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回暖快「飛絮」現象提前一周(還月亮/攝)
這幾天,柳絮已成了各大朋友圈熱門話題,甚至有人把它形容為「飛雪」,這其實並不誇張。眼下,紅星路、太湖大道、青祁路都是飛絮「重災區」,漫天起舞的楊柳飛絮,會讓過敏人群睜不開眼,打噴嚏、流鼻涕、呼吸不暢,影響了不少市民的身體和日常生活。於是,有人要求將楊樹「清退」。在專家看來,這種「一刀切」的辦法並不理智。楊柳飛絮為何年年如期而至?該如何科學治理?
今年春天回暖快「飛絮」現象提前一周
近日走在錫城不少馬路上,各種飛絮撲面而來:梧桐毛毛、柳絮、楊絮……對於呼吸道敏感的人來說,這是個難熬的季節。
「記得我小時候,大家並不像現在那樣對楊柳飛絮『談虎色變』,那時同齡人是追著楊柳絮玩,但現在的飛絮有點多。飛絮少可怡情,多則掃興,再多就造成危害了」,家住前宋巷的周女士患有過敏性鼻炎,特別害怕飛絮,為此家中不敢開窗通風。
家住萬科城市花園的一些居民更是坐不住了:「小區附近萬順路種植的楊樹不斷飄著白色絨毛,有孩子哮喘都犯了。」除了帶來惱人的過敏,有居民擔心飛絮也屬易燃物,為此向本報求助,希望相關部門換樹種。
據介紹,這個時節,無錫飛絮的植物主要有梧桐、柳樹和楊樹。其中,梧桐最早開始飛絮。它們的飛絮嚴格分的話有兩種:一種是白色的,看起來像絮,但實際上是吃梧桐的害蟲留下的分泌物,它飄不遠;還有一種,是梧桐棕黃色的果毛,也就是「正宗」的梧桐絮,會四處亂飛。到了4月中旬,飛得最多的就是柳絮,白色絨毛,風一吹就像下雪一樣。等到4月下旬,和柳絮很像的楊絮,也會一片片飄起來。
市綠化管理站站長徐勤明觀察後表示,現在飛的幾乎都是楊絮。他推算時間,今年比往年早了一周左右。「可能和今年春天來得早、天氣回暖快有關,加上近兩天都是溫度較高的晴天。楊絮還會持續飄一段時間,預計到5月初才會結束。」
一棵20米高楊樹飄絮範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
從綠化部門了解到,早在15年前,無錫就引進義大利楊樹,作為道路綠地的背景樹。「當時正是城市綠化快速發展時期,考慮到意楊生長速度快,能很快形成景觀,楊樹在錫城道路開始廣泛種植。」太湖大道、運河西路、學前西路、健康路、高浪路等道路種有不少楊樹。十多年來,意楊長勢一年賽過一年,如今已普遍長成了二三十米高的參天大樹。
隨之,過快生長的隱患開始暴露。「楊樹雖然是大型樹種,但它的根淺枝脆,遇風雨天氣容易斷枝傾倒,危及路人、行車及附近高壓線。」徐勤明感嘆,楊樹樹冠太高,修剪起來很是不便,飛絮擾民更是廣受詬病。
「揚絮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是植物種子傳播和繁衍的一種自然進化方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市綠化管理站高級工程師何志堃解釋,當春天楊樹還沒有長出嫩葉時,雄株上的雄花先開放,經過一段時間發育成熟後,雄花序上的花葯自然裂開,花粉飛散而出,進行傳粉,然後雄花序逐漸萎蔫脫落。在一些楊樹的下面看到的像毛毛蟲似的那些東西,就是楊樹的雄花序。一般來說,一棵20米高的楊樹,在微風的狀況下,飄絮的範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這些花粉雖沒毒性,但飛散在空氣中,能導致一些敏感人群產生花粉過敏症狀。
「變性」「洗澡」「打針」都難奏效錫城正在減少楊樹比例
楊絮柳絮滿天飛,這也是園林專家頭疼的事。為了治理滿城飛絮,綠化部門做過調研,向外地城市取經。考慮到楊樹易栽易活,可進行無性繁殖,選育不飛絮的品種進行扦插繁殖,有一定抑絮效果,但長期使用無性繁殖,會逐漸削弱樹木活力,不可持續。有專家提出先給雌性楊、柳高位斷枝,再嫁接上雄性枝幹,使其「變性」。還有人想到過「洗澡」,用水槍對樹冠噴淋降塵,增加空氣溼度,減少柳絮飄落,但效果都不理想。
近年來,一些北方城市也在做著各種嘗試和試驗,給楊樹打「避孕針」。徐勤明說,北京曾試圖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藥劑打破植物體內原有激素的平衡,從而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轉化,同時降低樹木自身生殖生長所消耗的營養,增強樹勢。也就是說,讓楊樹從專注「生殖」到專注「生長」。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且存在很大局限性,不能有效推廣。
「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減少楊樹的種植比例。」徐勤明說,2006年起,綠化部門就有意識地減少楊樹柳樹在城市綠化中的比例,把楊樹排除在城市綠化主要樹種名錄之外,新建綠化項目已基本不栽植楊樹。與此同時,綠化部門還逐步讓立地條件差、長勢不良的楊樹提早「退休」。如今太湖大道、盛岸路、青祁路種植的楊樹被移走不少,大片保留完整的楊樹林已不多見。經過逐年淘汰,目前楊樹在錫城綠地的種植比例只有3%,遠低於周邊城市。
對待楊樹不妨寬容些未來會以其他樹種取代
「其實,任何樹種都是有利有弊的。」對於有市民提出對楊樹「趕盡殺絕」,何志堃表示,此舉雖能從根本上避免「飛絮」,但從社會效益上來說並不可取。楊柳樹因其成蔭快、綠量大,帶來的好處就是隔離作用,不僅能滯塵還能隔音,目前在城區範圍內發揮著積極的生態效益。去年,綠化部門移走了紅星路上的幾株楊樹,結果遭到不少周邊小區的居民投訴。「小區裡噪音變得很大,晚上睡覺常會被路上的嘈雜聲吵醒。」法國梧桐掉毛惹人煩,但作為世界四大行道樹之一,其林蔭大道深受不少人喜愛。
何志堃認為,這些樹種在錫城都發揮著豐富樹種多樣性的功能。最理智的解決辦法是,將主城區、居民區周邊的楊樹逐步移走;同時,在修剪方面,可以借鑑法國的香榭麗舍梧桐大道,儘量不保留二年生的枝條,可以減少果實飛絮。
記者了解到,今後綠化部門將更多地採用「鄉土樹種」,讓雪松、香樟、欒樹逐步將取代楊樹、柳樹成為新的特色景觀和風格。此外,綠化部門引進了40多種木本植物來豐富錫城的樹種,打造了紫薇大道、銀杏大道等。
楊絮漫天飛如何防過敏戴上太陽鏡、口罩和圍上紗巾
這些天,各大醫院皮膚科也迎來就診高峰。市二院皮膚科醫生夏汝山支招,對楊絮過敏者,要採取「惹不起還躲得起」的策略,這跟防其他物質過敏是一樣的,如這一樣食物吃了要過敏,以後不吃就是。同樣道理,對楊絮柳絮過敏的人,白天儘可能少呆在室外,尤其是每天花粉指數高的時間,例如晴天時的傍晚。在家要記得關上門窗,以防柳絮、楊絮飛入。
要做戶外活動及各種運動項目時,儘可能選在花粉指數最低時,像是清晨、深夜,或是一場陣雨之後。可戴上墨鏡、口罩或圍上紗巾加以防護,身上也要儘可能穿嚴實些。楊絮若落到面部,特別是口、眼、鼻等處,不要急著去搓揉和抓撓。最好馬上用紙巾或消毒溼巾擦拭,及時用清水洗淨。回家前,要把身上的楊絮、柳絮殘留物消除乾淨,不要帶到居室內;回家後要及時洗臉;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紅斑、小丘疹等症狀,可塗抹脫敏外用藥;若症狀仍不能緩解,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小孩和老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藥物來進行預防,如酮替芬片、仙特明、開瑞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