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贛榆旅遊資源整合,打造全域旅遊的建議提案》的提案,有關部門進行了答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贛榆未來旅遊規劃。
贛榆旅遊未來規劃展望
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提升」的理念,著力構建「一核三帶多節點」的旅遊發展格局。以濱海旅遊為龍頭,大力實施旅遊開發、旅遊融合、旅遊配套和旅遊營銷「四大工程」,加快構建「一核三帶多節點」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以秦山島為核心的藍色濱海旅遊、以田園休閒為特色的綠色鄉村旅遊、以徐福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遊和以抗日山為重點的紅色旅遊「四大品牌」,把旅遊打造成為贛榆科學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藍色崛起的金字招牌。
目前贛榆區的旅遊產業規模都還偏小,結構不夠優化,景區小而散,景點間交通不暢串聯難度大,不能串連成鏈就很難形成集聚效應、聯動效應。貫通海塔線延伸至大夾谷山旅遊區,修建環塔山湖觀光道。以小塔山水庫為節點,串聯全區各旅遊景區(點)。沿海塔線向東連接秦山島、海州灣,延伸海塔線向西連接夾谷聖境旅遊景區、抗日山;延伸至石林線向北連接厲莊大櫻桃基地、黑林特色果蔬產業園;同三高速海頭出口至金山泊船山景區連接石林線;沿青口河觀光道向南連接莒城楊梅枇杷園、青口河生態採摘園。實現全區景區大串聯,增強景區的可進入性和吸引力。加快推進班莊、黑林、金山、塔山、石橋、贛馬等鎮旅遊發展建設。並編排精品旅遊線路、休閒自駕旅遊線路,其中金山泊船山景區的線路為市區和安湖溼地公園海州灣旅遊景區(海洋樂園、水世界)金山泊船山景區(興會寺、徐福廟)。
周邊縣區全域旅遊簡介
周邊縣區中,連雲、東海分別憑藉山海、水晶、溫泉等資源,在全域旅遊方面走在各縣區前列。簡單介紹如下:
一、東海縣旅遊
東海縣按照「世界水晶之都 生態宜居福地」的城市發展定位,積極推進旅遊業改革創新,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打造全國水晶文創商貿第一城、江蘇溫泉養生度假首選地為目標,形成了水晶賞購遊、溫泉養生遊、鄉村採摘遊、生態觀光遊等齊頭並進的特色旅遊發展格局。2016年,東海縣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擁有國家A級景區5家(其中4A級2家)、省星級鄉村遊區9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5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家、省工業旅遊區2家和省自駕遊基地1家。
二、連雲區旅遊
近年來,連雲區圍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積極培育建設旅遊風情小鎮,全面宣傳「山、海、港、島、城、溼地」等旅遊資源,不斷擴大「山海勝境、多彩連雲」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2020年,獲批第二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現擁有2個4A級景區、1個省級度假區、1個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通過3年創建,帶動全區1/3人口在旅遊產業鏈上就業創業,旅遊綜合收入由94億元增加到160億元。
大鬼點評
連雲港在國內也算知名的濱海旅遊城市,提到旅遊,國內遊客耳熟能詳的是:花果山、連島、東海水晶、溫泉,以及近年來打造的海上雲臺山。灌雲的伊山大佛、灌南的二郎神公園也都搞得不錯。而提到贛榆旅遊,截至目前真的是不算理想,唯一有點知名度的抗日山卻因為各種原因被取消4A級景區,也是目前連雲港各縣區唯一沒有4A級景區的地區。
所以,贛榆的全域旅遊亟待發力,特別是對於琴島天籟、秦山島、抗日山、夾谷山等優質旅遊資源開發塑造。真的希望能如規劃那樣,從紙面變為現實。在4A級景區數量、旅遊創收、服務水準、遊客滿意度等各方面都能迎頭趕上,打造贛榆的山海旅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