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日,揚子晚報每周五刊發的《南京眼》周刊上,揚子晚報記者以《黃山路一線20多所學校門前,一放學就堵成停車場》為題,報導了建鄴區河西公交「窘境」。在建鄴區的南湖路、黃山路、中和路一帶,聚集了20多所中小學校,師生人數超過3萬人,但在這學校密集的區域,公交配套卻顯得「短腿」。接下來兩個星期,揚子晚報記者又對此進行了追蹤報導。相關行業負責人也來到揚子晚報召開了協調會,承諾對河西公交線網進行優化。
一年過去了,「承諾」落實得如何了?揚子晚報記者繼續對此進行採訪。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宋南飛
新聞回顧
一年前,揚子晚報聚焦「河西公交問題」
相關部門承諾進行調整
南京市建鄴區是近幾年南京發展較快的區域,不過,讓不少居民「頭疼」的是,區域內公交線網卻並不「優化」。就拿學校密集的河西中部和南部來說,缺少便捷的公交配套,學生和家長們難以將學校、家、地鐵站「對接」起來,更別提出門買菜、到公園健身。2018年6月8日,記者進行深入探訪,又以《規劃22處公交場站,只有8處可用》為題,報導了河西公交「不成網」的原因——公交場站缺失。2018年6月11日,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處、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公交集團、南京公交場站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來到揚子晚報,共同拿出方案,承諾對河西中南部地區公交線網進行優化,解決市民出行難題。2018年6月15日,揚子晚報以《南京河西公交線網問題究竟出在哪?》為題進行了連續報導。
在協調會上,公交集團承諾:公交86路、92路納入調整程序,儘快確定具體時間。河西管委會承諾:河西金中場站儘快交付,海峽城場站2019年初驗收,此外河西南部公交場站預計2018年底左右建成,建成後將改善河西公交「短腿」現狀。那麼一年過去了,各部門去年的「承諾」都兌現了嗎?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了解。
記者探訪
河西中南部公交場站問題依然存在當初的「承諾」基本沒「兌現」
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去年6月,公交部門就已調整公交86路,由怡康街、興隆大街行駛,銜接地鐵2號線興隆大街站,方便市民出行。該線路設計為新城中學銜接地鐵。河西外國語學校西南門、河西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南門、南外河西一附小北門在太清路上。原計劃調整公交92路經太清路行駛,覆蓋這些學校。但經過現場勘察,該道路為雙向兩車道,且路邊有很多社會車輛停靠,特別是在放學期間停放嚴重,公交車實際無法通行。目前92路可以解決河西外國語學校出行(學校西門在吳侯街,公交線路有站)、南外河西一附小出行(學校南門在高廟路,公交線路有站),河西外校初中部到公交站有一段距離(三百多米)。
隨後,記者前往海峽城和河西南部公交場站進行探訪,發現這兩個場站目前並未交付使用。金中場站剛剛交付使用,但並未對河西公交「短腿」現狀有所改觀。記者隨即前往交通部門,並了解到在《南京市公交場站控地規劃》中,河西中南部共規劃22處公交場站,但目前僅9處公交場站可用(其中8處首末站、1處作為換電站使用)。9處公交場站中還有3處為臨時場站(「元前路」、「宜悅街」、「中和村」),缺乏獨立的供水供電設施,站房為臨時活動板房,條件較為簡陋。比如目前,為河西兒童醫院配套的「宜悅街」公交場站面積狹小,停靠5條線路,已呈超飽和狀態,運營組織捉襟見肘。這些問題去年記者在稿件中均有報導,但目前問題依舊存在。
河西中南部公交線路配套相對薄弱,線網優化空間不大,主要受制於該地區的公交場站配置不足。河西中南部片區公交場站歷史欠帳較多,建設進度較為滯後,總體規模較少且均處於飽和狀態,現有公交場站已滿足不了目前線網優化的需求,公交場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交線路的優化。這些問題,記者去年在稿件中均已提出,但目前問題依在。
市民反映
問題還不止於此河西部分地區公交站臺配套也是「短腿」
5月29日,在南京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內,河西居民許德專就向南京市長藍紹敏反映,河西南7個居民小區公交線路站點布局不科學,周邊公共配套設施不到位,居民生活出行極為不便。問題反映後,便立即得到了整改,將公交85路由中和路起,改經螺塘路、吳侯街、高廟路、龍王大街、元前路至元前路總站。沿途根據周邊小區位置及道路情況相應設置公交站點。
記者了解到,其實目前河西南的公交問題依舊突出。像正榮潤峰、海峽城周邊片區為代表的河西中南部公交配套問題,也與場站設施配套不足有關。目前在用的8處公交首末站已十分飽和,加車、加線十分困難,公交車輛場均面積僅67.9m2/輛,遠低於國標要求的120m2/輛。
記者從規劃部門了解到,南京河西地區是在建好了道路、綠化帶後,才進行公交設施規劃的。由於綠化帶、車道均已成型,再進行港灣式公交站臺改造,牽涉部門太多,所以目前只能維持原樣。早在2015年,揚子晚報就以《都說「河西人有錢,保姆買菜都開車」實情是:公共運輸滯後,只能無奈開車》為題,報導了河西公交場站缺失、公交規劃滯後於城市建設等問題。但時至今日,問題依舊存在。
乘客委員會委員建議
應通過立法保障公交場站並對失職行為進行追責
「沒有場站,硬逼著公交部門開線路,那麼最後老百姓得到的服務可能就會打折扣。」南京乘客委員會委員郎亮建議,南京應通過地方人大立法,來確保開發商在建設大型小區時,同步配建公交場站。規劃部門應完善公交場站的規劃,並將規劃落到實處。同時,管理部門對未按照建設計劃完成場站建設的,也應追究相關單位責任。此外,對於場站面積,也應根據小區規模不同而做出不同要求:「一個大型的小區,配一個只能容納20輛公交車的場站,可能也是不夠用的。」
交通部門
回應市民熱點問題
市民問題:河西為何不能針對學生客流開「潮汐公交」,或效仿江寧開通微循環公交,將小區、地鐵口等串起來?
交通部門:現有公交場站已滿足不了目前線網優化的需求。目前針對學生客流,已在早晚高峰加大運力投放力度。而開通更多的公交,需要場站予以保障。
兩個建議
提給河西管委會
記者在採訪中,不少市民向記者提出建議。記者對市民的建議進行總結歸納,再次提給河西管委會:
1、河西中南部公交線路配套相對薄弱,線網優化空間不大,主要受制於該地區的公交場站配置不足。長遠來看,河西中南部公交線網優化問題,有賴於中南部片區公交場站的配套建設,方能較為徹底地解決市民公交出行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快規劃場站的建設進度,按照原定的建設計劃,按照標準化場站的水準,保質保量地交付給公交企業,並提供站房、用水用電等設施的便利,推進公交企業加強河西中南部地區的公交配套和優化,與河西地區的整體規劃定位相適應。
2、能否拿出方案,解決河西部分站點標準化站臺缺失等基本問題。同時進一步加快規劃場站的建設進度,力爭與相關樓盤、商業綜合體同步交付,同步啟用。同時,在建設項目完成後,儘快打通斷頭路,為公交優化調整提供條件。
已使用場站情況簡介
1、所街場站:佔地4734平方米,有公交48路、82路、D4路;土地性質為公交自有地。
2、奧體新城場站:佔地4976平方米,有公交56路、14路、D22路;土地性質為河西管委會提供。
3、河西金陵中學場站:佔地1500平方米,有公交301路、86路;土地性質為河西管委會提供。
4、楠溪江東街場站:佔地2500平方米,有公交57路、306路;土地性質為河西管委會提供。
5、宜悅街場站:佔地2800平方米,有公交7路、160路、109路、169路、Y7路;土地性質為臨時場站。
6、中和村場站:佔地2500平方米,有公交41路、103路、305路、135路;土地性質為臨時場站。
7、元前路場站:佔地3800平方米,有公交85路、92路、170路;土地性質為臨時場站。
8、油坊橋場站:佔地2000平方米,有公交182路、D6路;土地性質為地鐵公司提供。
9、濱江青年公園:佔地1800平方米,作為電動車換電站使用;土地性質為河西管委會提供。
目前建鄴區河西中部、南部地區共有規劃場站9處;在建場站4處;已使用場站9處,其中3處為臨時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