開放初期

龍泉境內有大小場鎮20餘個

大都形成於清朝時期

一條主街、幾條小巷,三五百米的街道之上

全是土木結構搭建出的簡易建築

(金士廉/攝影)

1986年

蜀都大道總府路

總府路原總府街,因明代「總府」而得名

東起福興街,西至暑襪街

1966年改為「東風路二段」

1981年恢復原街名

(張西南/攝影)

1986年

當年7月開業的商業場

商業場建於清朝末年

上個世紀30年代

木質結構的商業場曾毀於一場火災

重建後的商業場1986年重新開業

(張西南/攝影)

1986年

成都飯店

上世紀最「港」飯店

當時它就是成都人心目中的高級賓館

(夏宏君/攝影)

80年代初的水碾河大道

水碾河以前是進出成都的第一站

它與一環路相交的十字路口

曾也是「成都最貴十字路口」

(夏宏君/攝影)

80年代的鐘樓

天府廣場旁

這個矗立了32年之久的鐘樓

是當年成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標建築

(夏宏君/攝影)

1987年

糖酒會時期的天府廣場

(張西南/攝影)

80年代的東鵝市巷

曾位於天府廣場旁

因巷內為鵝市,故名

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

每天早上很多人都會去這喝「早茶」

當時茶鋪還有七星灶和說評書的

(張西南/攝影)

1987年

成都百貨大樓

那個年代雖然僅有3層

但地理位置優渥

成了成都標誌建築之一

80年代後期百貨大樓裝了電梯

好多人為了坐一盤專門跑一趟!

(張西南/攝影)

1987年

龍泉鎮最早出現的高摟

(金士廉/攝影)

1987年3月

成都馬家花園路

一戶人家的回家路

(張西南/攝影)

1989年

修建中的蜀都大廈

蜀都大廈竣工於1991年

不僅是成都「第一高樓」

更是當時名副其實的中國「西部第一高樓」

(張西南/攝影)

80年代末的成都市博物館

靜靜地、低調地矗立在街角

與現在的新館大不一樣

(周筱華/攝影)

*圖片來源於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和成都商報社、紅星新聞聯合主辦「獻禮·找尋成都記憶」活動

原標題:《80年代,人民南路廣場的清真古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成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界清真古寺,隆回回族發祥地!
    清真古寺位處隆回縣山界回族鄉老屋村,建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是隆回縣歷史最早、時間最長的禮拜寺,也是隆回縣回族最早的古文物建築。清真古寺系明洪武年間馬成第三子馬智定居山界回族鄉老屋村後,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在此地修建的第一座清真寺。始祖婆蘇氏逝世後就葬在該寺所在地老屋村。
  • 成都人民南路上「拆牆透景」 錦江賓館80米圍牆將拆除
    錦江賓館效果圖與實景對比昨日下午,記者從錦江區「兩拆一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始建於1958年的錦江賓館即將拆除人民南路一側約80米圍牆,拆除鐵藝圍欄,降低花臺立面,進行植物造景。明年,當市民經過人民南路時,將一眼透過綠植,望見這座在人民南路上矗立了58年的純蘇式建築。錦江賓館 拆除鐵藝圍欄 用石材裝飾輔以綠化造景1958年,錦江賓館作為國慶10周年獻禮工程破土動工。賓館選址在城市中軸線人民南路與錦江交會處,距天府廣場僅1公裡。建成後,賓館佔地78畝,綠化覆蓋率達51%,被譽為「花園式賓館」。
  • 古寺感懷——記大新莊清真東大寺【作者:閃成亮】播音:李樂觀
    gu si gan huai 古寺感懷——記大新莊清真東大寺 哪裡就有伊斯蘭信仰 您的根基就扎在 這片山清水秀、竹林環抱的沃土之上 大新莊穆斯林 辛勤勞作、耕種經商 這裡的人時刻銘記自己的信仰 那是一個叩拜真主的朝房 清真東大寺
  • 老照片:80年代的上海,和如今的這裡是大不一樣
    這是一組80年代的上海老照片,帶大家去看那時的上海,通過這組老照片可以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圖為福佑路,右邊的是豫園圍牆。圖為虹橋機場。圖為80年代上海華山路一段。北起愚園路(靜安寺),南至衡山路(徐家匯),全長4320 米。華山路沿路環境幽靜。布滿了10 個旅遊景點,每個景點之間步行十分鐘左右就可到達,十分適合老年朋友漫步其中。有人稱華山路為一線串十珠。圖為淮海中路一段。淮海中路位於上海市中心,東起西藏南路,西至陝西南路,全長2.2公裡。
  • 這座清真寺是黑龍江四大清真古寺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最早的清真寺
    哈爾濱西部解放西大街南段清真小區內,矗立著一座雄渾古樸、恢弘壯麗的古典式建築:阿城清真寺,被譽為「金代故都」。在東北地區,阿城清真寺是一座頗有聲望的建築,是黑龍江四大清真古寺之一。從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起,阿城清真寺就開始了長達240年的歷史,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清真寺。
  • 走,去嘉興(20)清真古寺
      嘉興清真寺是個古寺,在東門大年堂附近,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據說在浙北這是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寺旁還有一座「清真女學」的建築。  進入古寺,先是二層門樓,過道裡擺滿盆栽,內部有大殿、講堂、水房及亭子等組成,中間一個月洞門把大殿和講堂分為兩部分,講堂在大殿右側,一式紅木桌椅圍攏,梁上懸掛三幅大匾,分別把教義示以公眾:「普慈特慈」、「清真為本」、「真哉唯清」;大殿被稱作「楠木大殿」,據說就是四根楠木大柱頂起整個殿宇,梁上匾額書寫四個大字「認主獨一」,揭示伊斯蘭教只認「安拉」為唯一真主。
  • 家在太原:南清真飯店
    再往早先追溯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牌子上寫的是,「太原市解放南路公私合營清真飯店。」  這是太原市解放路兩個清真飯店其中之一,簡稱「南清真飯店。」另一個在解放北路的天主教堂對面,又稱「林猗飯店」或「北清真飯店。」
  • 唐山:遷安建昌營清真古寺,五百多年歷史的「京東第一大清真寺」
    古寺採用明、清兩朝皇家園林式建築風格,造型奇特,莊重古樸,現仍基本保持原貌,屬中國古典式建築群。禮拜殿為捲簾式磚木結構,飛格高翹,雄偉壯麗。窯殿為四角攢尖亭,頂端置金色寶葫蘆。殿前抱廈鬥拱,翼角翹起,廈內有四個字的匾額數塊,分別為「普慈世界」、「天堂正路」、「太初之初」、「松風水月」、「彼善西方」、「美宇隆思」等。
  • 寧夏永寧三景:回鄉文化園、中華回族第一街和納家戶清真古寺
    入圍"神奇西北100景"的回鄉文化園緊鄰京藏高速公路永寧出口處,遠遠就可看到寬敞大氣的廣場和充滿阿拉伯異域風情的伊斯蘭建築矗立在藍天白雲下,主體門樓隱然有印度泰姬陵的風範,兩根高大的鏤銅包漢白玉的燈柱華表分列廣場左右,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晨風中獵獵飛揚!
  •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的哈爾濱,防洪紀念塔,人民百貨商店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關於80年代的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又被稱之為「冰城」,「東方莫斯科」,曾經的哈爾濱再也回不去,希望大家看了這組老照片後能夠想起當年的點點滴滴,更能夠感受到上個世紀城市真實面貌。圖為哈爾濱防洪紀念塔,這座紀念塔可以說是哈爾濱的地標建築,是為了紀念哈爾濱人民戰勝「57年特大洪水」而建立的,具有特殊的歷史含義,圖中可以看到廣場周圍有許多的人群在這裡遊玩。
  • 「海上絲綢之路」與沿海四大清真古寺
    今天,沿海四大清真古寺已經成為最好的考古佐證,為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伊斯蘭教的關係提供了可靠的線索。它們也見證著中國和伊斯蘭國家友好交往的歷史,成為中國伊斯蘭文化形成和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 香港、臺灣的清真餐廳(穆斯林出行必備)
    2)惠記熟食店——位於灣仔的一條巷子裡,離時代廣場不遠。在鵝頸街市(菜市場)二樓。實際上是快餐店。營業時間較短,從上午11時到下午6時。特色菜是燒鵝。3)阿拉丁咖喱屋(巴基斯坦人開的)——位於銅鑼灣羅素街60號富興大廈二樓,離地鐵銅鑼灣站時代廣場出口不遠。
  • 人民廣場
    位於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廣場,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解放前,它與毗鄰的人民公園曾是一個賽馬賭博的場所,號稱遠東第一的「上海跑馬廳」。1951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將跑馬廳的北半部改建成人民公園,南半部則改建成人民廣場。   從90年代初起,市政府對人民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綜合改造。
  • 【遺憾】太和清真北寺一株641歲的國級一級古圓柏枯死……
    據《太和縣誌》記載:太和北寺,也稱清真寺,或清真北寺。北寺是安徽省建築歷史悠久,保留完整的寺院之一,是魯、豫、皖三省聞名的古寺。百餘間廂房布局合理,清式四合庭院,簷廊相連,廊柱對稱,青磚灰瓦,雕梁畫棟,中西合璧,獨具一格。整座寺院建造工藝嚴謹,雕飾藝術精美,古樸典雅,頗有特色。寺院古木參天,幽雅肅穆,院內遍植名貴花木,四季常青。
  • 按北京各城區分類的清真美食地圖(朝陽群眾有口福了)
    朝陽區東大橋地鐵站旁疆湖80號 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8號豐聯廣場2F俄麗婭清真麵包坊 密雲區南更大街湯河清真餐廳 密雲古北水鎮廣場環街011號每家餐廳的詳細介紹請瀏覽往期連結:【北京特色清真餐飲指南(含最全外國餐廳)】(一)【北京特色清真餐飲指南(含最全外國餐廳)】(二)【北京特色清真餐飲指南(含最全外國餐廳)】(三)北京特色清真餐飲指南(四)北京特色清真餐飲指南(五)北京特色清真餐飲指南
  • 清真攻略│全臺灣清真餐廳信息錄
    ↑點上面藍色小字丨關注共你飯清真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 【記憶】阿拉在人民廣場等儂,儂勒了阿里的?
    20世紀80年代拍攝的體育宮旱冰場一角1971年初隨著部分工程竣工,2月先在園北恢復綠化種植,重新挖荷花池,並在大草坪西側建立張思德塑像,以後又利用防空工程出土,在園南堆東、西兩山。1971年8月1日,公園邊開放邊修建。
  • 展訊:克羅埃西亞80年代博物館空降上海老碼頭
    很開心和大家分享,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又一特色博物館,80&39;s Art life」 、「80&39;s Design」以及「How to dress 80's」和 80年代迪斯科舞廳等等驚喜互動區!在這裡,特別再現上海80年代場景,觀者可體驗到喇叭褲、大墊肩的80年代獨特時尚換裝屋,與80年代迪斯科的潮流體驗,復古鐵盒的空間設計,可謂中西合璧,帶你重返黃金年代!
  • [重磅來襲]北京清真餐廳大匯總
    24.宛嘎斯穆斯林餐廳呀咪購小編推薦菜:丁丁炒麵,囊炒肉等地址:建國路93號院萬達廣場萬達廣場19號樓120室(近大望路)電話: 010-59603814人均:61.穆佰味西北清真菜(新燕莎金街店)  呀咪購小編推薦菜:釀皮,手抓羊排,手抓飯,耗牛肉火燒,仙海遊魚,穆家羊湯,大盤雞等地址: 王府井大街新燕莎金街購物廣場6樓MF608室(近東方新天地)
  • 珍貴老照片:8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天津,80年代的上海!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拍攝的是80年代的北京飯店外景照片,從圖片中看去,當時的北京飯店建設在國內都是超一流的,整座建築氣勢磅礴,非常宏偉!飯店前面的馬路上,來往的車輛也比較多!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上世紀80年代的長安街照片,從圖片中看去,當時的長安街人相比現在來說非常少,出行的百姓也都是騎著自行車,很少看見小車的影子!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80年代的天津老照片,圖片正中間為當年的寶林祥食品店,店面的前方有大量騎自行車的行人,在照片的左側則是一輛時代屬性很強的解放牌大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