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東京大飯店》是我近期看過的專業度最高的料理劇,完全不是誇張的漫畫風,每道菜品的設計嚴格又高級。而劇中拍攝的米其林餐廳,也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這也是這家餐廳第一次允許攝像機拍攝。
L'AMBROISIE(眾神的食堂)也是劇中被稱為巴黎最強的神級三星餐廳,是連續20年拿到米其林三星的餐廳,是主角尾花夏樹最開始上班的地方。
不僅如此,對手餐廳gaku,其實是代官山的二星級餐廳Maison Paul Bocuse。
而劇中木村拓哉製作的每一道食物,也是由連續12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東京法餐Quintessence所監製。料理顧問除了在日本地位很高的料理評論家服部幸應之外,另一位便是Quintessence的主廚岸田周三。岸田主廚從2008年至今,連續拿了12年的米其林三星。
我們不妨來圍觀一下劇中的美食,簡直將不同食材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海膽搭配雞油菌;
比如,紅金眼鯛搭配鮮花派;
再比如,將食材的魅力發揮到極致的蔬菜沙拉,包含當季蔬菜、烘烤過的酵母菌、大黃根油、鹹魚子、薔薇果;
以及烹飪的各種方法,液氮烹飪、真空器烹飪、瞬間冷凍烹飪、發酵烹飪,等等。
這精緻如同藝術品一般的料理,炫技式的做菜工藝,令人如痴如醉、食慾大開。我相信,這種「高級的飢餓感」,是《深夜食堂》與《孤獨美食家》所無法帶來的。
劇中還討論了高級餐廳所追求"米其林"的政治經濟學。眾所周知,東京是世界上擁有米其林餐廳最多的城市。在2018年這個數字達到了314家,甚至比排名第二的巴黎141家超出了一倍有餘。因為這些「星星」所帶來的無限商機,每家餐廳都卯足了勁想要拔得頭籌。
劇中所揭示的例如廚師間的拉幫結派、店家間的通風報信、表裡不一兩手菜單的準備等小手段,雖然可能存在著過於誇大的成分,但它們也確實為我們揭示了在美食圈似乎沒有所謂真正的「客觀」。最後的判斷標準可能也只有「人心」。
這既是顧客心中對於食物真實的感受,也是廚師心中有沒有真正把食客的滿意放在首位,而不是對利益或虛名的過度執念。
相信每一位喜歡美食文化、熱愛研究做菜的觀眾能在劇中獲得非常大的樂趣。
Quêter le beau produit.
Cuisiner sans afféterie.
Offrir le meilleur, simplement.
這段話被寫在劇中法國米其林三星級飯店 L'Ambroisie 的菜單上,大意是:尋找最好的食材,心無旁騖地料理,只為獻出至上之美食。我想,這也是《東京大飯店》想傳達的核心奧義。
木村拓哉在劇中說,「做一件事,吃飯、走路、睡覺時都在想著研究它,才會真學得好、做得好。」《東京大飯店》其實九是個匠人追求極致的故事,而極致永遠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