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表彰在創新發展和提升品牌軟實力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連續第五年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榜單。
根據榜單,攜程與京東、小米、網易等企業一起,登上了「2018年中國企業全球化新銳50強」推薦榜,也成為唯一入選該榜單的旅遊企業。
已實現服務、技術雙輸出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發布的國際上最權威的《全球智庫報告2017》,CCG位列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第92位,成為首個進入世界百強的中國社會智庫,並在全球最佳社會智庫榜單中被評為中國社會智庫第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入選「全球化新銳50強」榜單也是該智庫對攜程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重要認可。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三年,從收購英國廉價航空分銷系統Travelfusion到投資最大的在線旅遊企業MakeMyTrip,再到戰略投資途風網、「海鷗旅遊」、「縱橫集團」等美國三大華人旅行社,乃至收購全球最大機票搜索平臺天巡(Skyscanner),攜程全球化布局動作不斷。
美國社交旅行網站Trip.com在被攜程收購後,也已成為攜程面向亞太地區用戶的新品牌。
在此基礎上,攜程還向國外輸出服務標準和「技術方案」,解決海外用戶的出行痛點。一方面,繼愛丁堡、韓國首爾之後,攜程第三家海外呼叫中心在日本東京正式投入運營,均為當地用戶提供7×24小時「一站式服務」。
另一方面,攜程推出了一款針對英國市場的鐵路應用程式——TrainPal,這是攜程孵化出的第一個針對國際用戶的創新項目。經測算,TrainPal讓英國用戶平均節省了近40%的火車票購票成本,一度流量激增導致伺服器超負荷運行。
正構建全球旅遊生態圈
事實上,經過多年在全球化方面的耕耘與積累,攜程確實正逐步進入到收穫期。
據攜程最新財報,2018年第三季度,其國際機票票量(不包括天巡在內)同比上升約30%,是行業增速的一倍多。
與此同時,攜程與天巡、Trip.com的協同效應日益凸顯。目前,這兩大品牌擁有來自全球的超過9000萬的月活用戶,Trip.com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了三位數的航空票務量增長。就天巡來說,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月活用戶同比增長26%,直接預訂業務同比增長約250%,佔其全球預訂量的10%以上。
對此,攜程CEO孫潔認為,「攜程當下正在全面加速推進全球化戰略,旅遊天然是一個國際化的產業,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市場,這也意味著我們有潛力、有機會去服務更多海內外遊客。目前,我們正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國際旅行生態圈。」
公開數據顯示,海外酒店預訂量在攜程酒店總預訂量中的佔比約為25%,純國際機票已佔到國際機票總量的30%。在梁建章看來,攜程是中國最有可能實現全球化的服務型企業。
因此,攜程的全球化戰略,瞄準了更高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之內,將攜程國際業務收入在整體收入佔比提高到40%-50%。」梁建章此前透露了攜程「全球化」的五年規劃。
為「長期成功」打基礎
「中國旅遊人口潛在的增長紅利,正是攜程未來在國際化競爭中的優勢。」著名旅遊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此前表示。
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曾表示,「中國現在人均GDP為8000美元-10000美元,根據歷史數據,當一個亞洲國家的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時,其出境遊將進入高速發展期,中國已經來到了這一階段。」
他說,「我們將抓住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以期實現攜程的長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