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早餐遇最大對手,便利店成為新晉「早餐店」

2021-02-12 尚澤控股官方

早餐攤生意被誰搶走了?

早餐對人非常的重要,因此吃早餐成為了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上班族來說在路上就能吃到熱乎乎的食物,且可供選擇的早餐店很多,不僅很實惠,還能吃的很好,這些早餐攤的存在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上班族的煩惱。

隨著人們的生活發展越來越好,這些早餐攤逐漸被工業化水平更高標準化水平更高的餐飲形式取代,這其中有國家方面支持的「放心早餐」項目。放心早餐是以早餐攤鋪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也是有政府單位統一規劃的,且早餐類目很多,從包子到八寶粥常吃的早餐基本都有。

另一部分可以買到早餐的就有便利店,比如羅森、7-11、365等連鎖便利店,這些便利店都是24小時開放,且店內都有一些常見的餐食,比如,包子、烤腸、玉米棒、關東煮等可以隨手買到拿著吃的食物,還有盒飯便當售賣,價格便宜,9元、10元再到18元、19元,任君挑選。

這些新興的便利店不同於以往雜貨鋪一般的小商鋪,店內商品擺放整齊,清潔到位,乾淨明亮。包子在保溫箱中,飯糰在保鮮櫃中,甚至豆漿都已封好口保持著最佳品嘗溫度,價格也相對便宜,10元以內就能吃飽,店內也有很多飲品售賣,這些便利店同樣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街頭巷尾中,購買方便,十分的方便。

現在便利店的餐飲發展得也很專業,比如隨口小吃、正餐盒飯、各種方便攜帶的麵包等等,這些都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日常出行生活,且比起早餐攤髒亂差等通病,便利店餐飲有著明顯的優勢。

統一的採購標準,統一的供應鏈,嚴格的食品衛生標準。同時還具有廉價的售價。這些使得傳統的早餐攤漸漸失去了市場。

便利店餐飲發展之路

便利店餐飲發展的最好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許多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這使得便利店餐飲這種快捷的用餐形式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關東煮、撈麵、盒飯、壽司、三明治等這些只要通過簡單加熱就能食用的餐食在日本的便利店當中是非常常見。

且這些產品每年能為日本便利店帶來超過50%的毛利率,餐食已經成為日本便利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前幾年日本發生了百年難遇的311地震期間,大大小小的日本便利店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由此之後,人們對便利店的依賴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光顧便利店的人也越來越多,從單一的工薪階層到家庭主婦甚至更多群體,也就是從這個時間開始,以711、全家、羅森為代表的便利店近乎成為了這個國家的城市基礎設施,迎來了大發展。

在我們國家,便利店餐食發展起來是在2008年,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北京的7-11被批售賣炒菜米飯,這成為7-11在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步,7-11的成功,給全國的便利店起了一個表率作用。 

此後4個一線城市也像7-11這樣發展起來,環境不錯,乾淨衛生,帶有餐食且推展到全國各地,這個風口也催生了一群喜歡去便利店打卡的美食博主,這群人不去其他地方,專門在各地尋找便利店品嘗便利店的美食,還有不少消費者自製了打卡便利店、盤點便利店美食等攻略供人們參考。

便利店會成為餐飲行業的最大競爭者?

隨著擁有熱食的便利店越來越多,不少顧客都成為了便利店餐飲的忠實粉絲。這讓不少餐飲人倍感壓力,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下去,便利店會成為餐飲行業的最大競爭者嗎?

便利店之所以會成為餐飲行業最大的競爭者是因為便利店的方便快捷,物美價廉,並且便利店有著嚴格的生產和管理規範。以全家便利店為例,便利店中售賣的便當盒麵包,都會按照保質期嚴格執行廢棄制度,這一嚴格要求不同於早餐攤,因此這是便利店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在2011年時,全家在上海推出一款低至6.8元的全民便當,一葷一素,這給消費成本高昂的上海帶來了強大的衝擊力。到2014年時,全家便利店一天盒飯、飯糰的產量達到了30萬份,相當於每家便利店每天要銷售300份左右。

2019年,全家便利店便當全面升級,推出8.8元起的新超值便當系列,還有9.8、10.8、11.8和16.8元等多個價位,賣的最好的就是11.8這個價位的便當,便利店餐飲的出現擠壓了很大一部分類似於早餐鋪子這樣的小餐館。

但是便利店餐飲對於整個餐飲業的發展影響還是有限的,畢竟便利店餐食還主要是以便利為主,它的味道和口感方面的競爭力很差,相對於傳統餐飲門店來講,差距明顯,不過便利店售賣的包子、關東煮等預製類餐品已經有了相當的競爭力。

也就是說,如果餐廳與便利店拼價格,拼便捷性是基本上沒有勝算的。餐飲老闆最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不斷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提升餐品的質量和口感,與便利店形成差異化競爭。

便利店餐食只是為顧客多了一種消費場景的選擇,而並非可以直接替代傳統餐飲。因此,餐飲人們不必太過擔心,餐飲行業不會因此改變原有的結構,傳統早餐店也不會因此消失。

微信推送把原來的時間優先改成了亂序閱讀。

要想不錯過管理技巧的文章推送,請大家記得把尚澤控股官方這個號設為星標。

方法如下圖:

定位中小微型企業的推動器,助力中國億萬企業輕鬆管理,基業長青。

相關焦點

  • 傳統早餐遇最大對手,便利店成為新晉「早餐店」!
    且這些產品每年能為日本便利店帶來超過50%的毛利率,餐食已經成為日本便利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前幾年日本發生了百年難遇的311地震期間,大大小小的日本便利店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在我們國家,便利店餐食發展起來是在2008年,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北京的7-11被批售賣炒菜米飯,這成為7-11在中國發展的關鍵一步,7-11的成功,給全國的便利店起了一個表率作用。
  • 便利店將成餐飲業最大競爭對手
    提起便利店,你會想到什麼?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會是深夜食堂般的畫面,24小時便利店儼然成為城市的溫情燈塔,如同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早餐攤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吃攤和便利店,這兩種看似毫無關聯的體系卻成了競爭對手,同樣的價格下,誰的質量更好,提供的選擇更多,誰自然更受消費者喜愛。
  • 廈門早餐市場戰局日益激烈 便利店咖啡店分食早餐「蛋糕」
    臺海網10月1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日前記者走訪發現,便利店、咖啡店以及外賣平臺都已加入早餐戰局,傳統早餐店略顯疲態,比如滿煎糕、面線糊等一些廈門傳統早餐,大多受制於加工工藝、運輸條件,只能在小範圍、小群體供應。有市民建議,面對日益激烈的早餐戰局,本土品牌應在保質保量的同時積極尋求變化,否則也會面臨淘汰危機。
  • 便利店的自助早餐運營新方式,了解一下
    如今,不少 便利店品牌都開始賣起了自助早餐,這主要還是因為有消費市場,近年來隨著便利店早餐市場的豐富,便利店自助早餐運營方式都有什麼好的辦法呢?增加便利店早餐品類早餐是一個大的消費市場,當今年輕人生活壓力加大,不少人早上起床上班基本沒有時間做早餐,公司樓下便利店的早餐就成為了必選,所以作為便利店商家而言,在早餐品類上,可以通過增加品類,不斷增加高品質造成供給,來給顧客更好地消費體驗。
  • 北京早餐新格局 中西式連鎖、便利店成主流渠道
    隨著越來越多的便民網點在社區周邊出現,有限的早餐時間不再糾結吃還是不吃,而是去吃哪一家;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西式快餐、中式快餐還有外賣,無論哪一種方式都能簡單快速填飽早上的胃,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中式品牌餐飲店早餐、西式連鎖快餐店早餐、便利店早餐成為北京主流的三大早餐渠道,不同渠道的就餐主流人群也各不相同。
  • 便利店+新零售+流動餐車 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8:30,在花園路128號的百聯逸刻便利店內,三三兩兩的上班族拿著麵包、牛奶、包子或豆漿在收銀臺前排起了隊,還有人直接在店內的餐桌上吃起了早餐。圖說:顧客最喜歡光顧的當屬店裡最內側的一排冷櫃 虹口區供圖(下同)記者注意到不同於普通便利店,這家店以輕餐食為主。
  • 套牢魔都人,便利店翻起早餐花頭經:百餘種類、套餐走起、換新上新...
    小小的便利店裡竟然藏著百餘個早餐品種,她從貨架上拿了一個粢飯糕和原味豆漿,去收銀臺結帳後走向對面的辦公樓,這頓只需要3.8元的便利店早餐開啟了她新的一天…… 這家便利店裡,像小張這樣的白領還有很多,幾乎每天早餐尖峰時段收銀櫃檯前都排著長隊。到便利店吃早餐,成了越來越多上班族和居民的習慣。
  • 為什麼早餐店老闆要從賣早餐轉型新零售?
    「清晨,早餐店老闆娘趁空閒時間拿起手機隨便翻出新聞說道。據報導說,若以現在每坪(1坪約合3.3平方米)月租金行情6000元(新臺幣,下同)估算,糖朝月租金超過320萬元。此前,Swatch、SASA美妝店、極度乾燥、漢堡王和Forever21等店鋪也都悄悄收攤。「老闆,一碗腸粉。」新來的顧客叫到。
  • 百餘種類、套餐走起、換新上新……套牢魔都人,便利店翻起早餐花頭經
    小小的便利店裡竟然藏著百餘個早餐品種,她從貨架上拿了一個粢飯糕和原味豆漿,去收銀臺結帳後走向對面的辦公樓,這頓只需要3.8元的便利店早餐開啟了她新的一天……這家便利店裡,像小張這樣的白領還有很多,幾乎每天早餐尖峰時段收銀櫃檯前都排著長隊。到便利店吃早餐,成了越來越多上班族和居民的習慣。
  • 便利店+新零售+流動餐車,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便利店+新零售+流動餐車,新模式讓早餐更「吃香」~ 2020-08-14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們都弄錯了,早餐店才是社區新零售的王者
    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社區新零售風起雲湧,基於社區人、貨、場三要素,便利店、生鮮店紛紛試圖進入新的領域,重構社區消費生態,從線下搶灘線上新零售埠。兩者不約而同都成了資本市場的香饃饃,看起來似乎成了未來社區新零售的不二選擇。事實真是這樣子的嗎?直至今天,幾家歡樂幾家愁,在前進的道路上主要靠資方燒錢。
  • 盒馬新開了家便利店Pick』n go 是為了做早餐店?
    7月1日,這個新零售的代表物種,又開了家便利店,也可以說是早餐自提店,這也被大家稱為盒馬的第5新業態。   盒馬新開了家便利店Pick』n go   7月1日,盒馬鮮生全新業態Pick』n Go便利店全國首家門店在上海黃浦區哥斐中心B2層開業。
  • 早餐車退路進店遇盈利困局
    在早餐車清理工作進行約半年後,昨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再次走入東西城那些已經「退路進店」的早餐點,了解它們的經營現狀。同時,北京商報也派出多路記者走訪了東城、西城、朝陽等區多個以往早餐車生意十分火熱的街道和地區。
  • 韓國傳統早餐市場被西式早餐「撼動」了
    麥當勞在2006年在韓國推出「McMorning」系列的早餐,從此正式開闢了韓國西式早餐市場,如今,這一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星巴克、Dunkin Donuts之類餐廳紛紛推出自己的早餐,並受到了韓國上班族的歡迎。 雨果網從韓國《朝鮮時報》11月14日的報導中了解到,在韓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以大米作為原材料的早餐最受歡迎,然而西式麵包正在挑戰韓國傳統早餐的地位。
  • 小小便利店,為「早餐工程」添柴加薪
    到便利店買早餐,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和居民的習慣。品種不夠豐富?早高峰排隊等候時間太長?店堂狹窄沒法坐下來吃?隨著上海「早餐工程」迎來升級版,這些「短板」正在逐一克服。按照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早餐工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上海已明確「便利店+早餐服務」「新零售+早餐服務」「流動餐車+早餐服務」「網際網路平臺+早餐服務」為「早餐工程」四大新場景。
  • 便利店連鎖快餐搶食剛需市場 北京早餐格局生變
    從2002年早餐工程啟動以來,14年間北京早餐這個巨大的剛需市場在政府引導和市場競爭下迅速變化。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車將成為歷史,連鎖餐飲企業和便利店則成為早餐消費的重要渠道;外賣O2O平臺也想分食這塊市場,不過客單價低、送達時間嚴格讓O2O們無從下手。
  • 日本的早餐店很少,韓國的早餐吃米飯,再看看中國的早餐
    麥當勞這樣的全球性餐廳,號稱24小時不打烊,在大部分國家都有提供早餐,在日本自然也有。除了麥當勞,還有就是便利店裡。日本的便利店行業很發達,他們的便利店裡,除了和我們的超市一樣,有各種零食飲料,也會提供一些餐食。比如新鮮的飯糰、三明治,以及盒飯等等,還可以幫忙加熱。除此之外,幾乎就看不到什麼早餐店了。大部分麵館和餐廳都要等等中午臨近的時候才會開門。
  • 便利店早餐如何選 全家飯糰最貴
    北京市商務局近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4700餘家連鎖便利店,有82%已經搭載了早餐服務或蔬菜零售。事實上,早餐市場一直是各大便利店品牌爭奪的焦點,最近,記者對7-Eleven、便利蜂等北京五大便利店共有的早餐商品和價格進行了調查。將便利店相同早餐商品進行對比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羅森和全家的三明治價格集中在9元左右,而飯糰則在5元左右。
  • 盤點國內早餐現狀,早餐依然大有可為
    早餐薄利多銷的代表  西貝的創始人賈國龍也曾坦言,早餐是快餐中的中餐,要應對顧客不斷上漲的口味需求之外,還要有好的性價比,滿足了這兩點以外,還有早餐的選址和早餐的高成本以及早餐的競爭對手太多。  但即使早餐這麼不好做,仍然有許多入局者。中國的早餐市場是剛需,但很辛苦並且還薄利多銷。
  • 從徐匯區的「首證」到今天的早餐工程建設,上海便利店...
    別小看這幾個字,有了它,便利蜂漕溪北路店才可以在便利店內做冷凍、冷藏菜餚的到店加熱,以及在保溫前提下的分餐銷售,類似傳統食堂那樣的「打盒飯」。沒了它,便利蜂要「打盒飯」就屬於超範圍經營,要承擔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