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豆腐時,不要直接下鍋,多加這一步,豆腐不碎不粘鍋,外酥裡嫩。素有「植物肉」之稱的豆腐是老百姓餐桌上喜聞樂見的一種食材,它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人體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消化吸收率高達95%,是營養價值極高的一種食材,和它的營養價值相比,豆腐的價格顯得格外親民,同時或嫩滑、或筋道的口感,也使得豆腐受到大家的廣泛喜愛。
豆腐可炒、可燉、可涼拌、可煲湯,做法不拘一格,其中以煎豆腐最為經典,香甜嫩滑的豆腐,經過煎制以後外脆裡嫩,還有些許油脂增加豆腐的香味,想想都覺得很好吃,但是煎豆腐好吃卻不好做,稍不留神豆腐就會煎碎或者粘鍋,這也是為什麼煎豆腐好吃,卻沒有燉豆腐更普及的原因。
豆腐之所以容易煎碎是因為很多人都是直接下鍋煎,這是不對的,根據豆腐自身易碎的特點,只要在下鍋煎之前把豆腐簡單處理一下,多加一步,豆腐就能不碎不粘鍋,我們就能吃到外脆裡嫩的煎豆腐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煎豆腐的正確方法,豆腐做對了有多好吃?我家連吃7天了,做法簡單,全家都愛吃,一起試著做一下吧。
香煎豆腐
【食材】
豆腐400g、雞蛋1個、澱粉15g、青紅椒少許、小蔥10g、大蒜3瓣、燒烤料8g、、孜然粉10g、白芝麻少許、食用油適量
【做法】
1、豆腐洗淨切成厚約1cm,寬約3cm的小塊,備用。我選用的是嫩豆腐,煎出後外脆裡嫩的效果更好,用老豆腐也是可以的,口感更筋道,豆香味更濃鬱。
2、碗中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充分攪散,備用;在準備適量澱粉,放在平盤中,均勻地鋪一層。
3、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加少許鹽攪拌至融化,接著把豆腐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左右,至水再次煮沸,即可撈出控水備用。豆腐經過焯水,會增加筋性,多加這一步,煎豆腐的時候就能不碎不粘鍋了。
4、待豆腐稍微晾涼後,取一塊先沾上澱粉,接著再放入蛋液的碗中,使豆腐均勻的裹滿蛋液。
5、平底不粘鍋中刷一層底油,鍋燒熱後,把豆腐放入鍋中,中火煎2——3分鐘,至底面定型,顏色金黃。
6、接著把豆腐翻面,繼續煎2——3分鐘,至豆腐兩面金黃,顏色均勻,即可盛出備用。
7、鍋中加次加入少許食用油,油燒熱後,放入提前準備好的蔥花和蒜末爆香,接著把煎好的豆腐倒入鍋中,翻炒均勻。
8、加入燒烤料、孜然粉提味,再撒入少許熟芝麻提香增色,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9、最後放入少許青紅椒碎點綴,即可美美的享用了。這樣做的香煎豆腐不碎不粘鍋,吃起來外脆裡嫩,鹹香適口,夏天吃也不會膩,下酒下飯都是不錯的選擇,喜歡你也試試吧。
【小貼士】
1、豆腐焯水,水量要足,沸騰後再入鍋,且剛入鍋時不要翻動,待水煮沸後,用勺子輕輕推動,避免豆腐沾底。
2、裹澱粉是為了鎖住豆腐的水分,保持豆腐嫩滑的口感,蛋液則起到起酥的作用,想要做出外脆裡嫩的香煎豆腐,兩者缺一不可。
煎豆腐時,這種煎法是絕招,豆腐不碎不粘鍋,外酥裡嫩太好吃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更多超接地氣的美食菜譜,歡迎關注「外婆的大灶臺」,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