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
廈門人又有一個遊玩賞景的好去處:
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
近日,南岸一條長1.8公裡的親海木棧道已經修好,並對外開放。
木棧道蜿蜒向海裡延伸
一旁茂密紅樹林相伴
天邊成群的鳥兒飛翔
一起提前感受
「海上公園」的獨特魅力
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
位於翔安火炬大橋兩側
漫步公園
可見在火炬大橋西南側
一條木棧道向海裡延伸
木棧道兩側,成片紅樹林鬱鬱蔥蔥
從火炬大橋上遠遠望去
紅樹林好像鑲嵌在海面上的綠翡翠
沿著木棧道前行
左側的紅樹林連成片
右側是視野開闊的海灣
遠處,不時有白色或黑色的鳥兒飛起
在天空中排成獨特的隊形
木棧道上
每隔一段就會看到一座別致的景亭
弧形亭身,茅草為蓋
與周邊景觀完美融合
項目分為兩期
二期計劃於2021年全部完工
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分兩期建設
二期建設是國家藍色海灣整治項目之一
在一期的基礎上
二期工程進一步擴大紅樹林種植面積
主要建設內容為:
岸線整治4.5公裡;
新增紅樹林宜林灘地2座、擴灘1座,種植紅樹林36萬平方米,主要品種有白骨壤、桐花樹、秋茄、木欖、紅海欖、海芒果、老鼠簕等;
新建碼頭5座;
新建科普、休閒棧道4.2公裡。
▲項目地圖
另外,二期工程還計劃建設7座觀鳥亭,公園建成後,市民就能更近距離、更科學地欣賞溼地水鳥。
截至目前
二期工程的水工部分已完成90%
景觀部分已完成40%
已新增紅樹林種植面積18萬平方米
計劃於2021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一期工程已建成八年
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
是廈門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溼地公園
也是面積最大的紅樹林生態溼地公園
公園總規劃面積404萬平方米
將種植約85萬平方米的紅樹林
一期工程於2012年建設完成
種植紅樹林42.8萬平方米
主要品種有秋茄、桐花樹、
木欖、白骨壤、無瓣海桑等
目前,紅樹林長勢良好
底棲生物、鳥類多樣性迅速得到恢復
攝影: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根據廈門大學
對一期工程生物環境本底調查:
一期建設構建4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修復示範區,總面積達21.57萬平方米,通過灘涂魚類、貝類、蝦類和多毛類等13個物種的人工增殖放流和保護,紅樹林生態修復區內魚類、貝類和蝦蟹類的物種數提高2.4倍,生物量提高3.6倍,個體數提高3.3倍。
公園建設依託濱海區域景觀的優勢
適度結合旅遊、科普等公共活動
在保護和恢復溼地生態系統的基礎上
適度增設公園旅遊休閒設施
成為戶外休閒新景點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廈門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