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電影《2012》中為什麼選擇中國製造末日方舟?

2020-12-14 銷售與採購聯盟

說起2012年12月21日,相信大多數人都還記得。根據阿茲特克人的「瑪雅年曆」,那天,人類將迎來世界末日。因為曾準確的預測出了二戰和汽車、飛機,人們對這個古老的神秘文明,好奇又充滿恐懼。這究竟是地球在和我們開玩笑,還是真的要向人類宣戰。貌似打剛開始有了網際網路,就有了世界末日的傳言。最先的說法是「太陽風暴」、「時間波歸零理論」等。而其中最流行的,則是阿茲特克人的「瑪雅年曆。

影片中災難場面震撼無比,3D視覺衝擊更是強烈。影片一開始就介紹了災難原因,太陽活動加劇,產生了大量中微子,加熱地幔,引發系列災難。在災難發生之前,由美國牽頭聯合世界各國緊急建造「諾亞方舟」,而建造地點就選擇在中國。隨後影片就進入高潮,2012年,災難爆發,主人公一家命懸一線,奪路狂奔。先是開汽車,然後上小型飛機,最後轉大型飛機,與死神展開賽跑,最後迫降中國,歷盡艱辛終於登上方舟,轉危為安。該片是「後天」導演的又一部大製作,堪稱「後天」的全面升級版,災難場面應有盡有,火山、地震、海嘯、城市毀滅、山崩地陷,接踵而來,特效逼真、場面宏大、登峰造極,令人嘆為觀止。

影片拍攝到上映期間,正是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美國人認為,中國能救全世界。類似的類比還有很多。美國人覺得印度科學家很厲害,發現了危機到來的預兆。美國人對俄羅斯人沒什麼好印象,在電影裡也是大老粗的形象,但最後也可以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義大利領導人也留了下來,因為教皇就在那裡。而危機過後人類的希望在哪裡呢?在非洲。非洲也被認為是人類經濟增長的下一個高峰。

導演之所以讓中國當這個救世主,該片拍攝期間,正好中國發生汶川大地震,是因為導演當年很關注08年的汶川大地震,看到中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很感動,很敬佩中國,據說導演被中國人的抗震救災精神所感動,於是在這部電影裡就有了讓中國造方舟的念頭。

最後決定修改劇本讓中國人成為這場『浩劫』的救世主,「諾亞方舟,中國製造」。這似乎是中國首次以正面形象出現在美國影片中。不過好幾艘比美國航母還大的方舟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就建造完成,完全沒有真實性,美國突然把中國捧的這麼高,讓人很不適應。

全球海嘯時候,喜馬拉雅是方舟最適宜的「建築」選址之一;1:中國是最有能力完成任務的生產大隊之一(這是綜合了科技、生產、經濟、社會等等等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達標)。

2:珠峰高,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當之無愧。洪水來了肯定要到世界最高的地方啊,珠穆朗瑪。 這樣其他地方被淹的時候這裡還有時間準備方舟。

美國在災難片中不止一次向俄國求助,比如在「絕世天劫」一片中美國太空梭就是在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加注燃料後飛向彗星完成任務的。這個世界永遠是講實力的。整天之乎者也,重文輕武,孔孟之道一大堆,講起來條條是道,真到了國家危難時刻屁用沒有,對真正富國強兵的科學技術卻漠然視之,到頭來一定會死的很慘。

「世界工廠」是不少好萊塢電影對中國形象的一個定位:《環太平洋》中的機甲生產基地,《2012》中打造末日諾亞方舟,一直到《變形金剛4》中生產汽車人的車間,完全就像是富士康的代工廠。「選擇中國沒有錯,別的國家做不來」是針對了中國人口巨大有大量勞動力才能完成如此浩瀚的工程,《2012》裡美國人看到短期內建設起來的方舟,感慨「只有中國人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不少中國觀眾也為「中國拯救世界」而沾沾自喜。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基建狂魔,不找中國找誰?效率和質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國家可做不到同時滿足這兩點。中國成為這次「拯救人類」的基地,而中國的大集體精神被宣傳為唯一能完成現代「方舟」建造工程的現代精神。

中國經濟發展在21世紀的國際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這可以在這次抗擊國際金融海嘯中得到證明。中國作用的提升,會滲透到國際活動的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文化領域,它會導致國際社會重新認識和肯定中國文化。具體到《2012》這部電影,它將「中國」形象正面化,與其對中國文化精神的再認識有關。在這個意義上,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發展,應當特別重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國所代表的「東方」也許對於他們還是一塊淨土。中國精神的傳統元素是社會和諧和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尊重歷史等。這些元素是真正的社會凝聚力的要素,而西方現代個人主義精神卻缺少這些元素。應當說,未來世界的福祉是以這種凝聚力在國際社會中的形成為根基的。這是中國的現代集體主義精神對西方社會的有益提示。

相關焦點

  • 災難科幻電影《2012》,世界末日中的諾亞方舟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知名的災難片《2012》世界末日,雖然現在的我們知道電影純粹是根據瑪雅文化進行虛構拍攝,但是在上映之初,還是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反響,畢竟電影的故事架構過於巧妙,有點以假亂真的樣子。
  • 電影2012觸發災難經濟 中國版諾亞方舟訂單不斷
    「末日」臨近,各路「方舟」大PK  中國版「諾亞方舟」訂單不斷  11月20日,《2012》3D版公映,作為災難類型史上投資最大、效果最震撼的作品,《2012》於2009年公映時,曾刷新多項中國票房紀錄,此次該影片的3D版本再度襲來,首周便以超過9000萬的票房成績再度成為票房冠軍。
  • 2012世界末日,拯救人類的三艘諾亞方舟,都是中國製造!
    在億萬星河中,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存在,她叫地球,經過了億萬年的歲月,她孕育了一群神奇的生命,演變到今天也著實不容易,人類也有很多預言大師,這不又有預言了2012年地球上這個神奇的生命就該和母親說拜拜了,因為這一年,地球不再守護她的孩子,地球不再呵護她的傑作,然後就發怒了,然後我們這些渺小的生命就悲催了
  • 中國版諾亞方舟熱賣 電影災難也能成發財渠道嗎
    [華聲在線導讀]今年8月份,浙江商人楊宗福製造的「中國挪亞方舟」引起轟動,該方舟可用於火山、海嘯、洪水、地震、核輻射等災難發生時逃生,近日又傳出,中國版諾亞方舟的訂單不斷,淘寶商城不少賣家也紛紛上架叫賣,宣傳說2012年世界末日將來臨,購票從速登月可逃生。有的票價高達十億歐元,低的則只有0.01元。
  • 常樂電影:一部世界末日後人類造方舟求生的電影《2012》
    大家好,我是常樂電影,今天介紹一部世界末日後人類造方舟求生的電影《2012》故事開始於2009年,一位地質學博士正在急匆匆的趕往了印度礦場,朋友只告訴他,由於太陽中微子爆發,導致地核溫度急劇上升,我是感覺大事不妙。
  • 推薦五部不可不看的末日災難片,絕對震撼你的眼球
    NO.1 《2012》提到末日題材的災難片,絕對不能不提的就是這部上映於2009年11月的電影《2012》,又名《2012世界末日》,某瓣評分7.9,好於87%的災難片。各國政府已經聯手開始秘密製造方舟,希望能躲過這一浩劫。以寫科幻小說謀生的傑克遜(約翰·庫薩克 John Cusack 飾)在帶孩子們到黃石公園渡周末時發生一連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經兮兮的查理(伍迪·哈裡森 Woody Harrelson 飾),查理告訴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 災難末日後的人類如何生存,盤點那些經典的災難電影
    TOP1:《2012》《2012》是一部 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講述了人類在世界末日下掙扎求生,災難面前,人性凸顯的故事。特別是歷經重重困難到達方舟後,已經製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湧來的受災人群。
  • ...2012年12月21日,是傳說中古瑪雅文明曆法預言的世界末日。距離...
    2012年12月21日,是傳說中古瑪雅文明曆法預言的世界末日。這一天,突如其來隕石如雨點般從天而降,一時之間天搖地動、地殼崩裂,全球各地吹起比大樓高的巨浪,美麗的地球不再,成了人間煉獄。距離這一天,已經不足一個月的時間。
  • 好萊塢電影 為何鍾愛「世界末日」?(圖)
    好萊塢導演們利用了人類對未來不確定的好奇心,不停地用自己的方式毀滅地球;而有些影迷為了放鬆神經,或為了宣洩對現狀的不滿,寧可遭受末日電影的折磨。   好萊塢電影中地球面臨的「災難」   ☆自然災害   《2012》中,房倒屋塌,海水四溢,人類面臨毀滅的絕境。
  • 中文先驅報:2012,我們的諾亞方舟在哪裡(圖)
    中新社發劉君鳳 攝  中新網11月24日電 紐西蘭中文《先驅報》24日刊發署名「章夫」的評論文章《2012:我們的諾亞方舟在哪裡》說,如果說《2012》是一部世界末日的寓言,那麼比末日寓言更有趣也更令人深思的則是對危機時刻,全球治理過程的社會與政治想像,而其中精英主義與平民主義的博弈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 2012年盛傳中的世界末日,《2012》過後再無史詩級災難片!
    《2012》是2009年美國科幻災難片,由羅蘭·艾默瑞奇執導,描述根據瑪雅預言地球將在2012年迎來世界末日。主要演員有約翰·庫薩克、亞曼達·彼特、丹尼·葛洛佛、譚蒂·紐頓、奧利弗·普萊特、切瓦特·埃加福特和伍迪·哈裡森。
  • 六部精彩世界末日災難電影每部都是佳作,你看過幾部?
    所以我們要進行要保護自然環境,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六部精彩的世界末日災難電影,每一部都具有警示的意義。《2012》有人發現了瑪雅文明的預言說在2012年。世界中會處在一個世界末日當中,會被洪水所淹沒。當時大家還把這個搞成了一個熱搜,但是過了2012年還是沒有發生這些災難,但當時有人去把這個作為商機拍成了一部災難題材的電影《2012》。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2012年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能量平衡系統失衡,這樣爆發一次大災難了,大洪水將要淹沒全世界,由此而展開的一個人類自救的行動。其中展現的只有有錢人才能買到世界諾亞方舟的票,而沒錢的人只有等死。
  • 農民自製逃生設施 自稱「2012諾亞方舟」(圖)
    宋敏濤 攝   中新網廊坊12月7日電(記者 宋敏濤)河北省香河縣一農民自製圓球形逃生設施,自稱「2012諾亞方舟」,首次下水視頻被傳網絡後引發熱議。7日,中新網記者探訪「諾亞方舟」製造工廠,製造者劉起元稱:正在加緊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期望定型量產用於實際救援。
  • 十大世界末日災難片,我獨愛《2012》和《獨立日》
    電影成功將生存和道德的對立鑲套入末世的災難裡,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是對人性的反覆考驗,似乎生存的門票總是固定,所以他人即地獄的邪念不知多少次在觀眾的內心浮現,就連全片第一反派最終都安排了親情的救贖線路,男主在整個故事中也發生了突變性成長,在生死存亡的時刻,親人用身軀為你擋住所有的危險
  • 6部高分世界末日電影,你看過幾部
    大家好,這裡是相橫娛樂範,這次我們來說幾部關於世界末日的災難片,大多數都是美國電影,由於工業化成熟的技術條件和寬鬆的電影語境,美國災難片的特效製作的水平越來越來高,再加上災難藝術家電影導演的構想,一部恢弘巨製的世界末日電影就出來了
  • 揭秘2012世界末日謠言 從電影到旅遊的噱頭
    屆時,人類躲避災難的方法就是躲到地殼以下,或者搬去其他星球上居住。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一直都在積極駁斥「世界末日」說。他向記者表示,地磁南北極倒轉其實經常發生,近兩億年以來發生過100多次,但是根據歷史記錄,地球磁場倒轉並沒有伴隨生命大滅絕的事件。
  • 10部高質量災難電影推薦,看完心有餘悸
    災難電影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電影類型,相較於科幻片,災難電影更多講述的是自然災害,也更貼近現實生活。影片中所觸及的各種災難因素,也許就來源於過去或者未來的生活中,所以更讓人感覺心有餘悸。本期就為大家帶來10部高質量的災難電影。
  • 陷落系列男主新片《末日逃生》大災難面前掀起人類滅亡危機
    自從《後天》、《2012》等電影將「科幻、災難」題材發揮到淋漓盡致之後,後續這一題材的電影,諸如《末日崩塌》等,總是有一種「難以超越前作」的感覺。《聖經》中描述的大災難開始降臨地球,巴特勒再次被迫進入危機管理模式,他的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也不知是不是為了蹭上今年疫情和美國大選的雙重熱度,《末日逃生》中的特效水平和同樣趕著上映的《金剛川》差不大多。近兩個小時的電影裡,災難特效鏡頭加起來不過幾分鐘。說實話,這幾部片的特效都挺費錢的,但是劇情真的不忍直視。
  • 看完《白頭山:半島浩劫》後不能錯過的10 部末日災難電影!
    而回顧影史上,除了火山爆發系列題材的災難電影之外,還有許多末日、天災等題材的災難電影,今天就要向各位再推薦10 部精彩絕倫的災難電影! 《活火熔城》|Volcano|1997 年
  • 真實災難故事改編《末日崩塌》,對人類破壞環境具有警示意義!
    當然,也不可能讓人真的就去站在大自然的災難下去切身感受。因此,災難電影就成了宣傳的主題。近些年來,各大院線上映的大災難電影,每一部的上映,也都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內心。比如電影《後天》,講述的是:由溫室效應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如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度嚴寒等一系列的地球巨變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自然災害。又比如電影《2012》,這是一部關於瑪雅人有關世界末日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