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行業傳來陣陣暴雷聲。
2018年後,我國提出了培育租賃市場的房改新目標,政策利好下,為了繼續獲得資本青睞,公寓們盲目追求規模,結果資金鍊斷裂,多家公寓躺進了陣亡名單。
2019年,雷聲逐漸減少。
2019年,面對盈利困境,行業回歸理性並開始自救,公寓們不斷優化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輕資產化和精細化運營成為發展的重點。
2019年國慶,迎來一聲秋雷,不是暴雷,而是青客上市。
2019年,出現了以實現規模快速擴張為目的的併購潮,蛋殼公寓收購了愛上租,灣流國際與星窩創享青年公寓併購,安歆集團與雅住公寓合併,行業進入新的整合發展階段。
11月時,青客公寓納斯達克掛牌,成國內長租公寓首個赴美上市品牌,在不斷洗牌與集中過程裡,行業似乎看到了希望。
2020年初,蛋殼上市、魔方發ABS、自如融資。
2020年初,形勢一片大好,蛋殼上市、魔方發ABS、自如融資,接連幾件喜事,似乎預示著行業正朝著有序化、規範化的方向飛速發展。
但春節後,疫情中,蛋殼事件、青客事件,開發商系公寓集體斷奶,長租公寓行業似乎又迎來了至暗時刻?
02
曾經被譽為創業風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長租公寓,為何如此狼狽?完全是疫情的原因嗎?顯然不是。
小水滴在行業裡摸爬滾打了7年,作為親歷者,深知長租公寓已經走過了兩大劫難。
第一劫難:一出生就碰到了創業熱潮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的新手多,投資的新手多,剛剛出生的長租公寓被裹挾,誤扮了追求高速增長的網際網路項目。公寓創業時講情懷、講顛覆、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實際選擇的卻是長期高價包租的商業模式,進行跑死馬而圈不到地的燒錢大戰,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劫難:剛開始成長就路遇野蠻人
2017年後,房企陷入利潤率下滑、融資難度增大壓力,TOP30的房企基本都參與了長租公寓「搶灘」之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開發商大大咧咧入場,小試一下牛刀便是十萬百萬套,沒有經驗就去搶房源、搶人才,熙熙攘攘地來,一地雞毛地去,為行業的瘋狂漲租、瘋狂暴雷又添了一把火。
在這兩輪折騰下,品牌公寓還沒來得及從自身的錯誤糾偏中走出來,就又被新的浪頭裹走了。
03
長租公寓到底出了啥問題?為什麼曾經創業屆的「白富美」,如今卻被打上了盈利差、回收久、風險高的負面標籤了呢?筆者認為有3點原因。
首先,行業基礎設施沒有完成搭建。
公寓行業基礎設施主要指房源供和土地供給、資金和人才供給、供應鏈和配套服務商等。缺少產業分類成熟的行業基礎設施,整個行業的效率肯定低下,就如大奔600到鄉下,也許跑起來還不如馬車快。
投資人給了錢,創業者想跑得快一些,開發商不差錢,也想跑得快一些,結果都因為基礎設施不到位,只能鋪在路上了。
其次,各派系的商業模式未能實現資源精準匹配,導致打法錯位了。
公寓江湖可以分成創業派、中介派、開發商派、國企派、金融派等,派系意味出身不同。理論上,各門派優勢不同,應該以此建立一套獨家「武功秘籍」,但在實際運營時,各家的打法卻出奇一致,都是包租搶房源,搶佔白領市場,在你抄我學、你追我趕中,漸漸迷失。一旦發現一縷光亮,就齊刷刷擁擠過去,如藍領,如託管。
這種一窩蜂式的同質化打法,沒有差異化,也就難以發揮特色優勢,導致公寓們舉步維艱,誰都沒能做好基本盤。
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是因為拿到投資人錢的品牌公寓,為了對投資人「投其所好」,目標就成了做大規模。但規模只是表象,背後的本質是一切為了「估值」打工,導致實際路子只剩下一條:探索輕資產。
但輕資產不等於只有託管一條路可走,開發商本身善於資源整合,並不一定要去走輕資產之路,把重資產模式做通也能實現盈利 。
長租行業賽道
另一邊,小規模的職業房東卻能普遍盈利,因為他們在熟悉的區域、熟悉的客群裡不斷深耕,做小而美的包租,牢牢紮根線下,做精做細每一個運營細節,降低成本,提高出租率,所以過得很滋潤。
縱觀來看,創業上路時,無論哪種模式都沒有現成的路,都需要在微弱的光點下,憑藉直覺摸索,深一腳、淺一腳踩出來的。
第三,幸福來的太突然,行業沒接住。
長租公寓真正被全社會關注,可追溯到十九大提出了租購併舉,且租字在前的重要時刻。隨後,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了各類扶持性政策,再藉助官方媒體的報導,許多非長租公寓行業、非房地產行業的人,也慢慢知道並開始關注這個政策利好的行業。
但行業還沒有準備好,長租公寓誕生於草根,大多數從業者都沒機會、不擅長與政策制定者們進行溝通,You+的劉氏兄弟和魔方的柳佳曾做了一些溝通,但離精準的理解和翻譯「官方語言」,還需要些時間。
截止當前,長租公寓還未能形成一個統一且有力的行業組織,能夠上通政府,下抵行業。2018年,國內各地的公寓協會都開始活躍,但只有飯店協會公寓分會和廣東公寓協會辦得有模有樣,作為會費不足的協會,不知道需要耗盡他們多少熱忱,還能前行多久。
參照行業模式成熟的美國,擁有國家公寓協會NAA,該協會會員包括了整個美國和加拿大公寓業主、運營商、開發商、建築商、投資機構、經紀公司、供應商和專業服務人員。在該平臺上,大家分享各種信息,定期做交流和分享,促進行業合作,助力了行業的上通下達。
04
2020年,長租公寓站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年確實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既有頭部公寓的狼狽,又有疫情的迎頭打擊,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行業難免產生一些悲觀情緒。但回看百年現代史,今年絕非最黑暗,就在人們彷徨的時候,歷史已經走上新的徵程,長租公寓已經站在希望的田野上。
首先,政策正在高效落地。
2020年,各種利好政策不斷落地,支持、鼓勵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比如個人出租的房產稅;營業稅簡化徵收,或減免企業出租的營業稅率,如商改住、工改住;純租賃用地入市、集體土地入市;如儲架式、ABS;還有最新的新基建REITs。
其次,各類高大上的人才正在湧入。
長租行業的人才池子正在變大,從傳統開發商流向國企類公寓和品牌公寓的人才數量正在增加。同時,網際網路、金融、地產等非公寓行業高管也主動進入到長租領域分羹,行業潛力被多方看好。
第三,不同偏好資金正在流入。
目前,長租公寓仍處於「燒錢」的階段,但隨著各家公寓的盈利模式、運營模式和運營能力的逐漸清晰,市面上出現了不同偏好的資本流入。國開、建行等國家隊,華平、基匯等國際隊,本土隊悶聲不響在行動。
2020年1月至4月融資表
數據來源:地產資管參考整理
第四,商業模式正在不斷創新。
隨著住房租賃市場發展,長租公寓的形態也在轉變、升級,逐步分化出1.0版本的分散式長租公寓形態,到2.0版本的集中式長租公寓,再到3.0版的大型社區式租賃住房的變化。
住建部明確 2020 年將重點探索大型租賃社區的運行機制,將集體租賃房交予專業長租公寓機構來建設運營,這一舉措為長租賽道探索商業模式,提供了更多創新空間,輕資產託管、專業服務商、租賃社區代建,都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經歷了陣痛,剩下的日子更需要對策。2020年將是行業格局進一步調整之年,小水滴與大家分享美好未來,祝願長租領域從業者再多一份堅持,多一份努力,多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