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財富》雜誌發布的「未來公司50強」榜單顯示:中國在線旅遊企業攜程位列第4,且是榜單上唯一一家旅遊企業。
《財富》雜誌是全球知名的商業雜誌之一,一直關注產業界排名前列的企業。今年,其和BCG亨德森智庫合作,通過對多項非財務指標的分析,及應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找出了全球50家長期前景最被看好的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財富》雜誌將攜程列入榜單,且位列第4,「體現了對中國旅遊市場未來前景的信心,而在這個市場上,攜程也具備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
內在邏輯:中國旅遊業仍將迅速增長
「隨著中國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出境遊人數將迅速增長。」評價攜程時,《財富》雜誌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在線旅行機構,攜程已經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數以億計中國遊客的主要旅遊平臺。
這不難得到數據的支撐。
中國旅遊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突破了1.3億人次,花費近1200億美元。2018年國慶假期,內地出境遊客就達到近700萬人次,佔全年出境旅遊人次總數的5%左右。
另據麥肯錫預計,未來五年,出境遊人數和消費總額都將保持6%以上的複合年化增長率。
同時,隨著居民收入增長,中國人的旅遊意願也不斷加強,這意味著,攜程作為在線旅遊代表性企業,仍處在行業的高增長周期中。
不同於其他行業的是,攜程過去19年的發展歷程,幾乎等同於中國在線旅行市場的發展史。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無論是在電話預訂時代、桌面電腦時代,還是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攜程都能夠充分佔據市場先機。
這並不是攜程的運氣好。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後,尤其是在過去幾年裡,市場上其他多家OTA對攜程發起的挑戰從未停止過,可事實證明,目前無論是用戶規模、技術優勢、產品覆蓋度、創新能力等方面,攜程均領先於市場上的競爭者。
一位老攜程人的評價更有代表性:「旅遊行業市場競爭的複雜程度是外界難以想像的,但每一次大的挑戰過去之後,攜程就又壯大了一次,遇強則強已經成了攜程骨子裡的東西。」
這些,也是《財富》雜誌對中國旅遊市場、對攜程增長判斷的內在邏輯。
先發優勢:全球化布局受矚目
在此大背景下,攜程也在戰略層面更立足於全球化,並著力打拼服務。
目前來看,攜程所布局的國際機票、國際酒店、出境遊、境外用車等多項業務所組成的國際化戰略已經開始展示出增長力量。
有分析認為,長遠看,國際市場將會成為這家企業重要的增長點,而由於全球化是企業戰略中難度最大的層級,攜程的提早布局將會為自己搭建起顯著的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目前攜程旗下所有品牌的全球月活躍旅遊客戶數已經達到1.8億。通過天巡網(Skyscanner)和Trip.com這兩個渠道,攜程的海外用戶可以查詢、預訂、退改籤國際機票,獲得多語言客服支持等。
據該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在不計入天巡網的貢獻的前提下,國際機票已經佔攜程總機票收入的40%以上。其中,出發地和目的地均在境外的純國際機票在國際機票營收中的佔比也超過30%。
攜程執行長孫潔表示,得益於攜程出境遊業務和Trip.com的迅猛發展,攜程的國際機票和國際酒店業務量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約40%。
「未來還將把Trip.com佔天巡的全球預訂量從現在的不到5%提高到20%~30%。」孫潔稱。
服務能力:覆蓋全球 提供14種語言服務
從服務業角度評估,機構所看好的,還是攜程所具備的強大的旅遊服務能力。
旅遊業是最強調服務能力的行業之一。攜程擁有1.5萬人組成的客服部門,在境內外都設立了呼叫中心。除了位於江蘇南通的亞洲規模領先的單體呼叫中心,攜程還有首爾和愛丁堡兩大海外呼叫中心,重慶永川的西南客服中心也是面向海外用戶的呼叫中心。
目前,海外市場也採用同樣的標準,Trip.com就推出了包括日語、韓語、德語、法語和泰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服務。
除了系統化的服務流程之外,攜程還創新性地在業界推出了「全球旅行SOS」、當地嚮導、微領隊等一些細分領域的服務。以「全球旅行SOS」為例,這項服務是為了最大程度保障用戶在旅行當地的安全。2018年上半年,攜程收到的3000多起SOS求助案件的救援成功率達到94%。
當地嚮導也是一項更受年輕用戶歡迎的服務。請一個當地人帶著玩,沒有甩團、宰客、強制購物,這種被媒體稱為「網約導遊」出遊方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不久前媒體曾報導了90後美女網約導遊胡娜娜的故事,憑良心做事、從不宰客的原則,讓胡娜娜收穫了更高的收入,也傳播了旅遊業的正能量。
正如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長梁建章所言,攜程的目標是建設成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服務品牌之一。
《財富》雜誌也提到,攜程已經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下一步,充分調動其全球化戰略和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將為實現未來國際業務佔比提高到50%的目標註入動力。 文/梁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