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九合一」選舉聚焦臺北及中部三縣市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中新社臺北11月28日電(記者 劉舒凌 鄭巧)28日,從清晨到夜晚,全臺19700多名候選人與相關黨派抓住最後時間展開「掃街拜票」、舉辦規模盛大的「選前之夜」晚會,力爭每一票支持。

  29日,將產生11130名地方公職人員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會在22個縣市展開。

  這是臺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選舉。所謂「九合一」,是指各縣市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進行,其中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少數民族區長及區民代表。

  除了關係到未來4年地方縣市發展,此次「九合一」選舉也被視為影響日後臺灣政局走向的重要指標。

  九項選舉之中,又以縣市長選舉最是動見觀瞻,此間稱為「百裡侯之戰」。今年的焦點,是臺北市以及中部地區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選情。

  臺北市長選舉候選人之中,以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連勝文、獲民進黨支持的無黨籍柯文哲取得較多民意支持,二人的勝負是這場「九合一」選舉的核心焦點。

  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的得失,則關係到國民黨、民進黨政治版圖的變化。在兩大主要政黨中央黨部全力輔選之下,較多民調顯示,雙方候選人胡志強與林佳龍、林滄敏與魏明谷、林明溱與李文忠的支持度呈現快速拉近或陷入膠著局面。

  選情趨於白熱化,國民黨方面最新招數,是希望民眾理性地認識到民進黨刻意阻撓《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兩岸重要協議的進程,導致如今臺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在與大陸的經貿聯繫方面取得優勢地位。

  民進黨及柯文哲方面則希望得到青年選民尤其「首投族」(指首次獲得投票權、20歲至23歲的青年選民)的青睞,希望藉助其對於臺灣經濟現況、政治氛圍的不滿來獲取選票,訴求「翻轉」既有政治格局。

  衡量兩黨「九合一」選舉輸贏的指標,其一,是縣市長席次的消長,且臺北、臺中兩大城市具指標意義;其二,是各縣市的得票數,專家將據此分析選民結構是否出現重大改變。

  29日當天,選舉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隨後進行開票計票,揭曉勝負結果。(完)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選舉(背景)是臺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等7項選舉。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前後藍綠政治版圖對比。
  • 臺灣「九合一」選舉 臺北市、臺中市藍營均落敗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結束,雖然尚未全部開票,臺北市長、臺中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已自行宣布敗選,標誌此次選舉國民黨敗局已定。 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上午8時起,至下午4時結束。1851萬選民將選出11130位公職人員。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在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兩黨執政縣市發生大翻轉,國民黨一舉拿下15席,民進黨僅存6席,無黨籍柯文哲險勝對手連任臺北市長蔡英文兩年多的執政完全搞壞了此前8年來來之不易的兩岸關係發展大好局面,臺灣民眾的福祉利益也因素受到嚴重損害。在選舉過程中,民進黨不斷幹擾阻撓兩岸交流交往和民眾期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形成了鮮明對立。「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灣百姓才會好」的理念逐步在島內紮根發芽。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失去臺北、臺中、桃園三都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雖然尚未公布最終結果,依據開票數字,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胡志強、吳志揚等先後宣布敗選。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自今天8時起至下午4時投票結束。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臺灣「九合一」選舉概況
    臺灣「九合一」選舉是臺灣的「地方選舉」,所謂「九合一」即九種「地方公職」放在同一天選出。九種「地方公職」包括: 「直轄市」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民代表。最近一次選舉將於2018年11月24日舉行。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柯文哲擊敗連勝文當選臺北市長
    在這個深秋的涼夜裡,國民黨遭遇了二十年來最慘痛的選舉失敗。臺灣地區規模空前的「九合一」選舉今天落下帷幕,截止到19點,臺北市長選舉的計票結果顯示,無黨派候選人柯文哲已經獲得72萬票,以57.5%對42.5%的結果擊敗了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臺北市迎來了繼陳水扁之後的第二位非藍營市長。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九合一」選舉11月29日開始投票。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何為「九合一」■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今天台灣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
  • 2018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大敗!
    「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結果在當晚基本出爐,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於24日晚9時10分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黨主席,負起政治責任。  「九合一」選舉指的是臺灣9種地方公職選舉在同一天舉行。9種地方公職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山地少數民族區的「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  在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中,高雄市與臺北市的選情備受關注。
  • 洪鑫誠: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無色覺醒」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洪鑫誠】 臺灣「九合一選舉」如期上演,開票過程異常精彩,不少結果出人意料。 首先,選前外界的確預估國民黨選情佔優,但通常認為能奪回「半壁江山」已能令人滿意。然而連國民黨人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曾把自己打趴下的民進黨,這次居然這麼不經打。
  • 趙念渝看臺灣選舉:「九合一」選舉六市競爭
    9月6日,臺灣「九合一」選舉候選人登記結束。其中「六市」、「直轄市長」部分有20人登記參選。華廣網15日刊載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副秘書長趙念渝的文章,從歷史數據看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六市」競爭。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綠地"變"藍天"
    中新社臺北11月25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15席,民進黨獲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 臺北地方法院啟動驗票程序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落幕,臺北市長柯文哲獲得連任,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以3254票之差落敗。日前,丁守中申請查封票匭並重新計票,臺北地方法院今天(3日)上午9點啟動驗票程序。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重新提出司法驗票,並在律師陪同下,到臺北地方法院要求查封票匭重新計票,並繳交保證金新臺幣428萬元。臺北地方法院3號上午啟動驗票作業,目前規劃以50組人力投入,每組配置法官、書記官、雙方律師各一人、選務人員兩人。
  •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 臺灣政治生態改變
    核心提示: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以藍營失敗告終,在全部22個地方市長選舉中,只贏得了其中六個,而在六都市長選舉中,輸掉三都並失去全部三個省轄市和三個縣,綠營則版圖大增。這對2016年的大選將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 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後,上海臺北再度對話的意義是什麼?
    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2018臺北上海城市論壇」將在臺北舉行。在上月底臺灣島內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後,這次論壇受到各方關注,也被賦予了重大意義。 兩岸城市交流新模式 上海與臺北,直線距離僅700公裡。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表示,在島內政局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這一交流平臺應發揮更大作用,當好兩市乃至海峽兩岸的「橋梁」。 這裡的重大變化,指的是上月底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藍綠版圖出現翻轉。在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兩岸協創中心研究員胡凌煒看來,通過選舉可以看出,如何改善民生已成為臺灣社會焦點話題,藉助大陸市場發展臺灣經濟,也已成為主流民意。
  • 「九合一」高雄臺南一邊倒向民進黨 臺北新北選舉也難翻天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香港中評社發文稱,民進黨高雄、臺南市長初選結果相繼出爐,分別由陳其邁、黃偉哲以大比數勝出。民進黨順利推出人選,國民黨則仍找不到戰將,選情一邊倒,幾無懸念。上一屆,也即是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臺南、高雄分別慘輸45%、38%;2年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國民黨再度因內部鬥爭臨陣換將導致大敗。早前有基層黨員質疑國民黨在臺南市竟連一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沒有,是形同放棄臺南市。
  • 港媒:臺灣九合一選舉的「變」與「不變」
    中評社11月25日報導,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落下帷幕。這場選舉國民黨獲得了大勝,特別是國民黨贏得了高雄市選舉的勝利,有著重大的歷史性和標誌性意義。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可謂大敗,有力地打擊了蔡英文當局無視民意的霸道氣焰。疏理這次選舉,其特點鮮明,主要展現了「變」與「不變」。 變。一是民心思變。蔡當局上臺僅僅兩年多時間,不問蒼生,問意識形態。
  • 境外媒體:「九合一」選舉攪動臺政壇格局
    (臺灣「中央社」)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港媒稱,臺灣政界人士高喊口號,趕在29日的選舉之前最後一次向選民拜票。此次選舉將選出11130名市、縣、鎮、村的地方公職人員,受到普遍關注,因為這能體現選民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傾向。無論取得大勝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會顯著增加它們在兩年後獲勝的機會。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看看這張表的顏色就知道了!
    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於11月29日進行投票,國民黨六都市市長候選人,5人失利,僅朱立倫驚險勝出。       另據新華網臺北11月29日消息,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產生了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今日投票、開票 最大看點是這個
    與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同時投票的還有10個「公投案」。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23日的最後催票階段,整個臺灣「瘋選舉」,藍綠陣營都祭出最後的重磅活動。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說,臺灣的地方選舉不影響朝野格局,卻能看出臺灣政治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