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爆紅兩岸?遊戲成兩岸文化交流新載體

2021-02-16 騰訊研究院

奇樂 北京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

2018年伊始,一款佛系手遊成為刷遍朋友圈的現象級遊戲。儘管旅行青蛙的官方語言為日語且無漢化版本,但因為其自帶的話題性,還是在短短一周之內成為網紅爆款,長期佔據應用下載排行榜第一位。

旅行青蛙的傳播階段

1月17日,旅行青蛙成為大陸網絡爆款,朋友圈、微博紛紛淪陷,各種各樣的蛙媽蛙爸紛紛出現,收拾行李期待小青蛙出門歸來之餘的討論與等待成為一時風景。緊隨其後的是旅行青蛙1月30日在臺灣地區的Facebook洗版,成為當周臺灣最熱門話題。

旅行青蛙在兩岸爆紅,恰恰反映了遊戲在文化融合和文化認同中的獨特作用。


「旅行青蛙」催生「中國群族」

旅行青蛙在兩岸火爆的背後,是總下載量中國佔95%和美國佔1%,作為一款日本開發的日語遊戲,旅行青蛙在日本也僅佔總下載量的2%。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火熱,在日本和美國等其他地區的遇冷甚至讓遊戲的開發者也無所適從。

這樣一款在兩岸成為現象級產品的手遊,引起兩岸媒體和學者的關注。不可否認的是,旅行青蛙在大陸的火熱,與現象級的社交媒體營銷不無關係,與此同時,專家和媒體不僅關注於旅行青蛙的產品內容,更是將目光聚焦於兩岸的社會文化和用戶習慣。

有臺灣學者稱旅行青蛙在兩岸流行與「中國族群」息息相關,華人世界的社交關係普遍缺乏界限感,在旅行青蛙的世界中,界限感被清晰的設置。與此同時,也有媒體稱旅行青蛙讓兩岸的年輕人找到認同與共識——在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著同樣的青年焦慮,對重視當下和佛系生存有著同樣的依賴和嚮往。

一款遊戲的流行,引發兩岸民眾對於中國群族的認同和華人社交的思考,旅行青蛙流行的背後,是兩岸玩家的族群認同和社會共識體現。

一款小遊戲,體現兩岸網絡文化交流

旅行青蛙在大陸的爆紅,通過網絡傳播到臺灣。自旅行青蛙在大陸流行之後,相關視頻便開始在Youtube等平臺上傳播,1月16日,微博臺灣在臺灣地區發布關於旅行青蛙的微博內容,1月22日,「B站授權搬運工」在Youtube上傳《旅行青蛙入門攻略,再也不怕看不懂日語了!》瀏覽量達到19.8萬,網友紛紛評論稱終於知道在臉書上發布的截圖是什麼了,隨後1月29日,聯合早報發布新聞《旅行青蛙手遊 在中國意外爆紅》引起臺灣地區媒體的廣泛關注,1月30日,旅行青蛙已經成為臺灣地區最火話題。

通過對旅行青蛙流行的傳播分析,一個從大陸影響至臺灣的網絡傳播脈絡逐漸清晰,在上一篇《遊戲——文化發展新動力》中就已經提到「遊戲是及時反饋、碎片化、社群之間的競爭,除遊戲本身,遊戲玩家也是體驗和創造文化、傳播文化的主體」。

雖然《旅行青蛙》是一款日本開發的遊戲,但是作為玩家最多,關注度最高的地區,旅行青蛙的遊戲介紹和遊戲攻略大多數來自大陸。

因此以《旅行青蛙》為紐帶,兩岸的文化交流也充分體現。如《旅行青蛙躍升手遊第一名大陸玩家「走心」曬蛙照》,《旅行青蛙玩法攻略》,《旅行青蛙明信片大全》等等一系列遊戲相關視頻和文章紛紛將臺灣民眾引導至大陸的媒體,包括微信、梨視頻、今日頭條、微博等等各種遊戲相關的媒介,通過《旅行青蛙》提供了臺灣網民對大陸媒體觸媒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兩岸的信息溝通與交流

遊戲成為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新載體

遊戲正在成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早在2010年,由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和臺灣遊戲產業振興會及臺北市電腦公會共同舉辦的「兩岸遊戲產業高峰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多屆。

如今臺灣最大的遊戲社區巴哈姆特(gamer.com.tv)已經成為臺灣日均訪問量第22位的網站,遊戲玩家在臺灣的網絡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加,而臺灣地區的遊戲排行榜中下載量前十的遊戲,有六款來自中國大陸。

隨著中國遊戲產業的快速發展,兩岸之間的遊戲交流將會越來越頻繁。放置類遊戲的不斷豐富甚至是功能遊戲的逐漸普及,讓以遊戲為橋梁的兩岸文化交流將向著更加豐富更加深入的方向進行,交流的受眾也將從資深遊戲玩家向大眾化轉變。

相關焦點

  • 微電影漸成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熱點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齊湘輝)隨著微電影的躥紅、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兩岸交流的深入,微電影領域漸成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新熱點。近年來,兩岸合作舉辦的微電影交流活動、兩岸原創微電影大賽多次舉行。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曾衛東:提升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廣度...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曾衛東:提升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廣度與深度 2020年12月05日 17: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此次揭牌的「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廣州市首家省一級的交流基地,涵蓋了大新美術館文創園區和石頭記礦物園區,也是廣東省首家由臺籍人士創辦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適應兩岸大開放、大交流的形勢要求,突出海峽兩岸交流地方特色,深化穗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 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大家合影留念據了解,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還將通過各種交流活動,向臺灣地區各界民眾充分展現菏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獨特的風土人情及區位優勢,促成臺商臺企投資、落地,打造成菏臺兩地文化界全方位常態化交流的新平臺和拉緊兩岸同胞心靈溝通的新紐帶。
  • 兩岸非遺文化「雲」交流
    兩岸非遺文化「雲」交流 2020-12-06 20:32:20 黃詠綢 攝   中新網廈門12月6日電 (黃詠綢)2020「親親閩臺緣」兩岸非遺文化「雲」交流活動6日在廈門集美舉行。兩岸非遺傳承人紛紛亮出自己的「絕活兒」,再續兩岸文化情緣,多名在閩臺青、臺商、臺生現場觀看,多平臺直播也吸引了兩岸網友線上觀看。
  • 日本人怎麼看旅行小青蛙在中國爆紅
    ▲旅行小青蛙遊戲截圖最近朋友圈已經被「旅行的小青蛙」(日語為旅かえる)這款遊戲刷屏,霸佔中國APP遊戲市場頭把交椅。遊戲的主人公是一隻小青蛙,會不定時的出門旅遊,然後再回到住所,並且帶回來旅行地的特產和照片,屬於放置型遊戲的一種。
  • 情聚牡丹之都 共促兩岸文化交流—首屆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
    在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臺辦主任王敏現場宣讀了協會領導班子成員等有關選舉結果。菏澤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福華當選為菏澤市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據了解,菏澤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還將通過各種交流活動,向臺灣地區各界民眾充分展現菏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獨特的風土人情及區位優勢,促成臺商臺企投資、落地,打造成菏臺兩地文化界全方位常態化交流的新平臺和拉緊兩岸同胞心靈溝通的新紐帶。
  • 永州陽明山申報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
    2013年5月,雙牌陽明山正式向國臺辦、文化部呈報了關於建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的請示。近年來,雙牌依託兩岸陽明山同名同姓,緯度相近,資源相似的深遠淵源和生態旅遊資源,打造合作平臺,永臺交流交往呈現出了民間與官方互動,文化與旅遊、經貿共進的生動格局,成為了湖南對臺文化交流合作的一道獨特風景線,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 文清:兩岸青年交流夯實新利基開創新未來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兩岸交流產生了很大影響,兩岸人員往來也因此停擺。然而疫情無可避免,但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阻撓卻比疫情更加具有破壞力。兩岸關係嚴峻複雜,民進黨想盡辦法阻撓和破壞兩岸經濟合作,對兩岸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更是視為洪水猛獸,對兩岸青年交流橫加阻撓。在陸生返臺就學的問題上,民進黨當局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各種理由拖延、阻絕,純屬政治掛帥、政治操作,在兩岸間產生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
  • 首屆「海峽兩岸文化和旅遊交流大會」在山東舉行
    中新社濟南5月27日電 (記者 楊程晨)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海峽兩岸文化和旅遊交流大會」27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大會是22日開啟的「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的重要議程之一。
  • 《旅行青蛙》爆紅的背後竟然損失了一個億?
    最近一款名為《旅行青蛙》的動漫類手機遊戲火遍全國,一隻可愛小青蛙的動漫形象成為網紅,朋友圈到處都是曬「蛙」的,有的曬遠行,有的曬看書,有的曬睡覺。女孩子們丟掉了前段時間還很親的「老公」戀與製作人。男人孩子們也丟掉了王者和吃雞開始冷了養蛙之旅。
  • 深度|《旅行青蛙》為什麼爆紅?
    這幾天,朋友圈裡,畫風突變,大家從曬娃變成了曬蛙。
  • 兩岸一家親! 政治勢力隔不斷兩岸文化交流
    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堅定地表示,雖然目前兩岸文化交流有些停滯,但相信最終還是會蓬勃發展。5月28日,第三屆兩岸人文名家論壇暨兩岸文旅產業高峰會在高雄舉辦。兩岸眾多人文名家和知名企業家與會,深度對話在中華文化助推下的兩岸產業大融合。
  • 2017 「以慈化瓷」——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在寶山寺開幕
    原標題:2017 「以慈化瓷」——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在寶山寺開幕  東方網10月31日消息:2017「以慈化瓷」——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今天在上海寶山寺開幕。本次展覽聚焦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發展與未來,為兩岸文化藝術、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發展提供了交流平臺。
  • 新時代臺灣文創青年大陸創業搭橋兩岸文化交流
    華夏經緯網5月13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大陸市場近年因產業轉型而出現變化,加上中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先後衝擊,市場變革再加速。選擇西進大陸打拚的臺商們也正在經歷一場世代交替。夢行悟空文化創意團隊創辦人洛克思。(洛克思提供)據2018年針對7成受訪者願意前往大陸發展。儘管今年因疫情緣故,部分在陸臺人萌生了離開大陸的念頭,但大陸近年來陸續頒布的惠臺政策、濃厚的創業風氣,仍對臺灣想要開闊視野或有志創業的年輕人形成吸引力。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
    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視頻致辭。 期間將突出地域、文化、線上、青年特色,舉辦第二屆閩臺電影展、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華、水仙花微電影短視頻展等線下活動。此外,還重點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雲平臺,研究發布兩岸影視、音樂創作交流計劃,實現兩岸線上定期文藝創作交流研討、文藝精品展示、文創項目合作。
  • 兩岸「雲」上交流清水祖師文化
    近日,安溪清水巖祖庭和臺灣清水祖師文化交流協會50餘名代表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就清水祖師文化展開交流研討(如圖)。本次活動分為安溪清水巖和臺中龍泉巖兩個會場。通過視頻「雲」交流,兩岸宮廟信眾共同祭拜清水祖師,一起為兩岸同胞祈福。兩岸宮廟信眾代表還就「臺灣宮廟與清水祖師的淵源、源流關係」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該活動由廣州市穗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廣州大新文創園主辦,廣州市委常委王世彤,廣東省臺辦副主任陳昇東,廣州市臺辦主任曾衛東,花都區委書記黃偉林,廣州市臺協會會長、大舜企業集團總裁、大新美術館創辦人王慶祥,石頭記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木卿等出席。在穗臺商、臺青代表、兩岸藝術界嘉賓參加活動並參觀石頭記礦物園、大新文創園展區。
  •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新願景:沒有理由不攜手合作
    《瞭望》文章:兩岸文化交流新願景  具有共同深厚傳統中華文化的海峽兩岸,實在沒有理由不密切攜手合作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許雪毅  4月,春暖花開之際,閩臺文化交流活動此起彼伏——  「2008媽祖之光」大型電視綜藝晚會4日和6日分別在臺灣臺中縣和臺南市成功舉行
  • 兩岸一家親 「2019江蘇·新北體育文化交流周」舉行
    中國江蘇網7月1日訊(記者 張浩宇) 為促進江蘇省與新北市體育文化交流,6月25日一7月1日,江蘇省體育總會與新北市體育總會在臺灣新北市共同舉辦了「2019江蘇新北體育文化交流周」活動。熊偉在交流周開幕啟動儀式上說,江蘇省高度重視與臺灣的體育文化交流,每年派團近10批次200多人前往臺灣開展文化交流活動。體育方面,江蘇每年舉辦海峽兩岸賽事活動達20多項次。尤其在兩岸大學生交流方面,江蘇省與新北市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每年舉辦的電子競技、龍舟、崑山馬拉松等賽事成為兩岸的標杆品牌賽事活動。
  • 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在高雄成立
    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兩岸泰山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市林皇宮舉行。(圖片來源:山東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5日高雄訊 5月25日,海峽兩岸東嶽泰山文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暨兩岸泰山文化交流活動在高雄市林皇宮舉行,泰安市非遺文化參訪團作為嘉賓出席活動,前高雄市民政局長王文正等臺灣文化、宗教、政商界人士300餘人參加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