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早餐市場戰局日益激烈 便利店咖啡店分食早餐「蛋糕」

2020-12-21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上午10時許,市民到咖啡店購買早餐。

臺海網10月1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日前記者走訪發現,便利店、咖啡店以及外賣平臺都已加入早餐戰局,傳統早餐店略顯疲態,比如滿煎糕、面線糊等一些廈門傳統早餐,大多受制於加工工藝、運輸條件,只能在小範圍、小群體供應。有市民建議,面對日益激烈的早餐戰局,本土品牌應在保質保量的同時積極尋求變化,否則也會面臨淘汰危機。

老口味

仍有顧客早早排隊

但生意不如從前

清晨近7時,溪岸路一家面線糊店內,老闆娘毛惠玲動作極快,客人剛落座,面線糊就端上桌。但即便速度再快,熱氣騰騰的面線糊鍋前仍不時排起隊。食客中有的是吃了好幾年就好這口的老主顧,也有路過吃一碗的新客人,其中不乏年輕人。

「我早餐喜歡吃熱的、好消化的,所以即使要提前一點起床出門,也要來這邊吃麵線糊。」家住附近的陳女士說。而鄰桌的陳先生則說,他昨晚喝了點酒,早上來一碗麵線糊醒酒最適合不過了。

雖然老食客依然捧場,但一些經營早餐多年的商家也提到,如今的生意確實不如以前,這也側面反映出市民的早餐選擇變多了,口味更挑剔了,少數早餐品牌或門店獨大的情況已不復存在。

毛惠玲說,早年面線糊一早上能賣出至少七八鍋,現在只能賣5鍋。記者走訪禾祥東路520番鴨面線店時,老闆娘杜秀琴也提到,早餐時間賣出的花生湯從六七鍋減少到兩三鍋。

新選項

咖啡店受上班族歡迎

便利店加入戰局

早上9點左右,在軟體園二期的星巴克餐廳熱鬧了起來,陸續有市民進店點單。「一杯冰美式,加一個可頌麵包,幫我加熱一下打包。」一名顧客點單。記者了解到,前來購買咖啡+麵包當早餐的顧客,大多是年輕的上班族,一杯咖啡提神,是熬夜後的必選項。

記者留意到,不少市民也會到便利店購買早餐。早餐時段,十分便利店裡也「十分」熱鬧。有的市民在熱食櫃前猶豫不決:吃豆沙包還是吃菜包,也有的市民拿了酸奶又拿餅乾。「其他時段店裡只有兩三個員工,但清晨來買早餐的顧客多,我們一般會安排五六個人。」店長王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一些品牌連鎖便利店看到,收銀臺位置一般都設有保溫箱,裡面擺放著各種餡料的包子,以及熱奶茶、熱牛奶等,這些早餐也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外賣平臺

豆漿油條被擠出前三

外賣早餐訂單江頭排第一

不少市民說,在廈門,早餐雖不像武漢人「過早」那樣具有形式感,但選擇還是很豐富的。而外賣平臺的出現,讓早餐戰局更加激烈。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廈門市民早餐下單最多的品類前三名分別為粥、包子和生煎、漢堡,和去年一樣,粥依然拔得頭籌,稍有不同的是,包子和生煎從第三上升至第二,漢堡則把豆漿油條擠出前三。今年下半年最貴的一單早餐來自思明區陳先生,他花費了198元買早飯,包括15份皮蛋瘦肉粥,以及若干份油條、包子、腸粉等。

美團數據顯示,早餐下單量最高的區域TOP5分別是江頭、中山路和輪渡、高崎機場、前埔、後埔,靠近居民區和商業中心。

【觀察】

傳統早餐受制多

應主動尋求突破

早龍的壽司、黑米糕、碗糕等特色產品伴隨一代代廈門市民長大,有市民給早龍早餐「挑刺」,「嫌棄」它一成不變,也是基於多年的信賴,為了讓本土早餐品牌更好地成長。

事實上,本土早餐也遇到一些困境。記者走訪禾祥西路一家老字號了解到,早餐的拳頭產品「花生湯」不見了,因為生產工廠外遷至島外,產品從熱騰騰的碗裝變成杯裝,口感和熱度大減,銷路也不如前。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滿煎糕、面線糊等一些廈門傳統早餐,大多受制於加工工藝、運輸條件,只能在小範圍、小群體供應,無法滿足整個早餐市場的需求。

傳統早餐的經營者和相關部門,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必須尋求突破,以應對更廣泛的市場需求,不僅讓傳統早餐品牌有所延續,也能讓更多市民吃到美味的閩南傳統早餐。

【他山之石】

上海推出「共享早餐」

市民可進一家吃百家

近年來,上海不斷推進「共享早餐」模式,市民在一家早餐企業窗口,可以買到其它企業的產品,既降低企業成本,又為市民群眾提供豐富的早餐服務。

目前,上海已經梳理形成24家早餐「中央廚房」企業,其中包括光明、糧全其美、清美、老盛昌等,初步統計可提供共享早餐品種數百餘種。

據介紹,一企業過去兩年主動擁抱「共享早餐」新模式,豐富的選擇給門店帶來了10%的營業額提升。新政策還明確要求企業要優化早餐時段交通組織管理、增加早餐時段道路臨時停車點位,該企業下一步還將探索「網訂車取」模式,更方便市民購買。 (記者林路然 盧琛)

相關焦點

  • 競爭激烈!豆漿油條咖啡麵包花生湯麵線糊……廈門早餐格局悄悄改變...
    現在的早餐店競爭真的是越來越大了便利店、咖啡店以及外賣平臺都已加入早餐戰局傳統早餐店卻略顯疲態甚至出現生意下滑的情況廈門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老闆娘杜秀琴也提到早餐時間賣出的花生湯從六七鍋減少到兩三鍋新選項咖啡店受上班族歡迎 便利店加入戰局早上9點左右,在軟體園二期的星巴克餐廳熱鬧了起來,陸續有市民進店點單
  • 便利店連鎖快餐搶食剛需市場 北京早餐格局生變
    從2002年早餐工程啟動以來,14年間北京早餐這個巨大的剛需市場在政府引導和市場競爭下迅速變化。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車將成為歷史,連鎖餐飲企業和便利店則成為早餐消費的重要渠道;外賣O2O平臺也想分食這塊市場,不過客單價低、送達時間嚴格讓O2O們無從下手。
  • 這種早餐火了 小店一天收入近萬元!萬億早餐市場 如何分一杯羹?
    原標題:這種早餐火了 小店一天收入近萬元!萬億早餐市場 如何分一杯羹? 摘要 【這種早餐火了 小店一天收入近萬元!萬億早餐市場 如何分一杯羹?】
  • 傳統早餐遇最大對手,便利店成為新晉「早餐店」!
    餐謀長™導讀:早餐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供選擇的早餐店很多,都還很實惠,很多只需10塊錢就能吃的很好,但現在,賣早餐的可不僅僅只有早餐店。 另一部分可以買到早餐的就有便利店,比如羅森、7-11等連鎖便利店,這些便利店都是24小時開放,且店內都有一些常見的餐食,比如,包子、烤腸、玉米棒、關東煮等可以隨手買到拿著吃的食物,還有盒飯便當售賣,價格便宜,9元、10元再到18元、19元,任君挑選。
  • 傳統早餐遇最大對手,便利店成為新晉「早餐店」
    早餐對人非常的重要,因此吃早餐成為了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上班族來說在路上就能吃到熱乎乎的食物,且可供選擇的早餐店很多,不僅很實惠,還能吃的很好,這些早餐攤的存在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上班族的煩惱。隨著人們的生活發展越來越好,這些早餐攤逐漸被工業化水平更高標準化水平更高的餐飲形式取代,這其中有國家方面支持的「放心早餐」項目。
  • 早餐自提櫃一天收入近萬元!萬億早餐市場如何分一杯羹?
    在走訪中記者觀察到,這種類型的早餐店主要為上班族設計,門店選址大多在上班族的必經路線上,從煎餅果子、肉包菜包,到咖啡和豆漿,基本上十元錢以內就能買到一份豐盛的早餐。在上海市楊浦區黃興路的一處科技園區內,傳統的便利店也改頭換面,不僅新增了現做現賣的中式早餐檔口,還有蛋糕、咖啡等西式餐點,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超過130多種選擇,再配備上自提櫃,尖峰時段的經營效率也大大提升。
  • 廣州早餐一天吃出660萬元 洋快餐搶吃廣州早餐
    兩大快餐巨頭爭奪早餐市場由此硝煙瀰漫,「早餐」這塊碩大的蛋糕的切分因為洋快餐的加入而變得日趨激烈。  洋快餐分打中西牌  與肯德基濃濃的本土化「早餐粥」不同,麥當勞此次為早餐市場量身定做的產品全部是西式的。
  • 盒馬新開了家便利店Pick』n go 是為了做早餐店?
    7月1日,這個新零售的代表物種,又開了家便利店,也可以說是早餐自提店,這也被大家稱為盒馬的第5新業態。   盒馬新開了家便利店Pick』n go   7月1日,盒馬鮮生全新業態Pick』n Go便利店全國首家門店在上海黃浦區哥斐中心B2層開業。
  • 烘焙品牌原麥山丘轉型求生,又賣起了「早餐」
    烘焙品牌原麥山丘轉型求生,又賣起了「早餐」來源:聯商網2019-11-06 10:10繼搭載便利店尋求場景突破後,烘焙品牌原麥山丘又賣起了「早餐」。隨著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消費需求多樣化,不少傳統烘焙品牌開始在產品、場景等方面進行轉型和升級。不過,在升級轉型過程中常伴有流量、資金、管理等痛點,這也是企業在進行探索時所面臨的挑戰。開賣早餐區別於普通的原麥山丘門店,這家原麥山丘早餐店在場景、產品、空間設計等方面都大有不同。
  • 從上海開始,1.9萬億早餐市場將發生新變化!
    在上海,遍布大街小巷的24小時便利店,成為不少年輕白領以及一些高中生們解決早餐的首選之地。便利店方便的不僅是時間,還有地點,他們大多開在公交站、地鐵站以及公司樓下,等車的時候買份早飯是順利成章的事兒。相比便利店這個早餐市場的老玩家,新物種盒小馬則是典型的網際網路新手。
  • 一網紅品牌連關13家店後,又開出一家48元排隊自助早餐店……
    雖然起名為「早餐店」,但店內的餐食飲品及門店營業時間都不會為「早」字所限 。在店成立之初還設立啤酒臺,但受疫情影響記者暫時沒有發現啤酒售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由原來的晚十點縮短到晚七點的原因。 職業餐飲網記者從店內看到,不少消費者在此喝下午茶、商務辦公等。
  • 麥當勞等巨頭髮力早餐,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
    麥當勞開始發力早餐,讓早餐這個鮮有巨頭的市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使得早餐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得更為複雜。國內早餐市場的掘金者不乏傳統早餐攤點、便利店、快餐店,甚至連做代餐食品的企業也想分一杯羹。那麼,究竟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 小小便利店,為「早餐工程」添柴加薪
    「這裡的早餐品種,早就不是幾年前人們印象當中只有包子、茶葉蛋、牛奶、麵包等幾個了。」良友便利總裁何立新介紹,依託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鑫博海鮮食工廠和光明乳業,良友便利的商品大庫目前共能提供478個單品品類的早餐系列產品,涵蓋乳品、蒸點、熬點、鮮食、麵包、微波即食品、烘烤、現制飲品等大類。
  • 盤點國內早餐現狀,早餐依然大有可為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 如今,人們越發重視早餐對人的重要性,因此,很多人瞄準了早餐市場,競爭激烈,但早餐其實比快餐更難做。  且數據中還顯示,國內消費者早餐消費方式中,75%選擇順利買著吃,包括肯德基,便利店,早餐店,街邊小吃攤等。而有15%願意選擇在家吃早餐,10%選擇其他方式。  可以看出,正是早餐店的快速、便捷,同時門店出品以及打包、結帳效率高,才讓早餐市場能這麼火熱。這些條件的背後同樣對於品牌的早餐連鎖業態供應鏈有著更高的要求。
  • 原麥山丘連關13家店後,又開出一家48元排隊自助早餐店
    但隨著國內烘焙行業的發展,蛋糕、麵包、飲品已經成為多數烘焙門店的標配,比如好利來憑藉高端蛋糕佔據市場,味多美主打社區店現烤麵包,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靠飲品、軟歐包雙品類生存。  與這些品牌相比,原麥山丘客單價過高,基本決定門店只能開在A級商圈地段,無法下沉到社區,而單靠軟歐包不好儲存,影響回購率。
  • 便利店爭奪早餐市場,早上一口飯之「變」,背後仍有哪些不便?
    早餐之「變」,背後仍有哪些不便?變局 早餐成便利店增長點早上7點50分剛過,陶然亭地鐵站附近的一處7- ELEVEN便利店門口,陳樂正在「大快朵頤」。左手一個麵包,右手一瓶豆漿,面前對著個垃圾桶,陳樂卻吃得挺香。「習慣了」,話雖這麼說,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 便利店咖啡加入戰局!全家的湃客咖啡玩單飛,明年上海開獨立咖啡館!
    便利店咖啡不甘人後  隨著參與者越來越多,2019年中國咖啡市場競爭更激烈,連全家便利店旗下的湃客咖啡也加入這場戰爭。首家咖啡館將於2019年上半年在上海開業,目前正在選址階段,備選地包括新天地、靜安嘉裡中心等具有年輕化、時尚化特徵的商場。
  • 便利店早餐指南,武漢上班族怎麼吃
    這兩年,得益於各店間的暗暗較勁,幾乎每個月,都能發現讓人味蕾一顫的小驚喜。可是便利店選擇這麼多,該怎麼吃呢?今天吃貨君就來幫大家解決這個世紀難題。@微博葉山城無冰皮月亮蛋糕系列價格:8.9元冰皮月亮蛋糕是羅森家的主打產品。
  • 肯德基、麥當勞和巴比饅頭,都看中了8400億早餐市場
    兩大品牌的低價早餐比拼由此開啟。此後幾乎每一年,兩家的「6元早餐」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宣布回歸。從2002年肯德基入局早餐業務開始,星巴克、必勝客等越來越多洋品牌都盯上了中國人的「早餐」生意。包子鋪、餛飩店、煎餅攤……中國人的早餐從不缺選項,更有便利店早餐可供選擇。洋品牌爭搶早餐生意,「野心」究竟是什麼?
  • 套牢魔都人,便利店翻起早餐花頭經:百餘種類、套餐走起、換新上新...
    小小的便利店裡竟然藏著百餘個早餐品種,她從貨架上拿了一個粢飯糕和原味豆漿,去收銀臺結帳後走向對面的辦公樓,這頓只需要3.8元的便利店早餐開啟了她新的一天…… 這家便利店裡,像小張這樣的白領還有很多,幾乎每天早餐尖峰時段收銀櫃檯前都排著長隊。到便利店吃早餐,成了越來越多上班族和居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