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紅白酒席,還沒有吃完就開始打包,你怎麼看這一現象?

2020-12-20 小吳在農村

在農村遇到紅白事事都有辦酒席的習俗。

在我們老家農村,家裡蓋房,娶媳婦,嫁閨女,過壽,孩子滿月都有擺灑席的習俗,全村的人每家都會出錢去主家吃上一餐。

禮金的多少與親近關係有關,像我們村裡面如果是3代以內的,一般都是100-200元,3代以外的現在是60元。

擺酒席圖的就是一個熱鬧,歡喜,主人家準備好所有的菜品,大多是8-10個菜,其它鄰居來捧場,一起熱鬧熱鬧。圖個吉利。

我記得在90年代以前,在我們村裡面,誰家擺酒席,一般都是只去一個的,小孩也是很少有人帶去的。有的人家就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在家的話,有的會帶小孩去。但是在吃酒席時,小孩子是不坐桌子的,主人家也沒有做準備給小孩坐的。就是用碗打點飯,夾點菜,讓小孩自己端一個碗去吃。吃飯完了就領回家了。

那時在吃酒席時也是有講究的,同一桌的的位置坐起來都有講究,老人家坐東角,桌上上菜了,都是先讓年老的人先吃,然後再年輕人吃。老人家不發話大家都不敢端飯碗與酒杯,酒席間有長輩在,不準翹二郎腿,長輩們說話不準你插嘴,說來大家可能不相信,那時候的農村人比現在的人文明禮貌多了。

可是,近幾年,農村的酒席越來越變味了,很多的老人家都不想去吃酒席了。為什麼?

其原因令人不敢相信,老人家搶不過。

現在農村哪家擺酒席,小孩子有時都會多過大人,有的一家都會帶2-3個小孩去吃酒席,還要規規矩矩的坐在座位上面,如果主人家沒有準備那麼多的桌椅的話,那就尷尬了,不夠坐。只好另外臨時去增添桌椅。

最主要的是有些人在酒席還沒有吃完,菜還沒有上完,他們就四處尋找袋子,塑料碗等東西開始裝菜了。有的小孩就開始抱著牛奶,飲料等放一邊。

有些老人家動作慢的,根本就搶不過人家,弄的飯都吃不飽,有的甚至發脾氣走了。弄得主人家都不好意思,下不了臺。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在酒席上,一桌的人都吃完了,吃好了,還剩下一些好葷菜,你如果想要的話,可以打上一點帶回家中去吃,那認為你節約,是為了減少浪費,做得非常的對是吧。

因為主人家如果剩的飯菜太多,他們也一下吃不了這麼多,也等於浪費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打包,吃酒席的人也不會說你,主人家也沒事,我也支持你!

切記,不要在同桌人還沒有吃完的情況下,就開始打包。

朋友們,在你們的家鄉,擺酒席時,有這種打包的現象嗎?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經常會在辦紅白喜事的酒席上遇到3種事,你遇到過嗎?
    導讀:在農村,經常會在辦紅白喜事的酒席上遇到3種事,你遇到過嗎?在農村辦紅白喜事的時候,經常會把一些酒席招待客人,這是農村亙古不變的一個流傳已久的傳統,每到這個時候,泉村的男女老少帶著孩子老人基本上都會來到辦紅白喜事的家庭吃桌,在農村,經常會在辦紅白喜事的酒席上遇到3種事,你遇到過嗎?
  • 酒席大於領證,農村結婚「只辦酒席不領證」的現象還有嗎?
    辦酒席就代表著結婚,辦完酒席嫌麻煩而不去領證的現象,在農村其實非常普遍。在老一輩人的思想裡,結婚擺幾桌宴請村裡村鄰是一種告知,告訴大家我家誰誰結婚了,在村裡家門口搭棚子擺桌子擺板凳、搭鍋灶露天做飯做菜,大家一起上手幫忙,小孩滿地跑的景象,村民覺得熱鬧、幸福。
  • 農村辦酒席最怕遇到這幾類人,最後一種讓人實在頭痛
    農村辦酒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了,不管是喜事還是喪失,都得辦幾桌酒席,這種酒席也有另一種說法,叫做「高價飯」。這個叫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無從考證了,從字面意思上看,「高價飯」的意思就是這頓飯的價格非常的高。
  • 這個村莊「大壽」辦酒席,原汁原味的農村味道,你有見過嗎?
    現代化城市的建設,農村中很多的風俗與人民的生活習慣漸漸的淡出於我們的眼前。馬上就要過年了,可是很多人越發的覺得沒有「年味」。到底是你心裡的「年味」淡了,還是真的農村「年味」枯燥了?其實,年就在這裡,只是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不一樣。
  • 農村土豪辦婚宴,一桌全是海鮮,最後這菜簡直就是為了打包準備的
    現在這農村婚宴凡是在家辦的,看著比城裡的婚宴還豪華,只不過風格不同,城裡的婚宴看著洋氣,但是農村的婚宴更接地氣,看看農村土豪在家裡辦婚宴給準備的菜,一桌上來七七八八的全都是海鮮,生怕來赴宴的人吃不好似的,陣勢比城裡的還大。鮑魚都是一大盆上的。
  • 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主要有什麼菜呢?看完便知
    現在每年的農村酒席都會很多,而且每當到舉辦酒席的時候,親朋好友都會邀請自己前去參加。吃酒席是一件熱鬧又開心的事情,每當這個時候,村裡以及鄉親都會來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並且等待主人家上飯菜。現在的酒席規模各地農村也不一樣,而且每個人去參加酒席給的錢數量也有所差異。那麼對於現在的農村酒席,一般給多少錢比較合適呢?
  • 農村冷席現象頻發,過去禮到人不到,為啥現在禮也不到了?
    導讀:農村冷席現象頻發,過去禮到人不到,為啥現在禮也不到了? 隨著冬季的到來,農村的紅白喜事酒席又開始明顯地增多起來,冬季是酒席置辦最多的季節,這也是一支習慣使然,過去的農村跟現如今可不一樣,由於當時的條件限制。沒有充足的保鮮方式。
  • 農村參加酒席,這道菜上桌就代表酒席要結束,你知道是哪道菜嗎?
    生活在農村是非常熱鬧的,就拿吃酒席這件事來說吧,屋子裡坐不開那麼多人,就會在院子裡擺上幾張桌子,一邊吃著飯一邊聊著天,非常的舒服自在,那酒席什麼時候結束呢?客人應該什麼時候離開呢?這些事都是有講究的。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農村參加酒席,這道菜上桌就代表酒席要結束了,農村人準備離開了,有些城裡人還在那傻傻的坐著。你知道是哪一道菜嗎?農村人對辦酒席是很重視的,菜品一點也不比城市的差,剛開始喝個茶吃點瓜子,過一會酒席就正式開始了,各種肉類應有盡有。
  • 為什麼現在農村辦酒席都喜歡請一條龍服務呢?
    在我們招遠當地農村,現在農村辦酒席,早就改變了過去一家辦酒席,動員街坊鄰居來幫忙的模式,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只要確定好日期,提前聯繫好鄉村廚師,人家提供的一條龍服務,確實方便又實惠。二十多年前,我的哥哥和嫂子結婚,當時辦酒席就沒有現在的便利條件。父母提前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就要和預定的廚師商量好需要採買的材料。一些可以提前購買好的東西,比如銀耳、木耳這樣的幹品,還有各種調料等等,開始陸陸續續地往回採買。辦酒席的前一天,廚師就上門了,拿出菜單,一起去購買新鮮的時令蔬菜。
  • 合肥首個農村紅白理事會成立 倡導從簡辦婚喪推薦「家宴廉潔菜譜」
    近年來,我市一些農村地區操辦紅白事時存在廣邀賓朋、隆重設宴、樂隊吹唱、大操大辦等現象,酒宴規格越來越高,禮金額度越來越大,人情消費持續攀升,村民不堪重負。這些不良習俗對廣大農村群眾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影響。
  • 為何在農村吃酒席,有一道菜一上桌,客人都會紛紛離席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為何在農村吃酒席,最後一道菜上桌之後客人都紛紛離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現在酒席也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而且菜餚豐盛,味道也頗為不錯,在農村酒席尤其是以量大著稱,一般情況下都會吃的很飽,飯菜經常出現會剩下不少的現象,現在的酒席菜品也由過去的十二道菜,變成了現在的十六道、十八道,琳琅滿目的菜餚加上大魚大肉的硬菜,農村酒席講究的就是一個實惠,在很多的地方,會在一道菜上來之後,客人就會紛紛離席走人,這是咋回事呢?
  • 四川彝族辦酒席,沒有桌子沒有碗,2人吃一道菜這種酒席你見過沒
    ,想必大家都聽過少數民族,在四川彝族也是有酒席,但跟以往見到的很不一樣,吃飯前沒有喝茶,一群人圍在火爐旁邊取暖吃糖,人少卻很溫馨。四川彝族辦酒席,沒有桌子沒有碗,2人吃一道菜這種酒席你見過沒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要說以前的宴席或許就會很隨便,
  • 在農村辦一桌酒席需要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在農村辦一桌酒席需要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中國本就是一個人情社會,無論是喜事還是喪事,總是會辦酒席招待,將有人情往來的朋友或者相親鄰居邀請來。那麼辦這些酒席的成本是多少呢?現在的辦酒席跟之前的傳統農村方法來說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放在之前農村辦酒席那真的是非常熱鬧,大街小巷所有的鄰居鄉親都會來幫忙。你借他的鍋,我借她的碗,還有來搬凳子的、磨刀的、搬案板的,總之一家辦酒席,那將是一個小村的熱鬧。但是現在卻不比以前了。
  • 農村辦酒席,不願去酒店而選擇自家擺,為啥?看完心中有數
    進入九月,人們似乎可以在酒席上面緩和一下,但是到了國慶節和中秋節的時候,又是一年一度的酒席季,到時候吃酒席的請帖少不了你的,當然不管你願不願意去,請帖先到,你還要客氣的說「一定到」。酒席在陽曆八月和陽曆十月國慶期間是比較集中的,八月酒席主要是升學宴,謝師宴,而國慶的酒席主要是結婚宴、周歲宴、喬遷宴等等,大家都放假,正是擺酒席的時候。在農村裡,很多人擺酒席都喜歡在自家裡擺,不願意去城裡擺,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人很多,每個家庭和諧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們還是能總結出來幾個主要原因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 農村該不該杜絕擺酒席?要看什麼樣的酒席,有些酒席的確不該擺!
    一、什麼樣的酒席該杜絕當我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時,人們早已經過了怎麼吃飽、怎麼吃好的階段,現在變成了怎麼吃得健康。既然吃飽不再是問題時,關於怎麼吃就會被人思來想去,擺酒席其實屬於一種怎麼吃的範疇。但在怎麼吃之間,有些吃是不必要的。
  • 農村人辦酒席,為何越來越喜歡到酒店辦,在家裡辦不好嗎?
    對於以前農村的酒席,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在院子裡擺上十幾個桌子,然後邀請鄉親鄰居來幫忙做飯,或者是找附近有名的廚師來掌勺,從結婚前幾天就開始準備,場面特別的熱鬧。不過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村辦酒席也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選擇去酒店辦酒席,這也讓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在家裡辦酒席了呢?其實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 在農村吃酒席,最怕碰到這幾類人,你很可能遇到過
    在農村吃酒席,最怕碰到這幾類人,你很可能遇到過在農村生活的朋友都知道,農村有個習俗,如果有人家裡遇到了喜事或是白事,都會在家裡擺幾桌酒席,把自家的親朋好友都聚到一塊,同時也會邀請同村的人到自家吃酒席,遇到喜事自然是圖個熱鬧,遇到白事也可以圖個吉利
  • 農村辦酒席,老家辦與酒店辦哪個划算?老農:記住這2點不吃虧
    本文章由小海聊農村原創編輯,閱讀此文章大概需要2分鐘,如需要轉載,請和本人聯繫謝謝老家辦酒席,更為隆重更是家的味道,結婚不就是家的溫暖嗎?農村風俗習慣,姑舅姨全部到場,母舅太上皇,這都是要做上賓位置的,坐席很有講究,要給新娘介紹親人,七大姑八大姨。
  • 農村辦酒席,菜多到放不下,隨禮不多卻帶了一家子人
    在農村,最開心的事情無非就是辦酒席了。不管是誰收到邀請,都會大大方方的去參加,但是在那農村辦酒席不免會遇到一些尷尬的情況,酒桌上的菜是非常的多的,甚至一桌都放不開,有的人知隨禮100元,卻把一家人都給帶來了。
  • 在農村吃酒席,不管飯菜好壞,這4個忌諱都別犯,幾乎人人不待見
    傳統的農村酒席講究得很,農民提前一周就會開始籌備,借做飯用的大蒸籠、聯繫附近村裡負責煮菜的大師傅、找負責安排客人座次的本村或本族有威望的老人等,忙下來可能需要消耗主家一周的時間。真到了酒席舉行那天,事情就更多了,主家和負責迎客的親戚族人都忙得飯都顧不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