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8年12月11日消息:12月10日,東航在其常旅客計劃「東方萬裡行」官網掛出一份關於「基礎經濟艙」產品的最新公告,這標誌著東航的一項重大產品創新。
東航《關於「基礎經濟艙」產品相關會員服務的公告》稱,自2019年1月10日起(銷售日期及航班日期),東航部分航線將推出「基礎經濟艙」產品。
根據「基礎經濟艙」規則,所有購買該艙位的「東方萬裡行」會員將不允許升艙,包括積分升艙、升艙券(含白金卡國際/地區免費升艙券)升艙;且購買「基礎經濟艙」的「東方萬裡行」白金卡、金卡、銀卡會員,以及天合聯盟超級精英會員、天合聯盟精英會員均不可享受超額免費行李託運權益。
民航資源網專家林智傑認為,東航基礎經濟艙瞄準大眾旅客。近幾年,旅客群體發生巨大變化,商務客佔比下降,遊客越來越多。近5年內僅飛一個來回的低頻旅客佔比已高達50%,這些旅客無疑對服務不太關注,對票價十分在意。以往傳統的全服務航司,不論旅客需不需要,所有的服務都打包在一張機票裡,比如餐食等。有時候旅客儘管不需要這樣的服務,但是也不得不為這些服務買單。
林智傑稱,東航推出的「基礎經濟艙」的目的就是吸引低頻價值敏感型旅客,未來可能會做一些服務設計。比如不需要行李託運、不需要吃飯、可以最後一組登機的旅客,可以買到更便宜的機票。而有消費能力,需要這些服務的旅客,可以購買普通艙位機票。這個其實就是個性化服務精準滿足旅客需求的一個模式。
「基礎經濟艙」開始燎原
東航這次產品創新可謂西風東漸的成果。近年來,基礎經濟艙已經逐步在國際主流全服務航空公司當中風行開來,成為它們應對低成本航空競爭的一大利器。
美國達美航空在2012年率先推出基礎經濟艙座位的概念,美國航空與美聯航隨後跟進。這一新概念從美國國內航線開始普及,並漸漸擴展到遠程航線上。今年4月,英國航空也在遠程航班上推出了票價低於經濟艙的「基礎經濟艙」,其往返票價比標準票價低60英鎊。
民航資源網專家王疆民認為,在不同的市場中,基礎經濟艙的功效還是有所區別的。在國外,許多航線已經處於平穩發展階段,而運力過剩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基礎經濟艙作用主要還是以低價吸引對票價敏感的旅客,同時也能抵禦低成本航空的競爭。
王疆民表示,與國外市場相反,國內市場依然是上升階段,整體客座率相對較高。東航之所以在此時推出基礎經濟艙,主要是率先示範開拓「大眾化的航空市場」,起到宣傳效果,同時嘗試「輔助服務」業務和「服務多樣化」的運作。
全面推廣還需很多工作
林智傑指出,這一「品牌經濟艙」或是「經濟艙分級」的模式在北美和歐洲主流航空公司都已全面實施。特別是在國際旅遊市場(比如東南亞),可能會有很好的前景。但全面推廣「基礎經濟艙」還需要很多工作,比如航司機場航信系統的升級、服務流程的優化、國內運輸客規的調整、旅客市場的培育等等。所以三大航其實都已考慮,但也不敢輕易「吃螃蟹」。相信東航邁出第一步後,國內會有公司積極跟進。
國內這樣大品牌的航司,顧客群體相對穩定,推行這樣的產品,是否能帶來更多的客源?
王疆民表示,應該說,客源不會是問題,關鍵是推出一個新產品,前期不僅投入會增加,工作量也會相應增加。但作為嘗試,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這些投入也是值得的。其實,現在國內的南航、國航和海航也都在服務多樣化和輔收方面進行研究探討,也都在嘗試相關產品,以後一定也會有成熟的產品推出。可能推出的產品類型不會一樣,但跟隨全球市場潮流,向「大眾化的航空市場」邁進目標都是一致的。
什麼是基礎經濟艙(Basic Economy)?
美國西南航空的總經理曾經說過,「基礎經濟艙就是次等經濟艙。」說白了,它就是傳統航空公司想辦法壓縮票價,和低成本廉價航空公司競爭的一個手段。通常,基礎經濟艙的票價會比普通經濟艙的票價低,不過,它不包含託運行李,也不含選座。如果乘客選擇了其他加價服務,則很可能票價會直接超過普通經濟艙。
正如美航收益管理部高級副總裁Don Casey所說:「在這場競爭中,與其提高經濟艙票價,甚至失去對票價敏感的消費者市場,我們選擇引進基礎經濟艙這一概念——這一艙位的機票價格看上去和超級廉航並無差別。這就使得我們繼續佔有已經擁有的市場,在票價上也能夠匹敵我們的競爭對手。」
國外基礎經濟艙和普通經濟艙票價的差異
基礎經濟艙的核心理念,即保證飛機上有乘客的位置。但是這一艙位的票價不可退還和改籤,同時不包括提前選座服務。具體來說,購買基礎經濟艙的旅客需要注意以下差異:
不能使用頭頂上方的行李箱,只能攜帶一個能放在座位底下的隨身包包。如果帶了過大的行李,會被要求在登機前直接託運
不能事先選座,座位都會在值機的時候給予(通常都是別人不要的中間座位,最常見的也是最後一排)。想要選座時,必須另外付費,而走道或靠窗的價位也比中間座位的價位昂貴。
不能接受任何升艙服務。
不能和同行的家人朋友一起入座。
會是最後登機的一群。
6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