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婉麗多姿的一首詞,上下闕都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020-12-18 最美詩畫

古代詩人常常把惜春、傷春和壞人的思緒融為一體,通過暮春時的景色,來烘託、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比如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歐陽修的「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等都屬於這一題材。

李煜在當皇帝的期間,也有很多抒發個人情感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一首《蝶戀花》:

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詞的上片寫傷春情懷。「遙夜亭皋閒信步」,首句點明時間、地點以及人物活動。夜長人難眠,心中愁緒萬端,坐也不是,睡也不是,於是就到外邊四處閒逛。其中「閒」看起來是閒逸、閒適,其實是心中煩悶無聊。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這句道出他愁緒的來源,是因為春天快過去了,按理說剛剛過了清明,也還是「一年好景君須記」的時候,但詩人已經開始傷春悲秋了,看來他也並不是由於春天的離去而傷感,而是排遣內心某種積鬱的用意。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這是上闕的千古名句,寫的是詩人遊蕩時所見之景,淡雅而有韻致。詞人以「約住」狀寫雨隨風往之景,將風雨擬人化,極為生動;而又用「朦朧」形容雲和月,極具神韻。在這幅清新淡雅的圖畫中,隱隱流露出詞人的傷春情緒。

下闋寫詞人聽到女子笑聲而無端生出的煩惱。「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詞人聞到了一陣桃花和李花香,他循著香味往前走,來到了一堵高牆邊,聽到蕩鞦韆的姑娘們一陣陣笑語聲。詞人這時候的心情失落,突然聽到姑娘們的笑聲,情感上會有什麼變化呢?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這是下闋的千古名句,寫的是姑娘們的笑語觸發了詞人對愛人的思念,那思念一下子生出千縷萬縷,有無法遏制之勢。這兩句濃墨重筆,如水銀瀉地,把相思之情,全都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李煜這首詞寫得輕柔纖巧,婉麗多姿,用疏雨、輕風、浮雲、淡月、芳菲依稀來烘託,在清景無限中,暗示人的感情變化。而詞中不用典故,語言淺近,讀起來委婉動人。

相關焦點

  • 李煜和蘇軾各有一首《蝶戀花》,都有千古名句,誰的水平更高?
    而被稱為「詞中之帝」的李煜也是宋朝代表此人之一。兩人雖然生活在宋朝的不同時期,但他們的詩詞都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濃墨重彩的一筆。蘇軾的詞題材廣闊,清新豪健;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亡國後的許多作品都是千古名作。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至今未被超越
    縱觀李煜的一生,他曾經輝煌過,身處萬人之上,也曾敗落過,身處萬人之下,但正是這種身份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他內心巨大的苦痛。才使他把所有複雜的情感都通過他的詩作表現出來,成就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也使他的詩詞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句句令人驚嘆
    這句經典就是出自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下李煜的這首詞,就僅僅4句,每一句卻都是千古名句。《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首詞是亡國後,李煜被囚於宋國時所作,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每一句,甚至每一個字都有它特定的含義。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今日就與大家分享「李煜最牛」的一句話,隨便拿出一個就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這到底是什麼詞?居然可以有這樣的評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南唐《虞美人》李煜春花何時開,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樓又東風,故國難回月明中!雕欄玉石應猶在,惟有朱顏改。問君有多少愁?就像春水向東流一樣。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975年(開寶8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3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這首《相見歡》正是作於被俘的以後。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李煜臨死作了一首詞,正是《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公元975年,宋王朝的精兵兵臨金陵城外,那時候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2次派特使求饒,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以「臥榻之側,豈能別人鼾睡」為由回絕。最後金陵城破,李煜無可奈何奉表投降,南唐宣布滅亡。時歲李煜39歲,從一國之君從此淪落罪囚,開始了自身蒼涼的下半場人生道路。
  • 有其父才有其子,李煜父親的一首經典情詞,足以讓李煜黯然失色!
    在宋詞之前,南唐詞壇也出現了一些絕美詞作,例如李煜父親——南唐中主李璟的一首經典詞作,短短4句,驚豔萬古,足以讓李煜黯然失色。這首詞就是《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同為帝王詩人,李璟和李煜身為父子,都是以文才聞名後世。可是,對很多後人而言,李煜的名氣顯然要遠遠大過他的父親——李璟。可是,我想說的是「有其父才有其子」。如果沒有一個如此才華卓著而又愛好文藝的父親,李煜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千古詞帝而揚名後世?
  • 李煜的一首名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名句
    而今,作為國君的李煜,溫爾文雅、一介書儒,難不成還能用一支墨筆去對付北宋數十萬的金戈鐵馬嗎?據史書記載,其實當時的李煜還是有所作為的,只是歷史統一的趨勢已然選擇了趙宋,一切的作為都是徒勞。在他寫過的眾多首詞中,有幾首是大家很熟悉的,還有一篇可以說是封神之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千古名句。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納蘭性德最出名的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千古名句,震動古今
    無論是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愁,還是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相思之苦,亦或是李煜《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亡國之悲。傳承數千年的古詩詞,它所噴湧而出的情感,無不具有震動古今的力量。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李煜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圖片:李煜劇照說起李煜的作品,大家最為熟悉的便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不僅是一篇傳頌上千年的名作,還是李煜的絕唱。
  • 李煜的絕命詞,首尾均是千古名句,寫出了無盡的哀傷
    為了保住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趙光義的弟弟和兩個侄子都出了意外。趙匡胤雖然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但是不論是對待前朝皇帝,還是帝國投降的君主,亦或是自己的老部下,都是採取軟禁的方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大度。但是在趙光義繼位之後,他不僅毒死了吳越王錢俶,還毒死了南唐後主李煜。前者為何被殺不得而知,後者之死則是因為一首詞。
  • 李煜的另外一首《虞美人》,詞中沒有名句,很少有人讀過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這首詩是李煜為了思念祖國而寫的。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象徵性比喻,用來表達他內心的悲傷。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一改便完勝原詩,詞中之帝已入化境
    作為一個君王,他是個笑話,歐陽修等人都看不起他;作為一個詞人,他是一個牛人,納蘭性德、王國維都認為他的詞作水平非一般文人能比。他就是詞中之帝李煜。一曲《虞美人》,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這個生於七夕的才子,在42歲生日當天殞命。
  • 李煜最著名的4首詞,膾炙人口,美的讓人心醉!
    李煜最著名的4首詞,膾炙人口,美的讓人心醉!李煜為五代十國時南唐的後主,在政治上他十分無能,不修政事,是失敗的君王,卻是成功的詞人。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李煜見了卻更加憂愁。「東風」表明又是新的一年來到,囚禁的生活不知何時才能到頭。接著,李煜回想起故國的宮殿,宮殿還在,而人已經不在了,頗有物是人非之感。最後將哀愁比喻成奔流的江水,悠長深遠,提高了整首詞的意境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