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贏得15個縣市長席次;民進黨斬獲6席縣市長。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也印證了哲學上說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趨勢。
臺北——不愧為臺灣的心臟
24日至25日凌晨,關注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進程的朋友們,大家不約而同地驚呼,沒想到此次選舉最緊張、最膠著是臺北市長的開票、計票過程。
臺北集中了國民黨「播遷」臺灣之後大批支持者。臺北市絕對是民進黨的艱困選區。
2014年民進黨選擇禮讓無黨籍的參選人柯文哲,並將所有資源傾注這位優秀的「本省籍」醫生,狂勝國民黨的候選人連勝文,使得柯P順利當選。此次臺北市長選舉,在臺灣已是「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卻亂了陣腳,首先面臨的一個難題是要不要繼續禮讓柯文哲?在黨內各方壓力下,特別是深綠勢力的脅迫下,民進黨中央只好決定自行提名參選。接著又面臨第二個難題,誰來代表民進黨參選臺北市?其實,面對柯文哲的連任,民進黨派誰出戰臺北都是不利的。因為自己不派人,黨內有矛盾,黨主席有壓力,自己派了人,綠營選民這一票實在是投不下去。因為這是一個兩難選擇,投姚文智,民調墊底的肯定選不上;投柯文哲,又不一定能使其連任,反而助選了丁守中。在今年大選綁公投,投票過程冗長等客觀因素助長下,最終,臺灣選舉中的棄保效應還是發生了,即:綠營選民主動放棄姚文智,保住柯文哲。
對於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來說,等了24年,就等這一天了。他從1994年開始參與國民黨的臺北市長黨內初選,歷經黃大洲、馬英九、郝龍斌、連勝文,屢敗屢戰。丁陣營的幕僚說他像白開水一樣平淡是他的優點,但同時也是他屢屢吃癟的致命傷。放眼臺灣「民主選舉」史,選民喜歡的是快人快語的柯文哲、韓國瑜;草根土狗的陳菊、陳水扁,再溫和點,也得是花香四溢的馬英九、蔡英文,誰要一杯無味的白開水呢?
查詢選舉資料顯示,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柯文哲獲得85萬3983票,得票率57.16%。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得票60萬9932票,得票率40.82%。從今天台選務機關公布的數據看,柯文哲獲得58萬0820票,得票率為41.05%,丁守中得票57萬7566票,得票率40.82%。丁守中以3254票、千分之2的差距落敗。
結合2014和2018兩組選舉數據看,臺北市民不再執著於支持政黨的傳統想法。換言之,臺北市的藍營基本盤在4年前已經崩潰,不再復返,這次市長選舉情況依然沒變。丁的票數還不及2014年連勝文的60萬票。這或許是蔡英文2014年拍板禮讓柯文哲之後,民進黨及綠營在臺北地方最大的收穫。
丁守中已向法院保全證據,要求查封24日大選全部票箱,並將在26日周一銀行上班後取出現金及本票,依法交納420多萬元新臺幣的保證金,申請驗票。依法20日內需要完成驗票工作,後續仍有待觀察。
圖片說明:丁守中面色凝重赴臺北地院提出證據保全訴求。
新北——過氣的綠天王
「選縣長就像選牛排,絕對不要挑太老或太嫩的肉。」1997年,50歲的蘇貞昌代表民進黨參選臺北縣長(現新北市)時,自詡為「多汁牛扒」,譏諷58歲的國民黨對手謝深山「太老」。沒想到風水輪流轉,21年後,曾在神明面前宣示「不選第三次」的蘇貞昌如今71高齡,取代原本有意參選的子弟兵吳秉叡,不但「食言」,更成了自己當年嘲笑別人的「回鍋肉」。更加諷刺的是,當年敗給蘇貞昌的謝深山,其子謝政達如今就是新北市長當選者侯友宜辦公室主任。
縱觀今年臺灣整個選戰,藍、綠陣營都一樣,所謂的大佬、天王,均不被選民所待見。
侯友宜的成功當選,說明朱立倫慧眼識才,而且注重培訓接班人,成功為國民黨守住全臺人口最大都會。
圖片說明: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大型競選看板,高五層樓、寬12公尺,視覺意象罕見使用蘇貞昌手插腰的背影照,吸引不少往來民眾駐足拍照模仿。蘇貞昌競選辦公室解釋,競選看板採用背影照,是象徵蘇貞昌總是站在第一線解決人民問題,展現效率與執行力。
臺中——團結就是力量
4年前,曾擔任過臺當局新聞局長和外事部門負責人的老市長胡志強慘敗於民進黨的林佳龍,輸20萬票。此次選舉國民黨籍的盧秀燕又扳回來了,贏林佳龍20萬票。說林佳龍不努力嘛,也沒有啊。為了擊敗國民黨,林佳龍在臺中臥薪嘗膽10年,真是十年磨一劍啊。
盧秀燕是在臺中擔任20年的區域立法委員,在黨內初選中超越江啟臣,獲得提名。但盧的選區在原臺中市,對於縣市合併後的原臺中縣部分,特別涉及到團結、安撫地方政治勢力方面,國民黨在2016年丟掉島內「執政權」,被民進黨追殺下,臺中集中展現了這種國民黨少有的團結合作精神。初選失利的江啟臣,以及臺中顏家,馬英九時期領導人辦公室秘書長廖了以等臺中地方大佬均傾情輔選,再加上盧秀燕女性的特質與空汙、花博議題打中林佳龍的痛處,順利當選也不足為奇了。
高雄——翻轉的奇蹟
眾所周知,臺灣有2個縣市被稱為「民主聖地」,一個是宜蘭縣,蔣渭水、林義雄等人的故鄉;另一個則是高雄市,曾爆發「美麗島」事件,施明德、陳菊、呂秀蓮等人因此被捕入獄,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一批律師為被捕入獄的人辯護,這批人成為日後民進黨的大佬、天王。經歷兩次選舉「奧步」(錄音帶、走路工事件),民進黨巧取高雄縣市地方執政權長達20、30年之久。
在足球比賽中,贏1個球是小勝,贏3個球是完勝,贏4個球是大勝,贏5個球以上都是狂勝了。「賣菜郎」的突圍成功,韓國瑜不僅當選,而且是狂勝對手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15萬票,成功翻轉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高雄。同時,韓國瑜也發揮了「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國民黨贏得高雄市議會多數席次,實現了「全面執政」,綠地完全變藍天。
韓國瑜是政治素人嗎?不是。他曾任臺北縣議員,三屆立法委員,因陳水扁在立法機構上說「養榮民等於養豬」,曾痛毆陳水扁,導致其需要住院治療;他短暫出任過臺北縣中和市副市長一年多;競選過國民黨主席;在擔任臺北市政府佔官股的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期間,因為這家公司的性質,也是他站上臺北市議會質詢臺的原因(就像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院長為何會站上臺立法機構的質詢臺一樣,因為臺北故宮是「行政院」直屬單位)。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韓國瑜,國民黨內的邊緣人,正因為在臺北市議會智鬥民進黨議員王世堅,並且在網絡上舌戰民進黨立法委員段宜康,面對民進黨的質疑,他說:馬英九執政8年、我失業6年(並非黨國權貴);選前因吳敦義影射陳菊的母豬說,他能展現危機公關,立即與國民黨大佬切割,妙語連珠,將自己區別於傳統的國民黨人,吸引了不少網絡粉絲和中間選民,迅速打開了知名度。
另一方面,民進黨「全面執政」後猛佔全臺各單位的肥缺,逼走了韓國瑜,韓與繼任者吳音寧兩相比較,引起輿論、民眾和北農員工同情;韓辭職後,柯文哲本想延攬其到臺北市政府任職,綠營也橫加阻撓。柯文哲選後受訪時也感嘆:對民進黨來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韓國瑜是藍皮綠骨嗎?也不是。他出身眷村,父親是國軍軍官,自己也當過兵,是國民黨黨內最鐵票的黃復興黨部黨員,選戰過程中,造勢場合滿場飄揚的「青天白日」旗幟,可以說他的政治光譜是深藍。他以過人的膽識勇闖傾綠的三立電視臺,與對手辯論時大聲講出認同「九二共識」。
韓國瑜翻轉高雄的奇蹟,也並不是偶然。據其自述,他的競選團隊平均年齡23歲,大女兒韓冰外形靚麗,每每為父親作網絡直播,更是韓國瑜最佳的網絡助選員;妻子李佳芬是雲林縣人,外省+本省的婚姻,在韓國瑜離開政壇的期間,夫妻倆在雲林經營一家雙語學校,參選後又給予了韓國瑜溫暖的家庭支持。
今年8月高雄因颱風導致水災,韓國瑜不打領帶、捲起袖子趟水勘災的視頻一經網絡傳播,與蔡英文座裝甲車視察水災兩相比較,得到民眾普遍稱讚。他的口才伶俐,腦筋活絡,反映靈敏,能夠講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在北農的經歷,使得他與南部農漁民打交道已不在話下。「韓流」旋風因此而起。
桃園、臺南——國民黨戰略失策
桃園部分。有「胖周瑜」之稱的民進黨籍現任市長鄭文燦,也是深耕桃園多年民進黨人,他能夠低調處理「兩岸」、「統獨」等敏感問題,選前民調便大幅領先國民黨籍的陳學聖。
而在2014年尋求連任立委失利的國民黨區域立法委員楊麗環退黨執意參選,導致藍營分裂。計票結果顯示,楊麗環得票5萬,陳學聖得票40萬,兩人相加雖仍不敵鄭文燦的55萬票,但如果國民黨在初選伊始,徵召女將楊麗環,實現整合,衝高得票率,即使高票落選,也可以依法得到一筆選舉補助款,用於繼續地方上經營,防止桃園繼續綠化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臺南部分。此次臺南市長選舉,民進黨內初選裂痕太大。無黨籍參選的人士共有4人,蘇煥智和許忠信均出身綠營,選舉結果顯示,離開民進黨和綠營並沒有多少票。
另二位參選人是無黨籍的林義豐得84,153票、陳永和得117,179票,兩人相加有20萬票,而藍、綠兩大黨候選人各自得票數為36萬票對31萬票,高思博僅輸黃偉哲5萬5千票,如果藍營在選前能夠整合上述兩位政治素人,翻轉臺南也未嘗不可。總之,黃偉哲從初選開始便是選的辛苦,當選後也沒有舉辦慶祝活動;高思博的得票衝到了31萬票,已是國民黨在臺南的最好成績了。同樣在屏東,雖然依舊綠色鐵板一塊,藍營縣長選將蘇清泉拿下197518票,獲42.01%支持已是歷年藍軍之最。
——縣市議員部分
國民黨新人羅智強(馬英九時期領導人辦公室副秘書長)、李明賢(原國民黨中央文傳會負責人)、遊淑惠(國民黨副主席、前臺北市長郝龍斌辦公室主任)、徐巧芯(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均順利當選臺北市議員,唐慧琳當選新北市議員;因蔡英文當局搜查新黨三位「青年軍」住所而決定參選的侯漢庭也順利當選臺北市議員。
而民進黨在所謂的「首都」臺北市議員選舉中慘敗,謝長廷養子謝維洲落選,現任副議長周博雅、資深議員顏聖冠也落選議員。民進黨議員梁文杰、阮昭雄、王閔生、高嘉瑜則順利連任。
原先激進臺獨政黨「臺聯黨」在臺北市唯一一席議員陳建銘,這次選舉他以無黨籍參選,驚險過關,以微弱優勢得以連任。
臺南市的謝龍介成功在臺南市第8選區順利連任,且斬獲23,893票,為全臺南市議員第一高票。
陳水扁之子陳致中也當選高雄市議員,後期可見其在議會大戰韓國瑜的精彩問政。
臺灣地方議會在中南部和外島,無黨籍議員當選的情況越來越多,這也是一大特點。
總之,國民黨在全臺地方議會仍佔據主導權,接下去,特別是六大都會議長和區域立法委員的補選,藍綠又將掀起新一輪過招。
需要區域立法委員補選的有臺南市黃偉哲、臺中市盧秀燕、彰化縣王惠美、金門縣楊鎮浯當選後空出的3席,以及徐榛蔚當選花蓮縣長後,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需要依例需再遞補一名不分區「立委」。
~~~~~~~~~~~~~~~~~~~~~~~~~~~~~~
很長時間沒有推送,感謝你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