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2020-12-20 小詩看世界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

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

甚至有人說,李煜詞作之悲涼,蘇軾跟辛棄疾都寫不出來,因為亡國之痛跟被貶之痛不同,只有君王才能真正切身體會到國破家亡的痛。

李煜的詩詞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風格,都是簡單幹練,只用寥寥幾字就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場景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頗高,後世人都成他為「千古詞帝」。

李煜一生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絕命詞《虞美人》:

這首詞是李煜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但是卻正是因為這首詞讓李煜丟掉了性命。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是宋太宗的階下囚,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然後認為李煜有不臣之心,所以命人賜了一杯毒酒,把李煜毒死了。

慶幸的是宋太宗能夠要了李煜的性命,但是卻沒能阻止這首經典的絕唱代代相傳!

知道了這首詞背後的故事,大家再讀就不禁的為李煜感傷,不禁落淚。這首詞雖然通篇一氣呵成,但是卻在情感的抒發上卻曲折動蕩,李煜把自己心中的苦悶,心中的憂愁都寫在了這首詞中,表達了一國之君無限的哀怨愁思。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的結尾李煜更是直接抒情,在一問一答中直接抒發了自己的心中的苦楚,並且還巧妙的運用了比喻,把自己的愁苦比喻成一江春水,也是十分生動形象了。

李煜寫下這首詞的時候大概沒有想到,它能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其實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的心中只有對自己當初判斷失誤的悔恨,但是當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朵裡,卻聽到的都是李煜想要造反的聲音,所以便賜了這杯毒酒,讓這首詞成為了李煜的絕命之作!

從古至今能夠以一首詞定義個詞牌名的並不多見,然而李煜卻做到了,一提到《虞美人》,立馬就能想到蘇軾的這首詞,這首詞中的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縱觀古今,每一位詞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李煜的詞帶著無盡的悲愴,蘇軾的詞帶著無限的灑脫跟豁達,辛棄疾的詞帶著他與生俱來的豪放,納蘭性德的詞則無比深情。

在宋代的詞人中,最為著名的有三位:蘇軾,李清照,辛棄疾。而在宋代之前詞人的巔峰,則非李煜莫屬,他們的詞都帶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雖然這些詩詞的作者距離我們已有千年之久,但是他們的詩詞卻依然是我們的精神力量。

小的時候讀詩詞就是機械的背誦,根本理解不了詩詞中的含義,長大以後再讀這些詩詞,才明白了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這套詩詞全集,大家可以重新讀一讀這些朗朗上口的作品,或許可以收穫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在這本《李煜詞傳》中,選取了李煜一生中最為經典的詩詞,結合他的時代背景跟生平際遇,對他的詩詞進行解析,更加方便我們理解詩詞的含義,理解李煜想要轉達給我們的人生道理。

在這本《蘇軾詞傳》中,我們不但能夠讀到蘇軾經典的作品,還能了解他的一生經歷,讀懂他的豁達,學習這位「性情中人」的人生觀,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輕鬆。

在這本《辛棄疾詞傳》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辛棄疾,讓我們學習辛棄疾的堅持不懈,學習他的執著,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另外這套詩詞全集中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詞傳》,一共六本。

每一本都是一位作者的人生經歷,每一本中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而且這套書的包裝十分精美,紙質優良,大家買來自己讀或者送人都不錯。

在社會發展如此快的今天,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讀一讀古詩詞,不但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情操,還能提升自己的氣質,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李煜臨死作了一首詞,正是《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至今未被超越
    縱觀李煜的一生,他曾經輝煌過,身處萬人之上,也曾敗落過,身處萬人之下,但正是這種身份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他內心巨大的苦痛。才使他把所有複雜的情感都通過他的詩作表現出來,成就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也使他的詩詞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句句令人驚嘆
    現在提起李煜,你們會想到什麼呢?他的皇帝身份,他的「不務正業」,他的詞作......李煜是一個偉大的詞人,李煜的詞,前期是以花詞派為主,大多都是溫柔的,其亡國後的詞作大多懷古傷今,但題材變廣闊了,含意深刻,但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宋太宗看到這首詞後大發雷霆,認為李煜這是在懷念故國,於是以此為由毒死了他,這首《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作品。李煜後期的作品在風格上大抵如此,總是透著一股離愁別緒,其實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麼可能不追憶過往的繁華呢?
  • 《虞美人》,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流傳千古,句句令人心痛
    詩句可能更多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而詞是與音樂是分不開的,從樂府詞開始就與音樂綁定這自然就註定了詞的觀賞性更加的高一些。而作為喜愛風月的君王,李煜更加的對這詞情有獨鍾。而亡國被囚的李煜,在臨死之前寫下的虞美人更加是流傳千古。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仿著寫一首,改3個字寫出了更高的境界975年(開寶8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了3年的囚徒生活後,被宋太宗趙炅賜酒毒死。這首《相見歡》正是作於被俘的以後。
  • 有其父才有其子,李煜父親的一首經典情詞,足以讓李煜黯然失色!
    正如一棵樹的成長,一朵花的開放一樣,中國古典詩詞在誕生之初,就如一條涓涓細流,也是在越過了無數的高山深澗,跨過了無數平原大川之間,才逐漸匯聚成了一條波濤洶湧的河流,穿越千年,奔流不息。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另一個代表樣式,宋詞尤如一座絢麗多姿的花園,展現出了與唐詩不一樣的獨特魅力。她奼紫嫣紅,千姿百態,與唐詩並絕千古。
  • 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豔了千古!
    像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內一青螺」,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想像奇特的千古名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李煜最婉麗多姿的一首詞,上下闕都有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古代詩人常常把惜春、傷春和壞人的思緒融為一體,通過暮春時的景色,來烘託、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比如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歐陽修的「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等都屬於這一題材。
  • 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西江月·重九》,便是一首吟詠重陽的千古名作。《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蘇軾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懷念起好友徐君猷,即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公元975年,宋王朝的精兵兵臨金陵城外,那時候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2次派特使求饒,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以「臥榻之側,豈能別人鼾睡」為由回絕。最後金陵城破,李煜無可奈何奉表投降,南唐宣布滅亡。時歲李煜39歲,從一國之君從此淪落罪囚,開始了自身蒼涼的下半場人生道路。
  • 納蘭性德最出名的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千古名句,震動古今
    無論是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愁,還是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相思之苦,亦或是李煜《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亡國之悲。傳承數千年的古詩詞,它所噴湧而出的情感,無不具有震動古今的力量。
  • 一官員寫下一首詩,最後2句成了千古名句,這景色寫得真美!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20期宋代文壇,詩與詞可以說是齊頭並進,所謂「詩、詞兩開花」,一點都不假!在詞極速發展的宋朝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專注工詩的文豪。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著名田園派詩人楊萬裡。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一改便完勝原詩,詞中之帝已入化境
    他就是詞中之帝李煜。一曲《虞美人》,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這個生於七夕的才子,在42歲生日當天殞命。估計連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詞作會影響文壇多年。李煜一生的詞作30餘首,早期風格綺麗;後期因人生處境的變化,詞風一下子變得沉鬱。所以基本上,他後期的詞作內容只有一個:愁。為了寫這個愁,他開創了很多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