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片給觀眾帶來的心理衝擊力是別的電影無法企及的,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它摧毀的絕不僅僅是人類的肉體和世界的客體,而是人類崩潰邊緣的精神世界,親人的生死離別,快到來不及說再見,是澆滅末世下最後一絲希望的海嘯,隨著社會秩序的瓦解,道德律令的摧毀,生存成了人類第一需求,在險惡的環境中,人類原始的本性原形畢露,新的黑暗森林法則重塑出適者生存的鐵律。
面對無法阻擋的天降劫難多數人都是恐慌的逃亡,唯有極少理智的人安靜的等待死亡,如果毫無退路可選,不如珍惜生命的最後一刻。歡迎收看本期的電影飆榜之十大末世災難片。
NO.10《獨立日2》
《獨立日1》創下的傳奇性記錄成為了《獨立日2》上映的直接動因,儘管電影是在重複首作的故事,但是絲毫未影響升級版戰艦摧毀地球的快感,人類最終還是毫無懸念的勝出了外星生物,毫無新意的故事套路讓電影淪為了一部好萊塢流水線式大片。
但是在首作故事背景的加持下,電影仍舊可以俘獲粉絲的芳心,遮天蔽日的飛船是本片標誌性場景,外星人蜂群思維模式是本片的創新看點,總而言之,種族延續是這部電影討論的核心主題,只有在外星文明在大規模入侵地球時,人類才能表現的如此團結一致。
NO.09《流感》
一場突然爆發的豬流感,瞬間擴散至整個城市,政府決定隔離所有的人,只接走個別要職人員,原本完全可以離開的醫生察覺孩子已被感染的不幸事實,此時正義和私慾形成了對立,一邊是做醫生的職業操守,一邊是上未涉世的孩子。
在整個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影片以小孩子的視角切入,牽扯到整個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中,仿佛整個災難牽扯的每一個人都不能袖手旁觀,最讓人動容的鏡頭是全城被警察封鎖後,小女孩面對戒備森嚴的隔離線,一觸即發的槍口,最終還是邁出了越界的腳步。
NO.08《雪國列車》
災難片除了生存和人性的議題外,似乎就剩下權利的劃分和階層的矛盾,與其說《雪國列車》是一部描寫末世下災難對人類的摧殘,不如說是部如何劃分權利和重新分配資源的生存片,電影唯一的缺陷是永動機的一些漏洞,但是絲毫未能影響它對階層和權利的反思。
整個世界被冰天雪地覆蓋成白茫茫的一片,冰冷的鐵軌遭受車輪撞擊發出震人心魄的聲音,而車內擁擠的末尾車廂和前面舒適的頭部車廂形成令人觸目驚心的場面,或許是本片最有力量的鏡頭,直擊觀眾內心深處。
NO.07《釜山行》
為了營造災難片的快速節奏,電影特意將《行屍走肉》裡喪屍的行動速度增加到十分迅捷,一列開往釜山的火車成了亡命之旅,病毒在城市裡大規模的擴散而開,列車的沿途已成人間地獄,成批的喪屍在街頭瘋狂攻擊著行人,同時火車內的喪屍妹也將病毒擴散至整個列車,一時間整個動車一片混亂。
電影成功將生存和道德的對立鑲套入末世的災難裡,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是對人性的反覆考驗,似乎生存的門票總是固定,所以他人即地獄的邪念不知多少次在觀眾的內心浮現,就連全片第一反派最終都安排了親情的救贖線路,男主在整個故事中也發生了突變性成長,在生死存亡的時刻,親人用身軀為你擋住所有的危險,生離死別總是電影觸動人心的不變的情景。
NO.06《絕世天劫》
《絕世天劫》和《天地大衝撞》是同年上映的同題材電影,兩部電影講的是同一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故事,前者重在表現人類阻攔的過程,後者表現的是災難摧毀地球後,人性的複雜多變。最令人震撼的是開片從天而降的隕石瘋狂襲擊整個城市,人類恐慌的四處亂竄而躲避災難,全球進入高級備戰狀態,起初人類以為是外星不明物的襲擊,最終才確認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前兆。
最諷刺的是一群曾經連賦稅交不起的鑽井礦工擔任了救世主的使命,國家一邊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一邊是無可奈何被迫重用他們,當國安局的首腦決定提前引爆核彈時,所有人命懸一線,這或許是電影對人性的一次考驗,在集齊利益面前沒有無辜可談。
NO.05《後天》
全球變暖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所有國家不朽的議題,所有人都覺得溫室效應與我們很遙遠,當地質學家再次在演講大會上提出全球變暖已經刻不容緩時,各國的首腦都覺他的一番言語是聳人聽聞,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為全球氣候做出犧牲讓步,目光短淺的人類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當突如其來的龍捲風席捲整個城市後,人們總算是意識到了地質學家的警告,可惜一切為時已晚,冰雹無情的狂轟亂炸是上天對人類的首次懲罰,洋流的擾亂掀起百丈高的海嘯,絕情的將整個城市淹沒,恐慌的民眾躲入圖書館的高層險種生還,流浪漢和狗之間的溫情讓人內心為之一動。全球迅速被冰封的特效令觀眾瞠目結舌,或許電影最震撼人心的不是直通天際的災難鏡頭,而是生死離別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意。
NO.04《天地大衝撞》
當總統宣布小行星將會撞擊地球時,沉睡於地球安逸搖籃的人類終於甦醒了,末日的消息很快轟動了全球,恐慌過後的民眾獲知了國家有合理的應對方案後,再次恢復了往常的平靜。
科學家決定使用核彈定點爆破彗星,企圖改變其運行軌道,當攔截彗星計劃宣告失敗時,無可奈何的總統執行了諾亞方舟計劃,民眾默許了50歲以上的人禁止進入方舟殘酷的抉擇,道德的瓦解是種族延續的最後理智選擇。
當巨大的隕石劃破大氣層,無情的在摧毀整個繁榮的城市時,人類終於感受到了世界末日將要來臨的壓迫感,面對排山倒海的巨浪人類慌亂的逃亡,可惜地球已經沒有了人類的容身之地,緊擁的父女、擁吻的夫妻、賣報的老人形成了末世下最浪漫的風景,這或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原因。
NO.03《鐵達尼號》
豪華郵輪鐵達尼號與冰山相撞沉沒,這場海難被譽為20世紀十大災難之一,由技術大神詹姆斯·卡梅隆將真實事件在銀幕還原成電影,當年創下21.7億美元全球第一的票房記錄,霸佔票房榜單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不是他自我突破3D技術壁壘,拍攝出了《阿凡達》這部劃時代意義的電影,所創下的票房傳奇是無法被打破的。
窮人畫家和貴族女之間的愛情故事似乎早已成俗套的故事,可是將這一情景鑲套於生死海難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是質變的效應,一切的不平凡橋段似乎變得合理自然起來了,或許這種簡單粗暴直抒胸臆的愛情才是真情最佳的打開方式,災難中的愛情總是一塵不染般的純粹。
NO.02《獨立日》
當那遮天蔽日的外星飛船降臨地球時,困惑了人類幾個世紀的問題終於有了明確的答覆,人類不是造物主的寵兒,而是宇宙萬千智慧生命最平凡的一種,帶著善意的人類去迎接未知文明的到訪,收到的卻是無情的雷射回應,天台狂熱的降臨派遭到殘酷毀滅後,美國總統終於意識到了滅頂劫難的降臨,匆忙逃出白宮的高官在火浪卷食下命懸一線,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地球的重要城市已被摧毀成斷壁殘垣,倒塌的自由女神雕像象徵著整個文明的淪陷。
人類最後的希望是五十一區最後的防線,7月4日總統終於宣布了對外星人的開戰,為了生存下去的權利,人類別無選擇,只能全力以赴反擊外星文明的狂轟亂炸,生死存亡之際,人類向外星飛船發射了反擊的核彈,但在保護罩的屏蔽下,一切的反抗掙扎都是無效的,曾經的流浪漢以犧牲自我的生命,與外星文明同歸於盡了,母船被摧毀的外星怪物匆忙離開了地球,一切再次恢復了平靜,然而人類更加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安逸。
NO.01《2012》
在《2012》上映之前,瑪雅人預言支配人們很長一段時間,關於世界末日的各種傳說曾經風靡一時,對於絕大數人而言,傳說都是半信半疑,而《2012》這部電影的賣點正是將傳說還原為真實的影像,中國人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或許遠大於歐美。
因為這或許是製片方專門為中國打造的一部災難片,再也不是美式的個人英雄主義了,這次拯救世界的是中國人,救世主的刻意設定正是編劇的狡猾之處。
全球全面爆發海嘯、地震、火山等毀天滅地的災難,帶給觀眾的心靈衝擊和震撼是絕無僅有的,飛機起飛時地面無限的下沉,真的是傳統災難片從未有過的體驗,朋友和親人最後的道別牽動了觀眾柔軟的內心,恍若如臨其境一般的壓迫與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