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冷戰時期蘇聯的黑科技,一個比一個科幻,每一種都讓美國恐懼

2020-12-25 騰訊網

一、米格-25戰鬥機

1966年,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下屬的臭鼬工廠研發的SR-71黑鳥戰機服役,憑藉超過3馬赫的飛行速度,SR-71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給當時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大名鼎鼎的「黑鳥「

為了應對這一空中威脅,保持冷戰時期對美國的空中優勢,蘇聯方面研發了一款性能更強的戰鬥機——米格25。

米格25擁有比黑鳥更快的速度

與SR-71強調高空偵察不同,米格25將重心放在了高空高速的性能上,它渾身採用特殊的鋼材打造,能讓其機體在以超過3倍音速飛行的過程中,經受住350攝氏度的高溫,是世界上闖過「熱障」的僅有的三種有人駕駛飛機之一(另兩種是美國的SR-71和俄羅斯的米格-31)。

當戰鬥機的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機身會因為與空氣摩擦迅速變熱

要知道,當年各國的地空、空空飛彈的速度大多只有2至3馬赫而已,但米格21卻能達到恐怖的3.2馬赫。

也許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轉換成時速就是每小時近4000公裡,從廈門到北京只需要30分鐘。

響尾蛇飛彈的速度約為2.5馬赫

這就導致了當時北約各國對這款戰機時十分頭疼,當年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世界曾租借了4臺米格25戰鬥機,經常跑到以色列領空偵察,以色列方面派出F-4戰機進行攔截,並發射了響尾蛇飛彈攻擊,但米格25卻突然加速,瞬間就和全速飛行的飛彈拉開距離,最後遠遠甩開。

二、圓周系統

圓周系統研發的初衷,是確保國家在極端狀況下——如人口全部死亡,仍能對帝國開展核反擊。

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截止到1989年,美國儲存的戰略核彈頭 1.4 萬個,戰術核彈頭 1.5 萬個,總當量 50 億噸;而蘇聯擁有戰略核彈頭 1.1 萬個,戰術核彈頭 5400 個,總當量 達到100 億噸。

美蘇兩家的核彈頭,能把地球毀滅好幾十次

這樣恐怖的當量,足可以將地球摧毀幾十次。

為了避免有朝一日被美國先行摧毀而失去反擊能力,蘇聯開發了一套由完全電腦控制的核反擊系統——圓周。

這套系統的運行邏輯在於,在境內尤其是重要區域建立大量的輻射監測器,這些檢測器會在固定的時間對區域內的核輻射值進行檢測,一旦該區域的輻射值異常飆高,便會被判定為遭到了核打擊。

這時,圓周系統就會自動接管蘇聯境內所有的飛彈發射井工作,將所有核彈升空,並按照預先設置好的軌道,去攻擊所有人口超過5萬的美國城市。

檢測到核打擊後,圓周系統將會接管核彈發射井

屆時,不僅是美國,全世界的人民都將陷入地獄。

三、金唇竊聽器

除了明面上武器競爭,兩國間的情報竊取也在暗地裡波濤洶湧。

1945年,蘇聯向美國大使卡裡曼捐贈了一件珍貴的禮物——一個雕刻精美的木製美國國徽。

蘇聯送給美國大使館的禮物

在收到禮物後,美國人用最先進的科技對國徽進行了掃描,卻沒有發現任何供電設備和竊聽器的存在,於是放心地把它懸掛在了大使辦公室的背景牆中央。

殊不知,蘇聯人在國徽中放置了一塊小巧的裝置——金唇。

這其實是一枚與鼓膜相連的鋼針,當房間內的人說話時,聲音產生的音波就會衝擊鼓膜,進而讓鋼針產生振動,而蘇聯人就在對面的樓裡,用一架高強度的雷達掃描這枚鋼針,以此來還原室內的聲音。

裝置結構

這個簡單實用的小裝置,就這樣兢兢業業的在大使館工作了7年,期間美國駐蘇聯大使換了4屆,也沒有發現它的存在,直到蘇聯的一個特工叛逃到美國,並把事情的真相告知,美國這才明白了過來。

四、裏海怪物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在對蘇聯裏海軍事基地的一次偵察中,發現他們正在秘密試航一種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他的形狀與水上飛機很像,但不同之處在於,它幾乎貼著水面高速航行,於是西方給它起了個名字——「裏海怪物」。

裏海怪物

後來,伴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這才知道這所謂的怪物,其實是一架蘇聯人研製的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就是利用地面效應來提供支撐力,進行貼地飛行的動載工具。

早在1935年,蘇聯就開始了這項研究,但直到1963年,相關單位才開始製造軍用的地效飛行器,而「裏海怪物」,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地效飛行器

這是一艘真正的鋼鐵巨獸,全長106.1米,翼展超過40米,配置了8臺 VD-7 渦噴發動機,讓它能以每小時800公裡的速度,將850名士兵送到7500公裡之外。而且由於由於是超低空飛行,雷達很難探測到,使它具有很強的突擊能力。

「裏海怪物」擁有超過200噸的載重

但這架巨獸的命運卻並不順利,由於造價高昂,再加上材料的限制,使得這尊鋼鐵巨獸只造了兩艘便被捨棄,其中一艘因為事故損毀,另一艘半成品至今仍躺在基地中,無人問津

相關焦點

  • 冷戰時期美國唯一的對手,蘇聯解體後留下了多少黑科技?
    而蘇聯可能是整個20世紀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直接對抗的國家,當初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使得世界針鋒相對了幾十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當年蘇聯的科技是非常先進的,畢竟如果沒有先進的科技支撐,蘇聯又如何能在冷戰中與美國抗衡呢?那麼當年的蘇聯到底留下了多少黑科技呢?
  • 美蘇冷戰高峰時期,蘇聯有哪些黑科技?
    1944年以後,美蘇進入冷戰階段,蘇聯成了唯一能跟超級大國美國相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既然是政治軍事大國,其科研能力自然不差,尤其是在軍工技術方面。某些領域甚至超過了美國,保留了很多至今仍讓人嘆為觀止的黑科技。
  • 美國只畏懼過一個國家——蘇聯!深度分析蘇聯真正的強大之處!
    現在提起國際共運,受西方宣傳影響,很多人的看法都有失偏頗。但有一個事實是大家都應該承認的——一種社會制度,一種思想,如果沒有相當大的號召力的話,是不足以統治半個人類世界的,是不足以讓數千萬人甘願為之付出生命的。
  • 現實版末日孤艦,冷戰時期美國的海上應急指揮系統
    R-7火箭的技術其實並不怎麼高明,蘇聯對於火箭推力不足的解決非常簡單,就是多加發動機上世紀50年代末,蘇聯研製出了R-7火箭,這種火箭能夠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但是它還有一個更加危險的作用,就是搭載核彈頭襲擊美國本土。
  • 為什麼說中蘇交惡是冷戰時期蘇聯最大的戰略失誤?
    蘇聯在冷戰中輸給了美國,除了很多客觀因素外,自身也犯了很多錯誤。 一般認為,蘇聯在冷戰時期犯的錯誤有: 3,錯誤的入侵阿富汗,讓蘇聯陷入戰爭泥潭,國家財政接近崩潰。 4,幻想和西方國家和解,投靠西方,結果被西方國家文化入侵,思想崩塌。 其實,蘇聯在冷戰時期還有一個戰略失誤經常被人忽略,那就是:過早地和中國交惡。 為什麼這麼說呢?
  • 冷戰蘇聯不敵美國主因是什麼?
    對於冷戰的結果,今天我們似乎每一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好像蘇聯不解體就天理難容,而美國就必然要取得勝利一樣。誠然這樣的結論確有一定的道理,但多少有事後諸葛亮之嫌,如果把時光回溯到蘇聯如日中天之際,美國未必有七成把握獲勝。後世歷史學家習慣於把蘇聯的失敗歸咎於僵化落後的制度,但這只是原因之一,甚至不是主要原因。
  • 冷戰時期,蘇聯為什麼要不遺餘力的援助印度
    在衝突中,人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印度使用的竟然是俄式武器,從坦克、飛機、航母、潛艇到飛彈,大部分都是來自俄羅斯。印度之所以使用俄式裝備,這還要從蘇聯說起,因為不管是印度的軍工體系還是武器裝備,都是當年蘇聯為印度打下的底子,很多都是蘇聯人援助的。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冷戰時期蘇聯為什麼要不遺餘力的援助印度?第一,政治原因。
  • 美國成為冷戰最大贏家?冷戰專家:蘇聯解體給美國帶來巨大災難
    1991年12月25日,當時的蘇聯總統、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發表辭職演說,宣布蘇聯不再存在,給世界以極大的震撼,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隨後發表演講說美國在冷戰中獲得了勝利,老布希的觀點構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一個解釋,那就是蘇聯解體標誌著美國在冷戰中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在長達40
  • 美蘇冷戰時期的黑科技武器 專門為太空人設計的八連發雷射手槍
    在美國蘇聯那一場持續數十年之久的冷戰期間,由於軍備競賽的原因,不管是毛熊還是鷹醬都曾經搞出來不少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武器或者研究項目,核子大炮、軍用機器人甚至核背包通靈部隊、特異功能者都曾被付諸於真正的行動之中。
  • 冷戰時美國是有多痛恨蘇聯?要發明遊戲將其「打敗」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蘇聯和美國是以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世界大國,兩個大國長期對峙。在冷戰的中期,蘇聯的實力達到了巔峰。巔峰時期的蘇聯可以說已經達到了讓眾國感到可怕的地步。蘇聯在巔峰時期佔地超過兩千萬平方公裡,廣袤的土地賦予了蘇聯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每年的石油產量就是驚人的幾億噸。
  • 冷戰後期,蘇聯已經進行了資本主義改革,為何美國還要針對它?
    冷戰時期,國際經濟格局經歷了兩次重大變化,即戰後初期到 60 年代,美國一家獨強,稱霸國際經濟領域;20 世紀 70 年代後,國際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全球國際經濟格局在冷戰時期經歷了從一極到多極的演變發展過程。
  • 冷戰時期,和蘇聯關係最好的華約國家:擁兵20萬,鎮守蘇聯南大門
    眾所周知,在蘇美兩極對抗的冷戰時期,作為兩極之一的蘇聯,於1955年組建了華沙條約組織,並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由此具備了和美國北約集團抗衡的資本。華沙條約組織的成員國,多是蘇聯控制下的東歐國家。華約的整體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其中的不少成員國,或由於和蘇聯存在歷史糾葛,或曾經遭受蘇聯非法入侵,皆和蘇聯之間存在著矛盾。然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國家,卻和蘇聯的關係非常的鐵,這個國家便是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 美國比蘇聯明顯要強不少,為什麼卻一直處於冷戰,不敢發生戰爭?
    尤其是整體經濟上,美國比蘇聯強了不知道多少倍,蘇聯巔峰時期的經濟水平只能佔美國50%左右。如果從盟友上看,西方陣營明顯強於社會主義陣營。英法等國絕不是當時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可比的。要說沒有矛盾也不是,美蘇可以從二戰後就進入了對峙時期,不管是韓戰還是越戰還是古巴危機,可以說很多次都幾乎要短兵相接了,但是雙方又都克制了。那麼美國比蘇聯明顯要強不少,為什麼卻一直處於冷戰,不敢發生戰爭?說起冷戰,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冷戰之父喬治·凱南。
  • 永不疲倦的燕子,冷戰時期蘇聯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轟炸機
    以上的戰略轟炸機基本上都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到現在依舊寶刀未來,服役在美俄戰略空軍當中。其實在冷戰時期蘇聯還研製出來了一款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看下圖-119「燕子」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 冷戰時期,到蘇聯門口耀武揚威的美國航母,為什麼現在不敢來了
    和許多人心中想的不同,冷戰時期,蘇聯在海軍方面的投入並不少,甚至有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蘇聯海軍如日中天,不但擁有7艘航空母艦,還有3艘戰列巡洋艦。這些大型水面艦艇火力強勁,尤其是3艘戰列巡洋艦,即便放在21世紀的今天,它瞬間打完21枚飛彈的能力,依舊是獨一份的存在。
  • 二戰時期,蘇聯、美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比現在很多國家都強
    當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達到飽和期,往往都會通過戰爭來獲取更大化的利益,無論是出於自身發展,還是站在高處的徵服欲。例如二戰時期,以納粹德國、日本為代表的法西斯軸心國。當面臨不可避免的侵略,最好的應對方式,即不斷的提升自身實力,例如蘇聯和美國。
  • 巔峰時期的蘇聯太強大,連美國都忌憚,只好玩這種「小把戲」洩憤
    第一個方面是,蘇聯的建立,意味著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大家都知道西方國家建立的是資本主義社會,這就意味著會與西方列強成為對立面,這也就使歷史進程進入了一個新局面,這是對蘇聯的一個肯定。但第二個方面就會使小部分國家感到有壓力,這也是蘇聯備受非議的原因。
  • 美國在冷戰之初為何不用原子彈滅了蘇聯?
    [摘要]核打擊是破壞蘇聯的戰爭能力的最有力手段,如果每架轟炸機都能完成投擲核彈任務,蘇聯的工業將被摧毀30-40%,將有六七百萬蘇聯人傷亡。摘錄核打擊是破壞蘇聯的戰爭能力的最有力手段,如果每架轟炸機都能完成投擲核彈任務,蘇聯的工業將被摧毀30-40%,將有六七百萬蘇聯人傷亡;但即便如此,蘇聯仍能在亞歐大陸發動大規模進攻,美國仍不得不進行大規模的常規戰爭,而且還不能保贏。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和蘇聯很快從戰時盟友變成了冤家對頭,直至蘇聯解體。
  • 蘇聯巔峰期到底多可怕?可怕到美國只能靠發明遊戲,「打敗」蘇聯
    在冷戰高峰期,由於蘇聯同美國並沒有發生直接戰爭,所以「當年的蘇聯究竟有多麼強大?」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之前,筆者就和大家分析過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各自的優勢。總的來說,蘇聯在軍事上有著美國不可比擬的優勢。
  • 難怪蘇聯敗給美國,巔峰時期蘇聯同美國還是有差距,只怪自不量力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形成了兩個超級國家,這兩個國家分別是蘇聯和美國。巔峰時期蘇聯的國土面積可達2200萬平方公裡,而美國也有950萬平方公裡。從國土面積上來看,蘇聯的國土面積是美國的兩倍還要多。但是在隨後的美蘇冷戰當中,蘇聯卻節節敗退,無法同美國競爭,最後敗給了美國,只能夠走向分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