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花園街街道建立「五+3」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2020-12-10 人民網河北

張家口市橋東區花園街街道「五+3」網格服務管理示意圖。

今年以來,張家口市橋東區花園街街道立足轄區實際,以「黨建引領、凝聚力量,精細管理、貼心服務」為目標,創新建立「五+3」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實行社區、片區、網格、樓院、單元五級網格管理體系,同時搭建小區居民議事廳、社區綜合服務隊和街道民生服務小分隊3個服務平臺,構建起「空間全覆蓋」「服務零距離」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實現了轄區內的大事小情能在第一時間被了解、被關注、有人管、能解決。

花園街街道以社區為單位繪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意圖》,科學設置組織網絡和單元網格,綜合展示社區工作基礎單位和元素。

建立「五級網格」,網格管理「全覆蓋」。

一級網格員—社區黨組織書記,網格管理的「總指揮」。7個社區黨組織書記作為黨建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轄區內基層黨建、網格內各項事務和各級網格責任人的管理指導,緊緊圍繞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好、把居民群眾多樣化需求回應好、把居民矛盾化解好的要求,研究部署落實社區黨建和日常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有效處理解決。推進社區「大黨委」建設,推動雙相交叉任職,充分調動轄區各類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形成網格服務合力。

二級網格員—樓院支部書記,片區事務的「大管家」。全街18個樓院黨支部書記與1名社區兩委幹部作為片區負責人共同負責片區內各項事務,將片區內各類問題及時上報社區黨組織書記,指導網格員做好網格管理。充分調動片區黨員積極性、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鼓勵黨員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志願服務等活動中,以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充分發揮樓院支部書記的示範引領作用。

花園街街道怡安街社區組織議事廳成員共同商議小區物業管理問題。

三級網格員—專職網格員,網格服務的「責任人」。街道劃分了50個綜合治理網格,選配網格員50名,負責網格內矛盾糾紛排查、聽取群眾意見、掌握居民情況,並對樓院長上報的信息篩選上報片區負責人。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積極介入、及時化解;每天在網格內開展巡查走訪,針對無物業管理小區較多的情況,網格員定期對樓道內衛生、小廣告等進行清理;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及時上報」。

四級網格員—樓院長,小區居民的「聯絡員」。全街183名政治立場堅定、具有奉獻精神、群眾威望高的轄區居民、離退休黨員幹部、在職黨員、退役軍人作為樓院長,負責本樓棟居民意見、要求和建議的收集,主動將其上報網格員,宣傳上級各項政策,做樓棟的信息聯絡員。督促居民不亂倒垃圾、亂扔雜物、亂堆、亂掛、亂搭蓋,共同維護環境衛生;及時向網格員匯報居民意見、要求和建議,指導單元長開展群防群治,調解民間糾紛,化解居民間的矛盾,促進家庭和睦、鄰裡和諧,協助維護社會穩定。

五級網格員—單元長,入戶走訪的「信息員」。在黨建引領下,轄區655名單元長中60%為黨員,具體負責本單元各類信息的收集,動態掌握本單元居民的家庭、個人情況、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信息及時上報樓院長;傾聽居民對街道和社區的意見建議及時上報樓院長,激發參與社區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鄰裡團結,共同打造和諧小區。

搭建3個平臺,服務居民「零距離」

花園街街道組織社區聯合服務隊開展集中執法,共同解決社區治理難題。

建立小區議事廳,暢通居民溝通協商渠道。為使涉及居民共同利益的疑難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7個社區根據各自實際成立15個由社區黨組織書記、樓院黨支部書記、片區負責人、樓院長、單元長組成的小區議事廳,針對老舊零散樓棟物業服務、鄰裡糾紛等問題共同商討協商解決爭議問題。小區議事廳成立3個月以來,共商議居民各類問題13次,徵集500多人意見,修繕轄區路面10處,休閒區搭建2處,為小區安裝路燈48個,鋪便道2000平米。

組建社區綜合服務隊,共同解決網格服務難題。由於街道、社區職能管理權限有限,為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形成為民服務合力,組建了7支由社區書記任隊長,區交通、市場、執法、公安分局及物業企業各指定一名聯絡員為隊員,各司其職,共同開展日常執法、管理和服務,形成為民服務合力。截至目前,拆除違建86處、修繕小區路面5處、規劃機動車位119個、解決7條小街巷道路擁擠問題。

成立街道民生服務隊,及時有效提供貼心服務。為使轄區老舊小區路面坑窪、居民下水道堵塞、樓道燈泡和玻璃破損、樓道堆積物多的問題第一時間得到解決,街道組建由城管科牽頭、有相關技術特長的退伍軍人組成的民生服務隊為老舊小區和居民提供服務。自隊伍成立以來,修補老舊小區坑窪路面7處,疏通下水11次,更換樓道燈泡706個、破損玻璃302塊,清理樓道堆積物、建築垃圾56噸。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

相關焦點

  • 回建在張家口橋東區花園街街道怡安街社區調研
    回建在橋東區花園街街道怡安街社區調研時強調堅持黨建引領 提升服務效能 全面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4月29日上午,市委書記回建在橋東區花園街街道怡安街社區,他強調,要堅持黨建引領,聚焦服務群眾、服務大局、服務社會,全面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市領導李兵、高峰、張華、程蔚青一同調研。
  • 張家口橋東區花園街街道辦事處提升服務居民水平
    組建街道「大工委」,解決「九龍治水」花園街街道辦事處位於張家口市橋東區,轄區面積不大,但有不少駐街行政職能部門和小微企業。長期以來,駐街各類單位、組織各管各攤,缺少交流,工作上形不成合力,服務群眾的效果大打折扣。
  • 「一把手」談網格化⑧|左家塘街道: 黨建引領「聚四力」 提升基層...
    為更好地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滿意指數,左家塘街道黨工委創新網格化工作治理模式,通過黨建引領,集聚基層「動力」「活力」「能力」「潛力」,使網格化工作真正成為化解基層矛盾、攻堅基層治理難題的有效手段。夯實組織基礎,提升工作「動力」左家塘街道結合實際情況,將全街21個社區劃分為23個網格、121個網格單元,實行三級管理模式,通過「專職網格管理人員+志願者網格員」交叉管理的模式,實現網格工作進社區、進小區、進樓棟。
  • 「一把手」談網格化⑧|左家塘街道:黨建引領「聚四力」 提升基層...
    為更好地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滿意指數,左家塘街道黨工委創新網格化工作治理模式,通過黨建引領,集聚基層「動力」「活力」「能力」「潛力」,使網格化工作真正成為化解基層矛盾、攻堅基層治理難題的有效手段。左家塘街道黨工委書記周建雄。
  • 濰坊青州市雲門山街道:創新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 提升為民服務...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濰坊青州市創新推行以黨組織為核心,城市管理網格化、街坊議事契約化、為民服務精準化的「一核三化」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打通基層社區服務最後一米,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濰坊青州市雲門山街道還堅持城市管理網格化,推動社區管理向「智慧型」轉變。
  • 青島即墨龍山街道打造「基層網格化治理」2.0版本
    姜秋英是青島市即墨區龍山街道王家煙霞村的網格員,在她網格裡的15家企業,她每天都得轉上一圈,從「問需要」到「送服務」,從疫情期間深入摸排到復工復產檢查安全生產,姜大姐每天從早到晚挨家「打卡」,當上了15家企業的「專職保姆」。在即墨區,像姜大姐這樣的「守衛戰士」還有2662個,他們在自己的網格中事無巨細的操持著,成為即墨區基層網格化治理的第一道堅實防線。
  • 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的群眾基礎
    【關鍵詞】網格化 社會治理模式 群眾工作 社會工作【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在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過程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
  • 基層治理網格化中的參與主體困境
    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網格化管理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功能不斷增強。2013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指出,「促進基層群眾自治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有效銜接」。
  •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網格化社會治理探索與實踐
    網格化社會治理的「河濱之路」2012年,河濱街道根據《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關於推行網格化社會管理服務模式的意見》(宿區辦發〔2012〕60號)文件精神啟動網格工作以來,河濱街道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是2012年至2014年,按照「百戶千人、一警兩員」;「雙崗六責」、「五代三送」社區管理服務模式,開展網格化社會管理工作,2013年底,變「網格化社會管理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3個保障」: 實現政務公開親民便民「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群眾想知道什麼,我們就公開什麼;群眾需要什麼,我們便服務什麼,這是個雙向的過程。實驗區創建工作呈現出的效果還是要體現在街道、社區服務能力提升方面。」大武口區副區長李婧說。
  • 雨花區探索網格化管理助力城市治理精準化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雨花區在小網格上做大文章。 2019年以來,雨花區積極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建設,探索「網格化+智慧化」社會治理模式。從今年6月1日起,網格化工作全面啟動,採取了四套核心運行機制,啟用巡辦分離機制,重點圍繞藍天保衛戰、省委交辦城市管理重點整治問題開展巡查。
  • 固原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提升民生服務能力
    人民網銀川7月4日電(高嘉蔚)今年以來,固原市以城市基層組織建設統領社區治理,不斷健全組織體系,建強活動陣地,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服務民生水平。 強化黨建引領,健全服務體系。
  • 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需要發揮基層社會自治的作用,正確處理好三治模式之間的協同關係,提升社區、社工和社會組織三社聯動能力,以促進中國社會和諧建設,確保人民的基本權益。[1]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治理的重要精神,就必須緊緊圍繞「人」這個核心,積極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理念和模式,推進「自治、法治、德治」建設,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
  • 洪澤高良澗街道創新網格化管理助推發展高質量
    目前,高良澗街道已在相關小區安裝了便民「一鍵通」,開通了手機App客戶端、網格化管理服務網站和80823456熱線電話,群眾只需要按下一鍵,就可以解決身邊的基本公共服務問題,實現「一鍵通達」。高良澗街道探索實踐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是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
  • 銅沛街道構建全要素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作霖 通訊員 鼓組軒 邱國慶)銅沛街道黨工委堅持系統化思維,按照鼓樓區委區政府提出關於全面推進全要素網格化社會治理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區工作的部署要求,強化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和服務功能,把「全要素網格」作為社會治理子系統,以「一盤棋」思想,高位謀劃,高位推進。
  • 小網格服務大民生,煙臺高新區馬山街道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有方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閆麗君通訊員李佩松網格化管理是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健全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有效手段。21日,記者從煙臺高新區馬山街道獲悉,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馬山街道推行社區「網格化」疫情防控,建立健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確保責任到人、聯繫到戶,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馬山街道注重總結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經驗做法,努力實現社區網格化「管理全覆蓋、資源共分享、信息網絡化、服務零距離」,打造有溫度的城市社區管理模式,不斷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 「加減乘除冪」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
    李 貞 任 俠 孔令偉近年來,山東省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為有效解決基層社會治理難題,以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沉社區為主線,緊密結合「雙基」三年行動計劃,綜合運用「加減乘除冪」五項措施,逐步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無死角、服務全方位,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 新鄉紅旗區西街街道:基層治理「小網格」 託起民生「大服務」
    科學建網「小網格」變身黨建工作「大平臺」西街街道堅持科學建網,按照黨建工作到網格、服務群眾到網格、社會治理到網格的要求,依託黨群服務中心,搭建基層治理的網格框架,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實行網格化層級管理,即把「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劃分為四個層級網格,街道層級由辦事處書記擔任二級網格長;社區主任擔任三級網格長;小區層級按照專職配備
  • 網格化治理的理論源流
    綜觀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城市網格化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管理模式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參與式治理、技術治理、未來發展趨勢五個方面。(一)社會管理模式創新的視角網格化管理結合對社會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最多,從網格化管理的整個流程、理念、特點、組織再造等,相關專家進行了探討。
  • 潮海街道:「小網格」撐起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
    以區域網格化為目標構築基層社會治理「四梁八柱」  近年來,潮海街道整合網格化管理、綜合整治、應急管理、土地查詢等功能,在全區率先建立網格化社會治理指揮中心,構建了集事件上報、指揮調度、分流督辦、督查考核於一體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