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在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兩黨執政縣市發生大翻轉,國民黨一舉拿下15席,民進黨僅存6席,無黨籍柯文哲險勝對手連任臺北市長。這次選舉被視為蔡英文執政的「期中考」、國民兩黨競爭2020年臺灣「大選」的前哨戰、島內民意變化發展的測試劑以及島內「涉獨公投」的試水戰。由於此次選舉被各方賦予眾多指標意義,選舉結果也相當程度反映了當前島內政局複雜變化的態勢。

   其一,選舉結果充分反映了蔡英文及民進黨執政路線政策的重大失敗。選票是對當政者執政狀況的最敏感檢驗,毫無疑問,蔡英文的政策路線已經被選舉證明是根本挫敗,出現四大政策敗源:一是「輕經濟民生,重政治謀權」,施政和改革的目的皆圖謀一黨獨大,長久執政;二是「自恃政權霸道,無視民意主流」,以全面執政的傲慢之姿,為所欲為,嚴重觸發民眾對獨斷專行的反感,忘乎島內選舉政治下民意鐘擺效應的疾速回擺;三是「輕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執拗意識形態之爭」,這次選舉更深層次的也是對是否希望和支持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潛在投票,結果突顯了民進黨當局的兩岸路線大挫敗。

   其二,選舉結果深刻反映了島內政治格局的重大翻轉和重新洗牌。蔡英文執政短短兩年多,迅速敗光民進黨8年在野積累的民意支持,速度之快自2000年國、民兩黨選舉競爭以來前所未見。國民黨作為有限卻仍東山再起。柯文哲等第三勢力發展後勁不足。這些現象說明了島內政治格局變化的三大問題:一是藍綠對決的基本格局仍是主導島內政治發展的基礎性因素,「藍綠基本盤消失、崩盤」等現象和說法目前尚不成立。二是藍綠實力消長變化加速,民意左右快速搖擺、牽制任何一黨獨大的自主性增強。三是第三勢力夾縫求生難度仍大,但中間選民基礎持續擴大。「第三勢力」在藍綠基本政治格局下發展難度仍然很大,民眾固然對國民兩黨都不滿,不代表就會選擇非兩黨黨籍候選人。同時島內不滿藍綠、投票自主性更強的中間選民數量在持續擴大。但也要看到,中間選民未必大部分就支持第三勢力,而第三勢力也不等於可以爭取到大部分中間選民。

   其三,選舉結果深刻反映了臺灣民意發生複雜的變化。一是島內民意更加注重經濟民生的獲得感、體驗感。這次選舉結果實質是對民進黨執政發展經濟民生失敗的懲罰,也是對島內各類政黨的民意警示,凡是無法給民眾帶來切身幸福感的執政者,都難以長久執政。二是島內民意對意識形態鬥爭的反感厭惡增加。毫無置疑的是,這次民進黨選前頻頻打統「獨」牌、「反中牌」等,都沒有發揮任何效果,反而可能加大了民眾對其反感,這既驗證了第一點的民意變化,也說明了民意對操弄意識形態的牴觸。三是島內民意希望兩岸關係發展的意願更趨強烈。蔡英文兩年多的執政完全搞壞了此前8年來來之不易的兩岸關係發展大好局面,臺灣民眾的福祉利益也因素受到嚴重損害。在選舉過程中,民進黨不斷幹擾阻撓兩岸交流交往和民眾期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形成了鮮明對立。「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灣百姓才會好」的理念逐步在島內紮根發芽。

    其四,「公投」綁選舉的結果充分證明搞「臺獨」註定失敗。此次選舉另一大特點就是出現了眾多「公投」綁選舉的情況,其中「奧運正名公投」更是妄圖借選舉催升支持率,企圖大搞「謀獨」活動。但「奧運正名公投」遭到挫敗,說明拿臺灣運動員的利益做賭注不得人心,必然失敗。近兩年,雖然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全面執政,並且推動縱容各種「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就,但島內民意卻出現「統升獨降」的現象,這已經說明島內民眾不希望「臺獨」成為影響臺灣前途的毒瘤,任何搞「臺獨」的活動都終將無法通過臺灣民眾的法眼。(楚樺 評論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九合一"選舉啟示系列評論(一):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兩岸政策意涵  

"九合一"選舉啟示系列評論(二):島內民心思變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九合一"選舉啟示(三):民進黨往何處去?  

"九合一"選舉啟示(四):韓國瑜無疑是國民黨大勝的最大功臣 
 

"九合一"選舉啟示(五):蔡英文2020提前跛腳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九合一"選舉啟示(一):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兩岸政策意涵
    然而,此次「九合一」選舉卻出現了新情況,藍綠兩大陣營競相打「兩岸牌」。"九合一"選舉啟示系列評論(一):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兩岸政策意涵  "九合一"選舉啟示系列評論(二):島內民心思變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選舉(背景)是臺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等7項選舉。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前後藍綠政治版圖對比。
  • 趙念渝看臺灣選舉:「九合一」選舉六市競爭
    9月6日,臺灣「九合一」選舉候選人登記結束。其中「六市」、「直轄市長」部分有20人登記參選。華廣網15日刊載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念渝的文章,從歷史數據看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六市」競爭。
  • 2018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大敗!
    「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結果在當晚基本出爐,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於24日晚9時10分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黨主席,負起政治責任。  「九合一」選舉指的是臺灣9種地方公職選舉在同一天舉行。9種地方公職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山地少數民族區的「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  在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中,高雄市與臺北市的選情備受關注。
  • 趙念渝看臺灣選舉:「九合一」選舉六市競爭
    9月6日,臺灣「九合一」選舉候選人登記結束。其中「六市」、「直轄市長」部分有20人登記參選。華廣網15日刊載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念渝的文章,從歷史數據看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六市」競爭。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綠地"變"藍天"
    中新社臺北11月25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15席,民進黨獲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看看這張表的顏色就知道了!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於11月29日進行投票,國民黨六都市市長候選人,5人失利,僅朱立倫驚險勝出。       另據新華網臺北11月29日消息,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產生了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
  • 洪鑫誠: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無色覺醒」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洪鑫誠】 臺灣「九合一選舉」如期上演,開票過程異常精彩,不少結果出人意料。 首先,選前外界的確預估國民黨選情佔優,但通常認為能奪回「半壁江山」已能令人滿意。然而連國民黨人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曾把自己打趴下的民進黨,這次居然這麼不經打。
  • 臺灣「九合一」選舉聚焦臺北及中部三縣市
    29日,將產生11130名地方公職人員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會在22個縣市展開。  這是臺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選舉。所謂「九合一」,是指各縣市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進行,其中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少數民族區長及區民代表。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開始投票 結果預計今夜出爐
    海外網11月24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俗稱「九合一」的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4日)進行投票,選民從早上8點開始投票,投票下午4時截止。選舉結果估計將於今晚11時左右最終確定,而所謂的10個「公投案」結果則預料會在25日凌晨2時揭曉。
  • 楊立憲: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看點與聚焦點
    9月1-5日,隨著候選人參選登記手續的完成,臺灣年底「九合一」選戰正式鳴槍起跑。華廣網17日刊載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的評論文章,從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臺灣團結聯盟和新黨及無黨籍人士幾方面,分析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看點與聚焦點。  全文摘編如下:  9月1-5日,隨著候選人參選登記手續的完成,臺灣年底「九合一」選戰正式鳴槍起跑。
  •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 臺灣政治生態改變
    核心提示: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以藍營失敗告終,在全部22個地方市長選舉中,只贏得了其中六個,而在六都市長選舉中,輸掉三都並失去全部三個省轄市和三個縣,綠營則版圖大增。這對2016年的大選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 專家:「九合一」選舉透露臺灣政治社會新動向
    日前,臺灣地區2018年「九合一」選舉正如火如荼開展,島內藍綠等各方政治勢力為了搶食包括22個縣市長在內的11047個公職位子,不斷輪番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戲碼。然而撥開熱鬧喧囂的政治迷霧,往深處看,往遠處看,就能發現選舉競選表象背後已經隱藏了臺灣社會民意結構及政治格局變動的新密碼。尤其是風靡全島的「柯文哲旋風」、「韓國瑜現象」 ,更是透露了島內社情民意新的脈動,折射出島內民眾對既有政治格局、民進黨全面執政地位的強烈不滿,也寄託了島內民眾對新型政治力量新的期待,成為此次「九合一」選舉最熱鬧也是最亮的看點。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九合一」選舉11月29日開始投票。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何為「九合一」■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今天台灣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
  • 臺灣「九合一」選舉聚焦臺北及中部三縣市
    臺灣「九合一」選舉聚焦臺北及中部三縣市 2014-11-29 00:05:34  29日,將產生11130名地方公職人員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會在22個縣市展開。  這是臺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選舉。所謂「九合一」,是指各縣市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進行,其中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少數民族區長及區民代表。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看看這張表的顏色就知道了!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於11月29日進行投票,國民黨六都市市長候選人,5人失利,僅朱立倫驚險勝出。       另據新華網臺北11月29日消息,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產生了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專家:「九合一」選舉透露臺灣政治社會新動向
    韓國瑜(左)與柯文哲(右) 圖源:聯合報日前,臺灣地區2018年「九合一」選舉正如火如荼開展,島內藍綠等各方政治勢力為了搶食包括22個縣市長在內的11047個公職位子,不斷輪番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戲碼。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2018-11-25 07:0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