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流傳千古,句句令人心痛

2020-12-15 韓說古今

唐朝後五代十國,全國混戰。這樣的戰國時代本應是屬於謀取天下的梟雄們的舞臺,然而南唐後主李煜卻生生以自身的文採踏上了這個歷史舞臺。試想周邊都是虎狼之國,而國主還偏偏是一個只知道風月不知軍事的文人騷客。

這樣的國家又怎麼可能長久呢?果然這位莫名繼承南唐皇位的皇帝成為了亡國之君,論文了趙匡胤的階下囚。

唐詩宋詞,作為我華夏文史上耀眼的兩顆星辰。雖然叫做宋詞然而其實是源於唐朝,而興盛於宋朝。

詩句可能更多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而詞是與音樂是分不開的,從樂府詞開始就與音樂綁定這自然就註定了詞的觀賞性更加的高一些。

而作為喜愛風月的君王,李煜更加的對這詞情有獨鍾。而亡國被囚的李煜,在臨死之前寫下的虞美人更加是流傳千古。

01春花秋月,往事

亡國後,李煜由金陵被前往開封府長期軟禁,在這裡他度過了人生之中最後的時光。雖然趙匡胤給了他一定的待遇,但是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日子總歸過的不如意。

這樣的時光裡李煜感嘆歲月更替,什麼時候就會結束?而在自己記憶裡美好的風月時光已變成過去的事情,只能成為自己自己內心的回憶。

李煜作為亡國之君在歷史是很特別的一個人,他和宋代很多的君主一樣都喜歡文學。本身作為一個文人騷客他是合格的,但作為一國之主只能是一個昏庸之輩。在淪為階下囚的時候已經只是在回憶往昔的風月,真不知道是可憐還是沒心沒肺。

02小樓故國,不堪回首

在昨日晚上,軟禁的樓閣刮過東風。借著明亮的月光,讓自己回想起已經滅亡的祖國。

這時候李煜總算想起自己已經亡國的國家,意識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其實他本身就是那個時代政治的一個犧牲品,在那個時代多少有一些身不由己。

他愛自己的國家,也思念自己的過往生活。李煜的皇后當時被已經成為皇帝的趙光義所覬覦,這樣的境遇之下更讓他感嘆故國的好亡國的痛。

03雕欄玉砌,朱顏

李煜曾經的國都設立在南京金陵,想來那裡的皇城還是和過去一樣的巍峨壯闊。讓人感到恍惚,仿佛自己的國家還在。

但是過去自己流連花叢的宮女美人們卻早已經被歲月侵蝕垂垂老矣,不禁感嘆物是人非之感。

這片土地上的本身從來都沒有變化,真正變得只是上面的人。這在我華夏長期的歷史之中感觸猶深,李煜身處異國他鄉難免內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

這種痛苦被詞人以人與物的對方,這樣巧妙的方式表達出來。其實也是在暗喻自己那因為歲月而消失的故國,這歷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朝代不也是如此。

04問君多愁,春水東流

最後這句詞,可以說是李煜詞句之中的巔峰。如果想知道自己心裡有多少的憂愁,它就像綿延不盡東流而去的春水一般。

以這種自然動態的美來形容自己內心的憂愁,成就了這首虞美人的千古名句。提到李煜,這句詞就會被後世的文人所提到。在歷史也曾經多次以這類虛幻的景致,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多為名詞佳句。

對於李煜來說,人生是沒有回頭路的。他年輕時候的肆意妄為,註定了他晚年的悲涼。李煜的詞句把詞這個問題從簡單的抒發情感,提升到了家國情懷的新高度。

其實從李煜的詞句之中就可以明白,他本身就不適合成為一個君王。以政治能力來說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所以也許當年他如果不是出生在這個帝王之家那麼也許真的會成為這亂世之中的一瀟灑文人公子。

詩詞凝聚了漢字的朦朧和精煉之美。尤其是宋詞,在各派詞人的筆下,更是演變成不同風格的語言藝術。

無論是蘇軾的豪放派;還是李清照的婉約派;亦或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帝王之詞」,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樂,以及詞人當時的心境。

了解一位詞人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便是欣賞他的詞作。喜歡宋詞的朋友,可以看這套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些詞傳引用詞作的同時,也參考了各種正史資料,為我們呈現真實的,活靈活現的詞人。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多一分書卷氣,感受詩詞的飄逸和靈氣。

總結:如果說在南唐時期,李煜所寫的詩詞主要是在寫他在深宮大院,亂花叢中各種各樣的荒唐趣事。

那麼在到達開封後所做的詞則真正體現了一個帝王對自己故國,以及過往的特殊情感。這種情感尤為複雜一方面寄託著對自己過往的思念,一方面又是對國家政治的無知懵懂。一切都是這世事弄人罷了。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是很多,存世的僅三十餘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一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李煜臨死作了一首詞,正是《虞美人》《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句句令人驚嘆
    現在提起李煜,你們會想到什麼呢?他的皇帝身份,他的「不務正業」,他的詞作......李煜是一個偉大的詞人,李煜的詞,前期是以花詞派為主,大多都是溫柔的,其亡國後的詞作大多懷古傷今,但題材變廣闊了,含意深刻,但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 李煜的《虞美人》抒寫亡國之痛,句句血淚令人不忍讀,成千古絕唱
    原創首發李煜的《虞美人》抒寫亡國之痛,句句血淚令人不忍讀,成千古絕唱文人墨客對李煜的感情很複雜,又恨又愛又憐惜又遺憾。沒有哪一個人像他那樣揪人的心。李煜接手時,南唐已搖搖欲墜,無論誰接手都註定要滅亡。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地位。(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被譽為「千古詞帝」的李煜,對後世影響極大。
  • 詩詞賞析:「千古詞帝」李煜之《虞美人》《浪淘沙》賞析
    李煜,南唐李後主,一身藝術才華卻身處帝王之位,不通政治之道卻又被牽連其中。可謂生不逢時,他的詩詞書畫均有極高的水平,其中他的詞的造詣最高,被稱為「千古詞帝「。其作品《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均在歷史文壇上佔有很高的地位。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李煜的詩詞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風格,都是簡單幹練,只用寥寥幾字就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場景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頗高,後世人都成他為「千古詞帝」。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至今未被超越
    縱觀李煜的一生,他曾經輝煌過,身處萬人之上,也曾敗落過,身處萬人之下,但正是這種身份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他內心巨大的苦痛。才使他把所有複雜的情感都通過他的詩作表現出來,成就了一代偉大的詞人,也使他的詩詞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皆是千古名句!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的這首詞不輸《虞美人》和《相見歡》,最後一句更是千古經典
    提到古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詞人的詞作,無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還是「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都無不體現出豪放派詞作的雄壯氣勢;當然,人們也會想到婉約詞派的代表李清照和柳永,無論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是「
  • 李煜生前最後一首詞,4句話道盡人生痛苦,後世文人無一仿出精髓
    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宋太宗看到這首詞後大發雷霆,認為李煜這是在懷念故國,於是以此為由毒死了他,這首《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作品。李煜後期的作品在風格上大抵如此,總是透著一股離愁別緒,其實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怎麼可能不追憶過往的繁華呢?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 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 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虞美人》,卻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帝王,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成為皇帝後的政治成就,而是他作為一個文人,對詞壇的藝術成就。李煜擁有文人所有的特性,擅音律,多才藝,甚至詩詞寫的也非常好。在李煜的一生當中,對詞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李煜所寫詞的意境優美,情感充沛,語言自然,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李煜現留存收錄的詞大概有三十餘首。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以亡國為界限,迥然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亡國前主要描寫宮廷的奢靡生活和男女愛情,風格綺麗;亡國後主要悼念亡國之痛以及描寫被俘之後的哀婉沉痛。
  • 欣賞南唐國主李煜的詞,虞美人。
    作為敗國之主的李煜,由於所處的環境和心境無比悲涼,那悲苦悽涼之情,悽悽慘慘,悲悲戚戚躍然紙上,寫下了不朽的名詞,虞美人。至今讀來,令人悲泣心酸。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的另外一首《虞美人》,詞中沒有名句,很少有人讀過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這首詩是李煜為了思念祖國而寫的。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象徵性比喻,用來表達他內心的悲傷。
  • 李煜曾寫下《虞美人》,這首詞廣為流傳,李煜也因它而去世!
    李煜曾寫下《虞美人》,這首詞廣為流傳,李煜也因它而去世!但是在唐宋之間曾有一個「南唐詞派」,專指南唐的三位詩人,其中李煜最出名。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李煜曾寫下《虞美人》,這首詞廣為流傳,李煜也因它而去世!李煜的名聲還是比較大的,應該有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字,他不僅是一位詞人,還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後主。也正是因為他的這個身份,讓人們感覺到他很特殊。
  •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