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帶娃逛逛博物館吧,這是我看過最吸引人的逛館指南

2020-12-06 父母世界Parents

遊樂場2小時,博物館10分鐘,

帶孩子逛博物館,多數父母的感受是:我太難了!

但有一個人,在國家博物館講中國通史,

從北京猿人,講到清朝最後一位皇帝,3公裡的路線,4小時的講解,很多孩子能一口氣聽下來,還會一次又一次來聽他講。

他就是擁有數百萬小聽迷的「朋朋哥哥」——張鵬。

暑假來了,最適合「泡」博物館的日子又開始了,

我們特別邀請到朋朋哥哥,給大家講講,如何把博物館變得有魔力,讓孩子們樂此不疲!

忘記這是一座博物館,只把它當作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父母帶孩子去博物館,最怕的是什麼?

我們之前做過一個調查問卷,收集了800多份來自全國各地的樣本,總結下來有兩點:

第一是看不懂,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講,怕講錯;第二是館裡沒有合適的人講,或者說講解員的講解不適合孩子聽。

絕大多數人看待博物館會用到「高山仰止」這個詞,我們去博物館常常懷著膜拜的心情,去尋找、印證,看到仰慕已久的文物,會感到無比震撼、激動,急切地想跟孩子分享,走出博物館,還不忘考考孩子那些文物的名字、樣子。

事實上,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就會發現,逛博物館的最佳狀態,恰恰是忘了文物的名牌、忘了歷史年代,忘記這是一座博物館,只把它當作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我老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家長,一個很棒的「懶媽媽」。

她帶孩子去博物館,到展廳門口先拿一個展覽宣傳冊,上面會有展覽的介紹和重點文物的信息。他會先讓孩子去個廁所,然後藉機迅速拿出馬克筆,把文物的名字和信息全部塗黑,這樣展覽宣傳冊就變成了一張尋寶圖,接下來,就是帶孩子在博物館裡尋寶……

去博物館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不要把它變得有負擔,它其實可以像遊樂場一樣,成為孩子的一個成長空間。我們帶7歲之前的孩子去博物館,不需要太注重講解,只是給孩子一種氛圍的感染,養成去博物館的習慣就很好。時間上也可以放寬鬆,能待30分鐘就待30分鐘,能待10分鐘就待10分鐘,最重要是讓逛博物館,成為你們家庭的一種生活方式。

每件小事,都能在博物館裡找到答案

在展館看文物,很多人的習慣動作是用手機掃一掃;去植物園看一朵花,先不看它的葉子長什麼樣,花瓣是什麼形狀,掃一掃,知識立等可取。但太依賴二手信息、三手信息,就會失去獲取一手信息的能力。

曾經一位講解員講一件緙絲龍袍,大人關心什麼是緙絲,龍袍上的圖案,有個孩子提了一個問題:這件龍袍怎麼洗?

大人都在傾聽,只有這個孩子在思考。博物館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一手信息的地方,建議父母帶孩子逛博物館,先不要看文物展品的名牌、著急拍照,而是先調動孩子感官,去認真觀察一件展品。

比如只是找出展館裡哪些文物上有「鳥紋」,小朋友們就能愉快地盯著文物的圖案研究一下午。

周原博物館藏西周尊腹上的高冠長尾鳳鳥紋

當我們跟孩子一起去觀察、捕捉文物的細節、感受形狀色彩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情緒,會滋養出孩子對文物展品的熱情,而這些並不需要父母有專業的知識背景。

在觀察感受的基礎上,父母還可以跟孩子找找文物與生活中實物的共同點和矛盾點:

古代的襪子好寬啊,沒有我們現在穿的襪子合腳。

想一想為什麼古代的襪子做的很寬?

因為絲綢沒有彈性,我們穿的襪子是有彈性的。

還可以讓孩子思考——

未來會不會有一種襪子,是透明的,貼在腳上,特別薄。

或者跟孩子一起查查資料,世界最薄的襪子長什麼樣?

博物館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們說的一句話,我們吃的一頓飯,包括現在我們中國人為什麼都是坐在椅子上,而不是席地而坐,或者跪在那裡,這些都能在博物館的文物裡找到答案。

文物有很多面,總有一面會打動孩子

從2003年第一次在國家博物館做講解,到今年我已經給小朋友們講了17年,為了讓更多的小朋友走進博物館,我創辦了耳朵裡的博物館,專職博物館公共教育,現在我每年會進50所學校,做100場公益講座。

我的願望是給小朋友們講到80歲,但更大的夢想是希望孩子們不需要藉助我這根「拐杖」,也能享受在博物館學習的樂趣。

很多家長問我,「朋朋哥哥,你怎麼一張口,孩子們就會非常專注地聽你講,跟你互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從孩子一個已知內容,通過文物,連接到孩子的未知領域。

我特別建議家長們做一些功課,這個功課不需要花多長時間,你要了解平時孩子喜歡的東西,他最近的關注點是什麼?他最近在讀什麼書,他的語文課本學到什麼程度了?

這樣當你帶孩子進入博物館時,可以找到更多與文物的共鳴點,這些共鳴點,可以激發孩子的獲得感、滿足感,點燃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裡面有一節課是《曹衝稱象》,在博物館我們看到古代的大象,就可以跟孩子討論,曹衝稱的那頭大象是哪來的?他們那個時候的大象是什麼樣子?

文物有很多面,它始終會有打動孩子,跟孩子有連接的一面,不要只盯著一點。

比如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一個尊,你可以講它青銅鑄造的一面、科技的一面,可以講它歷史的一面,也可以講它文化的一面,什麼叫做「心有靈犀」一點通;你也可以講講《西遊記》裡面三隻犀牛精,為什麼叫闢寒大王、闢暑大王、闢塵大王?

闢寒大王,來自《有妖氣:西遊記妖怪圖典》

我在演講中,曾給孩子們布置過一堂課,研究一下《西遊記》裡的妖精,為什麼蜈蚣能成精,蜻蜓就不能成精?你見過沙僧喊:「大師兄不好了,師傅讓螞蟻給抓走了」嗎?中國的文化裡是不會讓螞蟻成精的,一定是我們文化裡面對某種動物有了一定的基礎認知,才會讓它成精,想想是不是很有趣?

那麼多的展品被收藏在博物館裡,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膜拜,也不只是讓我們記住什麼知識,而是藉由它們打開一扇門,期待我們帶著好奇的眼光,觀察、提問、思考、感受、困惑,這件展品為什麼會在這裡?它想告訴我們什麼?它身上有什麼故事?

希望孩子們懷著好奇心走入博物館,然後帶著思考離開……

問問朋朋哥哥小年齡段的孩子適合去什麼博物館?

可以先從互動性、體驗性強的博物館入手

自然類、科技類,能動、能玩、能跳、能跑、能蹦,有很多是孩子可以直接動手觸摸、動手體驗的博物館更適合小寶寶。

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

比如汽車博物館、鐵道博物館、坦克博物館、消防博物館……孩子不喜歡刷牙?江蘇有一座牙刷博物館,孩子喜歡踢足球?山東淄博還有一座足球博物館。或許你在百度地圖上搜一搜,就能搜出自己家旁邊一座好玩的博物館。

從遺址類博物館開始

比如我們去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會兒在展廳,一會兒在遺址區,一會兒又在院子,視野不停在變化,孩子不會覺得無聊,諸如此類的還有故宮、良諸遺址、海昏侯遺址等。

選擇綜合類博物館中適合孩子看的展

比如青銅展,它能夠跟家裡的鍋碗瓢盆都聯繫起來,想不想知道古代的火鍋長什麼樣?古代人是怎麼蒸饅頭,怎麼煮肉的,跟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能聯繫起來。

暑假,是孩子們愛上博物館的好時機,今年因為疫情,很多博物館都會控制人流量,在網上預約幾張票,人少清靜+舒適消暑,是一家人過周末的絕好方式。

怎麼?你不知道身邊有什麼好的博物館?朋朋哥哥送你一份全國7個熱門城市「一日博物館」親子攻略(點擊查看),一起出發吧~

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能夠帶著好奇與興趣走進博物館!在博物館裡留下孩子們發現和追尋美好的那份回憶,種下一粒美育的種子,從這裡擁有更寬廣的視野。

相關焦點

  • 暑假帶娃逛逛博物館吧,這是我看過最吸引人的逛館指南
    暑假來了,最適合「泡」博物館的日子又開始了,我們特別邀請到朋朋哥哥,給大家講講,如何把博物館變得有魔力,讓孩子們樂此不疲!忘記這是一座博物館,只把它當作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父母帶孩子去博物館,最怕的是什麼?
  • 秋日帶娃逛逛這些美妙老街
    秋日帶娃逛逛這些美妙老街  「巷尾老爺爺賣的熱湯麵,味道瀰漫過舊舊的後院」,聽著李榮浩的《老街》有感而發,今天也來說一說北京的老街。  這幾條美妙的老街,吃喝玩樂一條龍,如果想帶娃出門遛彎兒,並且不怎麼怕走路的話,那就請收好這份攻略吧。
  • 兩次帶娃臺灣自由行,博物館我推薦這六家
    這篇文章我主要想分享下帶孩子們去過的博物館和展館,給準備去臺灣旅行的媽媽們提供一點參考。 因為是親子遊,所以我可能更多的從孩子的狀態和喜好去寫。 這個不必多說,帶孩子來臺灣幾乎人人必去的地方,悠悠華夏,上下幾千年文明濃縮的精華,怎麼也得薰陶一下,養養眼。美的東西看多了,孩子的審美品味會潛移默化的提升。
  • 同樣是逛博物館,為啥孩子收穫差距這麼大?父母可能忽略這四件事
    文 | 維尼媽媽沐瀅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我想說說那些帶娃逛博物館的事。這幾年,「博物館教育」成了香餑餑,每次去逛館都會發現帶娃的家長越來越多。博物館教育之所以火爆,和近幾年教育觀念的轉變有著很大的關係。
  • 親子博物館攻略|如何帶娃參觀博物館——ki媽走進博物館系列開篇
    ,也是我希望去探索實踐的領域。每個地方的博物館大致也分為幾類,當然,如果當地藏品比較少,那也可能會把上面這些內容合併到一個展館展出。列出以上分類,可以讓我們清楚,當我們需要博物館幫助的時候,怎麼樣快速的找到相應的館。2、計劃帶娃去博物館前的準備工作a、帶著目的或問題去參觀。
  • 從文化歷史到自然科技,帶娃打卡魔都16座博物館,講講優缺點…
    我很喜歡帶娃去逛博物館。據說上海有142家博物館,這兩年我和娃去過16家,待探索的list還很長。在去過的博物館裡,有些屬於會二刷N刷的,有些則屬於沒有特殊情況不會再去的。下面具體聊聊這些博物館,給有同樣樂趣的娃和娃媽們提供些參考。
  • 「行走臺灣」暑假必逛的全臺十大文化歷史商圈
    喜歡就點擊上方藍字加關注吧~暑假來臺灣太熱,又不知道有哪裡好去逛?那就看看在臺灣暑假必逛的十大文化歷史商圈吧~:: No.1 新北鶯歌陶瓷老街 ::說到陶瓷工藝,不用懷疑,全臺第一就是新北市的鶯歌了!新社花海,就算沒有來過也在報章雜誌各大旅遊部落格上看過!今年夏天不要再淪為都市聳了,跟親朋好友一起來新社走走吧。
  • 小編帶你玩 篇三十一:盤點京滬9個適合帶娃逛的博物館、科技館 學...
    今天小小值就來推薦一些親子熱門博物館、科技館,疫情安全了去邊玩邊學吧。進入以舊玻璃熔爐車間為造型的博物館內,就會感覺畫風突變,玻璃的藝術與展示的趣味讓這個博物館很不一樣。比較推薦的是這裡的熱力劇場,融化玻璃做的玻璃瀑布和流星錘,不看就白來了。當然,在這你也可以親手做一個玻璃製品帶回家。
  • 博物館熊娃放飛指南 拿去收好,不謝!
    剛剛近前端詳,可是娃居然問:「媽媽,這個人為啥把麻將涼蓆穿在了身上?」暗暗下定決心,這回該好好給娃普及普及了!、最威風的青銅縱目面具!那麼,暑期帶熊娃去博物館需要注意啥呢?來,攻略如下:一、穩住熊孩子,從入館開始!
  • 秋日帶娃逛逛這些美妙老街
    這幾條美妙的老街,吃喝玩樂一條龍,如果想帶娃出門遛彎兒,並且不怎麼怕走路的話,那就請收好這份攻略吧。最適合遛娃的文化線路逛街線路:地壇—雍和宮—五道營胡同—國子監街先說地壇,2元錢就能把皇家園林逛一圈哦。
  • 同樣是逛博物館,為啥孩子收穫差距這麼大?父母可能忽略這四件事
    文 | 維尼媽媽沐瀅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我想說說那些帶娃逛博物館的事。這幾年,「博物館教育」成了香餑餑,每次去逛館都會發現帶娃的家長越來越多。博物館教育之所以火爆,和近幾年教育觀念的轉變有著很大的關係。
  • 今年最值得帶娃去的博物館就是它!蘇博西館全攻略來了
    同時還是個博物館忠粉,致力於以更有深度的文化元素解讀展覽。*為方便閱讀,本文採用第一人稱敘述蘇博西館最大的驚喜- Z   h   e   n    X   u   a   n -我有幸在蘇州博物館西館(以下簡稱蘇博西館)正式開館前,預約上了觀眾壓力測試場,9月底的時候,就已經快人一步進去參觀了。
  • 帶小朋友(小學一年級暑假期間)逛北京行程安排
    ,典型的中國好父母),酒店定在了三環以內,方便第二天早起逛天安門,故宮。>提前免費預約好國家博物館,11:00前開始進入,憑本人二代身份證由國家博物館北門西側入口核錄,並經館內案件合格後入館參觀。參觀博物館最好還是提前準備好博物館講解,可以現場租借講解器(身份證+押金100元+費用每次40元),也可以提前下好「智慧導覽」App輔助講解。12:00-13:00,找個地方吃點東西,稍事休息,避開中午的太陽,準備逛故宮博物院,注意故宮博物院旺季(4-10月)最好提前預定好門票,在午門開始檢票。
  • 武漢這幾座博物館和美術館,趁暑假來逛逛吧
    廣大學生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暑假終於有時間可以休息、放鬆一下啦暑期去哪兒?何不去博物館、美術館看看?它填補了武漢地區沒有自然博物館的空白。武漢自然博物館由長江文明館、貝林大河生命館和武漢園博園自然景觀構成。長江文明館於2015年9月落成開放,館舍面積3.1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28萬平方米,分為序廳、走進長江廳、感知文明廳和夢幻長江廳,擁有藏品9141件。
  • 這四年,我帶娃去過這些地方!最全親子遊必備指南!
    前兩年,寫了一篇帶娃出遊的文章,分享了牛牛2歲3個月前去過的景點,還有一些帶娃出門的清單和寶寶吃飯休息坐飛機等問題的解答,大家可以戳標題《這兩年,我帶娃去過這些地方,出門裝備+心得分享》查看詳細文章。牛牛現在4歲8個月了,這兩年來,我們又陸陸續續去了很多新的地方。
  • 暑假來臨,在杭州怎麼打發日子?進來看看吧……
    對於蟄伏了半年的人來說,天氣雖熱卻攔不住一顆想要出去的心。如果你在杭州,40塊錢辦張杭州公園卡,真的是相當實惠。原來還要特意跑學士公園,現在支付寶一付不要太方便哦。下半年辦的話,更是只要半價,怕冷的我基本都是只辦半年的,是不是很會過日子(捂臉笑)。
  • 10部BBC紀錄片一套思維方法,暑假帶娃刷一刷,你看過幾部?
    一次父母課堂後,我和大家討論了下暑假打算帶孩子做點什麼事兒。有位媽媽說:「沒開學幾天,就猝不及防的放假了,沒有一絲絲準備,還是讓娃繼續保持學習狀態吧。」也有家長說:「暑假本來就是出遊季,但因為今年情況特殊,還是待在家更穩妥!」
  • 暑假快樂學英語:博物館
    暑假快樂學英語!今天Nancy來到了咱們重慶一個著名的地標性建築物——三峽博物館,暑假裡面這裡的遊客可是特別的多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和博物館相關的英文單詞吧!今天的三個英語單詞都小有難度,大家可要用心學習哦;首先,我們來學學「三峽」用英語該怎麼說;首先,三峽是由三個峽谷組成,我們先來學習一下「山峽、峽谷」的英文說法1.Gorge 山峽如果你要說三峽,那麼直接在gorge前面加上three(3),由於是複數,gorge也要加上一個s用法:三峽 The Three Gorges好,說完三峽再來說說「博物館
  • 從小愛去博物館的孩子不會變壞 | 「國內5大必去」帶娃參觀攻略
    桃蛋媽花了三天時間,整理了一份京津地區國內優質博物館帶娃參觀攻略。博物館參觀攻略滿天飛,但是帶娃參觀攻略,只此一份。人體館有人體標本,為了不給娃留下童年陰影,大家還是慎入吧。稍微長大一點再看也來得及。由於自然博物館成立較早,所以整體建築風格以及室內裝修也比較「顯老」。不過,這正像電影中暗藏玄機的怪樓,可以帶孩子來一同探索。
  • 暑假遊學好攻略,出去旅遊不如逛逛這些博物館,讓孩子多長見識!
    暑假來了,很多家長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出去旅遊。或遊山玩水或出國見識異國風情。不過,如果真想好好利用暑假的時間讓孩子長見識,小編建議大家不妨帶孩子去去下面的這些博物館。可能有人說,去博物館比較無聊,都是在看死物,很多孩子看幾眼就會感覺很沉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