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
我們可以吃到:
小餛飩、菜包、肉包、豆沙包、小籠包、豆腐包、生煎包、麻蓉包、奶黃包、四毛烤餃、面勃勃、大餅油條、榨面、年糕、甜豆漿、鹹豆漿、油條、花卷、湯包、茶葉蛋、片兒川、麵疙瘩、荷葉包、糯米糕、印糕、黑米糕、青團、千層餅、乾菜餅、綠豆餅、皮蛋瘦肉粥、紅赤豆粥、綠豆粥、白米粥、綠豆湯、湯番薯、南瓜餅、蛋炒飯、餈米飯、菜泡飯……
從浙A吃到浙L,浙江11個地市的美食全在這了;好幾十道美食把這條微信都撐炸了!有你家鄉的美食嗎?
收好這條微信
開!吃!
·
杭州的名菜有30多道,最有名的當屬西湖醋魚,又稱「叔嫂傳珍」,傳說是古時嫂嫂為小叔子燒的一碗加糖加醋的魚。據說周恩來總理曾用它宴請外賓。現在杭幫菜館均以此菜為招牌。
「西湖醋魚」,以醋為主,魚身油光,魚眼圓瞪,胸鰭挺拔,入口清香,細嫩素爽,百吃不厭。
「龍井蝦仁」選用活大河蝦,配以清明節前後的龍井新茶烹製,蝦仁肉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是一道杭州傳統風味突出的名菜。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也是杭州的風味小吃。烹調時,選用瘦豬肉片,配以筍片和雪菜,與麵條同燒而成。此面肉片鮮嫩,雪菜筍片色澤翠白分明,食之美爽口。
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而不碎,油而不膩。以酒加醬油、香蔥、姜、糖作湯水,原汁未動,放在密封的砂鍋中用文火燜制,燒出來的肉油潤鮮紅,酥爛如豆腐而不碎,味道香糯而不...
西湖的蓴菜,又名馬蹄草,水蓮葉,很早以前就是我國的一種珍貴水生食品。蓴菜不僅味道清香,營養也很豐富。它的嫩莖,嫩芽,卷葉周圍都有白色透明的膠狀物,含有較高的...
貓耳朵是杭州知味觀的傳統風味小吃。用500克的上白麵粉可製成900多個面瓣,再配上雞丁、火腿丁、香菇、乾貝、筍片等佐料烹製而成。該小吃麵瓣形如「貓耳朵」。
杭州風味小吃蔥包檜有一個有趣的出典。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監安大理寺,杭州百姓十分痛恨奏檜夫婦。
選用精白麵粉為原料,加入食油和成油麵,經造型入油鍋成。食時,加上細綿白糖。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又香又甜,入嘴即化。
白蟹炒年糕是寧波人最愛的主食之一。它就像是寧波人的老朋友,就算你在外打拼,總是讓人熟悉又懷念,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回憶中最重要的味道。白蟹其實就是梭子蟹,是寧波人對它的愛稱,把水磨年糕切成薄片,再配上當地特產透骨新鮮的白蟹,放點料酒等調味料煸炒即可享用,其實不用放味精都非常鮮美了,白蟹塊外香酥內鮮嫩,一口咬下去,白皙的蟹瓣肉露了出來,軟滑的年糕中透著白蟹的鮮香,回味無窮,來一盤不?
「雪菜大湯黃魚,湯要大,舀了一碗,再來一碗,那才過癮。」這是寧波人的吃口。寧波菜推崇「鮮鹹合一」,以鮮為主,鹹為襯託。雪菜大湯黃魚最得要旨:形、色不引人注目,細品卻鮮而不鹹,鮮味完全滲入雪菜、魚肉和湯中。
老寧波十大名菜之一,別稱又叫「獨佔鰲頭」。甲魚與冰糖同燉,吃來軟糯潤口、香甜酸鹹各味俱全,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效。
古人有詩云:「寧波家家搗米做湯圓,知足常樂又一天」,湯糰以細膩純淨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板油製成餡,湯清色白,渾圓有光澤,輕輕咬開皮子,肥潤的芝麻在豬油烘託下,香甜滑糯,油香四溢。
寧波十大名菜之一,黃魚和苔菜都是本地特產,當地人喜歡以苔萊切成末,與麵粉拌成糊,用黃魚肉條蘸裹麵糊入油鍋炸熟食用
《舌尖上的中國2》的出鏡美食。望潮肉質脆嫩彈牙,是東海漁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白灼保持原始海味,紅燒更適合佐酒下飯。
寧波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用上等麵粉為皮,以肥厚的純板油,摻以白糖、果仁、瓜子仁和糖瓜條為餡。蒸熟後晶瑩剔透,一咬便有又香又熱的油餡往外溢,香甜可口。
這可以說是溫州最有特色的小吃了,無論街頭小吃,排檔,餐館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溫州炒粉幹的身影,溫州人將炒粉幹簡單地稱為炒粉,用本地豬肉熬出油,佐好湯料,粉幹無須用水衝軟,即下鍋炒,直至湯料與粉幹融為一體,佐料有瘦肉、花菜、蔥花等。
燈盞糕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外皮原料為大米與黃豆浸泡後磨成的米漿,肉餡以蘿蔔刨成的細絲為主料加上豬腿肉和雞蛋,用新鮮的豬油炸制。
餛飩皮很薄,用鹽適當,餡肉用新鮮瘦肉。蓋料更講究,有紫菜、蛋絲、肉鬆、浸酒蝦米,尤其是湯清見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
江蟹生是由梭子蟹,經過精劈分解,用醋、醬油、黃酒浸制或輔以其它密法原料,制浸時間約半小時至一小時,氣味芳香,肉嫩可口。
並不是一個丸子,而是珊瑚一般的,或者說像樹杈更合適以其風味佳,有特色,同縣前湯圓店麻心湯圓一起被認定為「中華名閒食」。
溫州鴨舌是一道浙江溫州著名的漢族小吃,屬於涼菜,鴨舌是滷的,風至半乾,在口中細嚼,韌性十足,頗為耐嚼。
油炸臭豆腐為紹興的一大特色風味,經選料、配滷、浸泡、發酵、晾乾、油炸精細製作而成,色澤黃亮,外脆裡松,香氣濃鬱。 紹興的臭豆腐滿街都是,不怕找不到。
醉蟹,相傳由在安徽作幕的紹興師爺所創。經選蟹、養蟹、制滷、浸泡、醉制等工序精製,清香肉活、味鮮吊舌。
紹興梅乾菜聞名海內外,「梅乾菜蒸肉」也叫「烏乾菜燜肉」,肉色棗紅,油潤不膩,鹹鮮味美。祖籍紹興的周恩來總理生前很喜歡這道菜,曾以此宴請過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紹興人以前過年,八仙桌上一定會有這碗扣肉,扣肉裡面除了梅乾菜,還會配上板慄、小魚乾等。
烤餃類似於煎餃,薄薄的皮,大大的肉餡,配上一碗羊肉湯,來慰勞一下自己的胃。許多店裡,烤餃都賣得很俏,每次去都要等一會,當然每次吃到的都是熱乎乎新出爐的烤餃。
爛糊鱔絲
「爛糊鱔絲」以小黃鱔為主料,先將小黃鱔在滾水中滾一下,燙熱後去骨劃出鱔絲成條狀,洗淨晾乾,再切成寸斷。油鍋八成熱時,倒入鱔絲去爆,至無爆烈聲時起鍋,瀝淨油後再放入少量豬油,加入薑末、黃酒、白湯、醬酒,用旺火燒開,倒入爆好的鱔絲,用文火收汁,待汁濃鱔酥時加少量溼澱粉使之成糊狀,澆上麻油後起鍋上盆。
丁蓮芳千張包子是浙江湖州傳統的漢族名點。包子所用的千張和絲粉都是特製的,千張薄而韌,包得密不透氣,香濃汁鮮;絲粉白而粗,久煮不糊,柔軟入味。
諸老大粽子最出名的是洗沙甜粽和鮮肉鹹粽。甜粽中特製的玫瑰洗沙,烏黑油亮,味甜而糯;鹹粽精選腿肉切成條狀分布全粽,首尾均有餡心,味鮮而香。
以白魚、豬瘦肉為原料,配以冬筍、木耳、韭菜等,色白晶瑩,質地肥嫩滑潤,口味清鮮。這是湖州民間食俗佳餚,為喜慶筵席必備之菜,可謂無此菜不成席。
、
周生記餛飩為湖州四大名點之一,具有餡心飽滿、皮薄滑潤、入口汁濃、油而不膩、味道香鮮的特點,由於煮熟後,白嫩細膩,光潤晶瑩,故被眾人譽為「水晶元寶」。
「湖羊」原是太湖流域引進的蒙古羊品種,經過多年養殖,早已本地化,這種羊肉紅燒極其味美。嘉興人對這一羊肉地厚愛簡直無解。在冬日的周末吃頓新塍羊肉,無論紅燒還是白燒,都是一件暖意洋洋的事。
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
南湖船菜興於明、清,當時的船家在後艙一般都有廚房,船娘們都會帶自己的廚房裡製作美味的家常菜,準備好各種材料,只要有客人,就發揮爆、炒、炸、燴等各種技藝,招待客人。
作為嘉興傳統早點,在嘉興民間甚是流行。酥羊大面裡的羊肉切塊後用蘇草綑紮,蒸熟。再加入桂皮等佐料,實為冬季食補良品。
金華的特色菜毋庸置疑,一定和火腿有關。取好人腿連皮切大方塊,用蜜酒煨及爛!火方是火腿中肉質最好的部分,口味甜鹹,菜色呈棗紅,蜜汁芬芳,風味獨特。
在金華,沒有吃過金華煲都不好意思說來過金華!這裡的煲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煲,煲裡除了主材料,還有千張絲和筍片,加一點金華特有的火腿絲提一提鮮味。特別要提到的是胴骨煲,紅肉燒白肉,紅肉的香味完全把整個煲的鮮味都提了起來。端上來以後先來一碗湯,絕對是舌尖上的享受。
燒餅中最著名的是黃橋燒餅,酥餅中最好吃的是金華酥餅,用文火烘烤出爐的金華酥餅,鬆脆,鹹中有甜,一上口,層層剝金,欲罷不能。
福建羹以色、香、味、湯汁肉厚,麵糊勁道所著稱。其實就是用很大一口鍋然後把調好的麵糊,在鍋邊上糊一層,然後在鍋的中間燒上湯,等鍋邊的面成皮以後用鏟子刮下來和中間的湯調勻,麵皮就變成一片片的了,中間的湯裡以前是有豆芽,黑木耳,蔥之類的作料。
金華湯包以豬肉皮汁加老母雞汁製成的皮凍和鮮肉筍丁作餡,並在籠底墊以青松蒸製,故餡特鮮,汁特多,清香宜人,深得廣大食客的喜愛。
雞子餜也叫雞蛋餅,是蘭溪的傳統名點。在放入瘦肉、豆腐和蔥餡的油煎餅中,灌入一個打碎調味的雞蛋,熟後各種餡結成整體,入口醇香鮮美。
千年古鎮湯溪有一道名菜,叫"爛菘菜滾豆腐",聞聞臭吃吃香。只要到了吃飯的時候,這是必配的一道菜,特別是外地客人,主人一定要想辦法請你品嘗。
衢州特色菜,首推三頭一掌(兔頭、鴨頭、魚頭、鴨掌)。據說上世紀50年代,有位大媽為了補貼家用,在家門口擺了個「香辣兔頭」攤,既便宜又好吃,一下子風行衢城,到九十年代初,鴨頭、兔頭也火起來了。現在,「三頭」不僅流行於街頭巷尾,也成了賓館、酒店的特色菜或品牌菜。
它和一般的螺螄不同,黑色細長的外殼,裡面是灰綠色的鮮肉。肉質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龍遊發糕製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澤潔白如玉、孔細似針、聞之鮮香撲鼻、食之甜而不膩、糯而不粘
能燒成湯的海鮮很多,都不如台州的沙蒜湯鮮香綿稠。在台州,貴客到家,一定少不了這道沙蒜湯。濃香甘甜的鮮脆沙蒜湯,湯色混濁,賣相不夠靚,卻充分吸收了沙蒜的濃鮮精華。
除了豐富的澆頭(有蝦幹、豬肉絲、筍絲、香菇、金針菜、荷包蛋、豆腐皮子、青菜、蟶子等),還在於它微辛濃鬱的湯——帶著薑汁特有的香味。
薑汁調蛋,準確說是薑汁核桃調蛋。它的做法是:先把核桃仁搗碎,剁成小粒子,取雞蛋數枚,用筷子打散後,放入適量的薑汁、黃酒、水,盛在一起攪拌均勻,再放入鍋中隔水蒸,待快成蛋糊時再加入紅糖,撒上桂花,用小火燜上幾分鐘即可。
用麥粉放貼鍋,烙成大而圓薄餅,放肉片、綠豆芽、蛋皮、筍、豆腐乾、米麵等餡料,捲成筒狀而食。
將知了掐頭去尾去翅膀洗淨後,放入熱油裡炸,再放上辣椒、大蒜、薑末及其他調味品,炒一下即可上桌。據說,外殼酥脆,肉也很鮮美,可與小龍蝦媲美!
龍泉安仁的魚頭燒豆腐,更是聲名遠揚的名菜,不僅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是物美價廉。安仁魚頭火鍋以龍泉市安仁鎮附近仙宮湖現捕的鱅魚頭為主料,配以當地農家豆腐、農家鹹菜及姜、蒜、辣椒等,除了這些常規調料,龍泉人還會放一種特殊的配料,自己做的紫蘇醬
用梅乾菜和夾心肉在炭爐內壁上烤出來的,所以具有鍋裡做出來的餅所沒有的獨特香味,吃過一次能讓你這輩子都忘不了。
用山中一特種灌木燒成灰,瀝取其汁,浸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黃,衝淨蒸熟,置石臼中搗成團,然後分切小塊,趁熱將其揉壓成扁圓或長條形即成。黃中透綠,色澤晶瑩,清香宜人,柔嫩可口。用肉絲、青菜、冬筍等爆炒,色味更佳!
舟山清蒸帶魚味道相當驚豔。北方人吃帶魚,一般幹炸或紅燒,都要先刮掉厚鱗去腥味,但舟山帶魚卻是洗淨切段後直接上盤蒸,最多撒點鹽,然後水清魚白地上桌,肉嫩到幾乎夾不起來完整的一塊。入口更覺細滑,尤其是肥滋滋的魚肚皮,油脂最厚,吃完滿口留香。
在舟山,粉幹被稱作米麵,海鮮炒米麵也就是海鮮炒粉幹。在舟山的許多排檔,海鮮炒粉幹端上來的時候通常看起來像一張烙餅。那是大廚在炒得差不多的時候,特意讓粉幹在鍋中稍煎一會,底部被烙成一張脆脆的鍋巴,然後翻面盛盤。一份金黃的炒米線上桌,底下是鋪得滿滿的各種海鮮,絕對滿足感十足。
不用猜,此時各位吃貨的表情一定是這樣的.
浙江的美食不僅種類繁多,更是獨具特色。要是有人問你來浙江吃什麼,就把這條微信甩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