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頭觸摸世界:13歲殘疾少年的勵志求學路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用舌頭觸摸世界:13歲殘疾少年的勵志求學路

新華社南京1月5日電(記者陳席元)趴在床上,小文(化名)用舌頭熟練地操作著平板電腦,學習網課。

「別看我常年臥床,我也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我最厲害的『功夫』是舌頭功,我用舌頭觸摸整個世界。」小文今年13歲,家住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六甲鎮村。

長期送教上門的通州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葛明麗告訴記者,由於罹患腦癱,小文四肢肌肉萎縮,穿衣、飲食、排便必須要家人協助,手指也幾乎沒有運動功能,在這種條件下,他學會了用舌頭和下巴使用平板電腦和手機。

2017年,在一次走訪摸排中,葛明麗結識了小文。「通過評估,他的智力水平正常,在網上與我們交流,時不時還能冒出些網絡詞彙,但在現實世界與陌生人接觸,還是相對靦腆一些。」葛明麗說。

此後,通州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始對小文實施送教上門。校長陸靈俊介紹,3年來,2名教師和1名康復師每月兩次為小文提供服務。在老師們的悉心教導下,小文的知識量和生活常識與日俱增,尤其是語文閱讀和理解能力表現較好,識字量達到近3000個。數學掌握了1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並能理解乘法的意義,背誦九九乘法表,但送教上門已無法滿足他的學習需求。

「特殊教育九年級語文教材已經不夠他學了。」陸靈俊和當地普通小學聯繫後,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專家組認為小文適合到普通小學的三年級學習。

一周時間裡,通州區特殊教育學校和南通市理治小學完成了近2萬元的設備採購以及安裝、調試等工作,架起了「雲課堂」。

2020年12月1日下午,理治小學三(3)班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入班儀式,同學們通過遠程同步視頻,用舞蹈歡迎小文加入,小文則為大家朗誦了《望天門山》,他全神貫注的神情、眼中對未來學習的渴望,打動了在場的老師同學。

記者了解到,目前,通過線上普通小學同步學習、線下特殊教育學校針對性輔導相結合的形式,小文在語文、數學兩門課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英語、音樂、美術等課程。

曾經,我只能天天躺著發呆,看膩了田野的空曠,聽膩了小鳥的歡鳴,連彩色電視都變成了黑白世界……您來了,帶著陽光、帶著愛,陪伴我學習、遊戲、康復、訓練。您的陪伴,是我收到最好的禮物。老師,我愛您!——在教師節活動上的一段獨白,小文表露了對老師們的感恩之情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小文說,「總有一天,我能通過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像特奧會上勇奪金牌的大哥哥一樣,創造生命的奇蹟。」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永豐「勵志」少年袁淘:求學路漫漫 前行有期盼
    原標題:永豐「勵志」少年袁淘考上清華大學卻心繫家中事 求學路漫漫 前行有期盼袁淘接受採訪農家子弟、貧困戶、清華大學……這些看似很難相連的詞彙,卻因永豐縣一位「勵志」少年聯繫在了一起。
  • 韓國勵志電影《少年菀得》:17歲少年通過格鬥贏得了親情和愛情
    說起韓國勵志電影《少年菀得》,就不得不說說它的主演劉亞仁——一位集高顏值與才華於一身的天才演員。劉亞仁17歲正式出道,先後主演了《老手》、《思悼》等經典影片,他憑藉在影片中精彩的表現,先後在韓國青龍電影獎、百想藝術大賞等韓國頂級電影盛會中摘獲最佳男演員獎項。
  • 中國版的「尼克胡哲」,13歲獨臂籃球少年讓人生不設限
    近期,一段網絡視頻讓13歲的張家城火了,這位獨臂少年運球速率、穩定性和投籃突破的能力令人咋舌,看後讓人不禁感嘆:少年志不可奪啊!一時間,就連NBA球員塔克、姚明、易建聯也都為其紛紛送上祝福,球星庫裡還專門錄製了視頻鼓勵張家城繼續加油。
  • 咬木棍寫小說殘疾女孩破格加入作協 殘疾女孩張露露的勵志故事引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咬木棍寫小說殘疾女孩破格加入作協 殘疾女孩張露露的勵志故事引發關注 國內知名文學網站籤約作者、先後創作13部近200萬字小說、填寫古風歌曲42首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名先天殘疾、四肢無法正常活動的90後女孩,用嘴咬著木棍敲擊鍵盤打字,所創造出來的奇蹟。
  • 曾經爬行求學 如今站立支教 涼山「爬行少年」的十年一夢
    2020年的夏天,26歲的「超齡」大學生熊洞,從德陽回到位於四川涼山的家鄉,在當年就讀的村小裡,當起支教老師。站在熟悉又陌生的教室裡,熊洞百感交集。2010年,還是小學生的他,由於燒傷導致右腿殘疾,每天只能爬行上下學。因為被前來支教的老師發現,通過網上籌資赴廣東治療,他不僅重新站了起來,還找到了人生新的意義。
  • 體重50公斤慈父背70公斤殘疾兒子求學十餘年
    體重50公斤慈父背70公斤殘疾兒子求學十餘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5:00 來源: 楚天都市報  >    通過複試,兒子寫道:「我又將伏在您的背上開始新的求學,您還吃得消嗎?」
  • 農村少年5年用自行車推殘疾夥伴上下學(圖)
    農村少年5年用自行車推殘疾夥伴上下學(圖) ,開封市杞縣裴村店鄉聶莊村的朱海劍用自行車,推著比自己大兩歲的同村殘疾夥伴朱長江一起上下學,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堅持了整整5年,行程至少1.5萬公裡。
  • 少年胡適滬上求學檔案
    歲少年,從安徽績溪一路風塵僕僕來到上海,進入坐落在南市的梅溪學堂。有一天他請二哥為他起個表字,二哥說,就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適」字好不好?胡適一聽很高興,就用了「適之」之名。後來發表文章,偶用「胡適」作筆名,1910年考留美官費時,正式用「胡適」這個名字。在澄衷學堂求學期間,除了嚴復,胡適覺得另外給他以較大影響的當數梁啓超,尤其是後者寫的《新民說》和《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其時少年胡適已覺得梁啓超的「『新民』的意義是要改造中國的民族」。
  • 柬埔寨「網紅」少年中國求學開啟新生活
    5月29日,沙利(右)用老師的相機為同學拍照。 14歲的柬埔寨少年沙利是一名「網紅」。2018年11月,家境貧寒的他在吳哥窟附近用10多種不同語言兜售旅遊紀念品的視頻,經網絡傳播後引發廣泛關注。出眾的語言天賦改變了沙利的命運,受益於一家中國民辦教育機構的「一帶一路」國際英才留學中國公益項目,今年5月中旬,沙利來到位於浙江省諸暨市的海亮外國語學校,開始在中國的求學生活。 「現在的學校太漂亮了,我想以後去北京上大學!」沙利對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充滿期待。沙利的高中、大學及後續求學費用將由學校持續資助,來自柬埔寨的貧困少年將在中國開啟圓夢之旅。
  • 愛爾蘭13歲少年侵犯殺害14歲少女,獲終身監禁
    14歲的安娜來到這個世界上短暫的走了一遭,然後痛苦地離去。還記得大連那個被13歲男孩殺害的10歲女童嗎?安娜和她的遭遇幾乎如同復刻。據媒體10月8日報導,愛爾蘭14歲少女被性侵殺害案迎來了歷史性判決,2名13歲嫌犯,一人獲終身監禁,一人獲15年有期徒刑,他們兩個也成了愛爾蘭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小的殺人犯。克雷格爾夫婦認為,2006年是他們半生中最美好的一年。兩人非常想要個孩子,但嘗試多年卻始終無果。
  • 張璵佳:少年求學路漫漫,攜吾初心負重行
    「靜若處子,動若瘋兔,是個像風一樣不羈的少年。」 少年求學路漫長 少年求學路漫漫,攜吾初心負重行。 清華軍訓中的張璵佳(左一) 少年心性歲歲長
  • 13歲獨臂籃球少年回應庫裡微博!他的父親卻這樣說…
    13歲獨臂籃球少年回應庫裡微博!歲獨臂少年打籃球的視頻在網絡走紅引來眾多網友為他點讚這位少年名叫張家城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高村鎮人5歲時,因為一場意外失去右臂卻仍然用一隻手臂堅持不懈地練習打籃球看過張家城打籃球的視頻後
  • 18歲殘疾女孩考上重慶大學 「保持熱愛 奔赴山海」
    這句話,是18歲重慶女孩古佳鑫的座右銘。  「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懷著熱愛的心,走進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古佳鑫這樣說著,也在這樣做。  古佳鑫肢體二級殘疾,雖然在行走上不及常人,但她沒有抱怨和氣餒,靠著勤奮努力,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和獎狀。今年高考,她以622分的成績被重慶大學錄取,用實際行動譜寫了生命的勵志之歌。
  • 曾經爬行求學 如今站立支教 涼山「爬行少年」的十年一夢
    2020年的夏天,26歲的「超齡」大學生熊洞,從德陽回到位於四川涼山的家鄉,在當年就讀的村小裡,當起支教老師。站在熟悉又陌生的教室裡,熊洞百感交集。2010年,還是小學生的他,由於燒傷導致右腿殘疾,每天只能爬行上下學。因為被前來支教的老師發現,通過網上籌資赴廣東治療,他不僅重新站了起來,還找到了人生新的意義。
  • 【將軍詩詞】求學雙河 | 少年求學雙河去,九十裡、猿啼路
    鄉村鄉土的記憶青玉案·求學雙河作者:子溪少年求學雙河去,九十裡、猿啼路。
  • 在外乞討吃盡不識字的苦 16歲殘疾少年背起書包進課堂
    去年下學期,因幼時患有小兒麻痺症落下終身殘疾的16歲少年葛先正毅然背起書包,走進課堂。本期街坊故事會,讓我們走近這位16歲上小學的瀏陽小夥。  在外乞討吃盡不識字的苦  小兒麻痺症導致葛先正的腰部以下發育不全,雙腿嚴重畸形,只能依靠雙手支撐行走。乍一看上去,就像個「半截人」。正是由於身體的缺陷,他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卻沒有走進校門。
  • 媽媽背上的求學路
    媽媽背上的求學路 每日中午,劉付蘭在家做好午飯並送到學校,陪漆磊吃飯。    今年18歲的漆磊在半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輕微的碰撞也會造成嚴重的骨折。這類病患者又被稱為「玻璃娃娃」。從那時起,劉付蘭和丈夫漆輝忠便帶著兒子到成都、瀘州、遂寧等地求醫問診。十多年來,堅強的漆磊經歷了多次骨折和大大小小手術近30次。    漆磊到了上學年齡,劉付蘭夫婦考慮到兒子的特殊情況,沒有讓他去上學。11歲時,漆磊多次表達要上學的強烈願望。
  • 通訊:西藏一位「特殊」唐卡畫師的求學路
    中新社拉薩11月16日電 題:西藏一位「特殊」唐卡畫師的求學路作者 江飛波冬日清晨,29歲的登珠曲培起床後,先吃一碗藏面,再打一壺酥油茶,放到他隨手可及的地方。依靠輪椅出行的登珠曲培是西藏一位「特殊」的唐卡畫師,2歲時因患小兒麻痺症(脊髓灰質炎)導致下肢殘疾。中新社記者近日採訪時,在其居所看到了他的唐卡作品,眾佛像在他的畫筆下顯得栩栩如生。
  • 江西重度殘疾少年:坐著輪椅去上學 夢想成為作家
    幼時他患上了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繼發性扭轉痙攣,導致重度殘疾,從那時起便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治療過程。  【同期】李禹霖媽媽 梁晏  應該說那段時間對於我們家長來說,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很痛苦的回憶,針灸按摩,渾身扎滿了銀針,每扎一次,他哭一次我哭一次,慢慢地他也懂事了,因為我們也總是跟他說,你只有堅持治療,你才有希望,才能夠站得起來,才能夠去上學。
  • 光明日報關注福州: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得知這個消息,戴女士心頭不由一松:「我知道長路漫漫,但是這有希望的一大步邁出去了,就是最大的欣慰。」  這也許是改變一個殘疾兒童人生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殘疾兒童教育跨出的一大步。今年6月,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殘疾兒童和每一個學齡兒童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