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飛絮花粉將會持續至月底 過敏人群最好戴口罩

2020-12-11 東方網

  

  這幾天,過敏人群很不好受:又是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的果毛,又是柳樹飛絮,關鍵是空氣中還有很多花粉。綠化管理部門說,從懸鈴木果毛的量上來說,今年和往年基本差不多。長期以來,園林綠化部門一直在通過冬季修剪、夏季剝芽、在個別路段使用激素、豐富行道樹樹種等各種方式,控制飛絮的量,儘量降低其對部分人群的影響。專家說,懸鈴木、柳樹之後,可能還有楊樹的飛絮,各種飛絮、花粉的影響到本月底、下月初會大幅降低。

  「這幾天飛絮特別多」

  市綠化管理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量上面來說,今年懸鈴木果毛的量與往年差不多。之所以部分市民覺得這幾天空中的飛絮特別多,可能是由於風大的緣故,風一吹,加速、加大了懸鈴木果毛、柳樹種子飄飛。

  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是申城主要的行道樹種。每年春天,懸鈴木果實炸裂,果毛就會在風的助力下飄飛,這是懸鈴木的一個自然生長規律。記者在中心城區懸鈴木種植較多的路段看到,風一吹,這些果毛都聚集在馬路與上街沿的交界處,環衛工人在清掃時會將其清除。

  柳樹白色的飛絮則是它的種子。專家說,接下來,還會有一波楊樹的飛絮,也是它的種子。不過,相比懸鈴木,柳樹和楊樹主要栽種在公園綠地裡,作為行道樹的路段非常少。

  相較於懸鈴木、柳樹和楊樹,春天繁花盛開,花粉產生的量可能更多。清明假期以來,申城風力又較大,飛絮和花粉綜合在一起,過敏人群可能就會產生較大不適。

  根據植物生長規律和往年經驗,接下去開的花相對會減少,懸鈴木果毛和楊柳飛絮也會慢慢掉完,預計本月底至下月初,它們對部分人群的影響會大幅降低。

  過敏人群最好戴口罩出行

  綠化部門表示,雖然一個階段內,懸鈴木的果毛對部分人群產生了影響,但是,綜合來看,它作為行道樹有更多的優點,「就像人一樣,樹也沒有一棵十全十美的樹」。懸鈴木營造出的景觀非常美,夏季遮陰效果極佳,秋季落葉,營造落葉美景,冬季落葉之後厚透光效果好;再者,該樹種有較強吸收有害氣體能力,且抗煙塵、隔噪音等。

  綠化部門建議,近期,乾性皮膚、過敏性體質人群和中老年人出行時,儘量做好防護措施,戴上口罩、帽子、太陽鏡等。如果果毛、飛絮進入眼睛,不要用手去揉,可通過眨眼讓眼淚流出,將毛絮衝刷出眼睛,或是用冷水衝洗。對於花粉過敏人群,儘量避免去公園綠地,或者花多的地方。

  [如何減少懸鈴木果毛]

  或直接向樹幹注射激素以控制

  那麼,怎樣才能讓懸鈴木果毛少一點呢?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本市園林綠化部門一直致力於對果毛、飛絮控制的研究工作,「除了傳統的物理修剪之外,幾年前我們在個別路段還試點了激素的方法,就是在懸鈴木秋冬結果之前,向樹木噴灑一種激素,這種激素可以抑制其果球的發育,噴了激素之後,果球長得比較小,從而減少果毛的產生」。

  據悉,由於是嘗試,這種激素抑制的方式在幾個區較為偏僻的路段進行試點,幾年下來,發現效果比較好。「因為噴灑作業的方式,對作業時間有要求,要不能影響交通、影響人們出行和生活,噴灑也會產生浪費、效率相對低。所以,接下去,我們想嘗試更高效的直接注射法,即直接向樹幹注射激素,但直接注射還需要研究什麼時間注射,液體濃度多少,才最有效果,所以還需要不斷探索。」相關負責人表示。

  激素方法僅僅在幾條路段實施,所以,目前控制果毛最有效的依然是修剪控果,即在冬天修剪樹枝,在修剪樹枝的過程中把果球同時也修剪掉。當然,冬季修剪不僅僅是為了修掉果球,同時還有確保養分供應其來年的良好生長、控制樹木冠幅以免未來遭遇颱風倒伏、冬季透光等多種目的。除了冬季修剪,本市園林部門還會在夏季給行道樹剝芽,同樣可以起到控制果球數量的效果。研究表明,通過合理修剪可以減少90%果毛的產生。

  同時,本市園林部門還引進了一部分無球或少球的懸鈴木,以及選育優良行道樹樹種,使樹種更加豐富等方式,來控制果毛產生量。近年來,黃連木、黃山欒樹,甚至櫻花都成為了行道樹。

相關焦點

  • 上海植物飛絮花粉爆發 園林專家解讀過敏區域
    」無奈,吳阿姨除了出門戴口罩和眼鏡,自己還用草帽和紗布做了頂特製的帽子,「不要看我這樣覺得誇張,你自己出去走一圈就能感覺的到。 」如此的「飛雪」不但影響行人,也給居家市民帶來困擾。吳阿姨告訴記者,她已經有兩個多禮拜沒敢開窗了,即使用紗窗,還是會有小的飛絮鑽進來,家裡地板上總是一片白乎乎的。住在真華路、富平路附近的居民,都儘量避免開關窗戶。
  • 春季「美景」招來過敏 飛絮過多壞了情緒
    眼下,紅星路、太湖大道、青祁路都是飛絮「重災區」,漫天起舞的楊柳飛絮,會讓過敏人群睜不開眼,打噴嚏、流鼻涕、呼吸不暢,影響了不少市民的身體和日常生活。於是,有人要求將楊樹「清退」。在專家看來,這種「一刀切」的辦法並不理智。楊柳飛絮為何年年如期而至?該如何科學治理?
  • 懸鈴木飛絮提前"殺到" 有花粉過敏者少去樹木多的地方
    小心,今年第一波懸鈴木飛絮已經發威,比往年大幅提前!  近日,記者接讀者反映後來到瑞金二路發現,林蔭道上種植的懸鈴木球果開始散球並飄出飛絮。地上、空中不時可見縷縷球毛,有的地方已積起沉絮。不同於柳絮,懸鈴木的飛絮顏色偏黃,沉積在路邊,像是被風吹來的黃色泥沙,顆粒較粗。  今年「飛絮」來得極早。
  • 鹽城市區飛絮來自三種樹 將持續到月底結束
    那麼,這些白色飛絮是柳絮嗎?記者走訪了市林業局林業工作站站長戴蔚。 「不全是。」戴蔚說,目前鹽城市的白色絮狀物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法桐絮、楊絮和柳絮,其中,以法桐絮和楊絮為主。 「怎麼區別呢?」記者問。 「柳絮、梧桐絮的飛舞時間較早,一般4月中旬開始,5月初結束;楊絮的飛舞時間較遲,一般5月初開始,5月底結束。這3種差不多都要持續20多天。」
  • 今年柳絮很「囂張」過敏人群要小心
    近日,走在錫城不少道路上,各種飛絮撲面而來,雪花般的柳絮別有一番景致,但對於呼吸道敏感的人來說,這是個難熬的季節。柳絮紛飛錫城迎來「過敏季」昨天,記者行走在運河東路,只見靠近金匱大橋一段出現了漫天起舞的飛絮,就像倒掛在空中的雞毛撣子似的。微風吹來,白絮瞬間四處紛飛,過往行人大多用手捂著口鼻,等紅燈的汽車車窗裡卻不時有人舉著手機拍照。
  • 惱人 北京治理飛絮見效還得5年 為何不能一砍了之?
    飛絮實為楊、柳樹播撒種子 持續月餘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車少臣介紹,楊樹和柳樹是雌雄異株植物,產生飛絮的都是雌株,白色的絮狀絨毛其實是植物種子的附屬物。飛絮隨風飄散,種子也隨著播撒到各個角落。這其實是楊、柳樹繁衍後代的自然現象。
  • 初夏的煩惱:花粉來自哪些花?楊柳樹都有飛絮?小蟲為啥非找你?
    但不少人也到了一年的煩心時候,這漫天飛絮的日子,花粉肆虐加小蟲紛飛,讓過敏人群很難過。該怎麼應對天熱的煩惱呢?要解決天熱的煩惱,首先就要搞明白這些花粉都是從何而來,也就是花粉來自於哪些花?其次就是是不是所有的楊樹柳樹都會有飛絮?另外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為啥兩個人離得不遠,小蟲為啥就只圍著自己轉呢?我們一一來看。先說花粉。
  • 遠離鮮花為什麼還會過敏?花粉過敏當心那些不開花的樹
    為什麼在城市生活、遠離自然也會出現花粉過敏?城市綠化如何才能減少過敏原?易過敏人群如何做好防護?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花粉過敏的患者會有哪些症狀?罪魁禍首,或許不是花,而是樹植物花粉、飛絮、飛毛等是植物生長發育、繁衍後代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由此引發的過敏問題在全球很多地區普遍存在。飄在空氣中的花粉,接觸到人體的皮膚、吸入呼吸道就容易導致過敏。
  • 花粉過敏怎麼辦
    起風天和豔陽天都不適合出遊,小雨天或雨後,花粉指數就較低,適合出遊。◆適當防護春遊期間可以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比如戴上口罩或護目鏡,可以減少上呼吸道和眼睛受到花粉刺激的機會。◆安裝車載過濾器這種安裝在汽車空調中的小型過濾器已經愈來愈普遍,一般的家用車都可安裝。
  • 易過敏同學注意!北京今年楊柳飛絮時間約50天
    春風十裡,百花爭豔,北方正值美好的春季,然而楊柳飛絮易誘發過敏,成為不少人的煩惱。專家指出,今年,北京楊柳飛絮共分為三個高發期,時間約50天,覆蓋4月上旬至5月下旬。根據北京全市楊柳雌株詳查結果,今年,北京楊柳飛絮第一個高發期在4月10日左右,主要飛絮樹種為白毛楊,主要區域是城區;第二個高發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飛絮樹種有歐美楊、青楊、垂柳及旱柳,主要區域在城區、平原區;第三個高發期在5月中旬,主要飛絮樹種是歐美楊,主要區域在山區。
  • 【小心過敏】南京「過敏植物」調查
    不過,南京這段時間飛絮飄飄:法桐、毛白楊和柳樹,紛紛拋下飛毛飛絮,還有各種花粉。它們不僅影響遊人的興致,還容易致人過敏。記者對南京幾大景區及郊外的主要植物進行統計,發現均存在易致敏植物。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如油菜花、二月蘭等,花連成片、花粉量大時,也有致敏可能。園林專家表示,植物飄絮、播撒花粉,是傳播種子、繁殖的本能。建議大家出門踏青時儘量戴上口罩和眼鏡,避免吸入飛絮。
  • 秋季花粉過敏比春季更厲害,別把孩子過敏誤當作感冒
    這是孩子們一開學就趕上了秋季過敏季。秋季花粉過敏比春季更厲害春天到處都是花,花粉過敏大家容易理解。秋天花都開過了,為什麼過敏的人更多,過敏症狀也更嚴重呢?因為春天花粉大都來自於鮮豔花朵,這些花大多是蟲媒花,靠昆蟲傳播授粉。蟲媒花花粉顆粒比較大,花粉從花朵脫落後容易沉降,較少在風中飄散;花粉量也相對較少。
  • 長知識 | 愛的「煩惱」,我們如何走過飛絮季
    在如此美妙的意境下,卻有個惱人的現象——和風旭日下的「飄雪」,也就是飛絮,著實困擾了不少人。  飛絮有很多種,本市主要是由懸鈴木、楊樹、柳樹產生的。其中,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是本市主要的行道樹樹種。每年春天,懸鈴木果實炸裂,其暗黃色的團狀果毛便會在風力作用下開始飄落。
  • 南京主城"楊""柳"在減少 惱人白絮哪來的?
    5月13日,園林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白色飛絮是柳絮和楊絮的結合,飛絮本身是沒有毒的。專家還說,飛絮大約會持續一個月左右時間,如果遇上下雨,則會大大降低影響。   現代快報訊+/ZAKER南京記者 盧河燕/文 趙傑 蘇蕊/攝   毛絮到底是什麼?
  • 【記者調查】又到楊柳飛絮時節 重要的提示今年再說一遍!
    記者相繼走訪了中科大第一附屬醫院和安醫附屬第一醫院的呼吸內科,從接診的情況來看,最近一段時間,因為花粉、揚塵、絮狀物引發過敏的患者相比其他季節多了近三分之一,過敏反應主要發生在上呼吸道,引起鼻癢、打噴嚏、咳嗽、流涕等一系列類似感冒的症狀。除此之外,五官和皮膚也是近期過敏的多發區,其中又以皮膚瘙癢,眼結膜發紅表現最為常見。  「樹木飛絮也是一種過敏源。」
  • 申城植物進入飛絮季,過敏體質者做好防護-飛絮過敏也會引發胸悶心慌?
    晨報訊 從4月開始,上海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植物「飛絮季」,空中飄揚的飛絮也多了,讓人忍不住噴嚏連連,過敏體質者更是苦不堪言。柳絮、楊絮及一些植物花粉都可能會引起人體的過敏和呼吸系統疾病。比如草本植物藜草,花粉中的某些蛋白質成分會令人產生過敏。家住黃浦的小張趁著大好春光和家人在附近走了走,回來後發現渾身起了疹子。起初他以為是「風疹塊」,就塗了點藥膏。但是一會兒工夫,突然覺得胸口悶痛、心慌,家人趕緊送他去醫院。經醫生檢查後,給他進行了抗過敏治療。
  • 滿城飛絮,這是什麼飛絮?楊絮 天氣幹風大持續到月底
    有人驚嘆畫面太美,趕緊拍照留念;有人抱怨家裡的門窗都不能開,剛洗的衣服又弄髒了;還有人捂著鼻子一個勁的打噴嚏:這個東西我過敏啊,會不會有問題?  寧波的農業和園林專家們昨天也很忙,大家圍在一起研究——這到底是什麼,他們也有點糊塗了。  一直到昨天下午5點左右,專家們終於給出了最終結論:寧波漫天飛舞的,是意楊(義大利楊樹)的楊絮。
  • 北京的過敏患者注意了!這些網紅鼻炎藥都不靠譜!
    春季花粉過敏,   其實許多是不起眼的樹木花粉。   同仁醫院鼻過敏科門診統計顯示:   這兩年本市因圓柏過敏的人數明顯增多。   另外,春季樹木大多是先開花後長葉,   所以在樹木還似乎光禿禿的時候,   人們就開始花粉過敏了。
  • 女白領時興辦公室種「菇」 專家:過敏人群不適合養
    對此,皮膚科專家表示,食用菌並不適合作為觀賞盆景,尤其是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群。近期正值市民踏青出遊季節,同時也是過敏、接觸性皮炎、溼疹等皮膚病高發期,專家提醒應謹慎對待,小心過敏。  對孢子過敏者慎種「菇」  長寧區的黎小姐在辦公室裡種了一盆金針菇,只見一簇金針菇從一個圓形的花盆裡伸展出來,煞是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