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拿到婦科B超報告單的時候都是一臉茫然,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意思,自己的報告是否正常,今天貝安曉曉就帶著大家以一文讀懂婦科B超報告。
正常婦科b超報告單
子宮:
子宮是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位於骨盆腔中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
大小:子宮大小與年齡及生育有關,正常成年未產者子宮重約50g(1兩),長7-8cm、寬4-5cm、厚2-3cm,容量約5ml。
子宮在幼年或者絕經後會略小。成年女性子宮過大可能是懷孕子宮、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畸形等,子宮過小可能是幼稚子宮、先天性性腺發育異常等等。
位置:B超報告上常見的幾種B超位置:前位,中位(平位),後位。
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厚度可隨著月經周期發生顯著的變化。以28天月經周期為例子,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為:月經周期第5-7日,內膜較薄,約1-2mm,第8-14日,約3-5mm,15-28日,約6-12mm。正常情況下,在月經來潮前內膜最厚,月經來潮後最薄。子宮內膜過厚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症、早早孕、子宮內膜息肉等,子宮內膜過薄可能是流產損傷或者激素作用。
宮頸:
子宮頸位於子宮下部,近似圓錐體,長2.5~3cm,上端與子宮體相連,下端深入陰道。
陰道頂端的穹隆又將子宮頸分為兩部分:宮頸突入陰道的部分稱宮頸陰道部。B超可看到宮頸處較大佔位,比如宮頸肌瘤,較大宮頸息肉,宮頸癌晚期等。
近幾年,B超解析度增高,經常會有B超顯示宮頸處數個液性暗區,患者會比較緊張,其實這些常常是宮頸納氏囊腫。
輸卵管:
一般而言,B超檢查是不能看到輸卵管的,只有女性出現炎症時才會誘發輸卵管阻塞、增粗、積水等。
假如發現自己的報告中出現了輸卵管積液,這種情況大多是伴隨著輸卵管阻塞,阻塞很長時間也會導致不育,所以很多女性還需要進一步的輸卵管造影檢查。
卵巢:
一般的報告會寫卵巢無異常,平滑;而異常會顯示卵巢腫瘤的大小,形態,邊緣,周圍是否有血流量,血流量是否充足等。
多囊卵巢:多囊性卵巢主要是指女性卵巢內有多個不能正常排洩的卵泡,在卵巢中不斷積聚,B超顯示卵巢的均勻性增大,包膜增厚,內含多個(超過12個)無聲區。
巧克力囊腫:巧克力囊腫內為咖啡色液體,B超顯示囊腫形態規則或不規則,卵巢壁厚或光滑等等。
卵巢腫瘤:在B超解讀下,卵巢良性腫瘤的類型較多,這種良性瘤屬於邊緣清晰、囊性為主的腫瘤。
事實上卵巢腫瘤在B超下的表現也是會有差異的,為了區分良惡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病理檢查。
做B超的最佳時間
正常情況下,女性做B超的最佳時間是月經乾淨後的3-7天內。
因為此時子宮內膜較薄,比較容易看清楚宮腔內病變,另外,有些生理性卵巢囊腫在月經乾淨後自然消退。
當然,如果是要監測卵泡,建議從月經第九天開始隔天到醫院監測卵泡的成長、成熟以及排出過程。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異常陰道出血、急性腹痛等做B超不受月經周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