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今日投票、開票 最大看點是這個

2020-12-20 環球網

與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同時投票的還有10個「公投案」。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23日的最後催票階段,整個臺灣「瘋選舉」,藍綠陣營都祭出最後的重磅活動。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說,臺灣的地方選舉不影響朝野格局,卻能看出臺灣政治的演化。從遍地參選的奇花異草到加料傳唱的「蜂蜜檸檬」,選民對傳統政治已毫無耐性。

高雄被視作今年選舉的最大看點。23日晚,掀起「韓流」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在高雄夢時代廣場舉辦「選前之夜」活動。據臺媒報導,不到下午3時,活動地點人流量已經「爆棚」,約6萬人湧入,民眾手持高字旗,高喊「韓國瑜凍蒜(當選)」。而面臨「不能輸」壓力的民進黨,則搬出在高雄經營多年的前市長陳菊,首度陪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掃街拜票。23日一早,「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加入掃街隊伍。選舉前夜,包括謝長廷等綠營大咖群聚高雄,火力全開,高分貝催票,以期確保「綠色交棒」。

韓國瑜。來源:臺灣《聯合報》

在另一頭的「六都」之首臺北市,藍、綠、白三大陣營都策劃了最後的重頭催票活動。藍營方面,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現任黨主席吳敦義和副主席、前臺北市長郝龍斌等在凱達格蘭大道為國民黨籍候選人丁守中的「投票救臺灣」活動站臺助陣。尋求連任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則在信義區舊眷村「四四南村」舉行「選前之夜」造勢活動。受韓國瑜「韓流」外溢效應及藍綠兩黨擠壓影響,柯文哲的選情從一路穩定領先轉為緊張。民進黨籍候選人姚文智23日晚則在臺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行活動,蔡英文親自站臺,號召綠營支持者歸隊。

姚文智(左)。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中國時報》以「關鍵最後一天,藍綠主席尬場」為題,道出今年選舉怪象。文章說,在此前的地方選舉中,政壇大咖站臺往往是加分的大補丸,但這次選舉似乎有非常大的轉變。蔡英文在選前之夜一共跑宜蘭縣、高雄市、臺中市、新北市、臺北市5站行程,但在選情最為緊繃的高雄和臺中,卻短短停留半小時左右,最後壓軸勝算不大的臺北市。

外界分析認為,此舉背後暗藏的意味值得觀察。相比之前的承諾,民進黨上臺以來政績不佳、民生凋敝,令臺灣民眾尤其是經濟選民和中間選民極度失望,因此民進黨內擔心蔡英文到選情緊繃的高雄、臺中站臺,不僅不能為候選人加分,反而可能扣分,因此不得不做出切割之舉。

除了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競爭外,議員等公職競選也日益激烈。臺灣《聯合報》稱,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候選人年齡相差60歲左右,更有最資深的裡長候選人,從30歲做到78歲,這次尋求第13次連任。在臺東縣議員第一選區參選人有22位,單選票就長達78釐米,創下紀錄。

隨著選舉進入白熱化,島內氣氛也越來越緊張,各種激烈言論、假消息滿天飛。有人甚至在社交網站留下「暗殺韓國瑜」的威脅留言,或者將他「抹紅」為「中共臺灣接班人」。據高雄市警方統計,選舉期間共受理網絡不實言論133件,高雄因此已經被列為「一級警戒區」,兩名市長候選人每天各有3名警力貼身保護並攜帶防彈公事包。有島內媒體擔憂,臺灣已無法再承受一場「選舉悲劇」,一旦在選前之夜或選後出現任何意外,都會令臺灣社會陷入混亂,也將再一次撕裂其價值觀。

與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同時投票的還有10個「公投案」。「德國之聲」評論說,這讓本來已經充滿話題性的地方選舉更加沸騰。過去14年,臺灣僅舉辦過6個公投案。現在的10個公投案花費約15億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約合4.45元新臺幣)。倉促成案的公投曾引發「死人聯署爭議」,許多人表示「太多太亂不想投」,有島內學者擔心公投變為「民粹工具」。該報導稱,這堂花費大量金錢與人力的「民主課程」會將臺灣帶向何方,沒人有肯定答案。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開始投票 結果預計今夜出爐
    海外網11月24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俗稱「九合一」的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4日)進行投票,選民從早上8點開始投票,投票下午4時截止。選舉結果估計將於今晚11時左右最終確定,而所謂的10個「公投案」結果則預料會在25日凌晨2時揭曉。
  • 2018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大敗!
    「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結果在當晚基本出爐,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已於24日晚9時10分召開記者會,宣布請辭黨主席,負起政治責任。  「九合一」選舉指的是臺灣9種地方公職選舉在同一天舉行。9種地方公職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山地少數民族區的「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  在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中,高雄市與臺北市的選情備受關注。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選舉(背景)是臺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等7項選舉。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前後藍綠政治版圖對比。
  • 臺灣2018十大熱搜新聞 「九合一」選舉奪冠
    Yahoo奇摩今天公布2018年「十大新聞事件」,開票歷時11小時、邊開票邊投票惹議的「九合一選舉」及「臺灣教育部門拔管事件」分佔冠亞軍;「普悠瑪翻覆意外」及「花蓮強震雲翠大樓倒塌」排名第3、4名,顯示政治議題、重大意外及天災、和攸關自身權益的政策討論最能引發網友共鳴。
  • 臺灣「九合一」選舉投票 37人撕毀選票觸「法」
    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臺「警政署」統計全臺共有37人涉撕毀選票,攜帶手機進入投票所、將選票帶出投票所各有6件,均依違反「選罷法」送辦。    據報導,「警政署」指出,至29日下午4點投票結束為止,各地投開票所共發生52起違「法」案件;撕毀選票情況最多,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各6件、南投縣5件、高雄市、苗慄縣各4件、臺中市、臺南市、嘉義縣各2件、基隆市、新竹市、新竹縣、彰化縣、屏東縣、花蓮縣各1件。    苗慄縣有1人在投票所幹擾投票、臺北市除有1人涉冒領選票,另有1名裡長候選人在裡辦公室進行競選行為。
  • 臺灣「九合一」選舉聚焦臺北及中部三縣市
    29日,將產生11130名地方公職人員的臺灣「九合一」選舉會在22個縣市展開。  這是臺灣地區歷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選舉。所謂「九合一」,是指各縣市九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進行,其中包括「直轄市長」、縣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裡長、「直轄市」少數民族區長及區民代表。
  • 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原標題:臺灣「九合一」選舉焦點在哪裡?  後天就是「九合一」選舉投票日,候選人最後幾天的戰況進展如何,相關選民要領幾張票、選哪些職位都成焦點。為此,本報特意為您盤點了這次選舉中的細節。   本次「九合一」選舉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涉及近兩萬人的「求職」,被島內民眾戲稱為「年底最大求職潮」。
  • 洪鑫誠: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無色覺醒」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洪鑫誠】 臺灣「九合一選舉」如期上演,開票過程異常精彩,不少結果出人意料。 首先,選前外界的確預估國民黨選情佔優,但通常認為能奪回「半壁江山」已能令人滿意。然而連國民黨人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曾把自己打趴下的民進黨,這次居然這麼不經打。
  •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將於11月24日投票
    原標題:九合一選舉 臺「中選會」:8月16日公告11月24日投票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央選舉委員會」16日舉行委員會議,決定年底九合一選舉於8月16日發布選舉公告,10月19日候選人抽籤決定號次,11月24日舉行投票。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九合一」選舉11月29日開始投票。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何為「九合一」■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11月29日,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日。今天台灣選出6名「直轄市」市長,16名縣市長,375名「直轄市」議員,532名縣市議員,198名鄉鎮市長等。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失去臺北、臺中、桃園三都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雖然尚未公布最終結果,依據開票數字,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胡志強、吳志揚等先後宣布敗選。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自今天8時起至下午4時投票結束。
  • 九合一選舉好焦慮!臺灣人網購減壓買翻天
    中國臺灣網12月3日消息 臺灣「九合一」選舉終於落幕,選舉期間,不但失眠、焦慮的患者人數大增,連治癒、減壓商品的搜尋度也大幅提高,最熱賣的TOP3商品分別是甜點、動物造型餐具與諧音趣味小物,業績翻倍成長。
  • 臺灣「九合一」選舉 臺北市、臺中市藍營均落敗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結束,雖然尚未全部開票,臺北市長、臺中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已自行宣布敗選,標誌此次選舉國民黨敗局已定。 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上午8時起,至下午4時結束。1851萬選民將選出11130位公職人員。
  • 臺灣九合一選舉開票中 柯文哲暫時領先連勝文
    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下午4點開票後即將揭曉,共計要選出1.1萬名公職人員,其中最受到注目的就是臺北市長之爭。依據臺北市選舉人數和投票率來估算,臺北市長當選的關鍵數字是75萬票,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和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誰能先跨過這個門檻,就可以宣布當選。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在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兩黨執政縣市發生大翻轉,國民黨一舉拿下15席,民進黨僅存6席,無黨籍柯文哲險勝對手連任臺北市長同時島內不滿藍綠、投票自主性更強的中間選民數量在持續擴大。但也要看到,中間選民未必大部分就支持第三勢力,而第三勢力也不等於可以爭取到大部分中間選民。   其三,選舉結果深刻反映了臺灣民意發生複雜的變化。一是島內民意更加注重經濟民生的獲得感、體驗感。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綠地"變"藍天"
    中新社臺北11月25日電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24日進行投票,選舉產生22個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裡長等。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15席,民進黨獲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 臺灣「九合一」選舉投票日漸近 花蓮查獲涉嫌賄選案163件
    ­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距離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投票日越來越近,花蓮檢方、警方、「調查局」聯合查獲涉嫌賄選案163件,涉賄327人,以村裡長選舉涉案最多,其次為鄉鎮市民代表、縣「立委」、鄉鎮長選舉,未來2周還有可能陸續增加。­  臺灣地區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
  • 吳敦義全臺直播感恩茶會 邀功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
    臺海網1月23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動作頻頻。先是全臺巡迴直播感恩茶會,如今又傳出他將於三月份走訪美國。臺灣輿論認為,吳敦義的一系列舉動,都在為自己拉抬聲勢,很可能在為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做準備。屆時國民黨究竟會通過什麼方式推舉參選人?目前國民黨內部還沒有統一意見。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 2018-11-25 07:0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藍綠地方板塊有望改變嗎?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於11月24日投票、開票,將選出各地縣市長、議員等總計上萬名公職人員。 除了最受關注的22個縣市長競爭外,議員等公職競選也日益激烈。據聯合報稱,最年長與最年輕的候選人年齡相差60歲左右,更有最資深的裡長候選人,從30歲做到78歲,這次尋求第13次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