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孟買從45平方公裡的7個島嶼,填海擴張到600平方公裡的大城市

2020-12-12 橋川野鴿

從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港口越來越成為國際間貿易的重要的中轉站,而這些港口的附近都因為貿易而催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城市,比如說我國的上海,防城港,美國的紐約,印度的孟買。特別是印度的孟買,它從一個不毛之地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之內成為了印度第一大城市。而在16世紀西方殖民者佔領孟買這個地方的時候它卻還是分布在印度次大陸西部,印度洋上,烏爾哈斯河河口的七個小島。現在孟買市區主要分布在撒爾塞特島上,為何七個小島會變成現在的一個島,這當中發生了什麼?

我們首先從孟買的歸屬說起,最早佔領孟買的西方殖民者不是英國而是西班牙,1661年孟買被作為西班牙王室當做嫁妝送給了當時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是孟買就成為了英國的一個殖民地。當時的孟買由大大小的的七個島嶼組成(大約46平方公裡,而現在是600多平方公裡),交通十分的不方便,查理二世認為沒有多少利用的價值,所以在1668年把這七個島嶼僅僅以每年10英鎊的價格租給了當時的東印度公司。

而東印度公司接受這七個島嶼後,由於這七個島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河口,且面向印度洋,周圍海深足夠大型船隻的停靠,是一個非常好的深水良港),在1687年成為了東印度公司的總部,孟買的地位逐漸的上升,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貿易城鎮。隨之帶來的就是人口的大量湧入(畢竟人都是嚮往大城市,大城市的發財的機會也多),而當時的孟買總面積只有45平方公裡左右(七個島嶼組成),在短暫的大興土木的之後,土地資源就完全不夠用了。這時候的英國人發現這七個島嶼之間的海域在漲潮的時候都只有淺灘隔離開,完全可以把這七個島嶼通過人工填海的方式變成一個島嶼,這樣既可以增加土地面積還可以為物資,人員的運輸提供便利(在17世紀的歐洲,填海造陸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項目,荷蘭甚至英國自己都在本土填海造陸,增加了許多土地)。

於是英國人就把島嶼上的山脈削平,然後把這些巖石泥沙用來填補島嶼之間的淺灘,形成了現在孟買的一個雛形。到了1869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因為這一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了,孟買因為在印度洋沿岸一舉成為了印度洋周圍最大的海港,發展進一步的提升,由七個島嶼填海形成的「孟買島」繼續和其東邊的特朗貝島合併形成了現在孟買市區所在的「撒爾塞特島」(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小島嶼的合併,這裡就不多說了)。

所以孟買是一座從七座小島慢慢的通過填海造陸形成了現在的樣子,有人戲稱孟買是從「海洋中來的城市」。現在的孟買不僅僅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在2017年其GDP達到了驚人的801億美元,是印度當之無愧的「經濟中心」。

相關焦點

  • 報告:十一五期間填海5千平方公裡 1年造1個香港
    權威部門發布數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沿海省市已完成和計劃實施的圍填海面積達5000平方公裡,平均每年1000平方公裡,這相當於每年新造了一個「香港」。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院士蘇紀蘭等專家表示,因填海造地、炸島等人為活動已導致我國海岸海域806個小島消失,海岸線縮短近2000公裡。
  • 印度直言孟買超越上海,成為亞洲第二大城市,但事實是這樣嗎?
    許多印度網民認為,印度遲早會超過中國,成為最繁榮的發展中國家,現在印度最發達的城市孟買已經超過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上海,成為僅次於東京的亞洲第二大城市。真相真的會像印度網友猜測的那樣嗎?其實我只想說,他們真的是白日做夢。我們來對比一下孟買和上海的差距。首先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印度西部沿海城市孟買,它擁有印度最大的港口,工業化程度最高。
  • 印度第一大城市孟買GDP為2248億美元,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經濟增長,印度與中國一樣,是世界上四個古代文明之一,但是,該國約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謀生,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導致該國的幸福感低下。
  • 世界城市志;印度第二大城市孟買
    一印度諺語。(孟買美女)印度西部濱海城市孟買,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重要交通樞紐,素有印度「西部門戶」之稱。孟買面積603平方公裡,人口2104萬(人口數量第二,僅次於印度首都新德裡),孟買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港口城市。(孟買在印度的位置)「孟買」「孟買」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博姆·巴伊阿」,意為「美麗的海灣」。
  • 香港填海,百餘年時間增加75平方公裡土地,比兩個澳門還大
    中國香港位於中國南海之濱,位於珠江口東側,由香港島、九龍、新界及周邊島嶼構成,香港一千多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已達數百萬人口,為了解決人口密集、人口少的局面,香港建造了高樓,目前,香港陸地面積約1108平方公裡,其中填海所得75平方公裡,佔香港陸地面積的6.7%。
  • 日本瘋狂填海史:30年新增土地1200平方公裡,第2大湖填了種水稻
    1.26億人卻只有37.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可謂是人多地狹。因而在日本這個地方,從古至今這裡都存在著嚴重的人地矛盾。為了擴張領土,他們更是發動了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而面對自身的人多地狹,除了發動戰爭,日本還曾進行過瘋狂的,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史:30年新增土地1200平方公裡,第2大湖填了種水稻。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印度孟買最大貧民窟近600人確診,背後蘊藏怎樣擔憂?中國駐印度大使...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環球網綜合報導】「印度孟買『塔拉維貧民窟』,佔地約2平方公裡,居住約100萬人,4月1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聞1+1》5月4日晚在節目中對印度孟買最大貧民窟作出上述介紹,就此問題,主持人白巖松特邀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解讀印度疫情。白巖松問道,在(印度孟買)最大的貧民聚集區,確診病例接近600,這裡蘊藏的擔心是什麼?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當地是否也存在同樣的擔心?孫衛東回答稱:「對於貧民窟這個問題,應該說我們也是比較關注的。
  • 韓國填海造陸,20年土地淨增長1000平方公裡,直接在海中建水庫
    於是乎,在各類現實情況的催生之下,「填海造地」這種不需要戰爭的擴張方式,逐漸成為國際常態。「填海造地」是指人類為了發展,向海洋伸手要地的行為,一般說起這個詞,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我國的香港,以及阿聯的杜拜。但事實上,比起這兩個地方,韓國的填海造地規模要大得多得多。
  • 印度行政區劃和我國類似:北部的邦人口多,大城市分布在全國各地
    (其中1個邦,「偽阿邦」大部分地區是非法佔領的我國土地,2個中央轄區和中巴有爭議),無爭議的有27個邦,7個中央直轄區。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邦」和「中央直轄區」的行政級別相當於我國的「省」,但在權限上印度的「邦」類似於美國的「邦」,9個中央直轄區由印度中央政府直轄。「邦」是主要的一級行政區劃,規模一般較大。
  • 中國「精衛填海」工程,填海近6平方公裡,打造亞洲「海洋之心」
    美濟島簡介: 美濟島位於我國南海的南沙群島的中東部海域,是一座橢圓形的珊瑚環礁上面填海造出的人工島,島嶼頂部全部由珊瑚構成 其實以前的南海沒有一個大型島嶼,僅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型島嶼,而美濟礁礁盤巨大,就可填島面積來說,這是南海第一大島,有著非常大的開發潛力。 因此我國便決定在這裡填海造島,將美濟礁填成一座大型島嶼,這樣不僅有利於管理南海,還可以帶動南海周邊的經濟發展,簡直一舉多得。
  • 澳門填海擴張史:100年土地面積增長300%,未來還會更大
    但現在,澳門的最新地圖卻變成一個半島+一個島嶼,因為氹仔島和路環島已經通過填海變成了一體。而在葡萄牙殖民者到達之前,澳門地區的澳門半島都還只是幾個零星島嶼而已。   與珠江口的大部分地方一樣,早期的澳門半島也與現在不盡相同,這裡曾是個島嶼,與香山並不相連。直到南宋末期,因為戰爭原因,南遷的人口變多,珠江口的土地開墾因此變得更加廣泛,水土流失現象進一步加劇,沉積的泥沙讓澳門島和香山島逐漸有了一些聯繫。到了元明時期,一條「長10裡,寬五六丈」的狹窄沙堤終於將澳門島與香山聯機在一起。至此,澳門島成為半島。
  • 我國有多少島嶼?面積超過150平方公裡的有哪些
    我國國土東南面臨滄海,常言說五湖四海,我們確實是有四海的,即從北到南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這些海上分布有54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總面積約7.28萬平方公裡,約佔國土面積的0.8%,這些島嶼的海岸線總長有1.4萬公裡,相當於我國大陸海岸線總長1.8萬公裡的77.8%。
  • 距離杭州45公裡,3.4平方公裡湖面有600多個島嶼,親子度假好去處
    天氣越來越熱了,整天上班心情也越來越焦躁,是時候給自己放個假去放鬆一下了,遠的地方去不了,周末可以選擇距離杭州45公裡外的景區,駕車4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這裡便是湖州市德清縣下渚湖溼地風景區。下渚湖溼地風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湖面面積只有3.4平方公裡,但是這裡的水面卻遍布著大小不同的600多個土墩或島嶼,1000餘條水路在這裡交錯縱橫,景區內還生長生活著800餘種動植物,是湖州杭州遊客休閒度假不可多得的小眾旅遊景點。
  • 全國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裡 大陸海岸線大幅縮減
    全國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裡  「新造地運動」導致大陸海岸線大幅縮減  據新華社電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10年來,全國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確權面積為1100多平方公裡。  瘋狂的圍海造陸  從南海、東海、黃海到渤海,我國180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戲」。  以環渤海地區為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濱海新區。公開數據顯示,天津濱海新區的圍海造陸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塊,規劃造陸320多平方公裡。
  • 人工填海,2.8平方公裡的陸地,中國人是有多厲害,為中國人點讚
    南沙群島擁有230多個島礁、沙洲、暗礁,雖然島嶼眾多,但擁有淡水資源的島嶼只有太平島、中業島、西月島3個,2016年,中國地質勘探人員在永暑島多處發現地下水資源,不僅蘊藏量大,水質也比較好,可以直接飲用,2014年8月開始大規模填海造地,截至2015年4月,首次建成了2.8平方公裡的人工島,時隔一年,在島上發現了淡水,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還是「基建狂魔」的魔法
  • 南燻島面積為0.18平方公裡,島嶼功能定位以及概況介紹
    南燻島是南海的一座小型人工島,島嶼面積為0.18平方公裡,面積雖小,但是在南海卻有著重要的功能定位。南燻島礁體面積為2.5平方公裡左右,在潮水較高時基本淹沒於水下,只有少許小礁石可以露出水面。南燻島的礁盤南北長1.9公裡左右,東西寬約1.4公裡,礁體小,並且無潟湖。礁體之上有成型不久的沙洲,隨季風改變形狀。
  • 南海南薰島只填了0.18平方公裡的永陸面積,島嶼功能定位是什麼?
    南薰島是南海的一座小型人工島,島嶼面積為0.18平方公裡,面積雖小,但是在中國南海卻有著重要的功能定位。南薰島礁體面積為2.5平方公裡左右,在潮水較高時基本淹沒於水下,只有少許小礁石可以露出水面。南薰島的礁盤南北長1.9公裡左右,東西寬約1.4公裡,礁體小,並且無潟湖。礁體之上有成型不久的沙洲,隨季風改變形狀。
  • 越南模仿中國填海造島,5年造了0.24平方公裡,卻被颱風給吹沒了
    越南模仿中國填海造島,5年造了0.24平方公裡,卻被颱風給吹沒了如今我國基建技術不斷成熟,在國際上一直飽受美譽。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方面也不斷加大。特別是我國的填海造島工程,在世界上有著很高的評價。
  • 瘋狂 | 填海一平方公裡,需要7000萬噸砂石——新加坡填海造陸內幕,200年面積增加22%
    自從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新加坡政府就非常意識到國土狹小(581.5平方公裡)這件事,也不斷向人民提醒新加坡的迷你有多麼不利於這個國家的競爭與發展,透過如此憂患意識的培養,新加坡政府將這樣的論述升華到人民應當如何與政府「共體時艱」。
  • 中國陸地面積正在變大:國內島嶼連年擴張,一個已經和大陸相連
    今天咱們要說的是一件發生在中國的好事,那就是中國的土地面積正在變大,原因是國內的島嶼連年都在擴張,有一個已經與大陸相連,還有一個正在努力的靠近。首先說一下玉環島,玉環島位於浙江,面積將近170平方公裡,據了解,這裡連年向海面四周擴張,自1977年完成漩門填海堵壩後,這裡就和大陸相連了,這裡依靠大海的便利,海洋資源十分豐富,而且這裡還有大山,常年都是綠樹蔥蘢,在與陸地相連之後,這裡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依山傍水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眾多旅客前來觀光,依託大海,這裡的漁港設施在不斷完善,商貿發展也愈加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