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2020-12-12 慶餘說詩詞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且倍受文人墨客吟詠。早在晉代,陶淵明便在《九日閒居》一詩的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他提到了賞菊、飲酒的習俗。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西江月·重九》,便是一首吟詠重陽的千古名作。

《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蘇軾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懷念起好友徐君猷,即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之所以能夠超越千古的地方,便在於蘇軾通過對比今昔,來抒發離別之情,並在最後兩句中反用杜甫詩意,將這種尋常的離別之情,上升到一種淡然處之、曠達樂觀的人生哲理。正如明代張綖在《草堂詩餘後集別錄》中說:「(末二句)翻老杜詩句,則意度曠達,超越千古矣。」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這首《西江月·重九》: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悽涼南浦。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詞的開篇兩句「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是蘇軾登樓所見之景,意思是說,樓外正飄灑著點點細雨,江上正瀰漫著煙雨重重。這兩句寫景不僅由近及遠,還對仗工整,為這首詞的意境增加了無限的美感。然而,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蘇軾這裡寫景,則是為了下文更好的抒情。

緊接著兩句「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悽涼南浦」,蘇軾便通過對比今昔,來抒發對好友的離別之情。這兩句的意思是說,還記得當年我們在徐州戲馬相會戲馬,如今卻只有我獨自一人在南浦,這種感覺分外悽涼。當年相聚的熱鬧,今日離別的悽涼,兩兩一對比,無疑讓蘇軾的心情更為寂寞和失落。也暗示了蘇軾同徐君猷的感情之深。

下片起始兩句「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即不要去怨恨菊花還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邊的侍女。「紅粉」,歌女或侍女。這裡的「恨」,是因為重陽的菊花還未開放時,就已經與好友分別了,自然不能共同飲酒、賞花。但從後面的「且教」二字來看,蘇軾已經可以笑對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了。

最後兩句「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則是反用了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一詩中「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的詩意。即當蘇軾酒興闌珊的時候,便無須盯著那茱萸看了,古今往事也不過是在俯仰之間而已。可見歷經人世風霜和種種挫折的蘇軾,對待這種離別,已經能夠做到淡然處之、曠達樂觀了。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無疑能在最後以空間上極廣、時間上極長、內心極曠達的心理去面對人生所發生的一切悲歡離合,是極其難得的。雖然說是借用了杜甫的詩意,但很明顯已經超越了千古。如今我們讀這首詞,應該學習的便是蘇軾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西江月·重九》,便是一首吟詠重陽的千古名作。《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蘇軾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懷念起好友徐君猷,即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曠達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那麼這位錢穆父是何人呢?蘇軾又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詞呢?《宋史》卷三一七《錢勰傳》載:「勰(xié)字穆父,彥遠之子也」。可見錢穆父即錢勰。
  • 蘇軾這兩句詞千古聞名,後世常被引用,卻常被人說消極
    聽聞此消息時,宋神宗正打算吃午飯,這下也沒了胃口——是啊,像蘇軾這樣的人才世間難有了。這一年,是北宋元豐六年,蘇軾經「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的第四個年頭。蘇軾沒有死去,他活得好好的。這一年,他寫下了不少後世經久不衰的名作,包括散文名篇《記承天寺夜遊》、詞《水調歌頭》(「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定風波》(「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等。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半夜醉後回家,被關在門外,寫下一首詞卻成千古名作
    蘇軾是我最喜歡的詞人,他這一生屢遭貶謫,卻從不灰心喪志。他將別人眼中的苟且,活出了自己的瀟灑。這份豁達和超然,令人不服都不行。他曾在半夜醉酒回家,被書童關在門外,卻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讀後發人深省。在他返回臨皋亭時,卻被書童關在了門外,於是便有了這首千古名作,讀後發人深省。詞的上半闋寫的是作者夜醉的情景。前兩句便點出了時間和地點,「醒復醉」三字說明當時的蘇軾頗有一種借酒消愁意味。
  • 10大最美重陽古詩詞排行榜,杜甫蘇軾李清照在列,王維壓軸
    這是深秋季節,木葉蕭瑟,大雁南歸,路途茫茫,納蘭容若感到家鄉和夢一樣遙遠,於是寂寥難耐,寫下了這首重陽詞。這首詞保留了納蘭詞深情悽婉的一貫特點,也加入了唐朝邊塞詩那種蒼涼開闊的意境,在納蘭詞裡別具一格。
  • 秦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蘇軾愛不釋手
    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蘇軾的青睞呢?這就是秦觀被貶郴州時,寫下的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 蘇軾在重陽節寫給好友的一首詞,其中七字,勝過萬千心靈雞湯
    當你難過時,讀讀蘇軾這首詞,「萬事到頭都是夢」,釋懷所有的不開心。根據《蘇軾文集》中的《與王定國》一文記載,1082年的重陽,他與知州徐君猷等人登上棲霞樓(或稱「涵輝樓」),「望君悽然,歌《千秋歲》,滿座識與不識,皆懷君」,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南鄉子》。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
  • 朋友家的亭子風景太美,蘇軾寫下一首灑脫的詞,最後一句流傳千古
    美麗的風景,最能激發文人的詩興;詩人的千古佳作,也可以讓這些美麗的風景,千古留名。如此美景,自然不可無詞,於是,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一首極其灑脫的詞——《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 杜牧最好的一首七律,蘇軾幾乎整篇照抄改為詞,又成千古名篇
    這種體裁,在詞裡更為普遍,饒宗頤說:「論者多謂此體始於東坡檃栝《歸去來辭》。」也就是說,普遍認為這種檃栝詞是蘇軾開創的。這個概念或許不甚清晰,我們從蘇軾一首名篇來感受下檃栝詞:《少年遊·重陽》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 蘇軾他鄉遇故知,寫下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感慨人生,百讀不厭
    自古以文會友,都是人生雅事,蘇東坡更甚,一首贈別詞道盡了人世滄桑,感悟人生百態,詞中有他的故事。年過半百的蘇軾在他鄉奔波時遇到了友人,相遇終有離別,他強忍著心中的淚水,遠遠的望著朋友離去的小船,心中不禁有感而發,於是便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他鄉遇故知可謂古時候的人間四大喜事之一,和朋友離別之際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一首送別詞。
  • 蘇軾在寺院寫下一首詞,他因何而作,詞的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蘇軾在去汝州赴任前,告別黃州父老鄉親,還寫下了一首《滿庭芳》的詞作,詞中小序記載這樣寫道:「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蘇軾曾在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寫下過一首《卜算子》的詞作,是他在寓居黃州定惠院時寫下的。這首詞中也有一條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眾所周知,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
  •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詩,開頭千古名句,人人皆知,卻少有人知道全詞
    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詩,開頭千古名句,人人皆知,卻少有人知道全詞說起宋代的文人,無論是詩詞方面,還是散文方面,蘇軾都是不得不提且不容忽視的一位。詩詞方面,他頗有造詣,許多詩詞一經問世便被大家追捧。蘇軾最冷門的一首詩,開頭千古名句,人人皆知,卻少有人知道全詞而說起蘇軾的作品,很多人會想到《水調歌頭》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飄飄欲仙,也會想到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一生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絕命詞《虞美人》:這首詞是李煜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但是卻正是因為這首詞讓李煜丟掉了性命。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是宋太宗的階下囚,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然後認為李煜有不臣之心,所以命人賜了一杯毒酒,把李煜毒死了。
  • 蘇軾酒醒之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便是蘇軾的一首千古名作《醉落魄·述情》。《醉落魄·述情》是蘇軾創作的一首描寫思鄉情緒的詞作。這首詞主要表現了蘇軾酒醒之後,內心孤獨、寂寞的心情和濃重的思鄉之情,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蘊含著豐富而深沉的人生感慨,極其動人心弦。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在蘇軾眾多的詩詞中,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的名氣不是最響亮的,但卻是最灑脫的,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百讀不厭,流傳千古。這是一首贈別詞,公元1091年,當時蘇軾知杭州,而老友錢勰要赴瀛洲上任,途徑杭州,都門帳飲後,蘇軾以此詞贈別。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自此蘇軾號「東坡居士」,他的內心也變得更加平淡,更為灑脫。在蘇軾眾多的詩詞中,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的名氣不是最響亮的,但卻是最灑脫的,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百讀不厭,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