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卓然
在剛剛落幕第三屆進博會上,5卷海外古畫的亮相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海外文物首次藉助進博會平臺進行展示和交易,包括明代書畫大師沈周的《雪江山水》長卷,明代畫家仇英的長卷《庭院仕女》《西巡圖》和《山水人物》,還有一幅宋朝畫家趙伯駒的青綠山水長卷。
2020年12月9日,界面新聞從上海市文物局獲悉,此次參展的5件文物類展品已經順利達成免稅進口業務,並最終完成交易、代理、免稅、交割、結算等流程。
這標誌著,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首次經進博會平臺打通了政策堵點,完成了展示、銷售、清關的閉環。購買文物類展品的消費者也真正享受到了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今後進博會物類展品的申報審批、展示交易、監管服務等工作形成可複製經驗。
未來,越來越多流落在外的中國文物,有望通過進博會這一通路回歸祖國。
為支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越辦越好,財政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三部委於今年10月12日聯合發布了《關於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期內銷售的進口展品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在進博會展期內,每個展商銷售文物類展品,可享受5件以內的稅收優惠政策,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推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文物進口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和公益展示服務要求的落地實施也是11月10日正式籤署的《國家文物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 共同推進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議》中的重要內容。
此次古物的展商香港鴻暢騏達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紀曉蒙表示,此次展出的古畫早在展出前便有中國國內多位藏家有購買意願。最終,古畫在第三屆進博會閉幕前一天敲定留購,由山東一位私人買家購得。這批古畫成本清單為34.9萬美元,共減免稅款達29.76萬元人民幣。
5卷古畫在進博會展出。根據,國家文物局配套制定《關於支持2020年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文物類展品監管和便利化措施的公告》,這批享受了稅收優惠政策的文物類展品,未來將在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進行不少於3年的公益性展示服務,公眾也有機會一覽文物的真容。
11月3日,在上海海關及市文物局雙方監管下,5件日本回流文物現場開箱查驗。11月9日,籤訂進口代理三方協議。
11月23日,根據《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於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文物類展品進口經營相關事項的通知》,上海海關、市稅務局認可上海文物商店作為進口代理商的身份。
此次的文物留購與往常不同的是,過去按照規定,中國個人買家無法在中國境內從海外機構處購買文物,海外機構在中國境內只能進行文物展示,不得銷售。因此,中國買家過去只能赴海外購買,且將文物帶回國時,由海關徵收13%的增值稅。
上海文物商店作為上海文物局指定的第三屆進博會文物類展品進口代理商,首次參與進博會。過去,上海文物商店原來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只有文物藝術品經營一般項目,現在文物商店增加了進出口代理的許可項目。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上海文物商店經理趙婧說:「此項工作時間緊迫,我們在各部門的支持和協助下,迅速完成了經營範圍調整、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進口單位名錄登記、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備案等一系列手續,才得以順利地推動政策落地,讓進博會展品變成商品。」
在趙婧看來,進博會展期內文物藝術品銷售既有利於促進海外中國文物回流,也有利於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她說:「今後上海文物商店還會繼續努力,參與進博會海外中國文物回流工作,為推動上海成為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作出貢獻。」
進口博覽局招展處幹部袁文章指出,稅收優惠等政策這既有利於促進海外中國文物回流,更好地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有利於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提高國外文物類展商參與中國市場的積極性,將進博會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的意義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