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業原則——了解你的客戶

2020-12-20 外匯小常識

在最新發布的經常項目外匯業務操作指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展業原則」這四個字樣,而它們往往出現在「銀行因按照展業原則辦理業務」等話句中,那麼到底什麼是「展業原則」?

「展業原則」也叫「展業三原則」,是銀行在為客戶辦理外匯業務時,要求遵循的三個基本原則,即「了解你的客戶」、「了解你的業務」、「盡職審查」,所以它不僅限於經常項目外匯業務,資本項目、衍生品交易都有它的身影。

「了解你的客戶」包含了客戶識別與客戶分類管理兩項內容。

客戶識別要求銀行充分了解客戶身份、背景等。客戶身份包括客戶的經營範圍、實際辦公地址、法人等信息,背景包括了股東、實際控制人、經營狀況、上下遊交易對手等,還要了解客戶是否具有從事相關業務的資格:比如從事貨物貿易是否有對外貿易經營者資格,企業經營範圍內是否包含了貨物進出口;辦理資本項目業務是否進行了相關的備案;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時查詢企業是否在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的激活企業內等。同時,銀行還應該按照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要求審查客戶身份的真實性,必要時也可對客戶的交易對物、關聯方進行識別。

客戶分類管理指在詳細了解客戶後,按照風險程度將客戶劃分為可信客戶與關注客戶,分別實施一般盡職調查和強化審查措施。可信客戶辦理業務可以施行簡化的審查手續,關注客戶則要採用更加嚴格的盡職調查和業務審批程序,比如,貨物貿易外匯收支名錄為B類企業就是關注客戶,收取外匯貨款時就需要審查企業的可收匯額度,而A類可信企業可以直接入帳。同時,兩者可以相互轉化,當關注客戶不再滿足關注條件時,銀行應及時將其轉為可信客戶,對於出現異常的可信客戶銀行也有權將其轉為關注客戶。

相關焦點

  • 展業原則——了解你的業務和盡職調查
    了解你的業務是指銀行在為企業辦理外匯收支時,通過客戶提供或者第三方取得相關業務的信息,識別客戶的交易背景、交易目的等,審查交易的合規性、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防止虛構交易背景開展跨境、跨幣種、跨市場的投機套利活動。
  • 淺談保險機構設立展業門店的可行性
    作為一名一線從業者,筆者現就當前保險銷售渠道給出的啟示和保險機構設立展業門店的可行性談一下粗淺的看法。  現有保險渠道給我們的啟示  (一)保險公司為什麼擠著去銀行賣保險?銀行網點遍及城鄉社區,人群覆蓋面大,保險資源多;銀行信譽好,借力銀行信譽容易贏得客戶。
  • 保險網絡展業成功籤下百萬大單,付出總有收穫!
    基於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保險網絡展業應運而生。越來越多保險代理人選擇進行網絡展業,提升自己的水平,獲得個人事業的突破。   那麼網絡展業獲客籤單靠不靠譜,值不值得付出?筆者通過專業的保險第三方服務平臺沃保網了解到一些保險銷售精英通過網絡展業籤下大單的故事:
  • 保險營銷展業,展業,展業神器——倔牛保險網
    為廣大客戶提供一個便捷、高效、透明的最佳服務平臺,同時,普及率提高,網絡渠道便捷,突破時空限制等優點使得優秀的保險代理人都逐漸開始通過網際網路進行保險產品營銷銷售,從而實現展業籤單。  倔牛保險網,作為每一位保險代理人的網絡展業神器
  • 選擇靠譜的保險獲客平臺讓展業更輕鬆!
    可見,大多數保險業務員短時間內仍面臨著獲客難、籤單難、展業難這些問題。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在2019年給自己一份滿意的答卷呢?顯然,首先得改變以往較為單一的展業方式,掌握多元化、多渠道獲客展業方式,除了線下堅持陌拜拓展業務外,線上選擇一個靠譜的保險獲客平臺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
  • 支付人第三課:最常見的展業方式
    只有利用多種方式,才能讓盟友展業充滿無限可能。今天我們就為廣大盟友分享總結了常見的展業方式,大家可以了解並開始嘗試,相信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因為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一般對你都比較信任,也不用擔心溝通的障礙。有時候甚至還能通過親戚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不斷挖掘你身邊的資源。這樣你的的起步會比較輕鬆,也不需要太多成本。
  • 移動展業模式引發保險銷售變革
    應用IT技術  提高銷售效率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展業模式中,一張保單通常需要5個工作日才能最終完成投保。保險代理人需要公司和客戶之間來回奔波,而過長的等待時間也會讓客戶覺得保險公司效率低下,甚至可能中途流失。  提高銷售效率,需要IT技術的支持。近期,保險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全新的移動展業模式——E-agency。
  • 金易聯賦能農商銀行線上線下聯動展業
    個人工作室可幫助員工搭建個性化服務新陣地,通過分享專業資訊、推薦精選產品,發布優惠活動等,持續不斷地向客戶傳遞專業價值。當前農商銀行在縣域已佔有較高市場份額,縣域客群以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線下渠道仍舊是農商行的優勢資源。因此,加強對一線服務人員線下展業支撐成為數位化建設的另一重心。
  • 保險移動營銷展業系統呈現多樣化展業
    代理人藉助數據和保險營銷展業系統展業更容易,保險市場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地提升效率,結合自身特點來選擇。在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下,移動展業的快速便捷性、網絡自由開放性和應用服務的互動共享性大大提升了保險業的無紙化和智能化營銷。
  • 普益財富i理財師平臺全新升級 全面解決理財師展業難題
    如果你是理財師,你一定有過這些困惑:我的客戶在哪裡?客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如何維繫客戶關係,與客戶保持高質量的聯繫?如何挖掘客戶更多的需求,與客戶實現雙贏?當你遇到了這些問題,你是默默堅持努力著,還是一直在尋求平臺的支持,卻苦苦不可得。  12月1日,致力於長期陪伴理財師成長的i理財師平臺全新改版升級,正式對普益合作理財師開放。
  • 宜人金科:金融有溫度,助力保險代理人線上展業
    為共度疫情難關,宜人金科母公司宜信旗下宜信博誠決定免費對外開放「智能保險」的使用權限,打破公司界限,幫助全行業保險代理人實現足不出戶、在線展業。有溫度的金融科技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關於疫情防控工作致會員單位的函》,要求保險機構研究疫情形勢下服務客戶的新方式。
  • 多種展業工具打開保險營銷新思路
    以保險行業為例,如今的保險獲客渠道早已突破傳統「個人交際」模式,轉變為以線上代理、平臺應用為主,許多保險代理人在日常展業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電子化保險新工具的便捷與實用。 李強是一名保險行業新人,剛入行時就聽說保險銷售雖然收入高,但是壓力也大,光展業一項就能難倒不少人。
  • 安國保險經紀打造線上展業新模式 保閣APP全新升級家庭計劃書
    作為保險行業的重要基石和中流砥柱,保險經紀人始終奔波在客戶服務的第一線,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都在為客戶需求而奔走。然而受疫情影響,近期保險經紀人線下展業活動受到限制,大部分經紀人面臨無法出單的窘境,依靠線下傳統低效的展業模式已不能適應迅速轉變的保險行業。變局之下,用科技為經紀人提供線上展業新工具就格外重要。
  • 郵儲銀行宿遷市分行推廣小額貸款移動展業全流程數位化業務發展新...
    為提升小額貸款業務信息化、數位化水平,郵儲銀行宿遷市分行以小額貸款流程優化為主線,為客戶賦能,提升客戶體驗,積極推廣小額貸款移動展業全流程數位化業務發展新模式。  新模式體現在「流程新」、「籤約新」、「時效新」、「風控手段新」四個方面。即「流程新」:全程無紙化、線上化操作,從業務發起到貸款發放均在移動展業端操作完成。
  • 壽險營銷移動展業系統推動保險線上化水平顯著提高
    提升壽險線上化經營能力的前提是建立健全壽險營銷移動展業系統工具和線上經營平臺,基於客戶服務、銷售隊伍管理服務、承載營銷生態和支持多種場景的整合式數位化平臺。平臺上,代理人可以自主便捷地進行保單查詢、投保服務等基礎服務,保險銷售人員可以進行客戶線上化管理,幫助銷售人員更好的經營和服務客戶。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移動展業及銷售系統服務採購項目單一來源...
    一、採購單位: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項目名稱: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移動展業及銷售系統服務採購項目。  三、採購內容:  採購內容為信用卡移動展業及銷售系統服務,包括:銷售管理系統一次性建設、移動展業及銷售管理系統合作期間外包運營服務、移動展業設備租賃、移動展業設備軟體開發、運維及通訊服務、聯網核查服務等。服務期2年。
  • 2020年了,還不懂經營客戶的人,終將被時代淘汰
    但2020年了,還不不懂經營客戶,還不懂線上展業,是只老鷹,也飛不起來。什麼是客戶經營?以優質的服務來獲得客戶良好的評價,以良好的口碑吸引、維護、增進客戶的關係,從而達到客戶永續經營的目的。客戶經營不僅是公司永續經營的命脈,還是代理人生存的根本。
  • 券業大事:利用第三方網絡平臺展業有規可依了!迴避三大風險、平臺...
    租用第三方平臺展業的十大要點在相關起草說明中,證監會表示,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證券公司為代表的經營機構產生租用第三方網絡平臺的網絡空間經營場所,向投資者提供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等證券服務的需求。
  • 資管業務展業不合規 東海證券時任負責人等三人被約談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資管業務展業不合規,東海證券時任負責人等三人被監管談話江蘇證監局近日發布了對東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海證券)三名人員採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因其在資產管理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風險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
  • 展業獲客難?看網際網路保險服務平臺i雲保如何助代理人高效開單
    「意識到傳統獲客展業模式不再適應當下還是因為這場新冠疫情,原本跟蹤服務了好幾個月,才有意向在春節期間加保的幾個老客戶,因為疫情居家隔離2個月,再聯繫時,不是意向全無就是已選擇別的保險公司,幾個月的努力白費。」就這樣,入行4年有餘的保險代理人盧松(化名)開始關注各大保險科技服務平臺,搜羅靠譜的保險銷售技巧,只為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